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觳海上花,缁缃绛缇绯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淥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重庆森林》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也许很多人都听过,但讲的真的很打动个人心:“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而你或者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就好比能流传千年而不褪色的,除了诗歌,还有什么?

这样的话语和场景真像镜头动画……

小编依然可以想象,一阵清风拂过,花叶顺风散落,漂浮在操场上空,孩子因这一场场暗沉沉、慢吞吞、灰扑扑的雨,在空空如也的操场上自由奔跑…… 

所以,环境是可以提高人想象和审美的重要因素。

最近收集有关女功的资料,回看历史寻找湮灭在中国画史上擅长丹青的女性画家群体。中国画坛一抹红袖添香,偶见于史料记载。早期皇室贵族女性、后妃公主占据极大比重,且多是以擅长书法闻名。明末清初打破了限制,上到世宦之家、书画世家之妻女,下至平民百姓家之妻女、名妓及女尼女道。世宦之家及书画世家之妻女占据绝大多数。阶层下移,致使民间的作品得到传递。这部分女性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蹴鞠骑射无所不能,至于装饰居室、刺绣烹饪、改进仪制等,但凡女性参与临习碑帖,或描摹图样,尝作丹青,这一类作品都充分运用了女性化思维和技艺,成为近现代女性艺术发展的缘起。

女性的艺术首先是色彩、当然是色彩!

电影节大热影片《海上花》重映,侯孝贤的意图包裹在如西欧宫廷画一样的色彩光影里用慢摇的日常长镜展现出来。全片基本用室内中景对一个注定逝去的旧时代情境做最后惊鸿一瞥,为一个逐渐展开具有现代性征象的城市留下预言性伏笔。张爱玲:无穷尽的因果网,一团乱丝,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小说采用藏闪结构,将暗写、白描,又都轻描淡写不落痕迹,织成了一般人的生活质地,粗疏、灰扑扑的,许多事“当时浑不觉”。这在朱天文的解读里,散和杂是床头马上“家常”味的书,就像方便面里的蔬菜包,看上去红红绿绿,却面目模糊,不知前世今生。有人说,东方的叙事哲学中,崇尚一种“少则多,多则惑”的审美意向。若水三千,只取一觳,便是看重这一觳水之外的留白。

镜框外的余味,每个镜头“像云块的散布,一块一块往前叠走”,于是,公阳里、荟芳里的妓,生活的痕迹像云块一样被呈现。煤油灯的点亮与熄灭中,那人那物那景,前后错落间隔,忽明忽暗,过去与现在之间,呈现出一种藕断丝连又稍纵即逝的暧昧关系。石青、头青、天青、胭脂、雄黄、雌黄……色彩被均分为各种层级,微差的色调。缘起缘落,尽陌于琐碎庸落的家常之中。影片的“双轴场景”不仅吸引迷惑观众的视野,摄像机更是交替受两个光源调动,层层渲染女性形象,就好像溪抚河石,细腻而滋润,柔柔的绢丝被一层层滋润的墨色包围着,显出效果的凝重,色彩的华资。就是在这种律动和眩晕中,叙事千回百转,最终得以彻底忘却。

黄翠凤的书寓则挂着传为辽代萧融的《花鸟图》

住所墙上还并排着郎世宁的《锦春图》和《花荫双鹤图》

《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 若想画出一幅雅致切具有意境的国画就必须先从细微处着手,从原料到绘制的过程都应尊重传统,呈现出更为纯净的风格。颜色在一圈圈研磨下,越来越亮洁,越来越细腻,不断变化,臻于完美。譬如在画一些工笔白花时,有时需要用薄涂法淡淡的罩几遍白色,然后在用曙红或豆绿分染,就形成了白花洁白、明亮的效果。这时,天然的色彩就远比化工合成的色彩高级。花青加墨,可以去火气;铅白加入少量珍珠粉,就会有光泽。这是自然法则下的制作标准: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于是,还原到镜头中,影像包裹着情绪,烟雾包裹着精致,亦幻亦真,像梦又像现实。有如充满未知浓度溶液的玻璃瓶,观众自我渐渐消融轻飘,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语言次序。

沈小红的团扇上是《果熟来禽图》

说到影像中的女子绣花服饰,这又是一个亮点。中国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麻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古籍中称为女红。刺绣与丝织锦缎统称为“锦绣”,是肯定了它具备了实用和审美结合的工艺文化性质。但其实从女红的门类来看,刺绣显然是装饰性大于实用功能。因此,《周礼·考工记》便将刺绣隶列在绘画之内,认为“五彩备,谓之绣”首肯了刺绣的艺术地位。先秦《诗经·终南》就有记载“素衣朱绣”与“黻衣绣裳”等。前者指白色丝绢衣服上绣有红色的花纹,后者指绣在古代礼服上的黑与青相间的花纹。另管子《轻重乙篇》中说:“一女必有一刀、一椎、一针、一(长针)”;墨子也说:“女工作文采,田工作刻镂”。针和线都是缝纫、织绣用的工具,文采则指绘画和刺绣。从另一层面解读,这些诗文中可见的刺绣与宗法相结合,早已超越了生活之用的工艺特点,反而成为“礼乐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刺绣俨然成为衡量女性一个社会准则。

刺绣是画缋的姊妹艺术。唐白乐天诗作“蝶绕绣衣花”,写春深时分,彩蝶翩翩,误将衣上绣花当做真花,飞绕而舞。此说绣花技艺之精湛。其中,发挥到极致的工艺是明代中后期的顾绣。男人以笔画画,女人则以针代笔。晚明顾氏女眷临摹唐宋古画,用绣画的形式传递的这种文化习得,需要书画上具备极高的涵养。明代董其昌书中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指出了宋朝士大夫阶层影响下的刺绣生态。

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欲知有所思。停织复歭屠。作为一种专属女子的手艺,闺中少女,手巧的女子自己画花样,绘画能力弱的买现成的花样子来临摹。家庭内外的格局也就逐渐形成,可以说是拈针绣花造就了织女或称绣女的出现,古代女子职业途径的最普遍的存在就存在这个场域内。旧时江南地区,像苏州一带,专门有一种称作“绣娘”的职业,从事富裕人家女儿的刺绣教习。绣花是衡量一个女性德言妇工的一种重要指标。做为一个绣娘,她们不仅要刺绣自己的嫁妆,并且要制作很多带有刺绣工艺品(如荷包、汗巾之类),以便出嫁时送给男方的亲友。唐崔令钦《教坊记》上也有记载:开元时表演“圣寿乐”所用舞衣,都刺绣目大窠花。苏鹗《杜阳杂编》载:同昌公主出嫁时,有神绣被,上绣鸳鸯三千,并间以奇花异草。《明史·兴服志》规定皇帝、皇后、太子、王妃各级文武官员服装的花纹题材。如皇帝服玄衣黄裳,要分别刺绣日、月等十种花纹。当时宫廷中雇用大批绣匠,分配在“丝绣作”、“尚衣局”、“御马监”、“工局”等处作工。嘉靖时的绣匠存留(属长住性质)数目达800人之多。

大量的女性从事与纺织、刺绣相关的工作。在民间社会形成了女性化的职业生活空间和想象。上述谈及的是古代女工的工作要求。相比之下,家庭内部的刺绣带有更多的情感色彩。民歌中有一首小调《绣荷包》,大意是说:一个年轻的少妇在家,忽然听到狗叫声,有人送来了出门在外的丈夫来信,要她绣一个荷包袋。她便带着欣喜急切的心情去找货郎,买绸选线。神仙故事和世间美景……从歌词中我们不难窥见一种浓厚的、永享安乐生活的家庭气氛。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格局,这种影响也渗透刺绣工艺领域里面来了。女性先是刺绣衣裳,又扩展到刺绣起居的日用品。普通老百姓的家居生活,是解决温饱之后的小情小调。就好比,晚明发展起来的顾绣作品,就只是刺绣观赏品。故宫博物院陈列有仿宋元名迹册页,《洗马图》、《白鹿图》、《松鼠葡萄》、《扁豆蜻蜓》等“劈丝细于发,其针则如毫毛,配色也多独到之处。所以不仅翎毛花卉巧夺天工,山水人物无不逼肖活现。”凡人物、翎毛、花木、虫鱼之类,深浅浓淡,无不如意,并无针痕线迹,使人不辨为绣为画的绣艺,限制了她的创作题材多是诗词、山水,这种受到文人雅士追捧的内闱作品也是绝对不会落魄到卖荷包之俗物之流的。这样细细想来,刺绣数千年来大体遵循的法则: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其实也是区分阶层的手段。所谓知识精英社会和大众之间,能否有一些打通的渠道?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真是鸿沟一片,难以僭越啊!

作品之间的雅,色彩起到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以刺绣为例,极雅的顾绣多表现水墨,墨分五色、色彩清淡《杜阳杂编》载:“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能于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杜甫诗中谈及:“苏晋长斋绣佛前”,这种纯欣赏性的绣字绣像,成就了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品位和旨趣。反之,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刺绣,如贵绣的传统作品,背扇(背儿袋),通常是三代人共绣,共同使用。配色艳丽咋眼,充满艳粉的生命力量。

民间总是活泼和热闹,回头看看俗世的生活场景,是即将到来的夏日的躁动。从刺绣来看,各地女工都有自己的特色,所谓一方水养一方人,每一种刺绣也都有自己的风格。苏绣秀丽、精致、纤细;粤绣色彩华丽;蜀绣工整;京绣大方。根据地区与针法的不同,古代刺绣技艺可以分为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而刺绣的技法更是不胜枚举。据考,如今确切可查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诸多技艺。

梁人张率所写《绣赋》,叙述了刺绣的优秀传统和高超的技艺。其开篇写道:“寻造物之巧妙,固饰化于百工,嗟莫先于刺绣。”他在记述当时刺绣的制作过程时说:“若夫观其缔缀,与其依放,龟龙为文,神仙成象。总五色而极思,借罗纨而发想。”绣娘们依照传统,不断复刻母亲传下来的手艺。其中,绣花样子就是值得一提的刺绣教材。花样子就是绣稿,有点像剪纸。古时,绣坊或卖绣线的小铺都有出售,还有一种专门走街串巷卖画花样子的货郎,方便闺阁女子在家就可获得最新的图样和信息。女子们购买了纹样后,就会用柳条将花样子画在绣布上,然后开始一针一线的开展工作。“具万物之有状,尽众化之为形,既锦华而稠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隰之扬花,杂青松与芳权。”之后的创作就全凭技艺说话了。

绣品不易保存,如今流传下来的作品着实不多。不过,从文献可以看出古代社会刺绣之普及。清代《篡组英华》载:“清代绣画如苏绣、湘绣、蜀绣、京绣之类随处有之。不过供服御、饰妆而已”。民间日用服饰品,除家庭妇女自绣自用外,各大中城市均有刺绣作坊,招雇志业男女艺人,制作商品绣件出售。《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描写满人入关,由于满清皇族仿学汉人礼制,对品服规定极详,乘与仪仗规模盛大,内室均配帘、垫、衣罩之类,无不用绣,使清代刺绣盛极,成为中国刺绣史上的一个最鼎盛时期。《红楼梦》一书写到的绣品就有:绣衣、绣袍、绣裤、绣鞋、绣褥、绣帐、绣靠背、绣毯、绣椅搭、绣帘、绣幔、绣墩、绣旌、绣茵、绣靴、绣绦、绣带、绣床裙、绣裙、绣帕、绣香囊、绣巾、绣幕、绣凤銮、绣枕、绣荷包、绣桌围、绣盘、绣幄等等不下40余种,数量多达7000余件。

可惜,现代社会早就用机器取代手工制作。很少有女性还会耐着性子去绣一朵牡丹、一片叶子,即便有这样的心境也没有这份手艺功夫。小编也不例外,只能借助码字、影像怀念一下曾经的过往。刺绣的相聚相离,其实也是传统中途离场的一个最贴切的案例。

最近是临近暑假的散漫期。夏至未央,身处校园绿荫斑驳的树下,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浴兰之月香樟树下飘浮着离散气味:“我们太年轻,以致都不知道以后的时光,竟然那么长,长得足够让我忘记你,足够让我重新喜欢一个人,就像当初喜欢你那样。”

读书不觉夏已至,小编发现校园里很多的事情,越发清晰而又模糊,却也是最不真实的存在。意兴阑珊的夏日写这样的文字,难免感伤。如同文艺小清新的绣品,至始至终涌动着青春期的爱情躁动。校园里的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些女孩,教会我爱。后来的我们,已经遗忘了太多,甚至忘记,我们也曾会一针一线的刺绣来表达情绪。

这就是如今,弥漫着爱与离别的夏至……

[夏至]手艺学堂:刺绣

版权©廿四节气手艺学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刺绣,一针一线一匠心
一针一线间的百年女红
刺绣,还是中国的最美!
精选丨刺绣,还是中国的最美!
红瑶服饰技艺——跑针的挑花刺绣
从百衲到拼布,看中国的传统拼布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