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重点概念汇总
userphoto

2022.07.06 四川

关注

因本书2014年大陆中译本已有由译者何道宽老师撰写的各章提要,因此本汇总并不打算归纳各章观点,而是汇总重要概念,以便日后回顾。需要注意的是,当中概念定义多数由书中原文摘录,作者为了让论述对非专业读者更友好,部分概念定义在学术上未必十分准确。本汇总必然要建立于通读全书的基础上。部分概念后的括号内标注的是本人的一些对自我的提醒。

社会学视域中的“社会”(society):大量而复杂的人际关系,一套互动的体系,社会互动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中,是所有互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活动并非人类社会某一个隔绝的领域。社会学问题首先是整个系统如何运行、有何预设、靠什么结合为一体的问题。

社会的(social):依据韦伯的定义,“社会的”情境是人们的行为以彼此的关系来定向。由这种相互定向产生的由意义、企盼和行为举止构成的网络就是社会分析的对象。

非正式权力结构:由人及权力组成的结构形态,在任何法律条文里都找不到(此处作者提及的“法律条文”是社会表象的一个具体的例子),社会学家关心的是表面权力体制下另一个需要他\她去调查的现实。

社会过程的独立性:涂尔干强调,社会事实是“事物”,有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社会上自成一格的现实,不能被简化为不同层次的心理学因素或其他的因素分析(社会现实不能被简约为或解释为其他的术语),因此在对各种社会现象的研究中,涂尔干完全不考虑个人意向明确的动机和意义。他认为,在社会中生活就是在社会逻辑的支配下生存。涂尔干这一研究思路传承到功能主义方法论中。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对社会的分析认为,社会是自有其独特运行机制的系统,对系统中的行为人而言,这些运行机制常常是模糊的。

“显性”与“隐形”功能:由功能主义社会学家默顿提出,是对功能主义方法论的一种表述。“显性”功能是社会过程中有意识的、刻意为之的功能;“隐性”功能是无意识的、无意为之的功能。

意识形态:使某一既得利益群体具有合法性的观点,某一思想为社会上的某一既得利益服务时,这种思想就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会扭曲社会现实,给一定群体的活动提供合法的依据。经过意识形态层面的分析以后,人们用以解释自己行为的观念会被证明是自欺欺人或推销私货的说辞。

社会学与革命的意识形态:社会学的认识本身敌视革命的意识形态,这并不是因为社会学有一种保守的偏向,而是因为它不仅看穿了对现状的幻灭感,而且看穿了对未来的虚幻的期待(乌托邦)。

“现代性”:现代性是一种全新的意识。传统社会赋予其成员明确而永恒的身份,与之相反,在现代社会里,身份本身是不确定的、流动的,人们拥有在不同甚至矛盾的一一体系之间进行抉择的可能性。(伯克此处偏向在身份流变的角度来介绍现代性,只是现代性的一个侧面,更全面的定义可参考吉登斯《社会学基本概念》第15页)

选择性感知(selective perception):源于心理学。我们记住过去的经历时,常常根据当前何为重要何为不重要的想法去重构自己的记忆。在人们的意识中,过去是可变的、易变的、不断变化的,这是因为我们回忆过去的经历时往往进行新的解释。

社会控制:指的是社会迫使桀骜不驯的人回归既定轨道的各种手段。没有社会控制,任何社会都不可能生存,社会控制手段因社会情境而异,且差别很大,常见的社会控制体系有政治和法律体制及道德、风俗和礼节等。“亲密圈子”(sphere of the intimate)中的社会控制特别强大,因为那是由个人履历的构成要素造成的,人根据其基本的自我界定去建立自身的亲密圈子,所以亲密关系瓦解的风险意味着完全失去自我的风险。

社会分层:指的是任何社会都分为相互统属和隶属的层次,无论是权力、权利或声望方面都有分层。更加简单地说,分层的意思是,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等级体系。有些层次排位高,有些层次排位低。所有的层次构成一个特定社会的分层体系。在给个人所处的不同位置进行定位方面,不同社会使用的标准迥然有别;即使在同一社会里,使用迥然不同标准的分层体系也可能同时存在。社会地位给人的三大报偿——权力、特权和声望,在不同的分层体系里,常常不是互相交叠的,而是并行的。

阶级:一种分层类型,按照这样的理解,人在社会里的地位基本上是由经济标准决定的。阶级社会的特点是社会流动性比较强,社会地位并非固定不变。韦伯用个人一生中有把握实现的预期来给阶级下定义,阶级生产出某些可能性或机遇,甚至是个人能够预期到的在社会中的命运,因为阶级是由经济条件界定的,同时正常的经济运行确保有产者的资产会不断增值。不过,阶级对生命机遇的决定远远超过了经济本身的意义,不同阶级的生活不仅在量上不同,而且在生活方式上也有质的区别。阶级体系基础上会叠加其他的分层体系,如种族制度等,它们在影响个人终身的命运方面,甚至比阶级体系更加具有决定性意义。

地位象征(status symbolism):一种符号,因为社会地位并非是非常安稳的,于是社会地位的符号就至关重要,人们需要通过借用各种符号向世人展示你已经达到的地位。

社会情境:该概念由威廉托马斯提出,指参与者对某种社会现实达成的一种共识,即社会情境是由情境参与者界定的,换句话说,对社会学家而言,现实是一个定义问题,我们所处的每个社会情境不仅由当代人决定,而且是由先行者预先决定的。几乎一切社会情境都对参与者施加强大的压力,确保参与者对社会情境的期望作出回应。社会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给最重要的情境下的定义至少是大致重合的,倘若参与者对情境作出的界定分歧太大,某种形式的社会冲突或组织瓦解就是必然结果。

制度(institution):一套特色鲜明的社会行为。盖伦认为,制度是一种调控机制,像本能引导动物行为一样疏导人的行为。制度提供程序,通过这种程序人的行为模式化,被迫沿着令社会满意的渠道前进,并使这些渠道看上去是人能够掌握的全部选择。社会制度结构给人提供行为的类型。一切制度结构都必然依赖欺骗,社会上的一切存在都带有一点自欺的成分,通过欺骗制度中的人认为制定预定的行为是他唯一能够接受的行为,是他唯一能够做的事情,让我们的指望恰恰正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角色:角色的概念是从戏剧演绎出来的,即对典型期待的典型回应,社会已经给角色的类型做了基本的划分。角色提供模式,个人则根据这一模式在具体的情境中演出,演出中的礼仪也会加强角色的形塑。角色的作用是形成、形塑和模塑行为和行为者。

角色理论:一种社会学式的人类学,其提供有关人的观点是基于人的社会存在的观点,这个观点告诉我们,人在社会的宏大戏剧中扮演着许多角色,人的活动范围可以由他能够扮演的角色的多少来决定。(该理论与中国现实的联系可参照China’s Party Congress: Power, Legitimacy and Institutional Manipulation by Guoguang Wu.)

角色距离(role distance):由戈夫曼提出,指行为者在他的意识和角色之间确定了一个内在的距离,不大认真地扮演角色,没有当真的意向,且另有秘而不宣的目的。在高压的情境中会产生这样的形象,是自我意识维护自己尊严的唯一办法。

游离(ecstasy):置身局外或步出理所当然的日常社会时的感觉。当行为者开始刻意和假装地扮演角色,扮演者就进入了“游离”的角色,忘记了“理所当然的世界”。游离改变了行为者的社会意识,让既定性(givenness)变为可能性(possibility),并最终导致行为上的重要后果。

社会化过程:儿童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米德认为自我的生成与发现社会是同一过程。通过学习,儿童学会正确地扮演他的角色,即“承担他人的角色”(to take the role of the other)。这也说明了游戏具有的关键的社会心理功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带上各种社会角色的面具,发现分派给他的角色用意何在。社会化的结果是外在的社会在儿童心里完成的内化,每个成人在进入一个新的社会语境或加入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时,同样的内化过程也在进行。(女权主义理论家,如波伏娃和巴特勒,都对社会性别的内化有精彩的论述)

泛化的他人(generalized other):米德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首先扮演和他人相对的角色,这里的他人是“重要的他人”(significant others),这些人和他关系亲密,他们的态度对他自我观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稍后儿童认识到他扮演的角色也和大范围的社会期待有关系,这是更高抽象层次的社会回应,即“泛化的他人”。

身份: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他人的社会承认行为赋予的,是社会赋予的,必须靠社会来维持,并且是以一种相当稳定的方式来维持。每一次建立社会关系的行为都涉及对身份的选择,每一个社会身份的存在都需要特定的社会关系来维持。只要可能,每个人都会尽力处理好他的社会联系,以便强化曾经使他满意的身份。某种程度的身份(角色)差异固然是被允许的,但如果差异超过了容忍的极限,社会就要收回对一个人的承认,就会把他说成是偏离道德规范的人或心理失常的人。

偏见的可怕之处:偏见使受害者成为偏见给他塑造的形象,只有他周围的人给他提供抗衡偏见的保护时,他才不至于被偏见给他描绘的刻板印象压垮。

过渡礼仪(rites of passage):人放弃原有的身份,于是新身份由此发端。这个过程中由一个自我形象转向另一个自我形象叫做“选择”,需要一群人共同参与,需要许多人共谋的制度,否则这些转变难以发生。现代社会使过渡礼仪更加平缓。

人员选择(person selection):由戈特和米尔斯提出,指每一个社会结构都要挑选维持其运转所需要的人,而且要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淘汰不适合的人。社会根据具体的需要生产所需的人选,通过社会化和“养成”的机制,社会“制造”出维持其运行的人。

知识社会学:研究思想的社会定位的学科,它把整个思想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地。其视角可简要地表述为:现实是社会构建的。知识社会学试图清理从思想到思想者再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脉络。思想给具体的社会情境提供合法,即思想解释、证明并认可具体的社会情境。宗教社会学属于知识社会学的显著领域之一。

理所当然的世界(world-taken-for-granted):由舒茨提出,指关于世界的不言自明、自证合理的预设体系,这是每个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生产的预设体系。当中语言发挥巨大作用,社会预先界定了语言这个重要的符号系统,我们凭借这个符号系统去了解世界、组织我们的经验。解释我们的生存境遇。

群体参照理论:一般地说,建立社会关系和脱离社会关系都伴有特定的认知义务。(有待细致了解具体定义)

神授魅力(charisma):指并非建立在传统和法律上的社会权威,而是建立在领袖个人超乎寻常的影响力之上的社会权威。神授魅力的权威范式在反对既定秩序的过程中得到确立,通常是对预先界定的力量构成最富有激情的挑战。它用新的意义取代旧的意义,以激进的方式重新界定关于人的存在的预设。它会进入“常规化”过程,以不那么激进的形式重新整合进社会结构里。

社交理论:由齐美尔提出。齐美尔认为社交是社会互动的游戏形式,人们游戏社会(play society),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互动,不带平常的严肃。社交是不牢靠的、人为的世界,一旦有人拒绝游戏就会被摧毁。参与纯社交情境的人会暂时忘记自己严肃的身份,暂时进入过渡性的假装的世界,进行“游戏性的假装”。通过“游戏社会”,人们也可以学会任何场合里得体的社会行为。

自欺(bad faith):由萨特提出,即把事实上自愿的行为假装成必需的行为。自欺就是逃离自由,就是不诚实地逃避“选择的痛苦”(agony of choice)。自欺存在的可能性本身就告诉我们自由的真实情况。社会有一个集体共谋的自欺属性,但这个社会属性正是依靠社会而存在的自由的可能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的社会情境既可能是自欺的陷阱,也可能是自由的时机。如萨特所言,我们“注定是自由的”(condemned to freedom)

“人”(das Man):海德格尔提出,泛指“人”模糊的概括意义,这一概念泛指一切人,以至于可以说,它并不指任何人。

本真(authenticity)与非本真(inauthenticity):由海德格尔提出。本真的存在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清醒的意识中:个人的个性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无与伦比的特性。非本真的存在就是在匿名的“人”中失去自我,就是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拱手出让给社会构建的抽象概念。社会是生产非本真存在的共谋,然而本真的存在又只能在社会里发生,一切意义都是在社会里传递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一名高校女教师到底有多难?丨壹读精选
社会学的框架
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
小我的多重面貌(2)
社交面具:岁月静好的朋友圈与上蹿下跳的微博
身份的焦虑,迷失在对他人失控的边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