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能站与常规站区别

变电站在电网中作用

        变电站在电网各个结构层次中具备能源转换和控制功能,是电网的至关重要的物理基础,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中作用

        智能变电站能为智能电网采集基础运行参量、执行管控命令、提供运行支撑。其在智能电网中作用具体如下:

        1. 即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

        2. 实时更新变电设备状态;

        3. 及时发布任务指令;

        4. 需要执行调度控制;

        5. 自动调节、开展高级应用;

        6. 完成本变电站与调度、与相邻变电站、与电源、与用户之间的协调交流;

        7.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给未来高效、自愈的智能电网提供技术支持。

常规站缺点

        常规站在使用过程中被发现了一些缺点,如设计复杂、系统冗余、多次采样、互操作性差、调试困难、标准化低下。

        基于此发展出智能变电站,而智能变电站推行还存在一些显著问题,且问题主要集中在二次系统方面。

        为了实现二次设备智能化,目前主要的方式是对有关的二次设备引入创新的智能组件,譬如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

智能站在二次系统中建设运维存在问题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理念与实现方式区别于常规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大相径庭,在二次系统方面更是如此,变电人员该方面知识空白,因而在基建、验收、运维等方面相对棘手,需要大面积依靠设备提供方,不能很好的降低运维风险。

智能站二次系统-电压电流采集变化

        数字化信息主要体现在电压电流的采集上。通过数字式电子互感器,将电压电流的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或者直接将电压电流提取为数字量。

        数字化信息的构建,避免了重复采集和采集误差,还能将采集的数据集成分享,供给各保护、测量、计量、录波等的装置使用,实现了数据统一采集、统一编码、因需转换、因需调用等数字化能力,实现的底层基础的进化,为上层各式应用提供了简约有效、方便易行的底层支撑。

        遗憾的是目前电子式互感器的技术还处于理论阶段,实际应用中质量偏差偏离期望,未能真实达到理论效果,所以目前采用“电磁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的数字式互感器配置方式。

智能站二次系统-网络通信变化

        网络化通信形成智能变电站的神经网络,依赖“三层两网”构架实现。

        “三层”:

        过程层:由一次设备、互感器、合并单元和智能单元组成;

        间隔层: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和其他智能设备组成;

        站控层:由监控、远动、故障信息子系统等组成。

        “两网”

        过程层网络:过程层和站控层之间的通信网络

        间隔层网络:为过程层与间隔层的通信网络

        智能变电站中,大量的二次电缆由少量的光纤取代,也就是说,二次信息大部分采用光纤传输,信息统一存储至网络系统之中,不同智能装置可以按照自身模型所需在网络系统中获取所需信息。

        各智能设备基于IEC 61850规约,从网络中释放、提取信息,让大量的信息走上了高速网络实现高速传输,使得智能变电站准确、高效、安全的运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0kV智能变电站扩建间隔取消合并单元实践
变电站一次设备常见故障包含哪些方面?
精讲|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之一
智能变电站 掀起你的盖头来(上)
未来配电网中的新技术
1 解析变压器继电保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