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岔村:手工制作灯笼上百年
大红灯笼高高挂,欢天喜地迎新年。每到年关,就到了大红灯笼唱主角的时候,也到了凤翔县彪角镇三岔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作为远近闻名的“灯笼村”,十里八乡的商贩都会到村里订购灯笼。那么,“灯笼村”的名号从何而来?这里从什么时候开始卖起了灯笼?“灯笼村”的现状又如何?
三岔村:手工制作灯笼上百年
于虹 王璐瑶 樊欣欣
发布日期:2018-02-02








  曾经红火的灯笼生意
  按照陕西风俗,每年的元宵节,孩子们都要打上舅舅送的灯笼,以示来年幸福平安“照旧(舅)”,在西府还有“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这样的民谣。凤翔县彪角镇三岔村的村民说,过了腊八之后,商贩们就会上门来订购灯笼,就为了在正月里销售。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灯笼起源于 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提起三岔村的灯笼历史,村里的老人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只记得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祖辈就在村里做灯笼。除了务农,做灯笼成了大家打发闲余时间的不错选择,灯笼村人的手艺就这样代代相传下来。算算时间,也有一百多年了。
  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清说,村子里会做灯笼的人有很多。上世纪 80年代前,村子里有一大半人都在做灯笼,三岔村的灯笼不仅在宝鸡有名气,就连周边平凉、天水等地的商贩也到村子里来订购灯笼。特别是过年前的十几天,村子里总是车水马龙,一车车的灯笼就这样被送出村子了。就连他家之前也做过灯笼,有一年,他和几个村民将做好的灯笼打包,坐汽车到甘肃去卖,五六百个灯笼 3天时间就销售一空。要不是灯笼不好携带,他能卖得更多。
  相比如今三岔村只有 3个品种的手工灯笼,曾经的灯笼品种有十几种,如窗花灯笼、荷花灯、宫灯、白菜灯笼、火罐灯笼等。
几十道工序制作复杂
  记者来到三岔村时,村子里一派繁忙的景象,有的村民正在赶制灯笼,有的将灯笼打包装好准备去送货。进到一户人家后,一家大小正围坐在炉子边,一边说笑,一边做灯笼。抹糨糊、撑圆、贴纸……几个人分工明确,不到一分钟,一个灯笼就做好了。刘拉巧是嫁进灯笼村的媳妇,她做灯笼的时间也有 20多年了。她说,每年 11月开始,就会准备做灯笼所需的东西,而现在看到的这几道工序已经是做灯笼的最后几步了。其实,制作一个灯笼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她一边说着,一边演示起灯笼的制作流程。
  首先将买好的红纸按照一定的尺寸裁好;然后在每张红纸上印好所需的“福”字或者图案;再把纸分沓放在一个用支架撑着的薄海绵上,盖上塑料纸,从海绵的下面喷水,使灯笼纸变得潮湿,这一步也叫“潮纸”;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将潮好的纸进行“拥褶”,这也是最考验手艺的时候,只有把纸潮湿之后拥起褶来才省力;除了潮纸之外,拥褶还需要专用工具——刀刃和压褶的铁板。这时,你会担心刀刃会不会把纸划破呢?但是做灯笼的人说:“刀刃磨得越利越好拥褶。”而铁板就是以防拥褶多了后,手压不住撑起的褶。好了,这些工序准备好以后就是真正的拥褶,把一沓纸平铺在一块硬板上,先用手按住纸的一端,再用夹子夹住另一端,防止在拥褶的过程中纸出现不对等。褶一刀手指拥一下,重复着,只有做到 124褶之上,做出来的灯笼才细腻、匀称、完美。要是你的褶没有 124道,不用想,做出来的灯笼一定不好看。而褶子越多,灯笼也就越漂亮。褶完后缠上线固定好放在烤箱上将纸烤干。 20分钟烤完之后,还有一个绝活——必须要用嘴使劲吹一下,被压成沓的纸才能一张张分开。而这一系列步骤只是将做灯笼需要的纸准备好,而撑起灯笼纸的骨架,则需要另外来做。
  如此复杂的工艺为什么要坚持做下去呢?村民说,对他们而言,纯手工制作的过程,既是挣钱的过程,又是消磨闲暇的好办法。
传统灯笼面临窘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以前制作灯笼的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现在村里制作灯笼的村民越来越少,于是这项传统手艺便由村里的老年人来做。“传统的圆灯笼,制作起来工序很繁琐,这些年受南方机制灯笼的冲击,做灯笼的利润越来越薄,灯笼市场大不如前。”王文清算了一笔账,曾经每年每户做灯笼四五万个,每个灯笼虽然只卖几角,可收入比上班强;如今,一个灯笼虽然能卖一两元,一家也就做一万到两万个,收入却不到 1万元。
  留下做灯笼的农户算的可不只是经济账,虽然挣钱不多,但是他们不想让这项手艺就从他们这辈手中失传。村民王堆强说,在城里,手工灯笼基本被现代工厂制作的灯笼所代替;可是在西府农村,大多数人还是喜欢送这种经济实惠的纸灯笼。每年不想做,都会有商贩央求着要,没办法,一年一年就这样做下来了。为了让手工灯笼能继续保留下去,他们在传承这门手艺的同时,也在不断改进。不论是纸质的更好选择,还是工艺的改良,都是希望老手艺不会被时代所遗忘,也希望三岔村的村民能够将这门手艺得以传承,将灯笼事业发展起来。“灯笼是一种艺术品,承载了亲情的传递。”王文清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灯笼,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民富国强。从灯笼制作工艺的进步,到形成独特的灯笼文化,以至成为新年习俗,灯笼不仅见证了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沧桑,也见证了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的喜悦。但是如何把这项传统手艺传下去,一直是他思考的问题。
  采访中,记者看到,做灯笼的一户人家老小齐上阵,孩子有模有样地跟着大人干,所谓的传承,其实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完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惠东的他10多岁开始做花灯,做了70多年,他的花灯承载了数不清的人的美好愿望,他的手艺却后继乏人……...
【转载】手工纸灯笼设计。
中秋节快到了,DIY中秋手工灯笼集合
幼儿园中秋节手工灯笼
中秋节快到了,DIY中秋手工灯笼集合!
很少人知道的纸灯笼手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