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融危机的原因


2000年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住房价格泡沫正在形成,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不只是交易者,也包括金融机构的首席执行官、风险管理专家以及主要的信用等级评级机构。他们错误地以为,房主无力偿付抵押贷款——以及随之而来的丧失抵押品赎回权——并不会对他们持有的抵押贷款证券构成威胁。他们认为,只要住房价格保持持续上涨,房地产的基本价值就能为这类偿付贷款违约的风险给予保护。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推理是建立在住房价格只向一个方向发展——上涨——的基础上的。事实上,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一旦住房价格开始无法避免的下跌,这些证券就会变成风险奇高的资产。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而血液在人体中所占的比重是8%左右,这是一个常数。在金属货币时代,货币数量受到开矿的制约,无法大规模供应,人类的进步也呈现一种缓慢的过程。
       到了20世纪,纸币产生,并且纸币摆脱了黄金定价的束缚,脱离了这一参照物,纸币的印刷成本低廉,使得货币供应数量就是纸币上多加几个0的问题。这给流动性泛滥创造了条件。
       人类上千万的进化,决定了血液在人体中所占的比重是8%左右——这一自然规律,也就是说一个100斤重的人,血液总量大约8斤。现在金融学认为,适度增加货币供应,使得年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也就是说,经常性地使得人身上的血液量维持在8.24斤,使人呈现一种轻度兴奋状态。
       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一金融学理论离谱了。911以后,美国向市场里注入了大量货币;日本未来刺激经济增长,一直注入日圆;欧元也被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在目前的货币已经是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只限制在国家内部流动的时代,由于“利益”当头,没有任何组织对世界货币数量进行协调,使得流动性泛滥成为一个世界问题。
       打个比方,人体血液总量被增加到了16斤,并且其中的4斤形成了一个巨大变形的能量包(这个能量包是悬挂在身体之外的,类似于人身体上附加了一个大口袋)。里面有两个含义。一是人体中的4斤血液使得人自身极度亢奋,发生狂奔;二是这个能量包为国际游资或者国内特殊人群所把持,成为掠夺其他国家财富或者国家内部进行财富掠夺的工具。(我认为,1990年以来金融业的地位被变形地抬高,由其过去从属于经济和为经济提供服务的角色,变为一个战略掠夺的一个“独立产业”。金融已经不再只服务和从属于经济,而是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影响经济的一个系统。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状态,是对自然规律的挑战,但是现在它却是一个眼前的客观存在。)
       由于人体血液比例大增,使得精神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以至于狂奔。这就是经济过热。
       但这种狂奔是不可永久持续的,也是难以极其难以调整。这就是2008年以来国际和国内发生的一切。
       
       如果容忍经济过热,而狂奔,则必然走向极度通货膨胀,最后崩溃。如果给经济降温,则分寸的把握十分困难。血液总量一下降低到8斤,则经济一下进入通货紧缩,经济直接倒退10-20年。所以,降温需要一点点降,但依旧无法计量,降温分寸的把握无异于走钢丝。比如,血液总量从16降低到14斤,而经济过热的表象一点不变。但是从14斤降低到13.9斤,虽然只微微降低了一两,则可能造成经济的突然崩解。
       在2006-2007年的时候,我一直提2008年6月是个转折点,就是上面的原因。也就是说,2008年6月,管理层需要在继续经济狂热还是缓慢降温上面有一个抉择。选择继续狂热,不行;选择缓慢降温其分寸的把握又极其艰难。

1637年郁金香狂热

  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还在地里生长时,价格就已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20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这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

1720年南海泡沫

  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使得私人资本集聚,社会储蓄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当时,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1720年,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股票供不应求,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后来《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通过,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1837年经济大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1907年银行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1929年股市大崩溃

  1922年—1929年,美国空前的繁荣和巨额报酬让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股票市场急剧升温,最终导致股灾,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1970s 滞涨

  1973年,由石油危机造成的供给冲击导致美国出现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这是华尔街有史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至1995年,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机。受其影响,不仅拉美股市暴跌,也让欧洲股市指数、远东指数及世界股市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这使得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源起美国“零首付”的买房政策, 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美国次贷风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美国金融体系摇摇欲坠,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至今仍是国际关注热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融危机是怎样产生的?
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美元贬值会引发美国新的金融危机吗?
强推!十大顶级金融纪录片!提高认知必看
金融危机到底是是什么意思?
世界历史上的六次金融危机[组图]
金融狂热时的冷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