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总对着玩具说话,跟“内部语言”有关,家长得分阶段对待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上个周末,几个都在同一个城市的老同学来了一次''会晤''。到了这个年纪,女孩子都已经荣升为宝妈,聊天的话题也都围绕着各自的孩子。

聊着聊着,小娜的妈妈问道:''你们的孩子会把玩具当做自己的好朋友吗?就是会对着玩具自言自语。''

''会啊会啊,''小琪的妈妈立马附和,''何止会自言自语,就连每天吃饭,都要把玩具拿到饭桌上,问玩具要不要吃饭,然后自问自答;看电视也要和玩具坐一起,然后对玩具说动画片的剧情,说得还特别认真……''

文文的妈妈也深有同感:''我家文文给玩具熊取名叫小小文,每天放学回来,就会走到玩具面前,说,小小文,我回来了,有没有想我呀?我也想早点回来呀,可是我要好好学习啊,所以,你要乖乖的,在家里等我回来哦!''看着文文吗生动形象的表演,我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见过这样的现象——

''我先去吃饭咯''''你要乖乖的哦,这样子做是不对的''''晚安,明天见'',在家里的时候,孩子突然就开始自言自语,我们都以为孩子在和我们说话,结果回头发现他在对着玩具很认真地说叨着。

是不是非常疑惑,为什么孩子总会对着玩具自言自语呢?其实,这样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将会经历的一个过程,是和孩子的''内部语言''有关。

什么是''内部语言''?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什么是''内部语言''?

说到内部语言,其实就是孩子用除声音和语言之外,进行交流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沟通方式。自言自语,自问自答或者沉默,都是内部语言的存在形式,它是孩子思维高度活跃的体现。

内部语言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孩子对着物体倾诉自我情感的过渡阶段,这个时候他们有着很强的倾诉欲,所以常常会对着玩具说话;

第二阶段是少年阶段,这时候内部语言是孩子试图用来帮助自己解决疑问的一种方式,所以孩子会喜欢自问自答;

第三阶段即是青少年阶段,如果说少年阶段的自言自语是''具备外部表现特点的内部语言'''',那么青少年阶段则是''无声的沉默的内部语言'',表现为孩子丰富的内心活动,是通过他们主观意识所产生的一种行为表现。

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阅历会增加,内部语言也会变得更加完善和丰富。

孩子的''内部语言'',家长得分阶段对待

因为内部语言在孩子的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所以家长要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针对孩子不一样的内部语言,找到相应的方式对待孩子,让孩子的内部语言健康地发展。

也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找到正确的沟通方式,更好地构建起亲子间的桥梁。

幼年阶段:父母要引导孩子去探索世界

在七岁之前,都属于幼年阶段。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一切都还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他们的小脑袋瓜子会飞速运转,脑海里冒出一个个问号,心里更是装着十万个问什么,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探个究竟。

我们了解到,孩子的''内部语言''不能对危险行为提出警告。

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作为父母,就不能从一个成熟的大人的角度,去要求他们不能做什么,阻挠他们伸向这个世界的乱试探的小手。孩子是远远不能够懂得那些道理,父母的禁止只会使他们变得更加起劲。

但是孩子又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他们干什么都是随着自己的心去做的。虽然孩子的内部语言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但是总的来说,还是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合理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来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从而保证他们的安全。

家长要将那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转化为形象的例子,保证孩子能听懂并且乐于接受。

比如在孩子对火感兴趣,想要触摸火时,去告诉孩子''火是很烫的,会让手指受伤,是很痛的。''当孩子想要用手抓饭时,告诉孩子,''手上有很多细菌,如果你用手抓饭,那些看不到的小虫子,就会跑到你肚子里,然后你就会拉肚子'',等等。

父母要引导孩子去探索世界,教会孩子正确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生活。

少年阶段:父母要帮助孩子适应世界

8-12岁属于孩子的少年阶段,进入内部语言的第二阶段。

这个时候的孩子都在上小学,接受到了学校的初步教育。他们的意识和思维初步形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提升很快,具备了相当强学习能力的他们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和物体说话。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引导和判断,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父母就不要再向以前那样代替孩子做决定了,要让孩子当自己的主人。作为父母的主要工作,则是积极引导孩子去正确思考。

在必要的时候,再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意见和帮助。

父母要以身作则,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能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茁壮成长。

青少年阶段:在放手的同时学会和孩子沟通

12岁之后,孩子即进入青少年阶段,也就是所谓的青春期。

谈到青春期,我们都会想到''叛逆''这个最具代表性的词汇。这个时候的孩子无疑是最难管教的。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思想日渐成熟,人格渐渐形成,这个时期,无疑是人生的大爆发时期。

孩子开始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想法,面对问题时,他们处理事情也是趋向于自己去解决。一方面,他们渴望独立,迫切希望脱离父母的管束。一方面,因为他们的想法尚未成熟,常常做错事情,被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这个时候的孩子,内心是非常复杂而矛盾的,常常进行着剧烈的斗争。

而且,青春期的孩子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心里有什么就会说什么的小毛孩了,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他们也不再愿意和大人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他们自尊心极强,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听不进去父母的训诫。

这个时候的孩子是非常冲动的,就像是易燃易爆的物品。所以,家长在教育他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再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说话,会激起他们激烈的反抗。在与他们交流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做到去平和地引导孩子。

而且,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支持孩子,在孩子身后去帮助他们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标。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孩子的内部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家长,要留心观察,遵循孩子的成长特点,在孩子不同的人生阶段,

根据孩子的心理特性,不采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走得更远,长成一个优秀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初中的孩子,家长该如何跟他交往?
宝宝的2岁"叛逆期",也是成长的黄金期,家长合理引导对孩子更好
爱唠叨的父母教不出好孩子
教孩子正视自我感受并合理表达,比教他“学会分享”来得更重要!
给宝宝买玩具?90%的家长是在浪费钱
父母唠叨教育不出好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