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理对争夺天下的意义
地理对争夺天下的意义
  
  泪痕春雨
  
  一个地区的战略意义,受制于很多原因。但是,最普遍的原因,还是它的经济优势。一块经济上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地区,在争夺天下时,自然也会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如果两个地区的经济相差太多,其它的优势就缺乏意义了。
  
  最简单而言,翻开中国历史地图,或世界历史地图,我们就可以发现,最初所谓的争夺天下,只是局限于那些已进入文明行列的地区。那些蒙昧野蛮的地区,连争夺天下的资格也没有。
  
  甚至而言,所谓的天下,通常只是局限于相关的文明地区。
  
  比如,在中国的历史上。最初有资格争夺天下的地区,只是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因为,其它地区都处于一片蒙昧、野蛮的状态中。
  
  比如,在西方历史上,最初有资格争夺天下的地区,只限于地中海为中心的地区,因为,其它地区都处于一片蒙昧、野蛮状态中。
  
  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经济地位是不同的。
  
  比如,珠江流域,现在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但是,在古代,它的经济地位显然是非常低的。当然了,也因为它的经济地位低,所以,他对历史的影响就非常有限。
  
  这也就是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战略地区,通常就是西北、河北、中原、江淮、川蜀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在经济原因相关并不悬殊的背景下,地理原因就非常重要了。
  
  地理原因,一方面表现在有没有足够的屏障(是不是易守难攻);另一方面,表现在以它为中心,可以辐射的范围都是什么地区。
  
  一个地区,如果缺乏足够的屏障,就是传说中的四战之地,那他的经济即使发达,在争夺天下时,也会处处受制。因为,处于四战之地,你就容易四面受敌;你进攻别人时,容易无法保证自己后方的安全;你防守时,需要四面分兵。
  
  这也就是中原地区,虽然经济发达,通常只能作为一个缓冲区存在;而且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权,通常很难有所作为的主要原因。
  
  一个地区,即使它有着相对领先的经济基础,也有足够的屏障,但是,如果以它为中心辐射的地区,都不是什么有价值的地区,或是地理的屏障,形成了太恶劣的经济交通环境,它也缺乏争夺天下的优势。换而言之,它无法以这块地区为中心,连成一个广阔的、强大的经济区域。在这种背景下,它发展的潜力就是有限的。
  
  川蜀地区的这种缺点,最为明显。以川蜀地区为中心,它向南、向西是一片野蛮蒙昧的地区,它无法通过向南、向西扩张,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广阔的、强大的经济区域;它向北、向东发展,受制于恶劣的交通,使自己也无法变成一个更广阔的、强大的经济区域。
  
  这也就是立足于蜀中,通常只有偏安命运的主要原因。
  
  一个地区,即使它有着相对领先的经济基础,也有着足够的屏障,但是,如果以它为中心辐射的地区,都是庞大的、或是发达的经济区域,它也缺乏争夺天下的优势。换而言之,这就是传说中的既生瑜何生亮。
  
  关于这一点,以罗马为中的地区(也就是意大利半岛),最为明显了。在公元前后,现在的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普遍地区都处于一片蒙昧野蛮的状态中。在这种背景下,以罗马为中心(也就是意大利半岛),自然很容易向北兼并。但是,当上述地区经济越来越发达,以罗马为中心的地区,显然无法再无法控制相关地区了。更主要的是,当西亚地区的经济越来越发达,以罗马为中心的地区,向西亚的渗透力也越来越弱,相反还会受到西亚的威胁。
  
  这种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东晋、南北朝时期,长久存在的西北、河北、江南并立的格局;在五代之时,江南诸国林立的格局。
  
  这种长久分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从前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变得相对发达了。在这种背景下,它也拥有了与从前霸主地区抗衡的力量。
  
  总的来说,战略要地是不断变化的。
  
  首先,各地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固定的,换而言之,这块地方从前是经济发达地区,并不意味着它一直会保持;这块地方从前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并不意味着它一直会落后。总的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下降了,也就意味着它的战略价值降低了;一个地区的经济上升了,也就意味着它的战略价值上升了。
  
  其次,各地四周的情形也在发生变化。换而言之,这块地区从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现在有可能变成了开放的地区;从前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地区,后来变得比较封闭了。比如,在海上运输相对落后时,整个西亚是非常开放的地区,因为东西方的联系主要以西亚为纽带;但是,在海上运输日益发达后,相关的沿海地区,却变得日益开放了;而从前的丝绸之路,变得越来越封闭了。
  
  还有,整个天下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前的天下重心,也会渐渐发生变化。关于这一点,看一下中国大统一时的都城,就可以知道了。比如,从前帝国统一时的都城,通常就是西安、洛阳(秦汉隋唐);后来却渐渐移到了北京(元、明、清、我朝)
  
  总的来说,统一天下的过程,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决定的,比如,占据一块极尽优势的地区,统一天下相对容易,占据一块极尽劣势的地区,统一天下是难之又难。但是,在相关地区综合优势并无悬殊差别时,相关统治集团的主观原因,意义就非常巨大了。
  
  而且,任何时候偶然性的作用,也不可忽略。比如,你占据的地区,综合优势并不是很高;但是,那些综合优势很高的地区,却长久的处于分裂之中;那些综合优势很高的地区,却被一个正处于衰亡期的统治集团占据着。在这种背景下,你所占据的地区,就会因为这种偶然原因,而变得综合优势上升了。
  
  在现代,决定一个地区强弱的力量,主要是工业化基础。从普遍意义上,许多时候,大家都不用看彼此的军事力量,只要对比一下工业化基础,就可以知道谁的军事力量更强大了。
  
  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军事强国与军事弱国之间,很少存在硬件上的、难以超越的差距。但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军事强国与军事弱国之间,在硬件上就存在着难以超越的差距了。
  
  而决定一个地区工业化强弱的动力,也不是简单的,统治者的思想意识。
  
  从大的方向去看,一个地区的发展,并不是谁能左右的。因为,资金没有长腿,但是资金总会流向能获取最大利益的地方;人更是长腿的,所以他们都会趋向最有利自己发展的地方。
  
  如果说到上海能发财,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资金、人才都会流向上海;如果有人敢阻止,那相关的人,就会用各种方法打破这种阻力;如果说上海不能发财,就是当地人想尽办法吸引资金、人才,也未必能起多大作用。
  
  我这样说,无意否定人们的主观努力,我只是想说,人的主观努力,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大。因为,我们看历史时,习惯性的用行政区来看,自然会错过许多本应该看到的内容。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中国有着让它难以统一的地理原因;所以在十九世纪中叶时,依然分裂为数十个小国。结果是不用分析的,长江下游、珠江流域的国家(我是说,假如它们当时真是一个个分裂的国家),肯定会遥遥领先于其它内陆各国。而且,这些最先发展起来的国家,肯定会侵略其它内陆的国家;并且总能取得一定的优势。面对这种事实,我们大家肯定也会用统治者的思想、道德;或是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思想来解释相关原因了。
  
  其实,日本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当然了,日本国土小,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因为,相关最适合资本力量的地区兴起之后,以它们为主导的政策,就会成为统治整个国家的政策。但是,中国太过于庞大,就算长江下游、珠江流域兴起后,以它们为主导的政策,也绝不会成为统治国家的政策。
  
  我无意说,一个地区的兴衰,就是这样简单。我只是想说,一个地区的兴衰,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思想道德可以决定;更不是一个统治者的思想道德可以决定。
  
  而英国后来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西洋贸易的兴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古代名士多出在颍川?背后有这三大原因
中国地理与历史的一些简单关系
1·2中国地理与政治
东南沿海经济领先北方沿海的地理因素
广南省是否符合大众的需求?意义很重大
[转载]它何以超越劲敌长安成为了刘秀定都的“新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