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新途径


  生活污水治理一直是制约农村环境改善的难事,江苏探索采取“人工湿地”的方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为农村生态保护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在张家港南港村13组村民倪建明家西侧的一片蔬菜地里,有几个用水泥砌起来的池子,其中3个水泥池中种着麦冬和美人蕉。“这就是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张家港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道,这几个水泥池可以处理村民家中所有的生活污水,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和氮、磷等成分。

      据了解,原来村民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化粪池,通过慢慢渗漏,这些污水最终都渗入河道或进入地下,对周边水环境和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污染。目前,张家港正在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该技术采用人工湿地生态床的净化机理,可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和氮、磷等成分。其处理流程是:首先将一户或多户住户的所有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统一排入化粪池,污水在化粪池内进行充分厌氧反应后,再溢流进入人工湿地生态床,通过人工湿地生态床内填料(如鹅卵石等)上附着的微生物菌群对营养盐进行吸收和分解,同时利用生态床上种植的植物根系(如美人蕉等)直接吸收氮、磷成分,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你看,这边经过化粪池的厌氧处理以后,还是浑浊的脏水,但经过这3个种着麦冬和美人蕉、铺着鹅卵石的池子,最后出来的就是干净的水了。”在现场可以看到,原本3个池子中干燥的鹅卵石正在慢慢变湿,“这说明这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正在运行。”经过处理后的水排入河道,既保证了河水洁净,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一举多得!

  这种“人工湿地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很多优点:首先,适合农村地区,该处理设施充分利用农户住房周边的地形特点,在宅前屋后可分散或集中式建设,且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维护方便,配合种植美人蕉等植物,可达到美化景观的效果;其次,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不需加任何药剂,无“二次污染”,且处理效果稳定,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对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推广价值;最后,这种处理方式,一般需要5年左右时间更换一次填料,日常运行中无需进行维护。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户的厨房下水、粪便污水等,不仅处理难度大,也最容易造成农村河道污染并滋生疾病。”村党总支书记黄国忠说。“以前洗完衣服,脚盆里的水都是直接往门前的田里倒,”“自从装了这个设施以后,我每次都把这些洗衣水倒入水池,家前屋后也就干净多了。”村民倪建明妻子耿巧英说。
  村委会主任许天明说,用“人工湿地”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目前,张家港市正着手在分散式农庄推广这项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李玉芳孔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污水怎么办?利用池塘、空地建设人工湿地!
农村家庭污水就地处理系统
给水排水 |最新!住建部发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深度】 国内外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对比
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导则(试行)
国内外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对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