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湿气

​古有伤寒论,今变除湿诀。

千年以前,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著作了伤寒杂病论。当时社会,人心涣散,朝政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皇帝朝不保夕,黎民百姓更是饱受战乱之苦,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当时人们得病的原因多是缺医少穿,被寒冷和饥饿所控扰。张仲景针对当时的状况写了伤寒论。时至今日伤寒论也是学中医的最高标准,无人能推翻。



当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现在大多营养过剩。人体不再受伤寒控扰,面对的是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亚健康。这些富贵病多是湿气所致,人们经常无奈的叹到,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啊,纷纷呼吁第二医圣出世,

湿气真的那么难治吗?不一定,医圣已经为我们留下仙方,只是人们没有从根本上去认识湿气,不能活用仙方而已。中医讲治病必求之于本,湿气到底为何物,人体内为什么会有湿气呢?简单的说,湿气就是水分,是因为人体排水敷衍,水分不能更好的循环所得。人体的排湿通道有三个,一是通过全身毛孔以汗液排出,二是通过膀胱尿道以尿排出,三是通过呼吸排出水蒸汽。当今人们营养过剩,皮下脂肪增厚,心肺功能没有相应的提高,水分的动能就不足,致使排汗困难。日积月累水分越来越多,使经络不畅,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了别的身体器官机能,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



知道了原因,治湿就有了方向。我在上一篇稍微提到用桂枝汤来去湿,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不但能治伤寒,去湿也有奇效。湿气多的人可以当作补药来吃,这方用药平和,没副作用。谨记火大的人不能吃。桂枝汤的作用就是把人体深层的水分强力推到皮下脂肪层,从毛孔以汗排出。深层的水分流出后,脏腑负担减轻,功能加强,产生更多的水蒸气经过肺呼气排出。


在排湿过程中,肺是主导。咱们从中医角度认识一下肺。中医把人体内脏分为脏和腑两套系统,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有五个,包括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肺为人体脏器之一,肺高高在上象一把伞,所以肺为华盖。肺的功能有,肺主气,肺主统调水道。这个道理教课书说了半天的之呼者也,我越看越迷糊。可以简单的这么理解,肺的呼吸带动腹部运动,腹部内有丹田,是产生元气的。大家记住这一点,呼吸之气不是元气,但元气要靠呼吸来引动。腹部也是水库,通过呼吸可以带动整个人体的水循环。肺朝百脉,肺和心脏组成一个血液小循环,血液先经过小循环,然后才经过血管大循环流遍全身。肺主皮毛,肺通过呼吸与大气相呼应,是人体最外层保护,易受到外邪攻击,所以说肺是娇嫩之器。肺能控制毛孔的开合,和能通调水道,所以排湿主要靠肺来完成。



小孩子心肺功能活跃,所以他们没有湿气。我们为病人调理湿气要先看病人肺的功能和腹部的大小。如果湿气病人心肺功能弱,肚子又大,那水库水多,先把病人肚子揉软,把水库水搅活,然后让病人多活动增加心肺锻炼。如果湿气病人心肺功能弱,肚子也不算大,表现出来有气无力,萎症独取阳明,那就调理他的胃经即可。如果湿气病人声音洪亮,肚子也不小。这类病人一般头脑简单,就调理他的百会穴,针或者灸都行,让水液往上流。所有的湿气病人都要用桂枝汤,两天一剂,轻轻揉搓病人身体各处皮肤。排尿没毛病的话,不用调肾,应该保水还是排水,肾都在自动化工作,不用人为来调整。这是我珍藏多年的除湿秘诀,望得者珍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十)
杨大夫普及正宗中医绝学7
人体中的哪些器官是可以拿掉而不影响个体生存的?
人体各器官 结构功能 图解_
伤寒论.第75条
孩子,希望你长大后懂点中医(四) 如何有效学习中医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