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人这样玩乐器
秦人这样玩乐器
时间:2018-05-25   来源:宝鸡日报

  现在的西秦人吼秦腔、唱眉户,所玩乐器有板胡、三弦、笛子、二胡等,打击乐器就有鼓板、刺板、梆子、碰铃、镲、锣、堂鼓、三角铁……在雍秦之地长期生活的秦人,起先敲一个瓦盆、一个水瓮就开唱了,而打击乐器就是大腿。后来乐器发展演变,据文献统计有鼓、琴、瑟、箫、竽、笙等。此外,一些打击乐器如钟、镈、磬在宝鸡地区也有出土。今天,让我们看看雍秦时期的秦人是怎样玩这些乐器的?

  李斯《谏逐客书》:最早玩的是打击乐

  李斯是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按说是楚国人,年纪轻轻就跑到秦国做客卿,无非是想干一番事业。不料秦王嬴政听了秦国王族的吹风,下令驱逐所有客卿出国。李斯愤怒之下,写下了《谏逐客书》这篇著名的策论给秦王看。其中提到了秦国的音乐,说你秦国的本土音乐地球人都知道:“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什么意思?就是说敲水瓮,打瓦盆,弹竹筝,拍着大腿打着节拍,这样呜呜地唱歌,用来快活听觉的,是地道的秦国音乐。如今陛下您不听秦国本土音乐,而爱听郑、卫等国的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昭虞》,这是为何?还不是因为外国音乐更好听吗?可现在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说明您所看重的,只是珠玉声色而非人才啊!

  李斯拿秦国音乐举例,说动了秦王,秦王随即撤销了逐客令。这个按下不表。那么早期秦国音乐是李斯描述的样子吗?还真是。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辛怡华在《秦人崛起》一书中指出,击瓮叩缶是秦人最早接触和使用的乐器,历史非常悠久。瓮、缶属于陶器,烧制相对简单。秦人早期生活在渭河上游,陶器是其主要生活用具。瓮体积较大,在选用的时候,一般用食指和中指敲击,听其声音,以确定火候是否到家、有无裂纹;缶体积较小,一般拿在手中,一边看,一边用手拍打,同样检测火候及质量,如果有裂纹,就会传出破音,如果火候不到,声音就会不正。这种敲击、拍打陶器的方式就是李斯所讲的“击瓮叩缶”。我们说音乐来源于生活,早期秦人为释放劳动的艰辛或心中的快乐,一边敲打器皿,一边歌唱,作为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久而久之便成了秦音乐代表。

  可以想见,秦人在东扩千渭前及迁都雍城后相当长的时期,民间盛行的都是这种击瓮叩缶、弹筝拍腿的传统音乐,所以《说文》中讲:“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李斯的老师荀子则给予秦人音乐高度评价:“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用现在的话说:干净,原生态。

  穆公献戎王女乐:文献记载最早的交响乐队

  民间玩简单的击打乐,那么秦国宫廷玩什么?玩“交响乐”,所谓“交响乐”,当然不是指现在西方的交响乐,而是由多人多种乐器组成的民乐合奏。

  相关文献记载,宫廷音乐最早见于秦穆公时期。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父亲秦德公迁都雍城后,由他治理的秦国国力日益强大,音乐也随之空前繁荣。穆公本人非常爱音乐,晋国公子重耳投奔他,他专门设宴摆乐招待,还作诗和重耳唱和;穆公小女弄玉,喜欢一个吹箫的小伙,穆公就把女儿嫁给他,还为小两口建了个凤台让他们住。后来女婿女儿撇下他跑了,他不怪不怨,天天守在凤台等候直到死。

  当然了,穆公毕竟是政治家,音乐要为政治服务。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穆公的心腹大患是西戎,他的太祖、高祖两代人,搞了一辈子西戎都没搞定,抱憾终生。为灭西戎,他想出了一个美人计,音乐就是美人计的载体。他派人给戎王送去由28名美女组成的乐队,取名“女子二八坊”,28个人当然不能拿着水瓮和瓦盆当乐器,而是手持鼓、琴、瑟、箫、竽、笙、磬等当时各色最流行乐器,就这样吹着弹着、载歌载舞进了戎王的大帐。戎王哪里见过这么大阵势的乐队?哪里听过这么美妙的音乐?那款软抑扬的秦风秦韵从美人口中送出,让他欲罢不能,整日沉湎其中,终于乐而丧志亡了国。

  雍秦时期宫廷里已有相当规模的乐队,不仅见于文献记载,相关出土文物也能印证。1977年,在凤翔雍城遗址出土两件战国镶嵌射宴狩猎纹青铜壶,壶身用金属片镶嵌出各种图案,有一组图案为宫室宴乐图。图中乐舞场面壮观,在有限的空间里,乐队共有17人,有的击奏各种乐器,有的放声歌唱,有的翩翩起舞,显示出秦国宫廷乐队阵容之严整和乐人的多姿多彩。

  直到战国中期以后,秦破关而出,吸收关东诸国的音乐文化,宫廷中这才出现了“郑”“卫”“桑间”“昭虞”“武象”等异国音乐,当然,这些音乐也带来了更多稀奇精巧的乐器。

  景公行成人礼:百乐咸奏大雅礼乐

  我们说秦承周制,秦人勃兴于西周王畿故地,周文化对秦人还是影响很大的。随着秦人的发展壮大,他们建立起一套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礼制,这种推陈出新的礼制,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乐器及纯正的乐声来体现的。

  这方面的代表乐器是1978年原宝鸡县太公庙村出土的秦公镈和秦公钟。镈、钟不仅造型庄重典雅,制作精美细腻,还铸有长篇铭文。结合铭文内容及其根本用途来看,它们不单单是青铜打击乐器,更是一种礼器。秦公把对祖先的虔诚和对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期盼,铭刻在这套乐声和谐、雍容大雅的编钟上,后人只要敲响它,勿忘祖训的教导就回响在耳边。

  还有就是1985年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一批石磬。据考证,这批石磬是秦景公举行冠礼即亲政典礼时,所做的祭祀宗庙的乐器。磬这种看似不太起眼的乐器,在先秦时代国家祭祀活动中占据突出地位,统治阶级把它视为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秦景公用磬做祭祀乐器并刻写“天子郾喜、龚桓是嗣”铭文,表明他即位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继承了他祖、父辈的正统事业。石磬上还刻有一句“汤汤厥商、百乐咸奏、允乐孔煌”铭文,意思是说秦公欢宴周天子,各种乐器演奏出悠扬的音律,场面真是宏大、热烈极了!反映了秦景公行成人即位典礼时百乐咸奏大雅礼乐的盛大场景。由此可见,雍秦时代的秦人玩乐器,除了娱乐生活,还有寓“乐”于“礼”,即为了“礼乐政治”的需要。

  秦国在雍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存在了近三百载,除秦人先祖的宗庙留在雍城郊外,其他国家机构一并随之东迁。据传,当时秦人把宫廷的一部分女乐人就地遣散,这些人后来流落到雍地的民间,秦国宫室的音乐曲谱,也随之流传开来,后来与西秦民间音乐结合,经过漫长演变,最终形成了“西府曲子”。秦人音乐的“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终归实现了大融合。(记者 巨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斯《谏逐客书》的原文、译文和注释
秦始皇的一生与大秦帝国的兴衰史!
秦德公
春秋战国秦共公------嬴稻
李斯平天下策
秦国五大谋士排名,李斯差点不上榜,看了第一名实至名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