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园沟村 千年古道上的摩崖石刻
                                                    2016.3.31宝鸡日报
    渭滨区益门镇的村民杨明鱼说竹园沟上面的山谷里有一面刻字的石壁,这是他20年前看到的,而且刻字周围还有栈道痕迹。


   杨明鱼不是一般的村民,40年前他的一个偶然发现,让考古队在他家地里刨出了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古(弓鱼)国。此后,他开始热衷于文物考古,并在自己的家族史研究和当地的遗存探究上颇有积累。所以,他的发现,绝对是有价值的。我们和司机李师傅一起,跟着熟悉周边山区道路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牛和平,去渭滨区神农镇竹园沟村一探究竟。

古道

    在秦岭脚下的农贸市场见到杨明鱼,他已经年过七旬。虽然他执意要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跟我们一起去找,但我们实在不敢接受这个好意。因为虽然那地方就在市区附近,但秦岭里连年的落石塌方,让那条路并不好走。我们只能请他详细地描述着那个石壁的位置和形状:就在竹园沟村后面的深山里,通往石河县的路上,大崖下面有一块巨大的石崖。


   石河县大概是一个旧的行政区划,但是渭滨区志上却没有记载。按照当地村民的说法,这条路的另一头通往二里关村附近的李家河,也就是大散关附近。益门堡的村民们曾经经过这条路去那里收购野葱。由这个情形来看,这条路显然在一定时期内并不荒凉,所以才有出现摩崖石刻的可能。

   沿路进山。虽然山外已是春光烂漫,但转过几道山梁之后,坡上的草木才刚刚发芽。明媚的阳光下,枝头嫩绿的叶芽在大山苍茫的背景中,竟比市区的繁花更加灿烂。山势随着路程渐渐变得险峻,路边的溪流中开始出现大量落石,两边的山坡下也有大量落石,这让我们开始有些担心,毕竟那石刻是20年前的发现,照路上看到的塌方程度,它还能够安然无恙吗?

大崖

   走了两个多小时,路左边溪水对岸一处巨大的石壁,让我们感觉到离目标越来越近了,难道这个石壁就是大崖?因为按照杨明鱼的描述,这里的地形和距离,应该就是石刻的所在,但是因为这条路多年没人通行,藤蔓已经长得像一张大网遮盖住了山体,虽然和石壁仅隔一条小溪的距离,根本看不清上面有没有刻字。我们决定跨过溪流到近处去看一眼。

    从路上下到溪边的时候,我们的心凉了半截。在溪水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落石,站在溪谷仰望石壁,能看到石壁下的山坡已经被落石覆盖,而且落石的断口十分“新鲜”,在周围长满青苔的山石间分外显眼。

    走到石壁底下,崭新的断面告诉我们,如果这里就是已经坍塌的大崖,如果这里有摩崖石刻,那么那些神秘的文字,应该在脚下这堆碎石当中了。

    在碎石堆上歇了一会儿,我们又继续向上走,远处依稀有一面石壁,希望那才是真正的大崖。

发现

   向上走了没多久,我们有些灰心。上面的草木更加繁盛,枯藤和荒草下的山体植被完整,越来越不像有石刻的地方。经过一个不大的石壁时,回头看见墙上有早年间用红漆写的几个斑驳的字,就在我们打趣说这些字难道就是摩崖石刻时,站的稍远的李师傅大声说:“看上面!有字!”

    果然,在这面背向我们行走方向的石壁上,整整齐齐的錾着字迹,青苔和流水的痕迹,让这些工整的楷书显示出时间的久远,因为雕凿的位置较高,最低处也在人手不能及的两米高左右,所以这些文字虽经日月却字口清晰。这面十平米大小的石壁上,大概有百十个碗口大的字,书写工整但雕刻比较浅,笔画稍细,再加上这块岩壁是麻石,站在下面根本看不出来有字迹,只有站在稍远的地方从整体的角度才能发现。

    从摩崖石刻的朝向和高度上来看,是面向出山的道路,虽然从下往上走的时候很难发现这些字,但从上往下走的时候,路在这面石壁下拐了个弯,这些字就横亘在道路中央。再结合道路两头连接的地方去考虑,这条路就是当年从秦岭山通往渭河平原的一条很繁忙的道路。

    石壁上的石刻只能零散的辨认出一些单字,显然不是诗句。从“柴大老爷”“石崖”“后……年”等词句来看,像是记述了一件什么事儿,但仅仅依靠能辨认出来的这几个字,根本看不出端倪。

猜想

    从摩崖石刻继续向上几百米,就听到了水跌落的声音。绕过密林,才知道啥叫“大崖”。

    我们一路上溯的那条溪流,是从面前这面十几米高的石壁上跌落下来的,这面石壁的规模和气度,显然是有资格叫“大崖”的。

    向来山路是沿着河流走出来的,因为水就是开山的鬼斧神工。而形成瀑布的断崖虽然挡不住水,却挡住了人行的路。道路遇到断崖,一般是要绕行的。在这座断崖面前,虽然有一条极其细小的盘山道,但荒草丛生,坡度极陡,与前面所走的古道极不相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时,断崖溪水高处石壁上的一个窟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栈道孔!

   栈道是古代山中通行最常见的交通设施。人们在陡峭的山崖上凿出一排排方孔,楔进木梁。在木梁上搭木板,形成悬空的道路。

    把这种种迹象结合起来做一个猜想,就能把摩崖石刻和这座“大崖”联系起来。时刻上的文字,也许就是某年某月在“大崖”上建造栈道的记录,有了这条栈道,商旅就能直接从“大崖”上跟随溪流走过去,免去了翻山越岭之苦。

栈道

     提及宝鸡境内的栈道,妇孺皆知的是“褒斜栈道”,因为楚汉战争时期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说的便是这条道,这也让同为关中入川的三条古道的褒斜道比党骆道、子午道更有名气。
但有人提出,从宝鸡市区往南,过益门堡,经大散关,即如今212省道沿线,才是真正连接关中和川蜀的主道路,更是宝鸡境内的主要的栈道所在。这个观点成立吗?

    栈道肯定有,但应该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史记·河渠书》记载,汉武帝时,兴修了褒斜道,因“故道多坂、回远,今穿褒斜道少坂,近四百里。”这里所说的故道,便是从市区益门堡往南,过大散关而通往四川的路了。这条道路又称陈仓道、嘉陵道,早在西周时就已开辟。周初青铜器“散氏盘”铭文中记有“周道”,据王国维考证,此“周道”即故道。商周至唐宋,秦蜀间,南下或北上已皆经此道,为“传军国急报,达官司文书”等的大官驿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也能佐证故道并非宝鸡境内主要的栈道。

    作为经历多次战役的大将,当时防守咸阳的章邯分析了刘邦一旦北上很可能经由的路线,并采用了东重西轻的防御态势,将主力放在了褒斜道、子午道等地,此时刘邦采用明修栈道的方法,强化、巩固章邯的这种防御判断,进而取得从陈仓突破的战略效果是非常合理的。

    《史记·留侯世家》中说道:“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从记载可以看出,栈道确实被烧,但“绝”应作“断”讲,并不是全部。栈道烧断,栈孔还在,栈道修复并非没有可能,由大将军韩信主持修栈道,更具有欺骗性。

    而在我市《宝鸡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王宏波看来,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刘邦选择突破陈仓而后东进,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将陈仓作为突破点,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陇西了,由于陇山的阻隔,从陈仓突破可以向南控制关中——汉中的交通线,据有向东奋进的桥头堡,暂时又不会两面受敌,同时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战略效果,所以刘邦最终选择了突破陈仓。”王宏波说道,“战略突破点确定后,韩信在褒斜道佯装修栈道,刘邦却领大军从汉中出发,经勉县、略阳、徽县、两当、出散关至陈仓,最终打败章邯。”

    从记载可以分析,韩信修栈道,必然是一件容易被发现而又费时费力的事情,而刘邦从汉中经过大散关直抵陈仓城下,想要达到突击的效果则需要一条好路,路可以绕,但不能窄。很明显,栈道是无法让大军快速通过的。由此可以推断,经过大散关至凤县的路比较宽阔,栈道也少。

    此外,王勃曾在其《散关晨度》中写道:“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从诗中可以看出,大散关关城临近清姜河谷,而古道则为石头铺成也得到了印证。
有了这些历史上的记录,在秦岭清姜河口的古道中,栈道的使用应该是很常见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寻古代山区高速公路
石门栈道,一千多年前的古代高速公路
古蜀道
【三秦文学】罗秀书与石门石刻(四)
汉中石门栈道
《网上陕西》---网上汉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