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话《清史稿》
白话《清史稿》
文/骆驼方

  骆驼不是清史专家,连业余研究都谈不上,勉强算是爱好者。白话《清史稿》,重在“读”,而不是“讲”,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看作是读书笔记。由于此帖完全据《清史稿》所写,不涉及任何其他史料,内容难免有些空泛;又因古文功底有限,其中不免有诸多谬误,望海涵。
  
  一
  
  《清史稿》是从太祖本纪开篇的。太祖,也就是我们在历史课中学到过的,创建八旗制度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也就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够长吧。在《百家讲坛》里听一位老师讲过清朝皇室有关谥号的规定,不过忘了。
  
  说努尔哈赤,还不能马上开始,得先说说他的身世来历。据《清史稿》所载,努尔哈赤是金人之后,始祖叫布库里雍顺。不过这个始祖不是努尔哈赤的爷爷或者太爷爷一类的人,而是已经不知道多少代以前的祖宗了,这才叫大户人家啊。从《清史稿》中我们可以看出,布库里雍顺和努尔哈赤中间隔着两个朝代呢----“元于其地设万户府,明初置建州卫”,用现在辫子戏里最常用的说法,布库里雍顺才是名副其实的“老祖宗”。那么,为什么要以布库里雍顺为始祖,而不以他的爸爸或者爷爷为始祖呢?我斗胆揣测可能有三个原因:其一,可能是无据可考;其二,可能是因为布库里雍顺建了一些功业----“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其三,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布库里雍顺开始,确定了族名----“号其部族曰满洲,满洲自此始”,也就是说,“满人”的叫法,从布库里雍顺就开始了。
  
  据《清史稿》里所载,努尔哈赤他们家也是多灾多难的,当然,那是布库里雍顺之后很久的事了,用书上的原话说,叫作“越数世”。说布库里雍顺的后人“不善抚其众,众叛,族被戕”,整个部族都被灭了,只有一个小孩子除外,这个小孩子叫范察----“幼子范察走免”。我感觉这个范察的身世和铁木真有些相似,所不同的是,铁木真在当世自己就做了成吉思汗,而范察他们家再度兴起,已经又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书上的原话是,“又数世”。又过了数世,他们家出现了一个人,都督孟特穆,也就是肇祖原皇帝。这个人应该是个比较能耐的人,“有智略,谋恢复”,而最终也得以“歼其仇,且责地焉”。于是,全家搬到了苏克苏浒河赫图阿喇,苏克苏浒河也就是今天辽宁省新宾县的苏子河,赫图阿喇故城也仍在新宾县境内。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曾经从通化乘车去沈阳,路过新宾,看到赫图阿喇城,现在是个旅游景点,号称“满清龙兴之地”。
  
  肇祖原皇帝有两个儿子:充善和褚宴;大儿子充善有三个儿子:妥罗,妥义谟和锡宝齐篇古;锡宝齐篇古有一个儿子:都督福满,也就是兴祖直皇帝;兴祖有六个儿子:德世库,刘阐,索长阿,觉昌安,包朗阿和宝实。这六个人通称宁古塔贝勒,也叫六祖,其中五个各自建了自己的城池,“环卫而居”,环卫的应该就是赫图阿喇城,离的都不远,“近者五里,远者二十里”。而剩下的那一个,就是“承祖业,居赫图阿喇”的景祖翼皇帝:觉昌安。觉昌安有五个儿子:礼敦,额尔衮,界堪,塔克世,塔查篇古,其中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大家不要激动,他,就是努尔哈赤的父亲了。
  
  塔克世也有五个儿子,努尔哈赤是他的长子。一般来说,史书里记载的开国皇帝,出生时大多是有些异像的,比如说刘邦是其母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和一条龙发生一夜情生下的,朱元璋出生时家里发出红光,邻居以为是柴禾垛着火了等等,清史也不例外,前面说布库里雍顺的母亲佛库伦是“感朱果而孕”,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肯定不是一般的怀孕。到努尔哈赤这儿呢,他的母亲喜塔喇氏,也就是宣皇,是怀了十三个月的胎,才生下他,用现代医学术语讲,该叫“晚产”吧。不过和汉人比,关外的少数民族到底是实惠一些,没整的太玄乎,我想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古代的皇帝号称天子,不是什么人随便就能做的。刘邦出身流氓,朱元璋从前是个和尚,想到这些,恐怕自己做了皇帝天下不服,所以就得编出些什么比较神话的东西来提高自己的身价。而努尔哈赤生下来就在一个比较兴盛的部族了,家庭成分在这儿呢,所以简单的另类一下,来个晚产就行了,不用搞的那么吓人。
  
  不管怎么样,努尔哈赤算是生下来了。那一年是己未年,公元1559年,大明朝的嘉靖三十八年,历史在这一年悄悄的悸动了一下,朱明王朝的灭亡和满清帝国的兴盛,也都在这一年,暗暗的埋下了伏笔。

  
  来说说努尔哈赤这个人。据《清史稿》载,努尔哈赤“仪表雄伟,志意阔大,沈几内蕴,发声若钟,睹记不忘,延揽大度”,总之是仪表堂堂,声音洪亮,志向远大,聪慧过人,为人大度又有气质,反正天生就是个做伟人的料。只单看外表,这个“仪表雄伟”就很有研究。雄伟,首先肯定是不难看的,要不然长成成奎安那个模样,怎么也不能说是雄伟的。“不难看”又不能等同于“帅”,帅太肤浅了,现在的快乐男生拿出来一个都可以说帅,但不能说是雄伟,我估计太祖应该是加州施州长那类的外形,很man的,但施州长又未必有太祖的气质,除非有一天他当上了美国总统,但按美国现行法律规定,他出生于奥地利,是没有资格竞选总统的,又除非像《兰博归来》里一样,史泰龙醒过来问现在是谁当家,人家告诉他是施总统的天下,史泰龙问他不是没资格选总统吗,人家说美国国会为了施总统把宪法给修改了……
  
  扯远了,总之太祖是个一看上去就很不一般的人。下面这个小故事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太祖的不一般。
  
  说在景祖的时候,有硕色纳、加虎两个部族爱捣其他部族的乱,于是景祖带人把那两个部族给平了。这一平不要紧,“尽收五岭东苏克苏浒河西二百里诸部”,从此强大起来。所以说努尔哈赤生下来就在一个比较兴盛的部族。但是前面也说了,努尔哈赤他们家还是个多灾多难的主。
  
  说是明万历十一年的时候,他家的邻部有个古勒城,被明朝的总兵李成梁攻击。这个古勒城主是谁呢,就是阿太;阿太是谁呢,是王杲的儿子;而王杲呢,正是爱新觉罗家的亲家,“阿太,王杲之子,礼敦之女夫也”。这样算起来就明白了。这个阿太,是景祖的孙女婿,显祖的侄女婿,太祖的堂姐夫。于是,景祖率领一大家子人奔古勒城去了----“景祖挈子若孙往视”。这时呢,有一个叫尼堪外兰的人,设计引诱阿太开了城,结果“明兵入歼之,二祖皆及于难”。就这样,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爸爸都牺牲了,他本人也没好到哪儿去,和弟弟舒尔哈齐陷入明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这时,一个关键的人物出现了,她就是大明总兵李成梁的老婆。
  
  书上的原话是,“成梁妻奇其貌,阴纵之归”。这个“奇”很有研究, 该是“以其貌为奇”的意思吧,不过单单“奇其貌”,便斗胆将自己丈夫的死敌给放了,我是有点儿理解不了。当然这种事儿研究多了也不好,书上也没具体说,公元1583年的努尔哈赤与明朝总兵李成梁的老婆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就留待野史工作者考究吧。
  
  太祖由于有了李成梁老婆的帮助,得以逃脱。在逃归途中,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额亦都。有关额亦都的来龙去脉我没搞清楚。只知道到他死的时候,已官至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他的死也让努尔哈赤很伤心,书上说是“上临奠,哭之恸”,可见努尔哈赤对他是很有感情的。但我在大臣列传中并没有找到额亦都列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我看的版本有删减也说不定?总之,太祖在逃归途中遇到了额亦都,而额亦都带领手下九人,跟了太祖。 
  
  努尔哈赤回来的时候,该是一身的伤痛,一身的疲惫,还窝着一肚子的火。并且,这时的他已经很落魄,“太祖既归,有甲十三”,这句话中的“甲”我没弄明白,问了很多朋友,都说是“盔甲”的意思,也就是说“十三副甲”,可以引申为“十三名正规军”的意思。不过我始终觉得哪里有点儿问题,隐约感觉这个“甲”会不会是一个兵制中的量词,到百度的纪连海吧也问过了,至今没有得到一个确定无误的答案。不过不管怎么说吧,努尔哈赤回来的时候,手头上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加上额亦都一路,恐怕也就几十人吧。更让他窝火的是,他自己的亲戚,也就是他爷爷景祖那五个弟兄的后人,开始不买他的账了,用李云龙的话讲,不和他往一个壶里尿了----“五城族人龙敦等忌之”。不仅如此,不买账不算,还对他起了歹心----“以畏明为辞,屡谋侵害,遣人中夜狙击”,混战中,努尔哈赤的侍卫帕海牺牲了,但由于额亦都和安费扬古的保卫工作做的很到位,太祖没咋的,同时,还抓到了一个俘虏,大家问该怎么处置这个俘虏,太祖说,放了吧,不要再结仇怨了----“纵之,毋植怨也”。往小了说,不管咋地还是亲戚嘛;往大了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树敌太多,也不利于以后开展工作。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其人是很有韬略很有气度的。可能大伙会觉得不就是放了一个人嘛,哪来那么多说道儿。我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可是设身处地的想,刚刚经历了恶战,死了侍卫,自己也险些把命丢了,而抓到的这个人正是要杀自己的人,放一般人,估计早就一刀宰了。这里再插一句,说说安费扬古,在我手头的《清史稿》里也没有找到他的相关介绍,只知道他死的时候已经做到了一等大臣,在别的地方看到顺治十六年的时候,追谥敏壮。
  
  太祖归来之后,派人去向明朝申诉,说我爷和我爸有什么罪被你们的兵给杀了?又向明讨要仇人尼堪外----使人愬于明曰:“我先人何罪而歼于兵?”,又曰:“尼堪外兰,吾仇也,原得而执之。”明政府“归其丧”,我理解就是把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爸爸的尸体还给了他,但没有交出尼堪外兰。
  
  太祖对明人所说的这两句话,简直太有意思了,因为它联系到我在别的地方看到的有关古勒城一役的说法。
  
  前面说了, “景祖挈子若孙往视”,但是,景祖到底去干什么去了呢?本来我看《清史稿》时,第一反应是他带人去帮阿太去了,但是书里只说了“往视”,也就是去看看,具体干什么,并没有说。而我在一篇介绍努尔哈赤的文章里看到的说法,是说王杲,也就是爱新觉罗家的亲家,本是爱新觉罗家所依附的一个东北强酋。但是,在古勒城事件中,爱新觉罗家族扮演了一个十分不光彩的角色----他背叛了自己的亲家,前往古勒城,是为引明兵而去的,而景祖和显祖的死,则是一个意外,是误杀,而这个误杀的起因,则是尼堪外兰的唆使。
  
  这个说法,我不知道是据什么史料得来的,所以不确定其为真,但是,从太祖的申诉中,又可以看出些端倪。
  
  “我先人何罪而歼于兵?”----
  
  如果景祖是去援助古勒城的,那么努尔哈赤这个问句显然是句废话,我大明攻打古勒,你帮着古勒,你说你何罪之有?
  
  如果努尔哈赤认为其先人于明来说无罪,那么景祖必没有援助古勒,如果景祖没有援助古勒,那么他到底是干什么去了呢?难道真的像书里说的,只是去看看热闹?我觉得景祖还不会无聊到那种程度吧。
  
  当然,几百年前的事儿谁也说不清,我就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所以大家就对付着看吧,留个悬念也好。
  
  这时,努尔哈赤也有了一些收获,萨尔虎、嘉木瑚和沾河城主都在这个时候率领部属来归附他,努尔哈赤与他们结了盟,并“妻以女”,加以巩固。“于是有用兵之志焉”----在这一年,经历了丧祖丧父之后,与诺米纳、噶哈善哈思虎和常书三位城主结盟的努尔哈赤,开始有了起兵的念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词释义:什么是“满洲”?
清朝的正式名称是什么?他们会叫自己为清朝人么?
闲读《清史》之努尔哈赤的起跑线
努尔哈赤原本姓“觉罗”,为何偏要说自己姓“爱新觉罗”?
【清朝】满洲开基与十三副铠甲起兵
●建州左卫前纪第三 布库里雍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