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出300多位秀才进士的淡家村
走出300多位秀才进士的淡家村
发表时间:2015-07-17   来源:宝鸡日报

    高新区八鱼镇淡家村,西宝南线南面的一个古老村落。前些年,村民集资在西宝路边魁星楼旧址重新搭起一座数丈高的魁星楼,很有些昭示八方的气魄。魁星者,我国汉族神话传说中主宰天下文章、保佑士子考取功名的神只。“魁星爷又回来喽!”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之际,淡家村共出了 5名进士、 11名举人、40多名贡生、 300余名秀才。即使在今天,也先后考中 15名博士、 450名大中专毕业生。谈起那些在村里流传的文化掌故和从村里走出去的文化名人,淡家村人没有理由不骄傲。

    状元推荐进士编首部《凤翔府志》

    首部《凤翔府志》的主撰人,不是别人,正是淡家村人王麒。

    王麒在明孝宗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曾任直隶吴桥县知县。明正德年间,凤翔府知府王江命人编撰《凤翔府志》,志书初稿出来后,王江看了觉得不太满意,就拿给好友康海过目。这康海是武功人,乃状元出身,曾编修《武功县志》,被《四库全书》赞为“乡国之史,莫良于此”,是名方志大家。康海翻过这部初稿后直摇头,说:“体制不全,内容也弱。”王江说:“那你来编吧!”康海自从被朝廷削职回乡后,创立“康家班社”,潜心研究眉户戏曲,所以心不在这上面,他想了想说:“我给你推荐个人,此人系宝鸡县八鱼里淡村堡人,后举家迁徙凤翔府前巷居住,姓王名麒,进士出身,为人严谨方正,极富文才,让他担当此事,志书一定能编好!”

    于是王麒经康海举荐,成为首部《凤翔府志》的主撰者。府志三年成书,上限夏商周,下限至明正德十六年,记述凤翔府所辖一州七县两千多年的史志资料,填补了凤翔府地方两千多年无志的空白。此志共分八卷,现仅存的卷一和卷三在浙江宁波天一阁,凤翔保存的是残卷复印件。书稿完成后,王江看了非常满意,又请康海校阅,康海赞曰:“此志考略详备,增删得当,严其褒贬,正其舛讹,实乃光前裕后之作也!”

    梦遇关公还乡县令修建磨渠堰

    2014年,淡家村村民在 3组新址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关帝庙。村民重建关帝庙,是为了纪念一名叫王来征的还乡县令。

    据庙前矗立的一通清代“山西阳曲县知县王公修渠地界碑”记载,王来征最早修建了关帝庙,不仅修庙,他还修了一条当地人叫“磨渠堰”的水利灌溉设施,恩泽百姓。当初老关帝庙就建在渠边, 2013年,适逢淡家村北高新区项目建设,关帝庙也更换了新址。“磨渠边的关帝庙最灵验。”村里老人说,原来王来征建庙修渠,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王来征是明代淡村堡人,万历贡生,在万历二十六年至二 十九年曾任山西阳曲县 知 县。 他去山西赴任那一年,一路坐船沿渭河东行,船过风陵渡黄河口时,突遇狂风巨浪,船进退不能,随时有倾覆的危险,王来征等一行人急得只有叩头祷告。王来征祷告说:“山西是关帝爷的家乡,我到山西履职,必能做个好官,造福一方百姓。望关帝爷保佑我等安渡黄河,足踏宝地,日后我必修庙塑立金身祭飨!”片刻之后,果然风平浪静,王来征得以渡过黄河赴任。 王来征在阳曲地方为官四年,政绩虽然不错,却把建庙的事忘了。任满还乡后,突然害起了病,恍惚间看到一名红脸长须汉子,举刀要砍他,他忙说:“你砍我作甚?!”汉子说:“你在山西为官,干了甚事?”“两袖清风,不带走百姓一丝一缕。”“忘了甚事?”“衣食父母,受之于民,岂敢遗忘。”“好个健忘官!你来时承诺之事,岂可忘记!”汉子猛一喝,喝醒梦中人。 从此自觉身体渐渐好转,王来征心中暗暗称奇。

    不久,王来征见村东马尾河水势浩大,而村民不知利用,遂捐俸修渠引水灌溉旱田千余亩。又在磨渠之南创建关帝庙一座,并亲绘关帝像一幅,让人依样塑立神像,供奉于庙内。

    庙建好了,愿还了,关帝爷不会再怪罪我了吧?王来征想。

    没想到新庙上香没几日王来征又大病一场,而且越发严重。一日恍惚间又梦见关公,王来征急问:“圣庙已建,前愿已还,为何还是怪罪?”关公断喝:“敷衍关某,诚意何在?你在山西枉费四年!连关某相貌也不知,实该责罚!”

    原来,关老爷是怪王来征画得不像他。

    关公二次托梦后,王来征急忙派两个儿子赶赴山西解州关公老家,请回来一幅关羽真像,选择能工巧匠重塑金身,替换掉原来的关公像。从此以后,他的病就好了,也再没梦见关公。

    可惜这尊关公像,动乱年代随庙被毁;而王来征开建的磨渠堰,直到20世纪 70年代还在使用。

    饱学秀才凤州打工桃李满汉中

    淡家村明清两朝出了许多秀才,吴能操也许是众多秀才里最出彩的一个。

    人都称他“凤州先生”,为啥这么叫?原来这位吴先生,在本籍凤翔府前后考了十几次也没考上秀才,不得已,买了个学籍,到邻近的汉中府继续参加科考。有人会问那汉中的秀才就好考吗?这就好比现在的异地高考,每个省的录取分数线标准都不一样。汉中府比凤翔府的教育水平要低一些,他考是考上了,但这个秀才功名,比之凤翔府的秀才要差个档次,好比现在的一本和二本的差距。

    话说吴能操回乡后,村里人都取笑他,工作也不好找,自感在家乡待不下去,只好到隶属于汉中府的凤州谋生。他跑到凤州一户大户人家打工,白天当下人干些杂役活,晚上偷偷地看些书籍。有一次主人家要过大寿,请人写了篇祝寿词,主人一看,连连摇头。偏巧吴先生在旁边服侍,把那祝寿词索来看后说:“老先生若不嫌弃,我来拟一篇祝寿词吧!”主人不知他的底细,看看这个外乡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吴能操一挥而就,祝寿词写好了,不仅字写得漂亮,文章也写得很有文采。主人阅后大喜,说:“人才呀!想不到埋没在这里!吴先生,你能否在本地教授义学?”吴能操便答应了主人的要求。

    从此吴先生就在凤州教学,一教就教了数十年,桃李满汉中,晚年回到家乡时,门下学生送过来一通德教碑,只见碑上大书“大恩师八品寿官槐庭翁吴老夫子德教碑”,落款是密密麻麻的学生姓名。这是宝鸡清朝同治年间的一段教育佳话。现今村里很多老碑或残或损或消匿,唯有该碑还完整地保存在淡家村一组。

    少年告状糕点奉母惊陕甘总督

    淡家村吴家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记得,过去在吴家别墅还有一块题写着“少年耆英”的大牌匾,这匾高 2米,长 5米左右,系清嘉庆年间,凤翔府知府给吴家兄弟二人的褒奖。可惜这块匾额没留下来。

    赠匾缘由,起于官司。告状人是吴作栋、吴作梁兄弟二人。吴作梁因父亲早逝,自小过继给伯父,伯父是个聋哑人。清嘉庆十八年,因族人觊觎强行霸占家产, 13岁的吴作梁与兄长吴作栋一起,远涉至兰州告状,将状子递至陕甘总督衙下。总督长龄见其兄弟二人虽然衣衫褴褛,却谈吐不凡,问清事由,并赏赐精致糕点给二人吃。兄弟二人接过糕点不吃,却用衣襟包裹数块,总督问:“你们这是何意呀?难道肚子不饿?”作梁答道:“饿是很饿,但想到家中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带大,这种

    糕点从未吃过,我想带回去孝敬母亲!”总督闻之,大惊!遂亲批其状,下判凤翔府;又派护兵将兄弟二人送回陕西。后来在凤翔府的直接干预下,诉状得以受理,冤情得以平反,家产得以发还。

    凤翔府知府感慨作梁兄弟二人少年英才,为其题写“少年耆英”匾额一方,以示褒奖。耆英,年高德厚之意,褒扬他们从小就具备长者之风。

    陕甘总督、凤翔知府的眼光没错,弟弟吴作梁 18岁考取凤翔府宝鸡县学邑庠生员, 25岁考取凤翔府学武科首名,时人称其为“文武双榜”,为人称颂。后来,吴作梁参加中英鸦片战争,被朝廷授予五品军功。

    鲜为人知的是, 1867年,吴作梁受宝鸡县知县王昌谷之邀,着手编纂《宝鸡县志》,后因时局动荡,该版县志没有修完,县志局草草结束,县志手稿后来传给其孙、光绪三十四年任江苏海州直隶州州同的吴尚璘,成为其《邑里补徵录要》的一部分,这本书稿现存 34页,能够填补民国《宝鸡县志》部分的缺漏。书稿现存宝鸡市政协文史员、渭滨区政协委员吴正茂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各地关公壁画,每一副堪称绝世珍品!
这个村是关老爷的老家,这里有关羽的家庙,还有世界上最大关帝像
【民俗】王国瑞:说说晋城的关帝崇拜
运城寻根(上)
关老爷的祖庙在这个小山村,最大的关帝塑像也在这里
河北涉县井店镇老爷庙村关帝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