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节病与关节炎---金匮要略解读(内附治疗方药)
历节病

近日有空就再次整理一下之前写的文章,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医。

中风历节病 脉证并治第五
之前有一学友问我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出了“历节病”的几个问题,
其中一个就是:
 
中风这么明显的脑血管疾病,为什么要与“关节类疾病”放在同一个章节?
 

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不单单解读原文,

还想告诉大家一个学习中医的方法。

在《金匮要略》里第五篇的“中风病”很明显地与现代的“脑血管意外”疾病相吻合。而“历节病”与现代的“风湿类疾病”中的“关节炎”表现几乎吻合。那么“脑血管意外”与“关节炎”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个疾病,为什么中医却把它俩放在同一章节,那不打乱自已的思维了吗?

可能有部分学友在看上一段的内容时思路有点乱,我不是故意扰乱大家的思维,我只是让大家知道当硬要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联系起来,有时会很混乱的,而且是不适当的。本人不赞成在思考中医问题时参杂入西医的内容,同理,在目前医疗水平下,运用西医诊治时亦不提倡参杂入中医的思维,不然就会出现上一段内容同样的情况:思路很乱! 

在此我声明一下,本人并不反对西医,更不反对中西医结合。只是,我想问问在做中西结合的同行们一直在用“西医的思维、技术、指标”来研究中医、解释中医、评价中医,那么既然是中西医结合,同行们有没有尝试过转换过来,用“中医的思维”去研究西医?            

——【对此有兴趣的学友可以了解下“张锡纯”的书】

                   

在思考“中风”与“历节”之间的联系时,我们应该把“自身抗体、滑液检查、MRI和CT影像检查”等所有现代的东西放下一会,回归到古代,那时只有望、闻、问、切的时代…… 



某一天,有个家属带着病人过来看病,家属只说了一句:“大夫,他手脚有问题”。这时,作为只有望、闻、问、切的时代医者,想到的就是《金匮要略》的第五章:“中风历节病”。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的分类方法。

其实现在的社会里,不懂医学的病人很多,病人一过来,只会指着身体某个部分说:“我这里不舒服”,之后的事情说是靠医者慢慢地寻找病因,即辩证!
而”中风“与”历节“都是手脚出了问题,所以,在古代,把它们放在一起。

上述讲了那么多的内容,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学习中医,就先学习中医,把西医放在一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临床上需要西医时,就运用西医,不建议掺入中医。(在目前的医疗水平情况下)

 在《金匮要略》第五章的“中风”病,在本人行医的经历中,中风的急性期,西医无论从诊断分类、各类脑血管意外对应的治疗方案都有一套很全面的方案。举个例子:脑梗塞急性期,西医里有很明确的诊疗规范,如运用溶栓治疗时,强调必须结合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既往有无出血、有无服抗凝药物、有无手术外伤、有无内脏功能异常等等各方面病史,综合各方面情况下才使溶栓治疗。其实就是类似于所谓的“四诊合参”。再例如脑出血时,要考虑到出血的量、出血的部位等情况,才决定是否手术治疗,西医也不是如某些人口里说的一见病人就往手术台上推那么恐怖的情况。在某些情况在,西医还是优胜于中医的。实践才是硬道理,临床上在脑中风的急性期时用西医的诊疗方案的确可以救很多人,既然西医在此范畴有它的优越性,中医就该退一步,既然能治好病,谁来治又有什么区别呢?何必要分高低。

所以,为了避免扰乱思维,暂不解读“中风”的相关条文。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在不需溶栓的脑梗塞病人以及脑血管意外恢复期的情况下,中医与康复医学也起来重要的作用。(广义的“康复医学”与中医、西医是并排的范畴)。

下面就解读本章节中风病以外的条文:“历节病”。

我先把原文排个序号:

(1)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此段为历节的病因:阳虚、津液虚。

 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很直接地说肾骨不足,肝筋亦虚,其实代表的就是“津液不能濡养关节,阳虚亦不能温煦关节”所以就会关节痛。(本章节不讨论肝肾虚引起的脏腑症状,那是属“里证”,在其他章节会有相关的诊治方法

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再形象地说明病因,此人出汗过多,汗多会导致伤阳伤津液,又入水中,寒水更容易伤阳,此处的“心”代表的是“火、阳”之意。总结来说,就是阳虚、津液虚。

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结合临床经验、综合全文而言,此处黄汗应指“关节液”,关节处肿胀明显,里面的液体就是“黄汗”。古时没有关节液之称,但当刺破肿胀关节后流出来的液体是呈黄色的,与黄汗相符。

也许有学友会问,为什么肝肾虚就会引起关节疼痛,我只能说人体的构造就是这样,关节的特殊濡养方式,的确会比骨干、肌肉部位更容易引起虚性疼痛。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中老年人的疼痛最常见的就是关节痛,或多或少都会有关节痛,只是大部分都可以忍受。,

鉴别诊断

那是不是所有的关节肿痛就是“历节病”呢?以张医圣严谨的辩证思维,一定会有相关的鉴别诊断的。(2)(3)(4)条文就是鉴别:

1

---”出汗多“的鉴别

如果有个人他的汗出得很多,也有发热的症状,那他是不是一定就会出现“历节病”呢?

不一定,他可能只是吃东西时出了很多汗(生理性汗多),或者胃里有燥屎(病理性汗多),总之他没有虚症,这不是历节病。

如原文:(2)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2

---与”虚证+关节痛“的鉴别

那么是不是,虚证的人出现关节疼痛就是历节病了?

也不一定,患者是可能是少陰病

在“狭义伤寒论-少陰篇”条文30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还有少陰篇典型的“四逆”症状亦与关节疼痛类似,必须鉴别,因为少陰病是不能发汗的。而少陰病引起的关节疼痛是不肿胀的,或者关节里没有“黄汗”的。

对应的《金匮要略》原文为:

(3)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3

---与”关节肿+痛“的鉴别

那么是不是,关节肿胀,又关节疼痛的人就一定是“历节病”了?

也不一定,他可能只是平素脾虚肥胖,体内水饮困内导致肢体浮肿,短气,自汗。当饮酒后,上述症状加重,当遇风时,自觉关节疼痛明显,此病人亦属“里证”,应该以“补脾阳”为主。

如原文:(4)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导致"阳虚、津液虚"原因

前文讲到了“历节的病因:阳虚、津液虚”,那么导致“阳虚、津液虚”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下:

(5)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慎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此原文(5)前半句是讲述引起肾虚、肝虚而出现“历节病”的原因:“酸、咸”过度。

此酸、咸可理解为五味中的酸咸,过食酸咸之物,损伤肝肾。其实我们还可以开拓思维,酸代表的温木之性,升发过多亦可伤肝;咸代表寒水之性,下之过多亦可伤肾。

原文(5)后半句是再描述“历节病”的症状表现。

辩证治疗
诊断明显明确了,就该治疗了,而历节病有两个主要症状,“肿”与“痛”,治疗时还要辩别肿、痛哪个为主要矛盾,来选取主方。
1
治疗关节肿胀 

当关节肿胀明显的时,我们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原文:

(6)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正如上文所讲,本篇讲的是肝肾亏虚引起的“非里证”,是相对肝肾亏虚引起的“里证”而言,暂可简单理解为“表证”,故用“桂、芍、甘、麻、姜”等营卫之药,引诸药到达病位。

至于“防风”治肿胀,“知母、附子”配合方中它药治肝肾亏虚,这是初学者都应该掌握了。(后有详解)

防风---金药解

上面讲的是肿为主要矛盾,那下面就应该是痛为主要矛盾了。 

2
治疗关节疼痛

当疼痛明显时,我们用“乌头汤”。

(7)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此方为治标止痛为主,简而易懂。本人建议临床上应与“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使用。

另外还一点提醒的是,乌头汤方药为:麻黄、芍药、黄芪、炙甘、川乌五种药味外,还有一种是“”。去滓,内蜜,更煎之。

从上文“黄汗”中可知还有那么一种情况:病人关节肿胀明显时可合并出现“关节液”流出,那么这关节上的伤口怎么办呢?

3
治疗“关节液”

个人觉得“矾石汤”亦起到了收敛伤口的作用。

(8)矾石汤

当然原文中说到的“矾石汤,治疗脚气冲心”,是想表达使用“浸泡”关节的方法来消肿,防止水肿过甚而上凌于心的说法。

大家不防也试试多方位、结合上下文思考《伤寒论》

以上是本人见解

仅供参考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要略白话释解》5
历节病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
《金匮要略》卷五中风历节
股骨坏死病——《金匮》历节风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7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