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真蕴(二):伤寒论的源头

《汉书·艺文志》,是汉代国家藏书的总目,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专著。由班固以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和《七略》为依据编写而成,简述先秦学术思想之源流与演变。

其总序曰: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二、伤寒论的源头


《汉书·艺文志》对先秦文献资料的记载,使我们对《伤寒杂病论》成书以前的先秦学术源流得窥一斑,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仲景当年撰述《伤寒论》的传承。


七略之一的《方技略》部分以医为主,包含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部分内容。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为剧,以生为死。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物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而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其中医经中记载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经方中记载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


晋·皇甫谧,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得风痺,因而学医,习览经方,遂臻至妙。取《黄帝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之书,撰为《针灸经》十二卷,历古儒者之不能及也。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言: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据此可知,仲景是在伊尹《汤液经法》基础上增扩其法,撰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民国杨绍伊考证《汤液经法》言:《汤液经》为方技家言,不通行民间。惟汤液经家授受相承,非执业此经者不能得有其书。汉世岐黄家言最盛,汤液经学最微,以是传者盖寡。尝谓医学之有农尹、岐黄二派,犹道学之有羲孔、黄老二派。岐黄之说,不如农尹之学之切实精纯。黄老之言,不及羲孔之道之本末一贯。岐黄学派,秦汉以来,流别甚多,著录亦广。


汤液家外无别派,《汤液经法》外无二书;足证此学在当时孤微已极。幸仲景去班氏未远,得执业此经,而为之论广。伊圣之经,赖之以弗坠。此其传经之功。实较论广之功,尤为殊重,而绝惠伟,可贵可谢者也!


《黄帝内经》乃岐黄家言,《汤液经法》为农尹之学。因为岐黄之说不如农尹之学之切实精纯。所以张仲景选择了《汤液经法》作为自己著书济世的底本。

张仲景

张仲景,《后汉书》无传。唐·甘伯宗《名医录》: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举孝廉,举孝便是举荐为官,廉是参加考试,目的是评判治政能力,根据考试情况给予不同官位。仲景举孝廉而至太守,其同乡何颙却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可见仲景志向不在仕途而在为医济世。


《黄帝内经·灵枢》: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上古时期,岐黄家治病以微针为主,勿被毒药。毒药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中草药,药性皆有偏,偏即毒也。上古之人,心性朴净,微针调气,心正神安,则病自去,偏于调神之法也。


后世之人则不然,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心不自正则微针不用,嗜欲日深则毒药必行。是微针调神不可得,退而求其次,汤药荡气以涤其秽也。仲景从农尹之学而重汤液经方,亦时势人心所限,无可奈何者也。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仲景在《金匮玉函经》开篇《证治总例》言:若欲治疾,当先以汤洗涤五脏六腑,开通经脉,理导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槁,悦人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

心不自正则微针不用,嗜欲日深则毒药必行。是微针调神不可得,退而求其次,汤药荡气以涤其秽也。仲景从农尹之学而重汤液经方,亦时势人心所限,无可奈何者也。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仲景在《金匮玉函经》开篇《证治总例》言:若欲治疾,当先以汤洗涤五脏六腑,开通经脉,理导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槁,悦人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


毒药祛邪,水净万物,此《汤液经法》与世相合紧密之处,也就是杨绍伊所讲的切实精纯,无非是更切合当时的民心,更实用而已。仲景在《伤寒》中立六经纲目,亦是岐黄之言,用汤药而归六经,净民心以复天然,仲景撰述《伤寒论》用心良苦,此可见也。


且诸侯战乱,动荡不安,伤寒流行,命在旦夕而不获救治者比比皆是。如饥人待毙,急当饮食以救之,何待其正心与否也?故仲景广《汤液》为《伤寒》,言病形而开治法,悉以经方汤药为主,务求简易,对证检方,即可救人。慈悲济世,无过此也。


无奈后人不解仲景苦心,赖汤药之力而忘正心之要,究经方之旨而略六经之蕴,皆非传承古圣之心者为。


后世盛赞《伤寒论》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虽名副其实,然尤未明仲景之心也。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灵台医心 李玉宾老师的医道交流平台

— 灵台方寸间,大医本心田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白中医】仲景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伊尹汤液经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
(转)经方本草溯源
民间神奇的秘方验方偏方传奇 ---正本:《伤寒论》原序中“撰用《素问》、《九卷》……”等内容不是张仲景所写
【註解傷寒論】林亿等序
大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