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匠人辈出的广福村
先有庙后有村的迁移地
2016.9.23宝鸡日报
 
        在贾村塬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老话“不要到杜家凹卖文,不要到广福村卖能!”位于陈仓区贾村镇的最南边的广福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也是同乡人口中钟灵毓秀的地方,历史上村庄里石匠、木匠、铁匠、书法家辈出。斗转星移间,一些传统的匠艺在时代洪流中渐渐消失,现如今,我们试着去找寻那段记忆,那些属于这座古老村庄的故事——
    广福村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老屋前的核桃树,宽阔平坦的街衢,整齐林立的小楼,显得村庄格外的美。

    作为塬上数一数二的大村,广福村有 10个村民小组, 3500多口人。关于村名的来历,有人说那是取了“广纳祥福”之意,但村子始建于何时,现在就没人能说得清楚。


    在村中,有一座修缮过的“三官庙”,里面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村里人习惯把这座庙称为“佛爷庙”。相传,只要村民对三官顶礼膜拜,就能保村庄风调雨顺。关于这座庙的由来,有人说建于唐代,有人说建于明代,虽然说法不一,但绝对称得上“历史悠久”,甚至在村中还一直有“先有三官庙,再有广福村”的说法。

    每年正月二十八,广福村处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年一度的庙会热闹上演。买几根麻糖、看几眼秦腔、瞅几眼社火……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喜迎新春的喜悦里。

    广福村的社火脸谱颇具盛名,其特点是装饰性强。相传是位白姓画师的独创,并延续至今,而这名白姓画师祖上则是众多西迁于此的画匠后裔。村里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明嘉靖年间,官拜御史大夫张、李两家受官府之命,携家眷百余人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至此,并带来了众多匠人。而后,一些外姓族人因避难、联姻等逐渐迁入村中,在此安家置业。渐渐地,广福村变得兴旺起来。

耍了 64年剃刀的剃头匠

    行走在广福村,常常会看到一个身担挑子的瘦小身影。只见,挑子的一头是洗头铜盆,下面有个圆桶,内装炭火小炉;另一头则是坐凳,凳侧有抽屉,内盛推子、剪子、刀子等剃头用具。他就是张天海,今年 78岁,从14岁开始跟父亲学剃头,这行当他已经做了 64年。

    张天海是村里坚持最久的剃头匠,更是最后一个坚持老手艺的剃头匠。乡村剃头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在许多乡村老百姓的眼中,他们不仅手艺高超,而且价格公道。“刮胡子加剃头,只要 4元!”一位专门来找张天海剃头的的哥竖着大拇哥说道,“张师,手艺好!”

    听到夸赞,张天海摆了摆手笑着说:“人老了,不知道还能剃几天?能找我,就得给人家剃好。”言谈间,张天海给对方围上白色的罩子,再用软刷子蘸肥皂水涂在顾客胡须处,然后一把剃刀在脸上滑过,胡须顷刻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随后,他手拿着剃头的推子,在其头上“挥舞”着,初步定型完成后,又拿起一把小剪刀和一把梳子,对一些小细节进行修剪,半个小时不到,客人便满意地离开。


    在张天海忙活的同时,村里不少老人都聚集到他身边,放下板凳,开始闲话家常。张天海的爷爷就是广福村里的老剃头匠,后来父亲接了班,而后传到了他的手里。但遗憾的是,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学习这门手艺,原因很简单——不赚钱。

    现如今,张天海依旧上午 9点担着挑子出门,忙活到太阳下山回家,家里人都劝他别干了。他说,“找我剃头的都是老人家和小孩,年轻人都去找美发店了。”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一直还是舍不得收挑子,原因就是熟悉了村里的人,放不下乡里乡亲的感情。因为以前村里没有理发店,剃头匠生意红火,也是村里最受欢迎的人,与大家都成了朋友。

匠人合力修建人民舞台

     “八百里秦川浩浩荡荡,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陕西人爱唱戏爱看戏,几近痴迷。广福村里就有一座戏楼,始建于 1972年,坐西向东,台口宽约 10米,高约 5米。虽然只有 44年的历史,但这座戏楼因其外观精美,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

    听村里的老人讲,广福村曾有一座老戏楼,但后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响应毛主席“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号召,大批村庄开始修建人民舞台,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戏楼。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广福村也着手修建自己的戏楼。不同于其他村庄的外请匠人,广福村的戏楼是由自己村中的能工巧匠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合力完成的。

    走进戏楼,其台口上部为四柱三面山形牌楼,正中牌面顶部呈弧形,顶檐上雕塑镂空二龙戏珠,外围装饰双凤朝阳图案。两侧牌面装饰圆形嫦娥奔月、仙女散花图。牌楼下为重檐庑殿顶,檐下设斗拱、垂花柱、现代彩画等装饰,生动形象。《白毛女》中的喜儿、《红灯记》中的李铁梅、《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在一些村民的记忆中,这座戏楼里不仅留下了他们“骑马打仗”的矫健身影,也满载了全村人看戏时的热闹氛围。“每当请来戏班唱戏,村上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于此,听着熟悉的旋律应声吼上几嗓。现如今,戏唱得越来越少,戏楼前也成了村里人切磋棋艺、闲话家常的场所。”村民们感慨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原有的戏楼在新农村建设中被拆除,而颇具时代烙印的人民舞台也在锐减。广福村人表示,他们一定会保护好这座戏楼,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接地气的作品百姓欢迎。

    广福村的匠人不仅多,而且手艺精湛。先后走出了楷书大师张楷、善国画的张模、宝鸡市工艺美术大师杜灏等人。

    今年 73岁的杜灏,生活在广福村二组。说他的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要说到宝鸡市植物园的众多雕塑你一定不会陌生,这些多出自他之手。


    杜灏自幼喜好文学和艺术, 5岁开始随着舅父学画。 14岁出门学艺,后来在天水一家工厂里当上了学徒,没多久,因为十张批判现实的漫画作品,他被保送到河南省机械学校学习机械工程。尽管成为了一名理科生,但杜灏还是没放下自己绘画爱好。

    1984年,杜灏回到宝鸡,并开办秦岭工艺美术厂。凭借着精湛的工艺和严苛的细节,厂里打造出的磨花镜、雕塑等工艺品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短短三年时间,杜灏从 36元起家赚到了 50万元。

    “绘画和雕塑是相通的,贵在用心!”杜灏的家里有一间 2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面堆满了他的雕塑小样、绘画图本和创作手稿。 30多年来,杜灏一有时间就在这里搞创作,一件成功的雕塑作品要经过设计草稿、小样制作、大样定稿等步骤,制作时间少到一个星期,多至两年,都是心血汗水的累积。

    神农炎帝、张骞通西域、李时珍……大大小小的设计图都是杜灏的“宝儿”,他说起初他的雕塑作品也西化过,但 20年前,因为一次美国之行彻底改变了他的观念。

    1996年,受陕西省文化厅指派,他作为宝鸡地区工艺美术大师的代表,前往美国交流。在当地,杜灏带有地域特色的泥塑品被一抢而空,美国艺术家通过翻译告诉他,“神秘的东方元素最具魅力!”

    正是如此,杜灏的雕塑作品总是很接地气,他常说,鉴赏老师就是群众,只有老百姓喜欢了,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苏北村庄的匠人故事
过时的剃头匠——纪念一个时代的方生方死
头顶大事 |黄孝纪
剃头匠赖金水
【战疫情 爱潇湘】钟建伍/村里剃头匠
参观博物馆,了解京城老店铺(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