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容氏家族的廉家训
容氏家族的廉家训
发表时间:2016-05-16   来源:宝鸡日报

  或曾因先祖任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的通政使的缘故,居住在陈仓区贾村镇的容氏家族,世代便有了大意为“读书明理知廉耻,为官爱民当廉洁”的家训。400 多年来,这个家族谨守家训,耕读为生,本分做人做官,历代人才辈出。近日,记者慕名前往采访,探秘——

  家族居住的核心村,也是中组部原秘书长何载(即容恭)的故里。容氏家族先辈从明万历年间在流放的中途流落宝鸡,至今已繁衍了 20代,现有人口4000余人。近日,记者怀着一颗崇敬之心,走进村里,仿佛在历史和现代之间穿越,不由得联想起民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

  77岁的容哲,平时经管着家族的祠堂。祠堂十分简陋,印证着容氏家族以廉为宗的家训。阳光从窗棂里透了过来,容哲、容应海等几位容氏后人给记者讲述家族的由来及家风。

  廉家风始于明代一祖

   “宝鸡容氏,原居住在广东新会,是明代永乐年间广西通政使容善的后裔。容善为官爱民如子,公正廉洁,所以流落到宝鸡的后人便尊容善为一祖,耕读传家,知廉明耻,世代恪守。”容哲介绍说。

  容氏家族落户宝鸡大约是明万历年间。原因是容善后人中有一脉,参与当地农民起义,而被朝廷流放西北边陲。走到宝鸡时,押送人员不走了。于是,容氏家人便流落到现金台区六川河的车辙村。现在这个地方还沿用容家滩的地名。明嘉靖三十四年,华县大地震,关中人大幅减少。容氏后人从六川河迁至大虫岭(现贾村塬)的杜家凹村,一直居住到现在。

  不管在哪里,容氏家族在耕种丰五谷、以立性命的同时,都不忘读书明理、修身立德。良好的家风,使得杜家凹村成为西府有名的文化村,据《凤翔府志》和《宝鸡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容氏家族曾出两进士和五举人,民风淳朴,尚礼孝悌,因而命名为孝悌里。至今在贾村塬上一直流传有“不要到杜家凹卖文,不要到广福村卖能”的说法。

  教育为了什么?读书知“礼义廉耻”。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所以,容家人“再穷都要念书!”容应海近年一直在整理容氏的家谱,他说容家也是以种田为生的农民,除了粮食外再无收入,但只要有一口饭吃也要供娃读书。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容恭父亲容向荣便前往甘肃省成县红川镇谋生,当酿酒小商贩度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想尽办法让容恭读书。其父亲去世后,在舅父资助下,容恭先后在宝鸡、西安读书,后走上革命道路。家族的其他人也是如此,节衣缩食让孩子读书报国,族中先后有七人加入西府地下党。“古人视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而读书是修身立德之本,只有读书才能明理,明理才能在国难当头时有所担当。”容哲说。

  为大家不为小家

  宝鸡容氏,按广东容姓家谱系广东台山北陡支。经数百年发展,容姓也分布到杜家凹、仁和南、仁和北、仓园村、文酒村 5个自然村。历代名人辈出,许多人位居要职,但贾村塬流传着“容家人不给人办事”的说法,而容氏后人却说,家风使然,就该如此。

  据《宝鸡县志》记载,从明代到清代科举制度名录中,贾村容氏族人有两进士、五举人。七人或是知县,或是教谕,为官公正廉明,口碑非常好。杜家凹村村外有一处碑林,共有 23块碑子,上面记述了各人的政绩,对容氏为官清廉和良好的家风予以褒奖。

  “我们容氏人,把小家和大家分得很清,私下乡邻之间互敬互爱,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半口。但要损害大家的事谋私,那是家风不允许的。”容应海说。容家最后一次参加科举的叫容儒, 1909年,清政府举行最后一次贡科,容儒赴京应考,被封为度支部 (清代掌管财政事务的机构 )七品小京官。后回陕参加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活动,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容儒被选为陕西省议会第一届议员。他为官清廉,虽深得乡民赞誉,然却为贪官污吏所不容。后来,他愤然弃官,回乡宣传抗战。 1956年,他把家藏珍贵文物、古本书画四十六种三百六十七卷全部捐献给宝鸡市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前像容儒这样吃公饭的人不少,但家族再困难,他们没有谋过私。”采访中,容氏后人说。

  容恭,参加革命后改名何载,意即长期为人民拉车。他担任中共西北局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长期在中央领导跟前工作。因所谓“黑旗事件”受到错误处理,蒙冤达 2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何载问题得到了平反,任中组部秘书长、中组部机关党委书记。可以说是身居高位,但他从不为家族的事谋私。采访中,有人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前些年村里一名后人没考上大学,于是就瞒着家人跑到北京,让容爷爷帮忙解决个工作。结果工作没找下,还受到容爷爷批评,“年轻人有手有脚,干啥不行?不学好,学着走后门?回去,自己想办法去!”还有一年,镇上领导得知容恭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常

  务副会长,就找到容恭,看有啥扶贫项目能照顾一下家乡不。容老拿出甘肃、宁夏资料给去的人看,待看完后,容老说“咱老家有这些地方贫困不?这些钱能给你不 ?”去的人惭愧地说,“人家穷,扶贫的钱该给人家。”容恭唯一一次给老家人谋私,就是盖了所小学。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容恭回乡省亲看到村小学很破烂,于是想办法引资为村里建了所新小学。同时,他个人捐了 3万元为学校图书室买了图书。

  读书报国,投笔从戎,使得容氏在外干事的人很多。如在省市交通、检察、文化部门及军队方面担任领导的,但大都如容儒、何载一样,只为公不为私,发扬了廉家风。

  重修身轻修房

  走进杜家凹村,记者感觉不像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家族。村民住的房子非常普通,村中的祠堂也没有其他地方那些雕梁画栋,祠堂除摆着祖案和几张小桌子、凳子外,再无陈设。村中,处处体现着容氏的廉家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容哲说,“容氏家训读书修身,相对于读书明理立德来说,其他物质享受都是外物,只会害了孩子。所以不但讲究为官要廉,百姓日常生活上也要俭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容氏的廉家风已经成为其族人的基因,融入居民的生活细节中。即就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容氏人仍然过得很俭朴,吃的是面条、搅团、蔬菜,只有逢年过节或老人过寿时,才吃顿改样饭,且注意做到不浪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容氏族人历来对教育非常重视,认为接受良好教育是一个人修身、报国的大事。据容氏后人讲,民国十八年年馑过后,接着又是民国廿一年荒灾歉收,宝鸡一带尤甚。容氏饿死的人也不少,但在家赋闲的容儒先生硬是坚持办学。他利用杜家凹东寺佛庙废墟,筹建起一所六年制私立崇文高等小学,选聘名师,提倡新学。这所小学几经改名,一直沿用至今。

  重修身轻修房,使得容氏族人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即就是当农民也要当有文化的农民。容昭曾任陈仓区原阳平乡党委书记,官虽小,但干的事情很大。1984年在阳平创办全省第一个公社科普协会,推行以农户为主体、以专家教授作指导的科学种田及养鸡体系,在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中成绩显著,出席第三届中国科协代表大会,受到邓小平的亲切接见。已故宝鸡著名书法家容克家,作品被马来西亚、泰国、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收藏。容氏新一代后人容维宁, 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医科大学,攻读眼科医学博士,曾在第三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上作专题发言……据容应海介绍,近些年容氏 5个村,约有三百多人考上大学,还有一些在国外攻读博士。

  村支书容惠斌当日陪同记者采访。他是村中的致富能手,去年村支委改选,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于是他就牺牲自己的利益,忙村上的大事了。采访结束时他说,“好家风是传家宝,它告诉后人无论做啥都要守住做人的底线!”(记者 韩强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家庄晋州市王氏族谱序言、王氏字辈表、王氏家风家训
中华宰相村,2千年出59位宰相,七品以上官员3000多人,靠1本家训
数典不忘祖——赤峰的家谱文化
中国名门家风之六丨江西义门陈:忠孝为本 耕读传家
中华第一宰相村,2000年间出59位宰相、59位将军,成功靠1条家规
家族·家风 | 晋江衙口施氏大宗祠:施氏好家风 传世扬清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