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兵器

「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藝」之說,是一種統稱或概算,有多種提法。



傳統兵器「九長九短」。

九短;刀、劍、鞭、槁、枴、斧、棒、鎚、杵。

九長;刀、鎗、棍、鉞、叉、钂、鉤、槊、戟。



十八般武藝?

矛、鎚、弓、弩、銃、鞭、金間、劍、鏈、撾、斧、鉞,并戈、戟、牌、

棒,與槍、扒。





明謝肇制《五雜俎》卷五;正統己巳之變,招募天下勇士。山東李通者,

行教京師,試其技藝,十八般皆能,無人可與為敵,遂應首選。(十八般

乃: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

十一鞭、十二金間、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綿繩套索

、十八白打。)





十八般兵器──刀



大刀本亦為車戰時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己,初無制敵之種種神

化也,與丈八蛇矛,殆同其功用。考大刀之種類,亦正不止關王刀一種

,如撥風刀、大斫刀、九環刀、兩刃刀等,皆大刀也,其式樣不同,而名

亦因之而異。至其用法,則殊途同歸,初無若何之大區別也;故關王刀。

可謂之為大刀之祖,其他各刀,皆自此脫胎而出者,雖各有變化,要皆未

能及其精密神化,足征完善也。



十八般兵器──槍



長槍之物,由來最古,車戰時代,將士利用長兵,弓矢之外,惟以矛為

最適宜,故矛有丈八之稱,槍之來,實始於此;惜當時雖為戰鬥之具,

惟無一定使用之法;兩陣相對,不過借此兵器,遙相擊刺而己。

到了晚清,長槍趨於簡單,偏重扁鏃形刃,圓底筒,直到今天武術運動

就是使用這種類型。目前流行的槍有大槍、花槍、雙頭槍、短槍、雙槍

、鉤、槍等。槍的用法主要有;紮、刺、撻、抨、纏、圈、攔、拿、撲

、點、撥、舞花等。





十八般兵器──劍



劍是短兵的一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於殷商以前,形極為

短小,僅有短平莖,而無管筒。古人用此劍插腰,可割可刺,抵禦匪寇

與野獸。

劍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攪、壓、掛、雲等

為主。它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正如

拳諺所形容的劍似飛鳳,由此可知其妙。





十八般兵器──戟

戟為古兵器之一,創於弓箭之後,形與戈略同,皆橫刃也

戟為戈、矛合體之兵,柄前安直刃以刺敵,旁有橫刃,鈳勾啄敵,具

有勾刺的雙重作用。



目前仍有練戟者,戟的練法與刀槍不同,戟一般不做舞花,以剁、刺

,勾、片、探、掛擄、磕,為主要的招式。



古代戟分戟分馬上戟、步戰戟、雙戟等不同用法,明清以後,同樣形

制的戟,各種武術流派,亦有各種不同練法。





十八般兵器──斧



與戈矛同時,亦為古仗之一。黃帝時即有斧銊之名,在當時非但用為

兵器,抑且用為刑罰之具。刑書釋名載;黃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

刑即甲兵、刀鋸、鑽鑿、斧銊、鞭撲是也。由此推之,則斧之始於黃

帝時也,其理甚明;惟當時並無所謂三十六法,對敵時不過亂砍亂劈

而已;迄漢時,南中蠻人創斧法,亦如槍法之創於武吃氏而流入中原

者,惟始創者之為何人,則不可考據矣。其法初亦無三十六手之多,

後之武師,從而增益之,使變化不測,成為戰陣之利器,故今傳板斧

有三十六法也。



十八般兵器──鉞



鉞為斧之由來,以時代論則為同時,以形式論亦正彷佛;書曰;王左

杖為鉞,注鉞大斧也。按此可見斧鉞本無甚巨大之分當,惟鉞與斧,

如完全相同,何不徑名之曰大斧,而必名之為鉞,此顯見其相似而不

能相混也。鉞頭較斧大三之一,桿端比斧多一矛頭,長約一尺六寸,

故鉞桿長於斧桿者亦尺六七寸;斧桿末端無鑽,故三十六法中無點逗

各法也;鉞則亦如槍桿,末端有三尖之鑽,以備匆忙時作點格之用;

至其餘之構造,則完全與斧相同,重量亦彷佛。斧之與鉞,亦猶槍之

與矛,箭之與弩,形式之不同者,僅毫厘問耳;至其功能,亦不甚判

別,故能得三十六法之精髓者,鉞斧可並用也。

鉞是斧的一種,但比斧大。



十八般兵器──鉤



武術器械,古代兵器之一。由戈演變而成。春秋時期,鉤與戈、戟

並用之。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雙鉤之分。技法有鉤、縷、掏、帶

、托、壓、挑、刨、掛、架等。演練時起伏吞吐如浪式。





十八般兵器──叉



叉之由來,較各種兵器為後,宋元以前,初不見用諸戰陣,或謂漢

時蠻人,皆以此為利器;又謂叉為古時獵獸之器。如上說,則叉實

創自南蠻;如後說,則叉創於獵戶;孰是孰非,亦未能斷定,始自

何時,亦無從稽考,姑置不論。



至飛叉之法,宋代以前,迄無所聞,相傳創之者為宗澤偏將張純。

純為花縣人,力猛侞虎,善使飛叉,能於二十步外取人,發無不中

;時行伍中從而習者,頗不乏人。據此說,則叉始於南宋,以法之

創始而推諸叉,即謂為叉亦創於是時,亦無不可;惟其法初甚簡單

,不過掄、盤、飛、擲、打擊、搶接諸法而巳;其後代有增減,然

皆從以上各法中變化而出;即今日所傳之飛叉法,雖分路甚多,皆

跳不出此六法,但就此六法雜亂而復疊行之耳。



十八般兵器──钂



武術長重器械。形似叉,中有利刃似槍尖,稱正峰或中叉鋒,長一

尺半;兩側分出兩股,彎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钂柄,柄長六至七

尺。钂始於明代,逐漸由槍演變而成。至清代常見使用,現今使練

者甚少。用法有拍、砸、拿、滑、壓、橫、挑、紮等。





十八般兵器──棍



殳(棍)之由來已久,古人山居穴處,不免為毒蛇猛獸之侵凌,又

無銳兵利刃以禦敵;山間樹木叢雜,隨處皆是,往往折之以為自衛

之器;故別種兵器,或全用鐵制,或鐵器而以木為柄,惟殳則完全

木質,且構造亦異常簡單,自首至尾,並無機括,不過一渾圓堅質

之木桿耳;於此可見古時各事之簡單,而原人之無機械心也。殳長

約一丈二尺,粗細不等,蓋亦視人力而為標準者;其實多用檀棗慄

檜等木為之,或取其堅實,或取其柔韌,總以不易損折者為上品;

若白蠟桿等,後已嫌其太軮矣。





十八般兵器──槊



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頭兩部分。槊柄一般長六尺。槊頭呈圓鎚狀

,有的頭上裝有鐵釘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裝有鐏。其主要技法有劈

、蓋、截、攔、撩、衝、帶、挑等。丈八槊;槊的一種。長一丈八

尺,故名。





十八般兵器──棒



同屬棍種。棒長約五尺,以堅韌白蠟木制之。棒身兩端粗細不一,

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處。往上愈細,頂端粗為八寸。棒的種

類較多,僅《武經》記載即有鉤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桿棒

、大棒、夾鏈棒七種。





十八般兵器──鞭



鞭亦為短兵之一種,其由來與今間相同,惟戩必雙用,鞭則有單雙

軮硬之分;考諸古籍所載,大都系單鞭硬鞭;稽之現在,則都重軮

鞭。



清代鞭形制已有軟硬之分,但軟硬之廣用,是在清軍入關之後,因

為當時滿族人及北方人喜練這種鞭。當時為九節鞭,每一節長僅三

至四寸,聯以鐵環,不用時,可以收小握於一手之中,或圍繞腰際

。用時抽開鞭頭,套索於腕,猛力一抽,鞭即挺直,可用其擊、笞

、勾、縛,善用者常可勝敵人之刀劍,一擊而可拖拉敵頸或腿,使

其倒地。



鞭有單、雙、軟、硬之分,其質有銅、鐵、鐵木、純木之別,與用

皮革制成,驅趕牛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軟鞭類的七節

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與趕牛馬的鞭子,在來源上,可能有一

定的關係。



鞭與今間使法相似,主要以擋、摔、點、截、掃、盤、板、戳、攔

、撩、撥,以及絞壓等主。它要求演習者在身法上轉折圓活,剛柔

合度;步伐輕捷奮迅,與手法緊密配合。





十八般兵器──今間



今間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棱,連把約長四尺,因形似簡故名。今

間無刃,每距六七寸有節者,名竹節今間;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

,名方棱今間;蓋以形之不同而變更其名也。考今間之由來,與劍

為同時;至二十四法之出,則在秦漢以後,創自何人,亦不復可考

;惟以短兵利於步戰之故,後人多有習之者,即今南北拳家,類能

嫻之;亦正如單刀軮鞭之攜帶便利,可隨身防護也。



鞭與今間歷代視之為雜兵,因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劍用之廣,除

雙鞭雙今間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戰,尤其和長兵為伍來使用。



十八般兵器──鎚



屬鎬種。鎚,是一種帶柄的狀打擊兵器。元朝蒙古騎兵善用鐵鎚,

一種六棱形,稱西夏帕耳;一種鎚頭為六角形,用短鐵鏈系於柄上

,稱佛來爾。





十八般兵器──撾



屬鎬種。撾是一種構造較複雜的兵器。宋代有兩種長兵,一種抓槍,

長二丈四尺;一種抓子棒,無刃而有鐵爪,都有擊抓之作用。但這種

抓與撾是否一物呢?明茅元儀《武備志》上圖示了一種雙飛撾,用淨

鐵打造,若鷹爪樣,五指攢中,釘活,穿長繩系之。始擊人馬,用大

力丟去,著身收合,回頭不能脫走。



撾兼有抓勾之作用,與宋之抓槍、抓子棒相似,但撾要拋,而抓則不

離雙手;同時撾五指活動具有機械能力,被抓住即難逃脫,可輔助長

短兵器之不足。





十八般兵器──拐子



短兵械。拐俗稱拐子,由民間老人之拐杖而演變成的一種武術器械。

由鐵制或木制。按其形式可分為長拐和短拐兩類。長拐一般長四尺。

拐柄為圓柱形。在其柄端垂直處,有一突出之橫拐。使用時可雙手持

柄,也可一手持柄一手持拐。端拐多為丁字形,長不足三尺。短拐可

雙拐同使,也可以與刀劍之類兵器同使。





十八般兵器──流星鎚



同屬鎬種。鏈子鎚。





本文資料來自;

俠客島中華兵器詳解

古今兵械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82107458
    相關詞:
    • 最終兵器彼女,
    • 兵器成語,
    • 最終兵器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藝」之說,是一種統稱或概算,有多種提法。

      傳統兵器「九長九短」。
      九短;刀、劍、鞭、槁、枴、斧、棒、鎚、杵。
      九長;刀、鎗、棍、鉞、叉、钂、鉤、槊、戟。


      明嘉靖郭勳刻百回本《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
      史家村》;史進每日請王教頭點拔,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
      那十八般武藝?
      矛、鎚、弓、弩、銃、鞭、金間、劍、鏈、撾、斧、鉞,并戈、戟、牌、
      棒,與槍、扒。


      明謝肇制《五雜俎》卷五;正統己巳之變,招募天下勇士。山東李通者,
      行教京師,試其技藝,十八般皆能,無人可與為敵,遂應首選。(十八般
      乃: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
      十一鞭、十二金間、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綿繩套索
      、十八白打。)


      清初褚人獲《堅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藝十八事,計弓、弩、槍、刀、
      劍、矛、盾、斧、鉞、鞭、金間、撾、殳、叉、把頭、綿繩套、椎及白打
      ,共十八種。


      清初褚人獲《堅瓠集?續集》;矛、椎、弓、弩、銃,鞭、金間、劍、鏈
      、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        ﹡        ﹡


      十八般兵器──刀

      大刀本亦為車戰時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己,初無制敵之種種神
      化也,與丈八蛇矛,殆同其功用。迨夫後代,戰爭變法,易車而馬而步,
      用大刀之將士,知成法之不足制勝,乃各本其戰之經驗,而想出種種利用
      大刀之法,俾為殺敵制果之助,於是乎有種種變化矣。大刀之最著者,為
      關王刀,蓋即關羽之刀法也;三國志載關王刀,重八十二斤,長一丈二尺
      ;古之度制,較今為短,合之今度制,長僅八尺有奇耳;今世之大刀,蓋
      皆彷此,即刀法亦本此而變化之也。考大刀之種類,亦正不止關王刀一種
      ,如撥風刀、大斫刀、九環刀、兩刃刀等,皆大刀也,其式樣不同,而名
      亦因之而異。至其用法,則殊途同歸,初無若何之大區別也;故關王刀。
      可謂之為大刀之祖,其他各刀,皆自此脫胎而出者,雖各有變化,要皆未
      能及其精密神化,足征完善也。我今即以此刀編為講義,以公同好,抑亦
      遵古法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其末曰鋒,言
      若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環,形似環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殺
      ,裹刀體也。室口之飾曰棒,棒,捧束口也。下末之飾曰埤,埤,卑也,
      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見也。

      郭子橫《洞冥記》;黃帝採首山之金,始鑄為刀。《初學記?武部?刀》

      《初學記?武部?刀》;歷代有吳刀、赤刀、容刀、鸞刀、鄭刀、孟勞、
      西 戎利刀、昆吾割玉刀、鳴鴻刀、百闢寶刀、百鏈、青犢、漏影三刀。

      曹丕《典論》;魏太子丕造百闢寶刀,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
      又作露陌刀,一名龍鱗刀。

      樑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收入《漢魏叢書》中)p747。

      《初學記?武部?劍》;《春秋繁露》;禮之所興也,劍之在左,青龍
      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無
      刃,備儀容而已。

      刀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劃、刮,或割獸皮
      之用。殷商的銅刀就脫胎於原始的石刀,並出現了大型的戰刀。周代所
      用的環首長刀,不僅漢代亦用,而且傳至日本、朝鮮。漢代帝王公卿,
      均佩刀而不復佩劍,可見刀之作用在漢代尤為突出。

      《三才圖會?器用》卷六;關王偃月刀,刀勢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
      仗遇之,無不屈者。刀類中以此為第一。

      唐代漸改為無環的裝柄刀,刀在軍事上的應用,已超了過劍。

      《唐書?杜伏威傳》;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兩刃刀,其長丈,名曰
      拍刀,一揮殺數人,前無堅對。

      宋代,承襲三國、兩晉、隋、唐之制,傳統單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鐵
      刃也寬。其餘大刀則廣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鳳嘴刀
      、筆刀等。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雙手握柄砍殺的長刀,可以削斷或砍損對手的長
      兵之柄。戚繼光《紀效新書》;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倭善躍,一
      進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身多
      兩斷。

      武術家們常用刀如猛虎來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屬於長兵
      器,俗雲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斬、刺、壓、掛
      、格等工夫。單刀、雙刀都是短兵器,語謂單刀看手,雙刀看走,所以
      單刀講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攔、截等刀式,而雙刀則講究兩
      手用力均勻,刀式清楚,步點靈活,上下協調,以顯出葉裏藏花,雙蝶
      飛舞的姿態。目前流行的有樸刀、三尖兩刃、雙環刀、長刀(雙手刀)
      等。


      十八般兵器──槍

      長槍之物,由來最古,車戰時代,將士利用長兵,弓矢之外,惟以矛為
      最適宜,故矛有丈八之稱,槍之來,實始於此;惜當時雖為戰鬥之具,
      惟無一定使用之法;兩陣相對,不過借此兵器,遙相擊刺而己。相傳槍
      實傳自苗蠻,槍譜載: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著,不論男女,都嫻
      武藝,藝精者王,群眾懾服,莫敢有違;故武吃氏之族,小兒五六歲,
      即令習武,孱弱不能軍者,父母棄之,裏人不與伍;其族尤以長槍法著
      ,槍長七尺至八尺,金其鋒而以木為柄,舞動時,寒星點點,銀光皪皪
      ,潑水不能入,用以臨敵,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槍法之始也。按西方疑
      指西域,武吃氏之族,不得其考矣。至於此法於何時傳入中原,則又各
      異其說,亦不必深究。總之槍法之起於武吃氏也,可以無疑。

      槍和矛一樣,是古代戰場上使用最廣的長形刺兵,後漢已有載錄,但是
      刀刃銳長,還未脫離矛頭形式。因為長矛使用不便,晉代開始逐漸流行
      用槍,當時所用的青銅矛頭,體制也較以前略小,已與後世的鐵槍頭相
      類了。唐代善槍者甚多,《五代史?王彥章傳》說;彥章為人饒勇有力
      ,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
      也,軍中號王鐵槍。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槍所代替了,未曾公亮
      的《武經總要》就列舉了十八種宋代長桿鐵槍,其中有;搗馬突槍、雙
      鉤槍、環子槍、單勾槍、拐槍、拐突槍、錐槍等。南宋抗金名將岳飛,
      極善使槍,至今尚有岳家槍法。

      《宋史?李全傳》;李全以弓馬矯捷,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全妻楊
      氏,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戚繼光《紀效新書》說;長槍之法,始於楊氏,謂之曰梨花,天下鹹尚
      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則心能忘手,手能忘槍;圓精用不滯,又莫
      貴於靜也,靜而心不妄動,而處之裕如,變幻莫測,神化無窮。金庸的
      《神雕俠侶》中,楊康用的就是楊家槍法。

      明代是武術發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槍術在這個階段,理論和技術都有明
      顯的提高,各家槍法,相競爭豔。何良臣《陣紀》說;馬家槍、沙家竿
      子、李家短槍,各有其妙,長短能兼用,虛實盡其銳,進不可擋,速不
      能及,而天下稱無敵者,惟楊氏梨花槍法也。當時推崇楊家槍法,是因
      為楊家槍有虛實,有奇正;其進銳,其退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
      山,動如雷震。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兵部侍郎畢懋康《軍器圖說
      》,載有一幅噴火燒灼的梨花槍,並說明道;梨花槍以梨花一筒,系縛
      於長槍之首,發射數丈,敵著藥昏眩倒地,火盡則用槍刺敵。這種槍兼
      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現之前,顯然是一種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長槍趨於簡單,偏重扁鏃形刃,圓底筒,直到今天武術運動
      就是使用這種類型。目前流行的槍有大槍、花槍、雙頭槍、短槍、雙槍
      、鉤、槍等。槍的用法主要有;紮、刺、撻、抨、纏、圈、攔、拿、撲
      、點、撥、舞花等。


      十八般兵器──劍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鹹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
      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採,用之迅捷,故歷
      朝王公帝候,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與藝,自古常
      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流傳至今,仍為世人喜
      愛,亦以其光榮歷史,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

      劍創始自軒轅黃帝時代。據黃帝本紀雲;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
      字銘之;又據管子地數篇雲;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
      以為劍鎧。以上兩說,似黃帝與蚩尤,均己制劍為兵。

      據以上所述,無論劍之創始人為誰,其出生於黃帝時代,可無置疑。黃
      帝於民元前四六一五年﹝公元前2704年﹞建廟,國號有熊氏,當時尚系
      初入青銅器時期,但由此推知,劍之出世極為古遠,歷史悠久,故後人
      稱之短兵之袓,確可當之無愧。

      自黃帝至東周,大多以銅鑄劍,劍質頗佳,煉制技術亦逐漸進步。春秋
      戰國之時,並定劍制,詳言制劍之法。周禮考工記雲;周官桃氏為劍,
      臘廣二寸有半,兩從半之,以其臘廣為之。莖圓長倍之。中其莖,役其
      後,身甚五其莖,重九鏘﹝按;周禮六兩半為一鏘﹞,謂之上制,上土
      服之。身長四其莖,重七鏘,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重五
      鏘,下士服之。又考古記雲;劍,古器名,兩刃而有脊,自背至刃,謂
      之臘,或謂之鍔﹝即劍身﹞。背刃以下,與柄分隔青,謂之首﹝即劍盤
      ﹞,首以下把握之處曰莖﹝即劍柄﹞,莖端旋環曰鐸。

      由上文可知,劍為具有鋒刃之尖長兵器,而其大小長短,端視人體為標
      準,是以須量人而定。鄭鍔更於劍有所詳解,謂人之形貌大小長短不一
      也,制劍以供其服,非直以觀美,要使各適其用而己。故為三等之制,
      以待三等之士,俾隨宜而自便焉。劍之莖其長五寸,劍身若五倍長其莖
      ,則三尺也,重九鏘,則重三斤十二兩也,其長之極,重之至也,故謂
      上制。唯士之長而有力者,然後能勝之,故上士服之。劍身四其莖,莖
      之長則二尺五寸也,重七鏘,則二斤十四兩也,長短輕重得中焉,故謂
      之中制。唯人之得中者所宜服,故中士服之。若劍身止三其莖,則二尺
      耳,重止五鏘,則二斤一兩三分之中耳,輕而且短,故謂之下制。士之
      形短而力微者,可以服焉。

      上述劍制,大抵沿用於遠古,歷代仍多變更,自秦至宋,改易尤鉅。鄭
      鍔雲;若以秦漢之劍與宋時之劍比較,則宋時長劍有二十一寸三分,漢
      時長劍僅十七寸九分。宋時短劍十五寸二分,漢時短劍僅十寸五分,故
      宋時之劍較漢時之劍長,且品質更優。言雖如此,當有所據,然亦未便
      苟同。蓋以劍之用途,雖非專供殺戮,亦為文士之飾品,然究仍以防身
      拒敵為主,如劍長則運用不便,劍短則難期致遠,短者輕而不易擊堅,
      長者重而揮動遲緩,二者均非劍制所宜。證以古籍有言;漢高祖仗三尺
      劍而得天下,則漢代劍長不及兩尺之說諒有所誤。若綜合劍史所記,大
      抵古劍之長,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則為二至三斤,正符因
      人設制,應屬可信。

      劍既亦為仕宦書生所同好,於是流為藝品,始則於劍身之上雕銘刻畫,
      繼則於劍柄上美化其型,附加蕙飾,進而於劍鞘上鍍金嵌玉,各其匠心
      ,歷代相傅,靡有不然。

      劍是短兵的一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於殷商以前,形極為
      短小,僅有短平莖,而無管筒。古人用此劍插腰,可割可刺,抵禦匪寇
      與野獸。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已成為主要短兵器,士類
      必有之佩備。連馮諼與漢初的韓信,雖然貧至無食,也仍然隨身攜帶。
      著名的有乾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春秋
      時的龍泉劍,仍有一隻藏於故宮,至今仍很鋒利,證明我國在劍的製造
      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歷史。

      《初學記?武部?劍》;其後楚有龍泉,秦有太阿、工,吳有乾將、鏌
      耶、屬鏤,越有純鉤、湛盧、豪曹、魚腸、巨闕諸劍。

      《管子》曰;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此
      劍之始也。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處女
      將北見於王,道逢一翁,自稱袁公,問於處女;吾聞子善劍,願一見之
      。女曰;妾不敢有所隱,惟公試之。於是袁公即執林於竹,竹枝上頡橋
      未墮地,女即捷末,袁公則飛上樹,變為白猿,遂別去。見越王,越王
      問曰;夫劍之道則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長於無人之野,無道
      不習。不達諸侯,竊好擊之道,誦之不休。妾非受於人也,而忽自有之
      。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
      ,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
      ,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騰
      兔,追形逐影,光若彷佛。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
      。斯道者,一人當百,百人當萬。王欲試之,其驗即見。越王即加女號
      ,號曰越女。(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劍術之要。所謂門戶陰陽,即鬥劍
      時進退縱橫之法。而內實精神,外示安儀,則是描述鬥劍時精神貫注,
      從容不迫,觀變進招的形態。)

      金庸更將此段傳奇,寫進了他的武俠小說《越女劍》中,將劍道的至高
      境界,作了非常深入的刻劃與探討。

      在劍的演練中,一般分為站劍和行劍兩種。站劍一般指動作迅速敏捷,
      靜止動作沉穩,富雕塑性。而行劍則相對顯得停頓較少,動作連續不斷
      ,均勻而有軔性。同時劍還有長穗、短穗之分,穗又稱穗袍,它的作用
      是舞動以惑敵,演練時顯得龍飛鳳舞,形象優美。尤其長穗,隨劍飄舞
      ,更顯神妙。

      練劍要求身與劍合,劍與神合。《綠水亭雜識四》中說;劍鋒鍔如槊刃
      ,而以身為之柄,微州目連猷人之身法,輕如猿鳥,即劍法也。這裏說
      的以身為柄,就是說以身領劍,這是練劍之要。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帶步光之劍,杖屈
      盧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為陣關下。(《典略》;周有屈盧之矛。)

      漢劉熙《釋名?釋兵》;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又斂也,以其在
      身拱時斂在臂內也。其旁鼻曰鐔,鐔,尋也,帶所貫尋也。其末曰鋒,
      鋒末之言也。

      《戰國策?韓策一》;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膊。
      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雁。鄧師,鄧國有工鑄
      劍,因名鄧師。宛馮,宛人於馮池(滎陽)鑄劍,故號。龍淵,河南西
      平有龍泉水,亦名龍淵,可以淬刀劍,特堅利,故名。太阿,《吳越春
      秋》;吳有乾將,越有歐冶。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請乾將鑄作名劍二枚。乾將者,吳人也
      ,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越前來獻三枚,闔閭得而寶之,以故使劍
      匠作為二枚,一曰乾將,二曰莫耶。莫耶,乾將之妻也。乾將作劍,採
      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候天祠地,陰陽同光,百神臨觀,天氣下降
      ,而金鐵之精不銷淪流。於是乾將妻乃斷發剪爪,投於爐中。使童女童
      男三百人鼓橐裝,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乾將,陰曰莫耶。陽怍龜
      文,陰作漫理。乾將匿其陽,出其陰而獻之。闔閭甚重。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湛盧之劍惡闔閭之無也,乃去而出,水行如
      楚。楚昭王而寤,得王湛盧之劍於床,昭王不知其故,乃召風鬍子而問
      ,風鬍子曰;臣聞吳王得越所獻寶劍三枚,一曰魚腸,二曰磐郢,三曰
      湛盧。魚腸之劍已用殺吳王僚也,磐郢以送其死女,今湛盧入楚也。臣
      聞越王允常使歐冶子造劍五枚,以示薛燭,燭對曰;魚腸劍逆理不順,
      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故闔閭以殺王僚。一名磐郢,亦曰豪
      曹,不法之物,無益於人,故以送死。一名湛盧,五金之英,太陽之精
      ,寄氣托靈,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衝拒敵。然人君有逆理之謀
      ,其劍即出,故去無道以就有道。今吳王無道,殺君謀楚,故湛盧入楚

      《初學記?武部?劍》;趙曄《吳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歐冶子作劍
      五枚,三大二小,三曰豪曹。秦客薛燭善相劍,王取豪曹示之,薛燭曰
      ;實非寶劍也。今豪曹五色,黯然無華,已殞其光,亡其神,此劍不登
      斬而辱,則墮於飲中矣。王曰;寡人置劍盧竹上,過而墜之,斷金獸之
      頸,飲濡其刃,以為利也。

      《初學記?武部?劍》;《吳越春秋》又曰;越王允常聘歐冶子作名劍
      五枚,一曰純鉤,二曰湛盧,三曰豪曹,四曰魚腸,五曰巨闕。秦客薛
      燭善相劍,越王取豪曹、巨闕、魚腸等示之,薛燭皆曰;非寶劍也。取
      純鉤示,薛燭曰;光如屈陽之華,沉沉如芙蓉始生於湖,觀其文如列星
      之行,觀其光如水溢於塘,此純鉤也。取湛盧示之,薛燭曰;善哉﹗銜
      金鐵之英,吐銀錫之精,寄氣托靈,有遊出之神,服此劍,可以折衝伐
      敵,人君有逆謀則去之他國。允常乃以湛盧獻吳,吳公子光弒吳王僚,
      湛盧去如楚。

      《史記?蘇秦列傳》裴《集解》引《吳越春秋;楚王召風鬍子而告之曰
      ;寡人聞吳有乾將,越有歐冶,寡人欲因此請二人作劍,可乎?風鬍子
      曰;可。乃往見二人作劍,一曰龍淵,二曰太阿。

      《初學記?武部?劍》;《賈子》;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
      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帶劍,
      無事不得帶劍。

      《初學記?武部?劍》;《春秋繁露》;禮之所興也,劍之在左,青龍
      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周官》;桃氏為劍,臘(兩刃)廣二寸有半寸,兩從半之(劍脊兩面
      殺趨鍔者),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中其莖,設其後,身長五其
      莖長,重九鋝,謂之上制,上士服之。

      《孔子家語?好生》;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曰;古之君子
      ,固以劍自衛乎!

      《莊子?說劍》;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
      前,死傷者,歲百餘人。由此可見,當時劍術是作為主要武藝存在的。

      《史記?項羽本紀》;範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
      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項莊拔劍起舞,
      項伯亦拔劍起舞,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張良曰;今者項莊拔劍
      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劍道》三十八篇。

      漢代劍術已甚精備,鬥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曹丕《典論?自
      敘》;餘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
      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遊,具得其
      法,餘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
      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餘與論劍良久,謂將軍
      非法也,餘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餘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
      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
      之。餘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餘知其欲
      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餘卻腳今間,正截其顙,坐中
      驚視。餘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於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餘
      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
      文帝紀》裴松注引)這段有聲有色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
      鬥劍風的興盛。

      楊泉《物理論》;阮師之作刀,受法於金精之靈,七月庚辛,見神於
      冶監之門,向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鏈,用陰陽之候,
      取剛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背夾刃,方口洪首,截輕
      微不絕絲發之系,斫堅剛無變動之異。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
      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
      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禦敵而勝。所以自唐以
      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

      從征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顯然對劍術的發
      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舞劍在唐代興盛起來,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
      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
      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

      明唐順之《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
      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
      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
      空。這些高超絕技,對後來劍術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
      至今我們演練的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金庸《笑傲江湖》中的衝靈劍法,就是驚絕的特技。

      明代各武術流派,在劍術應用的基礎上,創造了不少珍貴的劍法,如
      何良臣《陣紀》所雲;卞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生之願
      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起之出手法等,這些劍法為後世劍術的發
      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劍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攪、壓、掛、雲等
      為主。它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正如
      拳諺所形容的劍似飛鳳,由此可知其妙。


      十八般兵器──戟

      戟為古兵器之一,創於弓箭之後,形與戈略同,皆橫刃也;舊說為直
      刃,不知何本?其所異於戈者,援略昂起,成斜出形,而內上亦有刃
      。古顯貴之家,皆立戟於門,以示官勳,是則又以兵器而兼為儀仗矣
      。其後又略變形式,援與柲之間,架以橫樑,而援成反裝之新月,形
      變橫刃之內而為直刃之槍尖,且有架橫樑於柲上,兩面各作一倒裝之
      半月形者,名之曰方天畫戟;橫樑之下,又裝以鐵制古錢或古錠,不
      知其何用,豈後人矜奇眩異,即兵器亦加以裝飾耶?惟今日武器中所
      見之戟,皆用方天畫戟之式,或單刃或雙刃不一。至古戟則非但不可
      見,即圖其形以示武師,或且瞠目而不能稱其名,於是而嘆古器之失
      傳,古法之不可多得也。至戟之變體,不知始於何時,而後入竟棄古
      器而就此,諒有合用之處,然亦盡可另立名目,何必定借戟以為名,
      若二器相類,猶有可說,今二物回乎不同,絕無相似之處,沿習用之
      ,未可不合。著者非必求奇異,實不能隨俗,亦未敢苟同也;依次錄
      之,縱人非我,所弗計也;世之精嫻武事者,或不至盲從耳。

      戟為戈、矛合體之兵,柄前安直刃以刺敵,旁有橫刃,鈳勾啄敵,具
      有勾刺的雙重作用。

      1975年北京近郊發掘周初(約公元前1120年)木槨墓,出土青銅兵器
      中,有戟九支,證明了;戟這種中國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
      上的歷史。

      周代大戟的出土,說明在周時已廣為使用。古籍所載棘即戟。《左傳
      隱公十一年》;潁考叔挾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杜預注;棘,戟
      也。戟又為戰國時的五兵之一,可知戟為當時常見的兵器。

      1974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
      秦弓、鏃、矛、戈、鉞、吳鉤等。就是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
      裝備的再現。戈、矛、戟這三種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長木柄,
      下端裝有銅,有的矛柄長達6.3公尺。

      漢劉熙《釋名?釋兵》;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
      尋,倍尋曰常,故稱常也。手戟,手所持之戟也。

      《周禮?考工記?廬人》;廬人為廬器,戈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
      尺,車戟常。

      漢劉熙《釋名?釋兵》;戈,句孑戟也。戈,過也,所刺搗則決過,
      所鉤引則制之,弗得過也。

      漢代長兵重戟,長度在長兵與短兵之間。《漢書?東方朔傳》;武帝
      坐未央前殿,東方朔執戟立。說明漢代文臣亦執戟。(?)又有雙戟
      ,《三國志?吳志》;孫權乘馬射虎,投以雙戟、甘寧執雙戟舞、《
      魏志》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可見當時戟不僅廣用,而
      且較重。

      曹丕《典論?自敘》;夫事不可自謂己長,餘少曉持復,自謂無對;
      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為蔽木戶。後從陳國袁敏學,以單攻復,每為
      若神,對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狹路,直決耳﹗(《三國志?魏
      書?文帝紀》裴松注引)

      晉代,長兵重矛槍,戟已降為儀仗之器,軍士均執槍,而不執戟了。
      《晉書?王濬傳》;濬起宅門前路,令廣數十步,曰;吾欲容長戟幟
      旗。可知戟已不在戰場上應用了。

      唐代戟已廣用於舞具。《唐書?禮樂志》;太宗制舞圖,命呂才以圖
      教樂工百二十八人,披銀甲,執戟而舞,每三變,每變為四陣,象擊
      刺往來,歌者和曰秦王陣樂。此雖是銀甲執戟,但戟已完全失去武器
      性質,淪為舞具了。

      宋代的戟很少用於戰場。《武經總要》在長柄鐵刀類中,繪有一種戟
      刀,可知其形制為適應戰場而變化,不是原形戟了。

      清代雜兵中有一種月牙短戟,或名手戟,除月牙刃外,上有尖鋒、曲
      鉤,亦具有勾兵、刺兵、割兵、兵等作用。

      目前仍有練戟者,戟的練法與刀槍不同,戟一般不做舞花,以剁、刺
      ,勾、片、探、掛擄、磕,為主要的招式。

      古代戟分戟分馬上戟、步戰戟、雙戟等不同用法,明清以後,同樣形
      制的戟,各種武術流派,亦有各種不同練法。


      十八般兵器──斧

      與戈矛同時,亦為古仗之一。黃帝時即有斧銊之名,在當時非但用為
      兵器,抑且用為刑罰之具。刑書釋名載;黃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
      刑即甲兵、刀鋸、鑽鑿、斧銊、鞭撲是也。由此推之,則斧之始於黃
      帝時也,其理甚明;惟當時並無所謂三十六法,對敵時不過亂砍亂劈
      而已;迄漢時,南中蠻人創斧法,亦如槍法之創於武吃氏而流入中原
      者,惟始創者之為何人,則不可考據矣。其法初亦無三十六手之多,
      後之武師,從而增益之,使變化不測,成為戰陣之利器,故今傳板斧
      有三十六法也。

      漢劉熙《釋名?釋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
      伐木,已乃制之也。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類,即知拾利石為劈器。而最早之銅斧,見於
      商代,不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鏤,極為精美,已為儀仗之用
      。周代用斧風氣不如商代,到了雙鋒劍出,與刀並用後,斧就更少人
      使用了,只作為砍迤工具,或為樂舞儀仗及斬殺之器。斧雖不作為主
      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喜練
      斧類兵器。

      宋曾公亮《武經總要》載有大斧、鳳頭斧,都是隋、唐遺制。元代軍
      隊喜用小斧、大斧和寬體大斧。清代將士喜用雙斧,斧柄僅有尺餘,
      斧刃甚小,雙斧均可插腰,戰場上使用靈活。

      我國史籍中鮮見斧兵的記載,而古典小說中則多有描述。《三國演義
      》第五十二回;道榮出馬,手使開山大斧,……輪大斧竟奔孔明。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說黑旋風李逵,使兩把板斧,第七十二回說李
      逵拿著雙斧,大吼一聲,跳出店門。從這些小說反映的情況,我們可
      以看出,斧是歷代廣為使用的兵器,所以它也成了民間武藝小說中一
      般俠客的常用兵器之一。


      十八般兵器──鉞

      鉞為斧之由來,以時代論則為同時,以形式論亦正彷佛;書曰;王左
      杖為鉞,注鉞大斧也。按此可見斧鉞本無甚巨大之分當,惟鉞與斧,
      如完全相同,何不徑名之曰大斧,而必名之為鉞,此顯見其相似而不
      能相混也。鉞頭較斧大三之一,桿端比斧多一矛頭,長約一尺六寸,
      故鉞桿長於斧桿者亦尺六七寸;斧桿末端無鑽,故三十六法中無點逗
      各法也;鉞則亦如槍桿,末端有三尖之鑽,以備匆忙時作點格之用;
      至其餘之構造,則完全與斧相同,重量亦彷佛。斧之與鉞,亦猶槍之
      與矛,箭之與弩,形式之不同者,僅毫厘問耳;至其功能,亦不甚判
      別,故能得三十六法之精髓者,鉞斧可並用也。

      鉞是斧的一種,但比斧大。

      漢劉熙《釋名?釋兵》;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

      春秋、戰國時,鉞出土較多,但已漸失其戰器性質,而變為儀仗飾
      品及明堂禮樂舞蹈之用。這是因為刀劍廣泛應用在戰場,而使笨重
      的鉞退伍了。

      十八般兵器──鉤

      武術器械,古代兵器之一。由戈演變而成。春秋時期,鉤與戈、戟
      並用之。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雙鉤之分。技法有鉤、縷、掏、帶
      、托、壓、挑、刨、掛、架等。演練時起伏吞吐如浪式。


      十八般兵器──叉

      叉之由來,較各種兵器為後,宋元以前,初不見用諸戰陣,或謂漢
      時蠻人,皆以此為利器;又謂叉為古時獵獸之器。如上說,則叉實
      創自南蠻;如後說,則叉創於獵戶;孰是孰非,亦未能斷定,始自
      何時,亦無從稽考,姑置不論。

      至飛叉之法,宋代以前,迄無所聞,相傳創之者為宗澤偏將張純。
      純為花縣人,力猛侞虎,善使飛叉,能於二十步外取人,發無不中
      ;時行伍中從而習者,頗不乏人。據此說,則叉始於南宋,以法之
      創始而推諸叉,即謂為叉亦創於是時,亦無不可;惟其法初甚簡單
      ,不過掄、盤、飛、擲、打擊、搶接諸法而巳;其後代有增減,然
      皆從以上各法中變化而出;即今日所傳之飛叉法,雖分路甚多,皆
      跳不出此六法,但就此六法雜亂而復疊行之耳。惟習此者,以南人
      為多,北派武術中習此者甚少;豈發源之處,視為不足貴乎?抑以
      南渡之後,其法流南方,北方反不得其真傳乎?

      十八般兵器──钂

      武術長重器械。形似叉,中有利刃似槍尖,稱正峰或中叉鋒,長一
      尺半;兩側分出兩股,彎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钂柄,柄長六至七
      尺。钂始於明代,逐漸由槍演變而成。至清代常見使用,現今使練
      者甚少。用法有拍、砸、拿、滑、壓、橫、挑、紮等。


      十八般兵器──棍

      殳(棍)之由來已久,古人山居穴處,不免為毒蛇猛獸之侵凌,又
      無銳兵利刃以禦敵;山間樹木叢雜,隨處皆是,往往折之以為自衛
      之器;故別種兵器,或全用鐵制,或鐵器而以木為柄,惟殳則完全
      木質,且構造亦異常簡單,自首至尾,並無機括,不過一渾圓堅質
      之木桿耳;於此可見古時各事之簡單,而原人之無機械心也。殳長
      約一丈二尺,粗細不等,蓋亦視人力而為標準者;其實多用檀棗慄
      檜等木為之,或取其堅實,或取其柔韌,總以不易損折者為上品;
      若白蠟桿等,後已嫌其太軮矣。

      殳法初無一定之組織,任意撲擊耳,後人實創之,惟嫌其太長,使
      展不甚便利,故改為八尺,易名為棍,後又以人體之長度為準,使
      殳及其人之眉間而止,名之曰齊眉棍,始有棍之傳世。按棍之有法
      ,實始於魏;孝文時沙門跋陀入少林寺,始以棍法傳入,惟非僧不
      授;唐之曇宗,宗之明性,又繼其宗派而闡發之;故少林寺僧,至
      今以棍法為護教之袓,秘而不傳,而世之言棍者,亦莫不崇少林,
      於此可見殳法乃出自禪家與拳術有相擊之關係矣。且今之人,皆知
      有棍而不知有殳,蓋因其更名巳久;而長短又絕不相同,即雖知有
      殳,而疑為與棍非一物,其實棍之制,則由於殳,殳之法創於棍,
      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至於矜奇眩異,而必謂之二物,而殳另有其
      法,則我又不知殳法之果何在而創自何時也。


      十八般兵器──槊

      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頭兩部分。槊柄一般長六尺。槊頭呈圓鎚狀
      ,有的頭上裝有鐵釘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裝有鐏。其主要技法有劈
      、蓋、截、攔、撩、衝、帶、挑等。丈八槊;槊的一種。長一丈八
      尺,故名。


      十八般兵器──棒

      同屬棍種。棒長約五尺,以堅韌白蠟木制之。棒身兩端粗細不一,
      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處。往上愈細,頂端粗為八寸。棒的種
      類較多,僅《武經》記載即有鉤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桿棒
      、大棒、夾鏈棒七種。


      十八般兵器──鞭

      鞭亦為短兵之一種,其由來與今間相同,惟戩必雙用,鞭則有單雙
      軮硬之分;考諸古籍所載,大都系單鞭硬鞭;稽之現在,則都重軮
      鞭。軮鞭之制,不知起於何時?創自何人?至雙鞭之法,疑後人因
      見於戩法雙用,攻禦並行之便利,故竊其法,易單為雙。然鞭戩同
      為無刃之短兵,不過形式稍異;至若掄舞攻禦之法,主力點既完全
      相同,自不能大異,彼創雙鞭者,亦正見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區別
      如是,而名稱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節鞭,虎尾軮等數種
      ,其餘無論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厘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
      法亦因之而門戶雜出,多少不同,惟尉遲鞭法為世所崇尚,但近巳
      不得其傳,甚堪惋惜。此外即尋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
      餘,勉強組成,亦正不可為訓故本編以軮鞭補其缺,不願以魚混珍
      珠也。

      鐵鞭為六角形,鐵今間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有的
      鞭首上聯綴一條短鐵鏈,上系兩節鐵棍,稱做聯珠雙鐵鞭。還有一
      種鐵鏈夾棒,出自西北地區,是受農家打禾連枷啟發創制而成的。

      鞭、今間二者,始源甚早,但鮮見出土文物。《史記?伍子胥列傳
      》;及吳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
      百,然後已。說明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用鞭。

      《初學記?武部?刀》;古者用革,以撲罪人,亦以驅馬。故其文
      從革。《書》曰;鞭作官刑。此則施於民也。《傳》曰;左執鞭弭
      。又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此則施於馬也。其後以竹代革,則
      策、二文,又並從竹,蓋因驅策擊之義以立名也。

      後樑戰將王彥音,不僅善槍,而且善鐵鞭。馮雲鶻《金石索》中,
      圖示了王彥章鐵鞭一幅,長僅六尺二寸強,重清秤十五斤,凡十九
      節,每節以銅條束之,柄飾木而束以銅,柄端如槌,四面環列赤心
      報國四字。(《中國兵器史稿》)可知鞭雖屬短兵類,但其形制較
      長,而且較重,需大力演練。

      宋丁度、曾公亮《武經總要》;鐵鞭多節,系襲晉代遺制。連珠三
      節鞭亦系胡人器形。鐵鞭唐代已廣用之。

      宋人喜歡用短小的打擊兵器、主要靠重力打擊敵人,使用者必須是
      力氣大的人,多在馬上使用,徒手持用則重了一些。

      明代出現了兩節鐵鞭,其形略如宋代鐵鏈夾棒,但宋器鐵鏈頗長而
      短棒怍方體;明器則中鏈甚短,而上下棒均系細圓體,所以其名叫
      鞭。其他鞭今間,明代甚多,何良臣《陣紀》說;鈀尾鞭、丈八鞭
      、連珠鐵鞭、豹尾鞭、鐵鞭,各有專門,但身法、手法、步法,皆
      由拳棍上來。此可知,明軍中多有用鞭者,而且重視以拳棍技術為
      基礎,來提高高鞭的實戰能力。

      清代鞭形制已有軟硬之分,但軟硬之廣用,是在清軍入關之後,因
      為當時滿族人及北方人喜練這種鞭。當時為九節鞭,每一節長僅三
      至四寸,聯以鐵環,不用時,可以收小握於一手之中,或圍繞腰際
      。用時抽開鞭頭,套索於腕,猛力一抽,鞭即挺直,可用其擊、笞
      、勾、縛,善用者常可勝敵人之刀劍,一擊而可拖拉敵頸或腿,使
      其倒地。

      還有一種木質鞭桿,其長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寬度之,亦稱短鞭。因
      其形短小,用時極方便。

      鞭有單、雙、軟、硬之分,其質有銅、鐵、鐵木、純木之別,與用
      皮革制成,驅趕牛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軟鞭類的七節
      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與趕牛馬的鞭子,在來源上,可能有一
      定的關係。

      鞭與今間使法相似,主要以擋、摔、點、截、掃、盤、板、戳、攔
      、撩、撥,以及絞壓等主。它要求演習者在身法上轉折圓活,剛柔
      合度;步伐輕捷奮迅,與手法緊密配合。

      軟鞭是軟硬兼施的兵器,其特點是身械協調性強,演練者強,既要
      有擊打速度,又要體現靈巧的方法。尤其舞動時,上下翻飛,相擊
      作響,如銀蛇飛舞,使人眼光撩亂,因此有極好的表演效果。


      十八般兵器──今間

      今間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棱,連把約長四尺,因形似簡故名。今
      間無刃,每距六七寸有節者,名竹節今間;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
      ,名方棱今間;蓋以形之不同而變更其名也。考今間之由來,與劍
      為同時;至二十四法之出,則在秦漢以後,創自何人,亦不復可考
      ;惟以短兵利於步戰之故,後人多有習之者,即今南北拳家,類能
      嫻之;亦正如單刀軮鞭之攜帶便利,可隨身防護也。惟今間無單用
      ,法重雙行,故後人有雌雄今間鴛鴦今間等名,亦矜奇胘異,增減
      原有之二十四法,而另立門戶者;然終脫不了此母法也。且有用長
      兵之人,而藏今間腰間,以防不測者;是則今間為短兵而兼為暗器
      矣,此大都皆後人之自作聰明,立偽欺人,不可為訓也;世之學武
      者,宜遵古法行之,庶不至多所皆謬。

      鐵鞭為六角形,鐵今間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鞭、
      今間都屬短兵器,因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歷代都把鞭、今間相提
      並論。宋《武經總要》;鐵鞭、鐵今間二色,鞭,其形大小長短,
      隨人力所勝用之。有人作四棱者,謂之鐵今間,謂方棱似形,皆鞭
      類也。明《武備志》亦同。

      清王《兵仗記》說;與劍相類者為鐵今間,無刃起四棱,言方棱似
      今間也;有與為類者為鐵鞭,純鐵為之,狀如竹根節也。鞭、今間
      大小長短,各隨力所勝用之。由以上歷史專著,我們可以了解,鞭
      形戕如竹根節,而狀為四棱體,二者長短因人而異,以力量大小而
      權衡。

      鞭與今間歷代視之為雜兵,因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劍用之廣,除
      雙鞭雙今間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戰,尤其和長兵為伍來使用。

      唐初的戰將秦瓊善使雙今間。


      十八般兵器──鎚

      屬鎬種。鎚,是一種帶柄的狀打擊兵器。元朝蒙古騎兵善用鐵鎚,
      一種六棱形,稱西夏帕耳;一種鎚頭為六角形,用短鐵鏈系於柄上
      ,稱佛來爾。

      清軍入關前也很喜歡用鎚,成立過鐵鎚軍,定鼎中原後,遂不復用。

      十八般兵器──撾

      屬鎬種。撾是一種構造較複雜的兵器。宋代有兩種長兵,一種抓槍,
      長二丈四尺;一種抓子棒,無刃而有鐵爪,都有擊抓之作用。但這種
      抓與撾是否一物呢?明茅元儀《武備志》上圖示了一種雙飛撾,用淨
      鐵打造,若鷹爪樣,五指攢中,釘活,穿長繩系之。始擊人馬,用大
      力丟去,著身收合,回頭不能脫走。

      撾兼有抓勾之作用,與宋之抓槍、抓子棒相似,但撾要拋,而抓則不
      離雙手;同時撾五指活動具有機械能力,被抓住即難逃脫,可輔助長
      短兵器之不足。何良臣《陣記》亦提到明有抓槍與抓子棒,說明撾與
      抓是有明顯區別的兵器。

      清代有一種飛爪,脫胎於棉繩套索,《中國兵器史稿》說;此器僅一
      繩一爪,爪以鐵制,與人掌同;惟而略短,每指除大指外,亦均三節
      。第一節之端銳利有如雞爪,每一節相連之處,皆活絡,裝有極小及
      靈活之機關,能使各節伸縮活動,蓋每節小機括,亦有弦索通於總索
      也。飛爪著人,將索一抽,小機括使爪深陷入人體,敵掙奔則愈深,
      萬難逃脫。估計,飛爪可能是承襲《武備志》之雙飛撾而制,而且因
      明之雙飛撾不便,而改為單爪。


      十八般兵器──拐子

      短兵械。拐俗稱拐子,由民間老人之拐杖而演變成的一種武術器械。
      由鐵制或木制。按其形式可分為長拐和短拐兩類。長拐一般長四尺。
      拐柄為圓柱形。在其柄端垂直處,有一突出之橫拐。使用時可雙手持
      柄,也可一手持柄一手持拐。端拐多為丁字形,長不足三尺。短拐可
      雙拐同使,也可以與刀劍之類兵器同使。兵馬俑坑的兵種主要分成車兵、騎兵、步兵三大類。步兵有重裝、輕裝,也有持弓弩、短兵器、長兵器的分別。「跪射俑」屬於重裝步兵俑,以握持弓弩狀在軍陣中出現,英姿煥發。 
      三個兵馬俑坑的大小、形狀,主要是為了軍陣排列需要而建成的。古代作戰,雙方部隊排出軍陣隊形,互相衝殺。 
      二號兵馬俑坑中出土一千三百多件兵馬俑、八十餘輛木質戰車,由弓弩兵、步兵、車兵、騎兵分別組成小方陣,再組成一個曲尺形的大軍陣;這種結合攻防的軍陣,可以分開來各自獨立作戰,也可以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 
      二號兵馬俑坑中的跪射俑共有一百六十件,在大軍陣東端弩兵方陣的中心。圖中的跪射俑頭頂右側綰圓髻,兩眼平視左前方,身穿長襦,外著披膊鎧甲,下穿著長褲,著兩節護腿,足蹬齊頭方口翹尖履,左腿曲蹲,右膝著地,右臂微曲,左臂抱於胸前,左手四指微曲,拇指翹起,兩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握持弓弩。
      我們常看到「枕戈待旦」、「大動干戈」、「化干戈為玉帛」的用法,「戈」是一種古代的兵器,秦兵馬俑坑出土的各式兵器中就有「戈」。 
      中國古代兵器的發展,在十世紀火藥用於軍事之前,屬於「冷兵器」時期。冷兵器時期又分成石兵器、青銅兵器、鋼鐵兵器三個階段,秦代處於青銅兵器和鋼鐵兵器重疊使用的時代。 
      秦兵馬俑的兵器依用途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短兵器,包括劍、鉤;第二類是長兵器,就是使用長柄的兵器,包括矛、戈、戟、殳、鉞、鈹;第三類是遠射兵器,包括人力的弓、有機關的弩,以及銅箭頭銅鏃。 
      出土的長柄兵器,木柄都已腐朽。矛是刺兵器,形狀寬扁,用來直刺。戈則可勾,刃部鋒利。戟則是兼有矛和戈的優點,可以前刺,也可以回勾。 
      這些兵器內部並刻有銘文,顯示製造者、監造者及年代,反映秦朝對兵器生產的重視。
      兵馬俑坑出土的八千多件陶俑、陶馬,揭開了秦國大軍的祕密,各式各樣的陶俑,展現從小兵到大將的面貌,讓人目不暇給,其中「將軍俑」尤其醒目。 
      根據對三個兵馬俑坑的研究,兵種主要分成車兵、步兵、騎兵三大類。車兵乘坐戰車,一般戰車上有三人。步兵有重裝、輕裝,也有持弓弩、短兵器、長兵器的分別。騎兵依所在位置而有不同,馬則分成拉車的馬和被騎的鞍馬。 
      在軍階上,則有軍吏俑(軍官)和士卒俑(士兵)之分,主要的區別是軍吏俑戴帽子、身上的甲片密且小,士卒俑不戴帽子、身上的甲片疏且大。軍吏俑又依穿著和身高分成三種等級,最雄壯魁武的就是將軍俑。 
      這些將軍俑的身分是秦代的都尉和郡尉級武官,負責指揮和統帥。 
      將軍俑目前已出土七件,分為兩類,一類穿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拄劍或跨劍站在戰車後,神情威嚴,一派將者風度;另一類不著鎧甲,上身穿交領右衽雙重長襦,身體粗壯,容顏忠厚。 
      圖中的將軍俑,身材高大,五官清秀,神態莊重,頭戴鶡鳥冠,冠帶繫於頜下,蓄八字鬍,身穿雙層長襦,外披魚鱗甲,前胸、後背各有帶狀花結三朵,下穿長褲,足蹬翹尖履。
      秦兵馬俑坑的陶俑非常逼真,每一件的年齡、身材、形象、神態、表情各不相同,鬍鬚、髮型、腰帶等都不一樣,就連鎧甲的堅硬、戰袍的飄動都表現出來了。 
      陶馬也是一樣,雙耳豎起、鼻孔粗大、眼神專注、筋骨堅實,就連口中的牙齒都看得見。 
      兵馬俑坑的兵種主要分成車兵、步兵、騎兵三大類,騎兵騎馬作戰,依所在位置而有不同,馬則分成拉車的馬和被騎的鞍馬,生動呈現秦代騎兵形象。 
      二號兵馬俑坑出土一批騎兵俑群,共有陶質鞍馬一百一十六匹,每匹鞍馬前有牽馬的騎兵俑一件。騎兵俑的冠帶及衣著較為緊密,一手牽馬韁,一手做持弓狀,立於鞍馬前方,神情機智果斷。騎兵俑的服飾是秦人與古之「胡服」交融的例證。 
      鞍馬被雕塑成大小與真馬相似,四蹄矗立,強健有力,兩耳前聳,尾巴成辮形,馬背上部雕鞍,上有鞍釘,馬肚下有兩條肚帶,帶頭相接處的參扣位於馬肚左側。 戈——是中國最古老的兵器之一,在先秦時代也是最重要的兵器之一。大約在距今四千年前,它就已經問世了。儘管它在漢代被其他兵器取代,但是它作爲中國古代早期重要的兵器,其名稱和形象在處於初創時期的漢字中卻大量地保存下來,許多與軍事、戰爭、殺伐、兵器相關的漢字,都少不不了有戈字做組成部份。於是在古書中,進攻性武器“戈”和防禦性武器“干”(盾牌)的合稱——干戈,成爲武器的泛稱,而“大動干戈”一詞就是戰爭的同意詞了。戈的出現可以說比漢字的發明還要早。目前所能見到最早的青銅戈,是在河南省偃師縣二裏頭遺址中發現出土的兩件銅戈,已經具備了這種我國所獨有的古代兵器的基本特點,前有“援”,後有“內”,可以橫安於長杆之上,援前有尖鋒,上下有刃。使用起來可以用尖鋒來啄擊,也可以用兩刃來推、拉(鈎)。其中一件的形態還比較原始,外形粗略看去似乎像一把鐮刀,但這就是目前所見最早的銅戈了。據考古學家測定,已有三千五百年的歷史。戰國時代真是一個“兵戈亂浮雲”的時代,在這一時期,戈作爲主要武器已發展到它的極盛時期。不但鑄造精美、紋飾華麗,而且還有用黃金來錯嵌紋飾的。戈在戰國時期發展到了頂峰,但這也意味著它開始衰落,以至逐步被淘汰。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成爲人們心目中的古老的武器,被逐漸淡忘,唯有由戈字構成的有關戰爭的文字、言詞還在千古流傳。

      張家川最近發掘出戰國車馬坑文物中隨葬品中的鐵製兵器-戈,若看不到請到http://img514.imageshack.us/my.php?image=36614209pk2.jp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兵器基础知识》
    从五兵到十八般兵器,为什么说棍是“百兵之祖”?
    中國古代兵器——十八般兵器
    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奇門兵器,第10個光聽名字就感覺超屌阿!!!LIFE生活網
    古代武將使用的兵器,究竟什麼樣?
    马明达《说剑丛稿》 较完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