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是个什么地方

1

老话说,家和万事兴。

家,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谈起家,总给人带来温暖,在学员讨论过程中,家的话题是讨论最多的。

那么,家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的地方。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家呢?

要探讨这个话题,首先需要界定家和个人是什么关系。显然,不同的家,关系区别很大,也就有了不同形式的家。

从鬼谷子纵横思维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家和个人的关系区分成三种状态,也就是有了三个层次的家。

那么,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需要清晰几个规律性的概念:

 

1),在家里最具影响力的人,决定整个家的状态。最常见的是家里的最年长的人,或者是“最成功的哪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家里的“意见领袖”和“行动权威”----我们统称之为“家庭权威”。

其他人对家都有影响,但影响多少,取决于这个人在家族系统里的位置和权威性。(任何组织都是这样的。)

 

2),“家”和“家里的个人”是共生关系,不存在家很好,但其中的某个个体不好的情况,也不存在所有的个体都很好,但家不好的情况。

 

3),每个家都有一个“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影响所有人的行为和选择,从而决定这个家的风格。也是这个支撑这个家的核心要素-----但这个家的核心价值观并不等同于家里的某个人的“个人核心价值观”,甚至区别很大。


 

2

那么一个好的家庭,我们就能给出标准了:

1)家里的“意见领袖”或“行动权威”能够系统的处理问题。从而能够维护系统平衡。

从这个角度看,新当一部分类似于:“兄弟不和”,“夫妻打架”。这类问题,实际上父母应该负更大的责任。

因为在家庭的身份关系,当事人无法系统的处理问题。也就无法“仲裁”。

所以,长辈的处理不得当,会造成家庭分裂,直观的现象是“分家”。从大家庭中分离出来,兄弟各自组织小家庭。----不服从中央领导。

所以“中国式离婚”往往跟父母有关,甚至有一部分离婚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造成的。

 

2)“家”和“家里的每个人”都很好。

 

3)在处理跟家有关的问题的时候,成员能够按照“家的核心价值观”处理,而相对的放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夫妻的冲突,多数是“个人价值观”和“家庭的价值观”的冲突。或者“我的价值”和“你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3

权威的力量

家庭权威实际上在家里有几个隐形的优势:

 

仲裁:对家庭事件拍板。因为家庭权威往往掌握着家里的资源支配权,可以通过再分配来平衡。

 

道德至高点:因为家庭权威往往是家里的长辈,在情感上,名义上被家庭所有人尊重和敬服。

 

缘起:长辈是家的缘起。

我们华夏民族之所以是“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黄帝,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文明的缘起。

 

(顺便说一句,日本文明的缘起,据考证是源于第一任天皇“徐福”。

徐福是战国时期齐国人,所以现在日本保留了一种建筑形态叫齐。相传是徐福遥思故土的地方。这种建筑风格非常“中国”,保留了古代齐国的风格。

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对鬼谷子纵横文化研究传承至今。----迄今为止。鬼谷子纵横思维研究最深入的还是日本。-----当然,这个局面很快就转变了,毕竟鬼谷子的根在中国。相信会有一批人跟解老师一样,以研究鬼谷子纵横思维为毕生使命。)

 

长辈也是“家庭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无论你愿不愿意,这个家庭核心价值观一直在传承,只不过,人有两个传承的起源,一个来源于父系家庭,一个来源于母系家庭。

从这个角度,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你一直在自己的家族核心价值观的大范畴里。所以,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太像那个家里出来的人。”

 

从这个角度,没有所谓的“绝对自由”,一个人的思维,潜意识部分,从来没有,或者很难彻底突破这个范畴。

反过来,突破这个范畴的界限就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部分决定了一个人“判断对错的标准”。


 

龙生龙,凤生凤,不仅仅是基因影响,更重要的是思维和价值观的传承。所以,一个人个人的成长和学习,也许改变了不家族,也许对自己个人生活的转变并没有显著效果,但对下一代的影响绝对是决定性的。

父母,不仅仅是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这一生“去到哪里”。

 

据统计,世界上那些“成功的人”,大多数都有一个“年长的父母”。原因就在于,年长意味着成熟,意味着“判断对错的标准”相对正确。和能够“相对正确”的对待孩子。

影响孩子性格和思维的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告诉他什么是对的,其二是对待他的方式。

也就意味着孩子在成长最关键的时期---0—6----能够根植比别的孩子相对正确的判断标准。---起步就高了几个数量级,这将影响他一生。


 

4

每个人都很好

系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实是有构成系统的元素,其次是这些元素以某种关联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家,这个系统的元素就是家里个体的人,这些人以血缘关系为主关联到一起。

 

所以衡量一个系统的好坏,有两个角度,其一是:元素是良性健康的,其二是: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是良性健康的。

 

那么,衡量一个家的好坏,也需要衡量每个人是不是都很好,大家之间的关系是不是都很好。

 

所以,家里的任何人“掉队”,这个家就变的残缺。任何两个人之间关系出现了隔阂,这个家就不够完美。

 

那么,我们就需要探索:

首先,一个人很好,意味着什么?或者怎么才能说一个人很好?

其次,什么样的关系是良性的,如何建立这样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深入思考,已经是一个哲学问题,怎么才能说“一个人过的很好”呢?这完全是一个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

显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哲学体系也有不同的答案,那么我们就从鬼谷子纵横思维的逻辑给一个我们的答案吧。

 

鬼谷子纵横学认为:不以关联他人为前提的条件下,按自己想要的方式活着,就是过的很好。


要点:

1),不以关联他人为前提。

-----原因:

首先是主动权,只要关联他人,那么就等于没有主动权,没有主动权的行为,意味着结果不可控。那么“过的很好”这结果的出现就成了一个概率事件。从统计学的意义上说说,就等于没办法“过得很好”。

因为,在“过的很好”这个期望上,没有人可以输得起。

比如:如果我老公能够按时回家,我就很幸福。-----这是把“自己的幸福”绑架到“老公按时回家”这个事上,而老公能不能按时回家,自己没法完全独立的把控,就意味着这个幸福仅仅是一个概率时间,不可能彻底实现。也就意味着这个幸福是得不到的。

 

再比如:如果我的老婆不再发脾气,我就很幸福。---一样是一个绑架。把自己幸福的按钮交到了老婆手里。是没有主动权的。

 

其次,关联谁,你就成了谁的包袱。既然要“每个人都好”,那么,谁背了包袱就有可能“不好”。----没人愿意背包袱对不对。

关联谁,有可能就是在绑架谁。

比如下面的陈述:

 

我不开心,是因为你不赚钱。----绑架那个人,要他赚钱。----他赚钱的原因,不应该是“为了你高兴”。赚钱应该还有更重大的意义对不对。事实上“为了某个人高兴去赚钱”是不可能赚到什么大钱的。

 

我郁闷,是以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绑架孩子学习。----另一个角度,孩子学习的意义核心,不应该是为了让你高兴。如果孩子在这个层面提高成绩,那么不学也罢。

 

这样的绑架,往往是自己想要的还没得到,就已经“先把对方搞死”。


 

 

 

2),按自己想要的方式活着。

首先,不是“别人想要的方式”。

很多人不幸福的原因,是因为一直在“爸爸,或者妈妈想要的方式里活着”。导致很多年都“不知道自己在活什么”,和“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以及“从来没为自己活过”。

我一直觉得这是对人性的摧残。

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按他们设计的方向活着,显然不够明智。

深层次考虑,父母之所以给孩子设计方向,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更好”。你能让自己更好,比按他的设计的方式活着更能根本的解决父母的问题。


 

5

核心价值观

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往往是一个传承,家庭的每个人都相对统一的按这个价值观行为。

价值观往往跟“好处”有关。所以,这个家族在乎的好处是什么,决定这个家族的价值观。

举例

比如生活在一个相对贫苦的农村的家族。可能有这样的价值观:

1,我要活着,就必须得到更多的资源,或者钱----这里关注的好处是钱。

2,我要好好的生活,必须跟家族的其他人互相帮助,这样有利于共同解决问题,面对困难。---这里的关注的是“家族里的人”

3,我要好好的生活,就必须帮助更多的,特别是家族里的人。----这里关注的更多的人,同时还有家族里的人。

 

一个群体的核心价值观,会形成一个群体“判断对错的标准”,这会对每个人产生影响,因为你不遵守这个标准就会被其他人排除和挤压。最终脱离这个群体。

在一个大家都争夺资源的环境里。你不争夺可能很开就被“榨干”。

在一个讲贡献的环境里,你没有贡献,就是一个耻辱。

 

想想毛主席时代,“占便宜”是一个多么让人羞愧和耻辱的行为。我爷爷跟我说,他年轻的时候,去邻村看戏,上午走到路上热了。把棉袄脱下来放到路边,用一块砖头压住,继续赶路,下午看完戏回来再穿。----这叫路不拾遗。

现在你电动车放到楼下,锁的结结实实的都不保险明天早上在不在。----这真是人人皆危。

大环境使然!

 

因为大家都在按“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你的标准跟大家不一样就意味着,“你以为对的事情”在他们看了就是“错的”!他们就会来纠正你。

这个力量有多么强大,文学作品里已经有很多描述。《白鹿原》里的田小娥。《红楼梦》里的贾宝玉都是被纠正过程中的牺牲品。

 

最关键的,他们认为“他们做的是对的”,他对你做的也是要让你“做对的事”。

-----尽管这是个很混蛋的逻辑,但这个剧情每天都在不同的家庭中上演。而且,在有人类以来就在上演,还要不断演下去。


 

邀请朋友们思考:

你是否要求过和正在要求你的老婆、老公、孩子,父母做“你认为对的事”,或者按照“你认为对方的方式”处理问题?

你是否考虑过:“他认为对的事”是什么?

 

家庭中所有的矛盾,几乎都是价值观不同造成的矛盾,更简单一点说,就是“判断对错的标准”不同造成的矛盾。

因为和社会上的朋友,如果价值观不同,可以各走各的路,但是家庭成员之间却“不得不在一起”。

 

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本身没有错,问题是能否接受坚持之后带来的结果。

要么放弃自己的坚持,为了自己要的结果探索其他的方法;要么,继续坚持,接受可能出现的任何结果。

既要坚持自己的对,又期待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除非其他人跟你的价值观完全一致,否则,那几乎是自己找死!!!


 

 

6

我和家的关系

综上所述,个体个家的关系,有以下几种:

 

1)我从家里,或者其他人身上要到我想要的好处----索取型。

2)我和家保持平衡----共赢型。

3)我给到家和其他人我能给予。---贡献型。

 

前面我们说过,家和个体之间是共生关系。只有贡献型才能实现良性的共生。家和个体之间很难实现“平衡的共赢”只要有这个思维,实际上依然是索取。

 

分析几个案例:

1)嫁个有钱的老公。---实际上是希望索取对方的钱,或者是基于平衡的交换。(比如美貌换财富)。

这个起点注定结果不会好。总结一下身边带着这个思维结婚的女性,看看结果发生了什么,就很清楚了。

因为,那个有钱的男人,即使跟你结婚,也不会平白无故总给你钱花,他的大部分钱基本上跟你没什么关系。

一个会赚钱的男人,往往越来越赚的多,也就是他是增值的,而美貌这个东西是贬值的,当下的对等很快会变的不对等。

因为时间会吞噬掉所有女人的美,人也会审美疲劳。

 

2)你对我好,我才开心。---索取他的好,不如当下自己就很好。


3)他能按我想的做就好了。---不如考虑一下他想按什么方式做。

 

 

7

最后,让一首歌来说话吧:牵手

词曲:李子恒

演唱:苏芮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

追逐着你的追逐

因为誓言不敢听

因为承诺不敢信

所以放心着你的沉默

去说服明天的命运

没有风雨躲得过

没有坎坷不必走

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

不去想该不该回头

也许牵了手的手

前生不一定好走

也许有了伴的路

今生还要更忙碌

所以牵了手的手

来生还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没有岁月可回头

推荐相关文章

一转念的幸福

一盏灯

我愿意

我在哪里

企业·灵魂·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什么是家学?什么是家文化?现代中国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家文化?
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
古代大家族繁荣的核心秘密所在!
俗语“家有三不空,子女乘东风”,家中这3处越满,越有福气!
李锦记 传承的并非企业
【美文选粹】靳三涛丨研学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