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道岐黄
古道岐
青带:白带颜色发青绿色,味腥臭。是肝经湿热下注。茯苓15克,白芍15克,甘草15克, 柴胡3克,茵陈9克,陈皮3克,栀子10克,蒲公英30克。
黑带:白带变黑,味道腥臭。湿久而化热,当热大于湿的时候,白带颜色变黑。一般这个时候,往往有很重的妇科炎症。制大黄9克, 白术30克,茯苓30克,车前子10克, 王不留行9克,黄连9克,栀子10克,知母6克,生石膏15克,刘寄奴9克。
赤带:白带颜色发红。脾虚导致肝郁而化火。白芍30克,当归30克,生地15克,阿胶9克(打碎冲服),丹皮10克,黄柏12克,牛膝6克,香附5克,红枣2枚  黑豆30克。
黄带:下焦湿久化热。芡实30克,炒山药30克, 黄柏10克,栀子10克, 蒲公英30克,车前子9克,白果一枚。
白带:白带是脾虚导致的。健康的女人不会常年累月流泻白带。健脾舒肝来解决白带过多问题。炒山药30克,白术30克,人参6克,苍术15克,茯苓30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陈皮15克,荆芥炭2克,柴胡2 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晚上盗汗:人参6克,地黄18克,五味子5克,甘草3克,莲子6克,茯神9克。这是一付的量。 出汗的时候怕风吹:黄芪30克,制附子15克。
耳鸣:人参6克,黄芪10克,白术30克,甘草6克,升麻3克。5-10付即可。
焦虑和抑郁:不愿意吃饭,心绪烦乱,心悸汗出,胆小易惊吓,失眠多梦。心情忧郁寡欢。百合15克,生地12克,知母30克,炒酸枣仁30克,川芎30克,茯苓30克,甘草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砂仁15克,半夏3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2枚 。 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总是无缘无故发低烧:寒入少阳。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9克, 桂枝9克, 黄芩9克, 干姜6克, 生牡蛎6克,甘草6克,天花粉12克。
眼睛干涩胀痛:症状是眼睛干涩胀痛不舒服,外观看不红不肿,总有眼泪流出来,偶尔有头痛,有时寒热往来,大便溏稀。诊为厥阴病。用乌梅丸变汤剂加减:乌梅20克,花椒6克,细辛5克, 干姜10克, 肉桂10克,当归10克,黄连10克, 黄柏10克, 党参15克, 制附子15克,  熬10-1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不宜吃太多,一个月左右,药到即止)
脾肾湿寒引发的腰腿疼-腰痛同时膝关节疼痛。特点:腰部有压痛,直腰弯腰腰部疼痛加剧。膝关节屈伸困难,膝关节有肿大,关节有压痛。 方法: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方剂:炙甘草20克,桂枝15克,白术30克,淫羊藿12克,狗脊30克,威灵仙6克,怀牛膝10克,川芎10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木瓜12克,制附子30克。12付之后,如果腰痛不缓解,可以加鹿茸10克,继续服用10付。
头昏不能站立、睡眠差的高血压:此类人高血压多年,经常头晕,严重时不能站立,需要躺下才好。睡眠质量差,容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特点: 经常性高血压,头昏时需要躺下才舒服,睡眠差,时好时坏。方法:补肾潜阳,交通心肾,健脾除湿。方剂:茯苓15克,白术15克,白芍12克,生姜20克,肉桂6克,远志6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制附子24克。
有头晕、胃胀的高血压:一般这类人有多年高血压病史,经常头昏,全身沉困,常服降压药和降血脂药,高血压依然严重。腹部较胖,头脑整天昏沉不清爽,胃胀较多,腿部较沉重。方法:补少阴之阳气,化胃中之阴邪,健脾以除湿扶植中气。方剂:白术15克,茯苓15克,白芍12 克,枳壳12克,生姜12克,木瓜12克,制附子30克。熬6付。6付之后,如果胃胀的功能已经消除,拿掉枳壳。加肉桂6克,沙苑子12克,菟丝子12克,继续服用6—12付。
有浮肿的高血压:一般有浮肿是水湿不化造成的,往往是湿寒偏重。根源在于脾肾运化失职,人过中年,肾阳不足,导致水湿运化无力,体内湿浊偏重,人体清阳不升。堵在中途,导致血压升高,眩晕和浮肿。特点:舌胖苔白,舌边有齿痕,面部和足部容易浮肿,血压高,早晨起来头昏沉重。 方法:补肾还阳,健脾化湿。方剂:白术12克,茯苓24克,白芍12克,肉桂6克,砂仁6克,生姜20克,制附子30克。一般6付见效,18付即可。
肝囊肿:是肝内有阴邪,调理上调肝寒,消症散结。分两步来解决。第一步方:醋柴胡10克,姜半夏15克,生姜15克,党参10克,吴茱萸10克 槟榔10克,枳实10克,桔梗10克,制鳖甲12克,前胡12克,生牡蛎15克,熬7付。第二步方:醋柴胡10克,吴茱萸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前胡12克,生姜15克,槟榔12克,制鳖甲12克,姜半夏15克,党参15克,白芍15克,生牡蛎15克,熬10付。吃汤药后一个半小时后服用金匮肾气丸和后爱暖参茶。
卵巢囊肿合并不孕:小腹不舒服,经期腹痛。第一步方:当归12克,川芎10克,白芍18克,茯苓15克,白术30克,泽泻12克,元胡10克,制香附10克,熬6付。第二步方:当归12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吴茱萸10克,炮姜10克,半夏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阿胶打碎冲服),麦门冬15克,炙甘草10克,党参15克,艾叶6克,莪术8克,干姜10克,熬12付(配合桂枝茯苓丸一起服用)。
鼻子红肿:鼻子孔中间的膈红肿不消,压痛明显。此为阳虚,绝非阴虚。容易误判。阳虚导致阴虚占据上位,阴寒久而化热,导致红肿。调理上温阳补肾纳气潜阳。制附子24克,龟板12克,砂仁12克,甘草10克,黄柏12克,蒲公英30克,8付,一付熬出两袋。该方对阳虚导致的痤疮、口舌生疮等都有调理。
声音嘶哑:基本上是久病耗阴导致的。用猪肤汤:猪皮60克,东北大米30克, 甘草10克,熬30分钟后,兑入一勺蜂蜜,一天喝两次。3付到5付即可。平时多吃猪皮冻。
后背发热和足心发热:制附子24克,龟板15克,砂仁12克,炙甘草12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茯苓15克。手足心发热、咽干口渴较甚者加麦冬15克,地骨皮12克,沙参10克、葛根8克,芦根10克;女贞子10-12克,桑椹12克、旱莲草15克,山茉萸10-60克(严重失眠、睡觉抽搐的人可以加到60克),炒山药12克。
急性扁桃体炎:栀子3克,半夏3克,甘草2克,   这是一次的剂量,熬40分钟后,一次吃完,5付即可。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栀子3克,黄连1克,甘草4克, 这是一次的剂量,熬40分钟后,一次吃完,3-5付即可。
后背冰冷疼痛:风寒湿痰,阻滞经络,手掌触摸背部觉得寒冷:天南星3克, 黄芩3克, 生姜3克,半夏4克(10),茯苓10克,白术10克,陈皮2.5克, 羌活 1.5克,白芷1.5克,白芥子1.5克,甘草1.5克,熬3—1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皮肤内有结节——痰核(脂肪瘤)这是脾肾湿寒,人体阳气不运化,导致体内阴邪内聚。中医叫痰核,西医叫脂肪瘤。方法:用白通汤加减来通阳破阴。制附子24克,干姜12克,葱白30克,枳壳12克,桂枝6克,白芥子10克,莪术10克,炮穿山甲6克,如果足跟痛加狗脊15克。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一个半小时,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如果买不到穿山甲或者嫌穿山甲太贵,可以用制鳖甲来代替。
背冷四则:
后背突发怕冷《伤寒论》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先用艾灸灸关元穴,然后用附子汤:附子15克,茯苓15克,人参6 克,白朮18克,白芍10 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后背冷同时困乏,口苦口干经常背冷背困,口干口苦,喜叹气,舌苔白。分析为肝气郁结,肺气不利,营卫失调。解决方法:舒肝理气,调和营卫。用《伤寒论》的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9片,大枣5枚  桂枝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吃一袋。6付即可。
背部其中一块地方冷一般为心脏或者胃对应的后背的位置。范围大约为手掌大小。张仲景《金匮要略》咳嗽痰饮病中有论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该病一般为痰饮流注,导致人体阳气受阻。用清湿化痰汤:姜制胆南星5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羌活5克,酒黄芩5克,白芥子5克,甘草5克,木香1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配合竹沥和姜汁一起服用。
嘴里干燥烦渴,后背稍微怕冷。热病津气两伤证,症见高热烦渴、气短肢软、脉大无力、汗出、背微恶寒。用人参白虎汤:生石膏30克,  知母15克,  人参10克,东北大米15克,  甘草15克。
中耳炎流水:特征是耳孔有堵塞感,流出液体,面部发热,两腿发凉。茯苓12克,桂枝12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9克。
中耳炎化脓:特征是耳孔里疼痛和流脓。人参 、当归 、桔梗 、连翘 、甘草 、川芎 、青皮 、陈皮、 赤芍、 瓜蒌、 天花粉 、金银花、 厚朴、 防风各10克,灯心草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中老年人尿道感染:特征是尿频尿热,同时有刺痛感。小便时火辣辣的疼。猪苓汤合五苓散合方:猪苓12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阿胶10克(打碎冲服)、滑石12克。桂枝15克、白术(炒)30克,栀子15克,黄柏15克,炒山药30克,山萸肉60克,芡实10克,丹皮8克,桃仁12克,陈皮10克,干姜10克,柴胡6克,白芍15克,土茯苓30克,车前子10克,如果尿中红细胞多加白茅根15克,小蓟10克。炎症消除后,用附子理中丸合金匮肾气丸善后。
附子泻心汤:黄芩6克,黄连6克,大黄3克,制附子12克。附子泻心汤适应情况:上身有热。或者脸也发热,胃憋闷,个别多会有口腔溃疡,腿发凉、脚底发凉、怕冷,上身出汗。中医理论认为:火在上而下行以温水寒,水在下而上升以济火热。阳卫外而守阴,阴守内以助阳。
感冒数月,上身热,腰以下怕风。感冒数月不好,胸满,上身热而出汗多,腰以下怕风。制附子6克、大黄6克、黄连3克、黄芩3克。3-4付即可。
口腔溃疡往往是心胃之火不降造成的。制附子6克、大黄3克、黄连5克、黄芩10 克,干姜9克,甘草10克,白术6克,藿香3克,这是一付的量,如果腿不特别怕冷,而且口腔溃疡日期比较久,可以用甘草泻心汤加减:炙甘草30克,半夏20克,党参15克,黄芩15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大枣4枚,生石膏30克,生阿胶8克(打碎冲服)。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服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知识积累
胡有宸:连载《伤寒论》小方治大病,家庭实用经方65例汇总
胡有宸:连载《伤寒论》实用古经方57例汇总
中医小方 (三)
刘洋老师全国群友答疑集锦,有你的问题吗?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高血压的诠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