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寻石峁与世界上那些神秘的面孔
2019.3.21

    

“皇城台”出土的骨笛、骨哨(2月20日拍摄)。

    

“皇城台”出土的海贝(2月20日拍摄)。

  

皇城台”出土的骨针,最细的直径不足1毫米(2月20日拍摄)。 本组照片由本报记者 刘强摄


  本报记者 沙莎

  2019年2月20日,陕北的寒冬还远远没有消散。前一夜的大雪虽然一度使高速公路封闭,但雪后天晴却使得一切更加透彻而美好。
  我们从榆林驱车100多公里到达神木,这座因煤而富足的城市现在更因为有了石峁而有了不同的色彩。穿过城市,伴着秃尾河一路来到高家堡镇。这个镇子现在还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格局,而在它身后的山上就是石峁。
  从洞川沟沟底,沿一条扩建中的道路驾车攀爬,经过一段护坡石墙,半山腰上一个高大的砌石台地和随风飘扬的考古队旗帜就映入记者眼帘。这就是当地人俗称的“皇城台”——石峁遗址的核心区,也是联合考古队正在发掘的工地。“皇城台”底大顶小,呈“金字塔”状,四周包砌了多达9级的层阶状护坡石墙。这里是大型宫殿及高等级建筑基址的核心分布区。
  “从结构来说,它是类似于金字塔形的一个大型台体,上面分布了大型宫室,青铜、占卜等重要祭祀或手工业生产有关的一些遗存,应为高等级贵族或'王’居住的核心区域。我们形象地说它就是'王的住所’。”邵晶介绍说,“这座金字塔形的皇城台遗址,在功能和结构上与古埃及用作陵墓的金字塔区别较大,但和美洲玛雅文化的金字塔有许多相似之处。”
  新发现的30余件石雕出土于石峁“金字塔”旁边大型台基南护墙墙体倒塌的石块内,有一些还镶嵌在南护墙墙面上。
  在考古队的库房中,我们有幸看到了这些石雕。它们内容各异,分为符号、人面、神面、动物、神兽等,有一些画面长度近3米。
  “这多像玛雅的图腾柱啊!”有参观者脱口而出。
  考古学家的研究和比较显得更为严谨。他们在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以及三星堆遗址中都找到过与石峁相似的图案。特别是那些夸张而神秘的面孔,让人根本就分不清它们到底来自哪里。分布于中国大江南北,甚至远在美洲的面孔竟然与石峁的面孔有如此巨大的相似,难道4300年前,石峁人已经有一张全世界都熟悉的面孔?
  石峁的每一次发现都炫目异常,每一处发现与发现之间似乎有某种联系,又都彼此孤立。石峁就这样被摆在历史空场,吸引着每个人进行一场又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探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延安一小山村,挖出三座“金字塔”,考古队:4000年前不只有夏朝
陕西石峁遗址核心区域发现最高等级墓地,实证石峁已进入早期国家形态
《过石峁遗址》路转峰回午日曛,皇城台顶眺...
【独家报道】中华文明探源——石峁遗址
石峁遗址:2016年考古纪事
石峁遗址:中国北方早期国家的都城 韩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