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传:叶天士——虚心求学不耻问,医术高超善治瘟

叶天士,名桂,江苏吴县人,生活于清代早期。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什么人,只要比自己有本事的,他都拜之为师。这样,他的老师有长辈,有同行,有病人,甚至有端中的和尚。当他打听到某人善治某病,就欣然前往,学成后才离去。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踵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叶天士的虚心求教,“师门深广”,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叶天士的祖父、父亲都精于医术,他年少承家学。白天,他从师读经书;晚上,他父亲就教他“岐黄学”。可惜的是,当他十四岁,父亲就去世。他幼孤且贫,为了维持生活,只好一面开始行医应诊,一面拜父亲的门生朱某为师,继续学医。不多久,在医学上的造诣,就超过了朱老师。但他毫不自满,孜孜不倦,又去寻找别的老师求学去了。

碰到自己治不好的病,叶天士乐于倾听同道的意见,那怕是不起眼的小医生,他也虚心吸取其诊病立方的长处。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患病,他多方治疗无效,又遍请县城内外有名的医生治疗,也没有效。叶天士很忧虑,便向仆人说:“本城还有没有学问深而无名气的医生?”仆人说:“后街有个章医生,平日夸耀自己的医术比你高明,但请他看病的人寥寥无几。”叶天士吃惊地说:“敢如此大言不惭,应当会有真才实学的,快去请来!”仆人奉命去请。章医生诊视叶老太太后,又拿过去的药方子细看,沉吟很久说:“原药和症相合,照理应当奏效。但太夫人病由热邪郁于心胃之间,药中必须加黄连,才能治愈。”叶天士说道:“我早就想用这味药,因为考虑母亲年纪大,恐怕会灭真火,所以不敢用呀。”章医生说:“对症下药,有何不可?”叶天士表示赞同。结果,服药一剂,病情就大有好转,再服一剂,病就好了。叶天士喜出望外,踵门拜谢,并致厚酬。以后,叶天士经常对病人说:“章医生的医术比我高明,可以请他看病。”可见,叶天士具有谦逊向贤的美德,能够摆脱“文人相轻”的陋习,从而医道日益长进。

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有一年,苏州发生大温疫,他救活了不少人。其中有个“打更”的人,全身浮肿,又黄又白,病情十分险恶。别的医生看了,都说没得救。叶天士经过细致诊察,只用两剂药就把他的病治好了。

叶天士活了八十岁,临死时,还谆谆告诫他的孩子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纵观叶天士的一生,无论是从他的医学理论,还是他的治学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他的治学态度,以及他那种敏而好学,更名换姓求师学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所以他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不可计量的财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天士中医世家
叶天士
华夏十大名医轶事简介
天医星下凡——清代名医叶天士
康熙年间,有一个在苏州做生意的江西人患有重病,就慕名找到当地名医
清朝一富家少爷身患怪病,请名医诊治,名医进屋就说:快去拿马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