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放自如,操控在我

收放自如,操控在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一个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所讲授的知识和道理要以学生能够切实体验到位前提。何以如此?

中国的高校目前存在着一个现象,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只管讲,讲完无论学生是否理解可以走人。这样的看法不但被老师认同,也被社会所认同。知识能不能被理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人们认为高校的课堂就该是这样的。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和有害的观念。

思想家说,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存在,并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会比问题还要多。所以,智慧的人一定会在众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找到最好的办法。教育教学亦是如此。同样知识的传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法。最高明的教师一定是那些用最低层次的思维解答最高深的理论的教师。这里最低层次的思维就是指能够被所有层次的人理解的教学方法。

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理解前提是共同的感受和体验,师生之间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如此。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存在了这样一个问题,教学的目的是要达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对一个理论或知识点的讲解需要依赖一个与此理论相近的话语来解释,学生理解老师讲授的理论和知识需要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找到相关的体验才能做到。学生的体验和教师借助的东西相吻合的时候,教与学才会完成对接。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属于理工类的自然科学,老师和学生要达成对知识和理论的共同理解,就需要试验教学。所以实验教学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类是人文类的科学。这类科学很多的理论都比较抽象、玄奥,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往往都是教师多年体悟或者是人类文明史上前人积累的结果,作为年轻学生生命阅历还难以体验得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使用最平凡的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媒介才能把高深的人文理论传递给学生。在这方面宗教界的大师做得最好,他们布道的方式方法和值得从事人文科学教育的老师借鉴。那些高僧大德常常运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把那些玄妙的宗教道理告诉世人,从而帮助世人确立信仰。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了是怎样化腐朽为神奇的。

其实,任何领域的大师级人物都有这样的本事。一代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时候,在学理上全世界真正理解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让他们解释这个原理,怎么解释普通人都不明白。但让爱因斯坦解释,爱因斯坦却说“这就像一个人同一时间站在火炉前和站在一位美女面前的感觉一样”。一句话让所有的人都理解了这样高深的理论。

高校课堂存在的问题就是有些教师讲课只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受讲解,忽视学生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感受能不能与他(教师)的感受相一致的问题。所以,才有了所谓的一些学生上课出现了“鸭子听雷”的情况。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唯一答案”、“标准答案”的僵硬教育的结果,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未必是一条道,有句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很多教育者却忘记了这句话,以为书本上或者教材里的定义和概念才是绝对正确的,殊不知任何一个概念都不是绝对的,都可以换一种说法来表达。背后的另一种反映就是教育者教育智慧的缺乏,因此,作为教育者真不应该抱怨学苗问题。

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自觉的把握这一原则,那么课堂就会是一个开放的课堂、自由的课堂,教师就会成为真正思想的艺术大师,就会做到收放自由,操控自我,学生就会不自觉的跟随教师遨游在知识的殿堂。因此,教师教学的智慧也就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的就不再仅仅是知识,还有智慧的美。

其实,不但教学当中把握这一原则会促成课堂教学的高效,消弭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人与人之间生活的交往亦是如此。政治生活中的干群关系,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都是如此。作为这些诸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人,把握这一点就会消弭干群的紧张,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家,消弭亲子之间的代沟问题,从而造就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生命成长环境。

(此文核心思想源于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文章主题、形式和内容多次思考,多次修改,到此为止尚不能完全满意,仍待进一步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备课的预设与生成(2)课堂要开放——备课杂谈之五十四​
破除“教学案崇拜”
国培心得体会
教师通识培训总结
听 课 体 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