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理解≠理性
   

——读休谟《人类理解研究》有感

 

  

我深知这是一本研究人的情感问题,探索人文精神规律的重要的书籍,我阅读的目的也在于想从中发现一些理解人文规律的东西,同自然科学一样,人文科学规律的把握离不开理解。作者休谟在西方的哲学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著作的价值应该是极为重要的。一部145页的论著,我花费了一个假期的时间,阅读了两遍,竟然还是没能够理解《人类理解研究》。

但我感到理解不等于理性,理解高于理性。生活之中,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都需要理解,为其理解了的理性和感性才会有价值和意义。没有理解的理性和感性是没有区别的,也没有价值和意义。理解是由过程的,休谟也承认这一点。青年时代,我曾不断的呼唤“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之所以得到珍视,是因为理解之难、之不易,理解需要情感的参与。内心对理解的渴望虽然感受很早,但对理解的生发过程的认识和探索却现在才意识到,而探索和研究这种认识对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做好思想工作,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一定会有特殊的意义。

与休谟的文字中,我知道了与其研究相关的多种概念,比如他提出的自由学说、必然学说,还有与理解密切相关的感觉、情感、经验、元精、秩序这些概念,还包括与记忆相关的一些心理学概念。休谟强调体验在理解中的关键作用,认为“记忆和想象可能会模仿感官的知觉,但它们从来不能达到原来感觉的那种强力同活力”,看到了“最活跃的思想比最钝暗的感觉也是较为逊弱的”这样一个问题。我不得不承认,休谟的感觉是敏锐的。他叙述的是一个极为准确的真实,我意识到感觉之不同于理性,也就在这里。没有体验和感觉,绝不会有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解无论对人还是对事来说,时间和体验、经历,这个层面就极为重要了。

他还说“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也不知道休谟先生说这话的出发点在哪里。但我分明的体察到,习惯的铸成在人的生命成长中的巨大作用和不可低估的力量。我相信休谟说出的这句话是真实的。

在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因果关系。休谟的理论之中,对理解的研究不断的提及因果关系的问题。我由此认识到,因果的逻辑关系可能就是我苦苦思索的人文的逻辑关系。休谟的因果关系是以物象的联系为基础提出的。这就使我联想到佛教的内容以及佛教不断强调的因果论问题。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否认佛教的内容主体,是关于心灵、精神或是灵魂的学问,多属于无形的知识与学问。而这之间的联系就是因果关系。可能休谟的因果关系与佛教有着极大的不同,但我也相信两者也存在着极大的关系。以我目前的状态和水平,尚不能勘破这两者的关系,仍需要学习、思考和探索,可能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还有零星的感悟和疑问记录如下:

动乱的年代是非理性的,那么就是说这样的年代就是感性的?但我怀疑即便是非理性的年代,也应该有美好的值得回忆和留恋的东西,未必给人都是可怕的回忆。

有种感觉,就是人文的逻辑是经验的结果。

流动的水是不会因为寒冷而冻结的,思想也同样不会因为变化发展而僵化。冻结和僵化都是不流动的结果。由此看来,生命死于寂静!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基于体验而不是逻辑推理。更多的时候是受习惯的支配,而习惯与逻辑的关系不大。

宗教是情感的极致,有极端的倾向,极端有的时候是很危险的。

精神的科学个观念之间的关系,有似于物理学并联的电路;几何学的观念却更有似于物理学串联的电路。

 

 

 

《人类理解研究》(〔英〕休谟著 关文运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7年10月北京第9次印刷)读书笔记:

●一切优雅的文章不是别的,只是各种角度、各种方位下所见的人生的图画。P12

●在任何情形下,精确都是有助于美丽的,正确的推论都是有助于细微的情趣的。P13

●因果之被人发现不是凭借于理性,乃是凭借于经验。P28

●任何一种动作在屡次重复之后,如果产生了一种偏向,使我们不借理解的任何推论或过程,就容易来再度重复同样的动作,而我们总说那种偏向就是习惯。P41

●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P42

●人的事业愈广,他们的交游愈复杂,那他们在他们的生活方略中愈常计算到别人许多有意的行动,他们正希望那些行动会依照适当的动机来和他们的有意动作合作。P80

●如果法律和政府形式对于社会没有恒常一律的影响,那政治学将如何能成为科学呢?如果某一特殊的性格没有可以产生某些情感的确定力量,而且这些情感在行为上也没有恒常的作用,那道德学的基础在那里呢?如果我们不能断言诗歌和小说中个角色的行为和情感是否合于某种身份,某种环境,那我们有什么权利来批评任何诗人或优美文学的作者呢?由此看来,我们不论从事于一种科学或一种行为,我们都不能不承认必然的学说,都不能不承认由动机到有意动作的这种推断,都不能不承认由品格到行为的这种推断,P8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理性
希望得到他人关注是本能,学会关注他人是技能
情感与理智
9月11日 人人都可以系列: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二十五)
为什么男女思维差异那么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