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人有三不亲”,除了姨夫、姑父外,还有一个是谁
userphoto

2022.05.17 上海

关注
人有三不亲,这个俗语是建立在华夏骨子深处的以男人为主题的社会主流意识之上的。换句话说,但凡是与父亲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都是内亲,是一家人之间的事,而对于母亲这个支脉,则被称之为外戚。
之前就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姑父这个词汇与父亲搭界,而妈妈的姐妹的男人只能称之为姨夫,再一个就是,为什么姨夫姑父都被列入三不亲的行列?另外一个不亲又是谁?这就是今天的话题。
其实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是以母系为主,这也就是历史上的氏族社会。在这一时期,母亲在社会中占主流意识。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社会生产力低下,需要相应地增加劳动力。而母系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女性是族外婚,因而就能引来很多的孩子,长大以后就成为劳动力。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一时期孩子的父亲是谁并不重要,一切都是围绕着母亲开展社会生产活动,因而母亲的主导地位统领一切。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加快,父亲在社会劳动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凸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父系开始崛起。至于多生子这个问题并不难办,那就是一夫多妻制,这也就是封建社会的萌芽开始出现。
自此之后,父权在社会上的地位愈加巩固,因而就引来所谓的血统论,所有的一切全仰仗着来自父亲的血统得以传延,父权社会由此而一发不可收拾,取得了统领天下的至尊位置。正是因为父亲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因而女性在社会中的位次很快下沉。尤其是在男性崛起的过程中,不断弱化母亲的存在价值,男尊女卑由此越演越烈,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父权在社会的地位越来越得到强化,成为不可挑战的至尊。而儿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也因此衍生出围绕着男性为主体的社会阶层。比如父权,夫权,族权,最后升华到神权,政权。
几千年来,父权血统一直是引领社会的主旋律。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很是奇葩的逻辑线。按理说,姨夫和姑父应该都是长辈,然而姑父的父是父亲的父,而姨夫的夫却是丈夫的夫,这也叫很多的姨夫们为之郁闷。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宗亲的排序是有着严格的讲究的。姑姑是父亲的姐妹,按照父权的地位来说,父亲的亲姐妹显而易见要高于母亲的兄弟姐妹,这也就能诠释姨夫为什么要比姑父听起来高一辈的缘故。
只不过,因为姑姑是女性,嫁给外人后这个姑父虽说是听起来与父亲是在一个起跑线上,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个姑父依旧是外人,自然也就沦为所谓的三不亲行列之中。厚道地说,姑父被打入三不亲的行列,听起来有些委屈,因为这姑姑毕竟是按照父亲的逻辑线走下来的,为什么成为三不亲?
这其中就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作祟。因为姑姑是女的,位次自然很低下,这个姑父的身份也就被拉低,沦为三不亲之首。常言说的嫁出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其实也就说明这样的问题,不管是父亲的姐姐也好妹妹也罢,但凡是女性,自然也就列为从属的地位,直接成为三不亲之一。
以此类推,既然姑父看起来高大上的就被沦为三不亲的位次,那么原先就已经被压下一辈的姨夫也就更不用提,自然而然成为三不亲的第二位次。直白一点来说,姨夫仅仅是姨妈的丈夫,与自己并没有上下之分,更没有一毛起码的血缘关系,因而也就没有尊上的资格,被列入三不亲并不意外。
其实通过姨夫与姑父这些称谓的区别,这也就能解释亲戚这个词汇丰富的含义,父亲这一系列谓之亲,母亲这个系列谓之戚,泾渭分明厚薄可见。如果说与姑父一家的亲戚关系全部依仗着姑姑的存在,因为这位是父亲的姐妹,那么有一天姑姑要是不在了,唯一的血缘关系就此打住,没有姑姑的姑父这一家,其实也就与自己没有关系了。
不用说,姨夫就更惨了,因为原本就是因为母亲的缘故才勉强搭上关系,假若说姨妈不在了,姨夫一家与自己又有何干?
这就像在《红楼梦》里有个章节说,林黛玉对于贾宝玉与薛宝钗交好很是吃醋。贾宝玉这样说了一句话,你是姑姑的女儿,而薛宝钗是三姨的女儿,你们俩能在一起比吗?也就是这句话,林黛玉这才又喜笑颜开。
其实,亲戚关系就是这样,父亲的支系叫做亲,而母亲的支系叫做戚。远近厚薄完全取决于与父亲的关系,更在时时处处体现着男尊女卑这一时代的标签。那么问题又来了,所谓的三不亲,除了姨夫和姑父之外还会有谁?可能有人会猜测是婶子大娘这两个,因为她们不仅是外姓,而且还是女性,其实不然。
对于亲戚的远近,父系首先是个主线。因为叔叔伯伯是父亲的至亲,是一奶同胞,再加上大家都是男性,因此上这个考量与婶婶大娘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即便是叔叔不在了,这个婶子还是自家人。因为婶子诞下的孩子依旧是自己的堂兄弟,是打不散的血亲。
相反的,舅舅这个人物就有点值得考量,尤其是舅妈,真的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众所周知,舅舅是妈妈的哥哥或弟弟,但从母亲这个角度来说,就已经是掉线掉分,不在状态。
虽然有人说亲舅如父这句话,这倒也没错,但是谁听说过舅妈如母?因为这个舅妈仅仅是舅舅的媳妇,即便是这位生下的也算是表哥表弟,说实话,这种八分之一的血缘关系其实已经早已凉凉,不值得珍惜。于是,舅妈成功地沦为三不亲第三位,被边缘化程度很高。
可这话又说回来,虽说朋友有厚薄,亲戚有远近,关键还在于走动。尤其是在当下,即便是亲兄弟要是不走动不来往的话,依旧只是停留在血缘的一点关联。
相反的,有的与自己的姨夫姑父走动的好,依旧不失为一门好亲戚。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姨表亲姑表亲相处的很好,不乏其例。
农村有句话说亲姐热妹,这里的关键就是一个热字,这个热不仅仅是血缘上的牵连,更要有互动帮衬。也只有这样,华夏的血脉才能够千代传延。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俗语“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还有一个是谁?有道理吗?
俗语“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还有一个谁?老话说透了人情世故
为什么姑父可以用“父”来称呼?而姨夫为什么不能这样称呼呢
为何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过节走亲戚用得上
俗语“人有3不亲,姨父姑父”,最后一个很现实,揭露人性!
俗语“人有三不亲,姨父、姑父”,另一个是谁?说了你别不放心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