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肿瘤用虫类药的体会 发表者:何秀兰
治肿瘤用虫类药,用意有两方面,一方面,虫类药能通络;另一方面虫类药力雄。

中医有久病入络之说,但我们以为恶性肿瘤应属癌毒直损络脉,恶性肿瘤因其邪毒亢盛,在其初起之时即可以造成络脉损伤,随着肿瘤的增大,邪毒势涨,络脉破损,不能约束络内之癌毒,导致毒邪向周围组织扩散,侵犯周围络脉,其危害显而易见。

中医认为虫类药乃血肉有情之品,以咸味、辛味居多,气温或平,且多有小毒。辛味“能散,能行”,加之性温,多能通,消除壅滞;咸以入血、软坚散结,故《素问·宣明五气篇》曰“咸走血”;又以取类比象法,虫类药性善走窜,剔邪搜络,攻坚破积,清代吴鞠通言:“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其药效多强,药力多猛,一般用于急症、重症、顽症的治疗,如中风、久咳、痹症、癥瘕积聚、瘰疬、恶疮等。王沛教授常用的虫类药包括白花蛇、 虫、穿山甲、全蝎、蜈蚣、僵蚕、蟾蜍、壁虎、地龙、蜂房、九香虫、鼠妇、水蛭、虻虫等。

僵蚕:为我最喜用的虫类药之一。《本草述钩元》述:“味辛微咸气微温,气味俱薄,轻浮而升,阳中之阳也,入足厥阴手太阴少阳经。……治中风失音,急风喉痹欲绝,散头风痛、风痰及痰瘧癥结,风虫齿痛,方书多用以散风痰结核瘰疠。能去皮肤诸风如虫行……。”王教授认为僵蚕为“天虫”,善走人体上部,用治头颈部肿瘤如脑瘤、鼻咽癌、喉癌、上颚癌、甲状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等,也常用于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肉瘤等的治疗中。与玄参配伍,又有很好的解毒作用。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多与消瘰丸(玄参、贝母、牡蛎)、夏枯草、生半夏等配伍;治甲状腺癌酌与蜂房、夏枯草、威灵仙、生半夏等配伍;治食道癌酌与石见穿、干蟾皮、壁虎、威灵仙、生半夏等配伍;治肺癌常与白花蛇、地龙、生半夏、壁虎、干蟾皮、玉蝴蝶、白花蛇舌草等配伍;治乳腺癌常与山慈姑、瓜蒌、蜂房、香附、远志配伍;治肝癌酌与鳖甲、青蒿、白花蛇、干蟾皮、 虫、蜂房、壁虎等配伍;治软组织肉瘤常与白芥子、补骨脂、生半夏、附子、蜈蚣配伍;治淋巴瘤酌与夏枯草、鳖甲、地龙、蜂房、穿山甲、紫草、丹皮等配伍。僵蚕无毒,常用量为10~15 g,可长期服用。

蟾皮:辛,凉,有小毒。可破癥结、行水湿、镇痛。其所含的蟾毒内酯类和华蟾素[1]513中的蟾蜍环酰胺B、蟾蜍环酰胺C、蟾蜍噻咛[2]等有抗肿瘤作用。蟾皮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肠癌、肝癌、食道癌及胸水、腹水等。常用量为6~7 g,入煎剂。治胸水、腹水可酌与葶苈子、泽泻、猪苓、茯苓、肉桂、大戟、蝼蛄等配伍。另外王教授喜用整张鲜蟾皮外敷,治疗癌性疼痛及体表可及的肿瘤,可有一定的止痛、缩瘤作用,每24~48 h更换一次。

虫:又叫土鳖虫,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可活血化瘀,破而不峻,并有一定镇痛作用,用于肿瘤瘀证明显者,体虚之人也可用。擅治腹部肝、胆、脾肿瘤,盆腔妇科肿瘤等,治疗肝胆肿瘤可与鳖甲、青蒿、蜂房、生半夏、半支莲等配伍;治疗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可与莪术、水蛭、僵蚕配伍,常用量为10 g,入煎剂。

白花蛇:甘咸,温,有小毒。白花蛇性善走窜,有解毒、息风定痉之功。《本草纲目》记载:“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白花蛇还有抗癌、止痛之功。王教授常用于治疗肝癌、肺癌、癌性疼痛等。常用量为小白花蛇1条,入煎剂。

九香虫:咸,温,气香走窜。《本草纲目》记载:“主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常用于治疗胃癌,及其他肿瘤伴有纳差、胃脘疼痛者,常用量为10 g,入煎剂。

穿山甲:咸,微寒,走窜,善下行,活血通络之功较强,略有腥气,为中医外科常用药,用其消肿溃脓,《药性论》:“治山瘴疾,治小儿惊邪……痔瘘恶疮疥癣。”《医学衷中参西录》:“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并能治癥瘕积聚、周身麻痹、心腹疼痛。”外科的多个方剂中,如透脓散、仙方活命饮等,都有穿山甲,与皂刺同用,取其透脓外出的作用。而治肿瘤多单用,取其穿透散结化瘀作用,同时穿山甲有补虚作用,适合肿瘤病人,多用其治疗妇科肿瘤、肝癌、淋巴瘤等。常用量6~10克。

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入肝经。《本草经百种录》记载:“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常用于治疗妇科肿瘤中瘀血明显而无出血倾向者。常用量为6~10 g,入煎剂。

全蝎:辛,平,有毒。可息风定痉、化痰通络止痛,可入颅、可进骨。多用于治疗脑瘤,可酌与蜈蚣、僵蚕、白花蛇、胆星、藤梨根、郁金等配伍;常用于治疗癌性疼痛,可与蜈蚣、蜂房、鼠妇、白花蛇等配伍。常用量为3~6 g,入煎剂。

蜈蚣:辛,温,有小毒。可外走皮肤,内入脏腑,通络止痛,常与全蝎协同应用。常用量为蜈蚣3条,入煎剂。

壁虎:即守宫,又名天龙。咸,寒,入心、肝二经。王教授认为壁虎既善行血,又善理气,气血兼顾,常用于治疗肺癌、肝癌、食道癌。常用量为3~6 g,入煎剂。

地龙:咸寒无毒,归脾胃二经,行而不散,体虚之人也可用之。动物试验证实地龙提取物有抗癌作用,能舒张动物支气管及对抗组织胺而有平喘作用,可增加免疫力,有兴奋肠道、子宫平滑肌作用,还有一定的镇静、解热作用[3]。常用于肺癌治疗,也常用于肠癌、胃癌及妇科肿瘤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的治疗。常用量为15 g,入煎剂,可长期应用。

蜂房:甘,平,有小毒,有消炎、止痛、抗肿瘤作用[4]。常用于治疗宫颈癌、乳腺癌、肺癌、肝癌、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癌及癌性骨转移。常用量为6~10 g,入煎剂。

虫类药在古代即为软坚消癥散结、活血通络之重剂。代表方有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鳖甲煎丸和大黄 虫丸等。鳖甲煎丸专为“疟母”,即疟疾日久肝、脾肿大而设。《金匮要略·疟病》言:“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方中用了5味虫类药:鳖甲、 虫、蜣螂、鼠妇、蜂房,如今本方还用于治疗血吸虫引起的肝脾肿大、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腹腔肿瘤等。大黄 虫丸,方中用 虫、水蛭、虻虫、蛴螬等。清代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积聚》明确指出:“著而不移,是为阴邪聚络,大旨以辛温入血络之品治之。盖阴主静,不移即主静之根,所以为阴也,可容不移之阴邪者,自必无阳动之气以旋动之,而必有阴静之血以倚伏之,所以必藉体阴用阳之品,方能入阴出阳,以施其辛散温通之力也。”虫类药即为体阴用阳之品;“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可见叶氏主张以辛味之品、虫类通络治疗积聚之邪盛、病久、块坚。

现代研究表明,多数虫类药实验证明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如僵蚕、地龙、白花蛇、全蝎、水蛭、蜂房、蟾皮、壁虎等[5]。有些虫类药如水蛭、蜈蚣等,对试验动物的血液高黏状态具有一定抑制作用[6-7],有一定抗凝血作用。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有血液的高凝状态或静脉血栓,肿瘤的促凝活性不仅仅是一种表现恶性的现象,而且是引发癌细胞扩散、转移的一个组成部分[8]。有资料显示,尸解发现50 %[9]的癌症患者有血栓形成。临床上我们常用的具有抗凝作用的活血化瘀虫类药还有地龙、僵蚕、土鳖虫、穿山甲、全蝎、虻虫等。有些虫类药有一定抗炎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如僵蚕、蜂房、蜈蚣、蟾皮、地龙等。有些虫类药有免疫调节作用,如地龙、蟾皮、鳖甲等。有些虫类药有镇痛、镇静作用,如蜈蚣、全蝎、白花蛇、虻虫、蟾皮、蜂房等[1]342-516

虫类药应用中需注意几个问题。①虫类药可引起过敏反应,对过敏体质者,用之要慎,一旦有过敏倾向应立即停药。②虫类药多有“小毒”,用之不可过量,时间不要过长,王教授在应用时一般视情况用2周至2月不等,效好隔1月左右再用。如水蛭过量可引起出血倾向,全蝎含类似蛇毒神经毒样物质[10],蜈蚣含类似蜂毒的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11],过量可引起中毒,出现溶血、贫血、肝肾功能损害等。所以,对有出血倾向、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虫类药要慎用。③肿瘤晚期体质较弱者,用之宜更谨慎,要减少用量,并需与扶正养血滋阴药配伍用。

我在处方中60 %的方子含虫类药,1~3味不等。虫类药煎煮后常有腥味,可予焦三仙各10 g佐之,对偏于阳虚体质也可佐以肉桂4~6 g或肉豆蔻6~10 g。多数患者服用2月后,替换同类其他药,有些药如僵蚕、地龙等也可长期服用。

另外,为了避免动物药在煎煮过程中的异味,及服药时的不适口感,同时也为了增加疗效,也可采用打粉装胶囊的方法,与汤药同时服用。

传统用动物药中,在炮制过程中,一部分毒性已有所破坏,故其疗效也随之受到影响,所以目前鲜动物类药有抬头趋势,比如金龙胶囊等,采用活动物速冻法,将活的守宫、金钱白花蛇、蕲蛇等速冻,以鲜动物整体为原料,运用低温冷冻干燥和生化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制成,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鲜动物中的有效成分,使疗效增加。这一思路也值得我们临床大夫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良春谈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之五_虫类药物治疗肿瘤,虫类药物治疗骨关节疾病_中医讲...
虫类药治疗风湿病探析
刘伟胜教授辨治癌痛经验介绍
孙桂芝运用虫类药治疗癌症的常见配伍与药对
看国医大师巧用虫类药治疗各类恶性肿瘤!
朱良春临证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