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唐家寨穿越司马台长城(望京楼)

2017年阴雨天从唐家寨穿越司马台长城(望京楼、仙女楼、天梯天桥)回顾及相关考古资料介绍

17-08-16

篇游记,密云

我的出行信息

出发时间 2017-07-20人物 一个人人均费用 100出行天

2017年阴雨天从唐家寨穿越司马台长城(望京楼、仙女楼、天梯天桥)回顾及相关考古资料介绍

一、几点体会

1、从唐家寨上聚仙楼(L60或东17楼)不算险要,就是最后登顶那段连续的Z型踏着石头上升有点小累,但难度不大。全程一小时左右,上去了就是山脊的高点,就算不走天桥就在原地俯瞰一下长城内外也值了,应该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的。

2、从望京楼(L59或东16楼)到仙女楼(L58或东15楼)要经过单边墙(天桥)有相当的危险性。心理素质好的朋友可以小心谨慎地通过,否则不要勉强。墙体基本都有五六十公分宽,比较扎实,走墙上反而比较安全。但有个别路段落差比较大,两级之间落差可以比人头还高,从上跳下容易重心不稳而坠落,所以个别路段可以从墙上下来,从贴着墙脚的乱石丛中绕行那么十米八米,全程从墙上通过不太现实。

3、从仙女楼(L58或东15楼)到猫眼楼(L57或东14楼)要经过单边墙(天梯)有相当的危险性。心理素质好的朋友可以小心谨慎地通过,否则不要勉强。天梯就是坡度大一点,其实一点也不险。单边墙就要小心了,有比较大的危险性。

4、如果心里没有底的话,可以从望京楼上单边墙上下往东先走一小段试试,如果走到最低点那个山坳位没有感到不适或者害怕的话,可以加倍小心地走下去。否则的话,马上回头,千万别逞强。

5、与箭扣长城的鹰飞倒仰相比,司马台的天桥个人感觉还安全一些。因为天桥是两边险,只要你在墙上慢慢走不乱动,一般不会摔下来(但如果你摔下去多半是没救了)。但鹰飞倒仰的陡度相当大,那 石台 阶坍塌了大半,石头有松动,从上面下去必须小心翼翼,一步一步慢慢挪,稍有不慎就摔到下面的长城地面去了,即使摔不死也要伤筋动骨。

6、心里害怕不要爬,负重太多不要爬,人多的时候不要爬,狂风雷雨的时候不要爬。

7、早上上去的话,可以趁着景区工作人员未上班通过猫眼楼(L57或东14楼)再往东走到第10台甚至更远,但走不出去景区,因为没有多久景区的人会轰你出来。你只能从猫眼楼(L57或东14楼)乖乖地走小路下山。

8、最险的地方还不是天桥,而是从聚仙楼往东连单边墙也修不了的那段山脊,也就是文物工作者所说的以山为墙的一段(L61-L65),不知道之前有无人穿越过?

二、阴雨天穿越司马台长城(望京楼、仙女楼、天梯天桥)回顾

    上山前研究了资料,计划从南边唐家寨一侧上聚仙楼,穿越天桥、天梯后从猫眼楼南边返回巴各庄。因为上了聚仙楼就是山脊的高点,如果到时因为主客观原因不便穿越天桥、天梯,那在高点俯瞰一下长城内外也值了。

    登山前一天先在 古北水镇 逛了一圈,远远便能望见山脊上亮着灯的司马台长城。

点击查看大图 

     晚上到了唐家寨的民宿歇脚,快到凌晨时下了一场雷暴雨。心里凉了半截,好不容易来一趟,搞不好还真的上不了山。还好,这雨下得大,但也去得快,山里清凉多了,云层也变薄了。

     凌晨五时,天亮,阴天无雨,天上云层也不厚,天气比较凉快。决定按计划出发,到聚仙楼后再看具体情况决定下一步行动。

     唐家寨就在长城脚下,抬头即可看到山上一众敌楼。望京楼、仙女楼比较好认,那可是很好的路标,基本不会走错路。

点击查看大图 

     寨里水泥路里一直往山边延伸,到了有坡度的地方水泥路就断了,往前是碎石路,沿路均由不少红丝带,先不要急于笔直上山。从这个角度看望京楼角度还不太正,应该先往 西北 方向走一小段,爬上一道半山的山梁,即可见到传说中那块大石头。从这块大石头也是先往 西北 方走一小段,当看到与望京楼角度比较正甚至略为过一点后,再折往 东北 方上山。从这段开始就比较陡峭了,无路,就是一些乱石丛,只是走得人多了,没有茂盛的植物,勉强可以通行。这段基本是Z型的连续急转弯上坡,你边走可以观察到身边的山体在不断变矮,你离山顶越来越近。

点击查看大图 

     好不容易望见了聚仙楼,再努力一下,就爬上了山顶的墙体,算是完成了此行的最低目标了。

     强劲的山风从北面袭击山脊的豁口,人在墙上要站稳不太容易,虽然没有下雨,但云层似乎变厚变黑了。这时抓紧时间先往东走一小段,到了传说中的那处断崖,果然是无路可走,只可以望见对面山上的敌楼。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把望京楼、仙女楼和聚仙楼拍在同一个画面。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掉头向西往聚仙楼走,这时天上下起了雨粉,天气情况不太理想。赶紧往望京楼走,绕过去后就看到单边墙(天桥)和对面的仙女楼,果然是那个的惊险和震撼啊!这时再认真评估了一下眼前的形式,首先是天气还不错,风似乎都从聚仙楼那边的山梁过去了,这边基本没有刮风,连雨粉也停了。其次是路况,眼前的单边墙是一直延伸至仙女楼的,中间没有断开。单边墙上基本宽五六十公分左右,双脚通过没有问题,只是有的地方落差有点大。墙体的两侧还有半米宽不等的土路或者乱石丛,再往外就是比较陡的山坡了。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小心翼翼地走了一小段,感觉还好,墙体比较结实,在墙上走把重心放低慢慢走还是比较安心的。偶尔会碰上落差比较大的台阶,这时先从墙上下来,再贴着墙边的土路或者石头绕行数米后再重新爬上单边墙。

点击查看大图 

     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聚仙楼与仙女楼之间单边墙的那个最低点,这个地方据说是最险的,两边都是悬崖,可以考虑从山下的小路扰到山脚再过去。但我认真观察了一下,这段大概就两三米的距离,墙体也比较宽,小心通过应无大碍,当然了,过这里的时候一定要万分小心,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通过了以后墙体又是急剧上升,从墙上过去有点风险,可以从墙边的石头上爬上去,相对比较安全,但一定要靠墙边爬抓牢固。

点击查看大图 

     过了这一关后,再到仙女楼的单边墙就不算太险要了,但一定要小心慢行。到了仙女楼后,天下又飘起了雨粉,找了个山洞躲了几分钟,这场阵雨又过去了,山脊的两侧还飘来了云层,大有云海欲来的架势。但这时候是不能分心的,必须继续专心地慢慢走过去。从仙女楼往东又是一段单边墙,相对来说,没有刚才那么险要,但走着走着,在一处下坡处又遇上了险情。这个地方下降的坡度比较大,从墙上跳着过比较危险,而从旁边的石头过呢,这个角度看就比较清楚了,位置太窄,外面就是悬崖,所以之前的旅游者已经提前留下了安全绳,不过仍然十分危险,你要把屁股紧贴在石头上,慢慢挪进右边的石缝里坐稳,再小心翼翼地爬上墙体。过了这个难关后再往下,基本就比较安全了。单边墙的尽头是一处近80度的所谓的天梯,看上去吓人,但如果你经历过刚才的考验,这个地方就没有什么难度了,顺着楼梯不用一分钟就下来了。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天梯前的敌楼是14楼也称猫眼楼,从南边的电箱旁有小路可以下山,但要记住在山上树林往西走越过几道山梁才是到唐家寨的,如果一直顺着山梁往南走到了山腰,那是到大路上巴各庄的。没有留行李在唐家寨的可以这样走,走起来比回唐家寨舒服多了。在14楼也称猫眼楼有景区工作人员把守,一般过不去。如果你上山的时候早,没有看守的话,可以越过往东走到第10台甚至更远,但走不出去景区,因为没有多久景区的人会轰你出来,我是在第6楼被赶回来的。

点击查看大图 

 下山后再回景区买票参观剩下的东2楼至东10楼。此段描述就略过了。

三、司马台长城相关考古资料介绍

      比较权威的考古学资料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明蓟镇长城考古报告(1981-1987)年》,该丛书的第九卷是 金山 岭、古北口篇,其中分为4个测区。

  第二十章即第四测区,包含望京楼-师姑峪-五道梁长城,即聚仙楼东面那处断崖以东。

     第二十一章即第三测区,包括二道梁-砖垛口-司马台关-望京楼长城,即 金山 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

根据书中描绘,具体概况整理如下,司马台长城在书中被编为二道梁台44号至64号,其中44号至59号也被编为(司马台水库)东1台至16台。L44(东1台)-L45(东2台)是不开放的,L46(东3台)-L53(东10台)被开发为景区,景区可步行也有缆车可上东8台。L54(东11台)-L57(东14台)不开放,有工作人员的情况下一般过不去。天梯-L58(东15台,仙女楼)-天桥-L58(东15台,仙女楼)-L60(聚仙楼)是驴友们最热衷去的,多以单边墙相连,也是最险要的一段,景区人员一般不管,护林员会劝阻。L60以东100米在书中称为战台2号,也就是驴友称为断崖的地方,从这里可以望到对面482米开外的L61台,但中间的墙体不连贯。L62-L64台可隐约望见,中间也是不筑墙体或不连贯的墙体。L65台往东被划为第四测区。

    下面摘录部分图文资料给各位参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台全段长城穿越记(猫眼楼-天梯-天桥-仙女楼-单边墙-望京楼-聚仙楼-透风楼)
司马台长城单边墙穿越
司马台长城
人生何处不艰险,司马台上走单边
北京密云•司马台长城
刘新田:北京司马台单边墙长城纪行,司马单墙立薄刃,秦皇勇士行刀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