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饥不欲食和饥饿难耐
(2012-02-21 11:23:56)
有病人非常饥饿,
肚子咕咕响,但是就不想吃东西,不想下咽食物,
这种病人多是亏虚的病人,是属于病后脾肾阴亏的
人,治疗的时候用补胃阴、脾阴的办法,适当加以补
肾阴,应该主要是胃阴亏虚,但是有的人性生活后感
到饥不欲食,属于肾阴亏虚和胃阴亏虚,西医叫的前
列腺液少了,就会产生饥不欲食,要想补充这些东
西,用一些色白、色黄、味甜的食物,如麦冬、黄
精、玉竹、沙参、甘草等,助于有更好的东西有待于
研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是胃有自我调节功能,它就告诉主人,
你咽下食物我不好消化啊,我亏虚了啊,
故才有这种现象。
当然,除了补养胃阴以外,
还必须让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如心情郁闷的人,
生气的人也有饥不欲食的情况,
你就可以用疏肝的方法,或者养肝的方法。
让人感到饥饿的中药
白术、薏米仁、茯苓、半夏和利湿化痰的药物,
还有补气的药物,红糖水、皂角煮鸡蛋、
茄子番茄辣椒炒着吃,成药有参苓白术散,
人吃了以后会食欲很好,还会吃胖。
红糖水-----喝了以后,人感到肚子饥,
心慌心空,它的原理应该是补肝血,助肝火了,
再者,还有健脾作用,肝热胃火,人消谷善饥。
皂角煮鸡蛋-----本身人吃煮鸡蛋胃里难以消化,
产生憋胀感,但是,吃了皂角煮鸡蛋后,
不但没有这个副作用,而且还会感到饥饿,
原理应该是皂角化痰行气、开窍,
胃里受了这些化痰和行气后,产生饥饿感。
茄子辣椒番茄炒着吃
-----单纯的辣椒炒番茄不会让人饥饿,
加上茄子后,会感到消化的非常快,饥的很,
为什么?个人认为那茄子有意思,
你看那茄子倒过来像什么,像人的胃体啊,
估计那茄子有健脾作用,
又加上辣椒和番茄助肝火、胃火,
共同起到了作用。
参苓白术散
-----此药不用多讲,健脾利湿,
前面那几种药物都有,而且还有补益中气作用。
这些让人感到饥饿的原理是,
因为人体有胃壁有用于消化的绒毛,
来反复摩擦食物,如人胃里的湿气大、水多,
那么这些绒毛就会接触食物远,作用给予不强,
再者胃里的垃圾水少了,胃体一身轻松,
动力就强了,就像磨面机一样,转的就轻松了,
磨得面也就快了,排空快了,人就很饥饿。
注意,利湿的药物不溶于水,
如茯苓、白术、薏米、苍术等,还有白矾、半夏。
滋阴药都非常吸水,
如麦冬、生地熟地、天冬、桂圆、杞子,
它们一般都含有糖分,
你在太阳底下晒干后回头马上就又潮湿了。
这些药物不会让人感到饥饿,
甚至有腻胃的作用,
他们和利湿药的作用是相反的,
但是如果人体某个脏器亏虚了,需要补充能量,
也会让人体的器官发挥正常,也会感到饥饿,
也就是讲,想要真正身体好,让病人感到饥饿、
吃饭香,想让影响胃功能的脏器工作正常了,
因为这些滋阴补血药可以补充脏器的能量,
如肝,肝血充足,肝的功能发挥了,
胃就工作正常了,想让更饥饿,
只用健脾利湿药就可以了,
这也是健脾药能让胃变好原因之一。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胃阴不足型
来源:全民健康网    日期: 2011-06-14
它的主要症状是:胃脘隐痛,或脘痞不舒,饥不欲食,
口燥咽干,或胃脘嘈杂,或干呕呃逆,大便秘结,小便短少。
舌象:舌质红,干燥,舌苔少或没有。脉相:细数。
本证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点:
1 胃病久治不愈,迁延日久所致。
2 患者患温热病,津液耗损太过,还没来得及恢复。
3 呕吐、泄泻等原因引起的体液大量耗伤。
4 平时嗜食煎炒香燥辛辣之品,使体液耗散太过。
5 用药过于温燥,津液耗伤太过。
怎么理解胃阴不足呢?
这么说吧:
由于胃阴不足,就显得胃阳有点偏亢,所以所谓的虚热就产生啦,
热郁结在胃中,就会导致胃气不和,致使胃脘隐隐作痛或脘痞不舒。
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故饥不欲食;津不上润则口燥咽干。
津液亏虚会导致胃失和降,所以会导致胃脘嘈杂不适,或恶心干呕。
胃阴不足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还可能累及肠道,导致便秘的发生。
所以本证的辨证要点就是胃病症状加阴虚症状。即:胃脘嘈杂,
饥不欲食,胃脘隐痛,痞满不舒,口干咽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
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一派阴虚内热的景象。
胃阴不足型胃炎的治疗宜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剂以益胃汤加减,具体用法如下:
沙参10g 麦冬12g 冰糖15g
生地12g 玉竹12g
水煎服,一般三服药为一个疗程。方中都是养阴生津之药,
共奏养阴益胃,生津止渴之效,是治疗胃阴不足证的首选方剂,
用于治疗胃阴虚引起的食慾不振,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
有可靠地疗效。
加减:
主症兼有气虚时可加
党参15g、白术12g、五味子10以益气敛汗,生津止渴;
腹胀严重者可加莱菔子10g、焦三仙各10g以消食理气;
便秘严重者加麻仁10g、牛膝10g以润肠通便。
也说饥不欲食
民以食为天,这谁都知道!人为了活命,必须进食,吃,还享受美味,
乐在其中。一般来说,饿了就吃,本能使然,知饥不欲食这是何故?
对于这个问题,临床上还十分常见。中医典籍中有“饥不欲食”,
也有“饥不能食”。不欲食者首见于《内经》,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大便难,阴气不足,饥不欲食……心如悬,
病本于肾。”
(《素问·至真要大论》)《伤寒论》中有“饥不欲食”者7条;
“饥不能食"者在《伤寒论》中较多,有14条提到。
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病机迥异,故要推究"饥不欲食”的原因,
关键在一个“欲”字。欲者,贪欲也。
(《说文》)其义有二:
一是本能之欲望,
二是后天的需求,还有生理与心理的需求不同。
临床上的“饥不欲食”,约而言之,
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食不知味。美食应该可口,尝不到味,这是味觉出了毛病,
多见于胃阴虚,一般舌苔剥落,或舌苔少,甚至舌面乳突萎缩,
舌光无苔,舌如猪肝状;
②生理上无所需求。胃中空空,有饥饿感,但机体热量充足,
精神很好,不需要;
③心理上无所需求。儿童厌食多有此状,因不愿食,家长着急,
每餐必受恐吓不快,甚至打骂相加,日久则把进食当作一件痛苦之事,
其“欲”荡然无存。因此,为了提高其“欲”,
治疗除了脾胃之(本文共计1页) ......[继续阅读本文]
噎膈反胃 呕 哕 噫 太息 饥不欲食----载
《灵素节注类编》
噎膈反胃
《灵枢·上膈篇》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
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时乃出,余未得其意,
愿卒闻之。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
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
则肠胃充廓,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
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已留,留则痈成,
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其痈在外者,
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马注∶膈者,膈膜也,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
所以遮隔浊气,不使上熏心肺也。然有膈上之病者,
乃气使然,食饮一入,实时还出;有膈下之病者,
乃虫使然,食饮周时,始复外出,由于喜怒不适,
食饮不节,寒温不时,以致寒汁流于肠中,则虫因寒
聚于下脘,脐上二寸也,虫聚下脘,故肠胃充廓,
卫阳之气不得上营,邪气居之,其虫因食而上,
上则下脘虚而邪气胜,积聚而成壅,壅则下脘约,
约者闭也。其壅在脘内者,按之其痛深,壅在脘外
者,按之其痛浮,壅之皮上热,以其阻闭在下,
故食饮时乃出也。楠按∶《素问·阴阳别论》曰∶
一阳发病,其传为膈。又曰∶三阳结,谓之隔。
盖一阳者,少阳经也,少阳为枢,枢病而气阻滞不
转,故久而传变为膈病也。三阳者,太阳经也,
太阳为开,其气由内以达外者,其经结而不开,
则内阻隔而不流通。是皆言阳气郁逆而成膈病,
即此条所云气为上膈者也。又云下膈者,以寒汁流于
肠中,积聚结而成痈,当以通阳破瘀为主,治与一阳
发病、三阳结之证源不同也。又言卫气不营者,以卫
气起于下焦,营气起于中焦,卫气自下而升,与营气
交通,由胸而分行营卫,今下脘积聚而卫不得交营,
则阴阳正气失位,邪僻之气居之,而充廓于肠胃,
故饮食时不化而复出,其与后世名反胃病者相类也。
《灵枢·四时气篇》曰∶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肝胆抑郁,故长太息以舒之也;
胆气虚而逆于胃,故心 ,
恐人将捕之,而呕苦水也, ,
心怯而动之貌。
哕​
《灵枢·口问篇》帝曰∶人之哕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补手太阴,泻足少阴。
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有物有声谓之呕吐,此言有声无物者也。凡谷入胃,化精气而上注于肺,因有故寒气在胃,新故相乱,真气邪气相攻相并而上逆,乃为哕也。肺气主降,用针补手太阴经以降逆也;肾为胃关,泻足少阴经以利其关,使胃中邪气下行则愈。后世之呃逆,古亦名哕。
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一曰补眉本也。
噫气比哕轻,上逆至胸,太息气转即已。亦因寒邪在胃,脾阳不运,而厥逆从下上散,而出于胃,故但温补脾胃二经之气,使浊降清升则愈。一曰补眉本,亦内助其阳气之法耳。
太息
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也。
各脏皆有系通心,故各脏之气随心所使。
心系急而气道约者,则中气郁而不舒,
太息以伸之也。故宜补心经、心包、胆经之气,
以和之也。
饥不欲食
《灵枢·大惑论》帝曰∶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
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消谷则善饥。
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本经云∶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胃者,如贮食之鼎,少火在下,聚而不炎,
则蒸腐水谷,以生精气也;
壮火者,炎而不聚,则反耗蚀元气,
而不能化水谷也。
故如精气偏并于脾而不输布,
则运化失度而胃火外炎,其脘中反寒,
故火炎似饥,而脘寒仍不嗜食,以鼎下无火也。
仲景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
心中热疼,饥不欲食。
盖以厥阴中相火而化邪热,由胃上冲,
故使消渴心热而似饥,
其胃气逆甚,则不欲食也。
也有的病人无论吃多饱也是感到饥饿,
心里饿的发慌,也有的吃了又饥,
总有吃不饱的感觉,饿了心慌的病人属于心脾亏虚,
中焦亏虚,而影响到了心,可以用黄芪建中汤,
或者用补中益气汤,填补中焦,补益中气就可以了。
而出现吃不饱的病人,
中医上叫善饥消谷,有的中医叫人家多吃油,
也有的叫病人用大量的熟地等腻胃的中药来治疗,
其实,这都是不太对症的方法。
有的朋友不知道怎么治疗,
我告诉大家,这属于肝脾亢盛,肝火胃火,
就像你的胃是一个磨面机,而你的肝、
脾像个马达,肝脾亢的时候,那马达转速飞快,
简直成了飞车,
你想,那胃的消化快不快?
那你会不饥?怎么治疗,抑制肝脾啊,
肝亢用生白芍、栀子,脾亢用生石膏,
这样,让病人吃些这样的中药,
你看效果会怎么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老中医赵国岑经验方“化滞益胃汤”解析
中医【五积散】加减治疗寒饮宿食停滞胃脘痛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胁门
《脉经》 卷六
气短验案一则【转帖】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胁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