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经》的背后故事

一杯茶,一卷经,诗人如虎添翼,顿省生机与力量。喜欢茶的人不可不读《茶经》,想得到美好生活的人,不可不明白茶道,大道皆在茶里,人生就像茶而已。

读《茶经》不得不了解写《茶经》的陆羽……

陆羽(733804年),湖北天门市人。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在很小的时候,因为他的长相潦草、五官丑陋,得不到父母的喜欢,父母抛弃了他,成为弃儿。被遗弃的时候,陆羽才三岁,一生从悲剧开始,真令人感叹。人的一生都是天意,来到世上自己做不了主。被抛弃之后,小小的陆羽,有幸被湖北天门县西门外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之滨拾得,后又被龙盖寺和尚济公禅师收养。

在九岁智积禅师一次要他抄经念佛,陆羽问智积禅师:“出家人生无兄弟,死没有后代。儒家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和尚能称有孝吗?”他还公然说:羽将授孔圣之文。“禅师听他这么说,颇为恼怒,就用繁重的工作惩罚他,迫他悔悟。就这样,陆羽被派去“扫寺庙,洁僧侧,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他在这种情况下,无纸学字,以竹在牛背上写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却展卷念念有词。积公知后,怕他浸染外典,又把他禁闭在寺中,还派年长者管束他,让他打杂、修剪花枝。

陆羽,虽然年纪小,但知道自己的来历,试想一想,别人的孩子都在家里和父母身边成长,而自己却在寺庙里,虽然不能全部明白人生,但心里还是所思想。因为不喜欢寺院,他抱怨自己的处境,在十二岁的时候,逃出龙盖寺,在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做了优伶。命运有天定的因素,而遇到贵人,就可以改变命运。唐天宝五年,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陆羽在演戏中出众的表演,与他聊了起来,欣赏其才华和抱负,当即增以诗书,推荐他到隐居在火门山的邹夫子哪里学习。人的一生遇到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遇到,是善缘还是恶缘,似乎都有天意。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积极寻求结识对自己有利的人物,扩大自己的人脉。而在下山的时候,老师也会收集信息,对他进行帮助。崔国辅与他结识,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这是遇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人物,这也是他生命里的贵人,这时候,陆羽20岁,与崔国辅在一起长达三年。其实当初他被和尚拾到,和尚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贵人。

陆羽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身在庙中,不愿诵经念佛,喜欢读书。执意下山求学,遭到反对。禅师为他出难题,更好地教育他,便让他习茶。陆羽在钻研茶艺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教他冲茶。学会之后,当陆羽将一杯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最后答应他下山读书。这才缓和了少年陆羽与和尚的冲突,完善了陆羽的少年形象。人生足有自己的路,有的路对,有的路错,全在清醒地把握。

那么,陆羽从小被父母弃异,这名这么得来?据《陆文学自传》这篇文章,是陆羽二十九岁时为自己写的小传,在他自传中写道:“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积公用《易经》为他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就按卦辞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也有另一种说法,陆羽姓名的取得,据说是陆羽年长后以《易》自况,占得《渐》卦,卦词云:“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意思是鸿雁飞天,四方皆通途,两羽翩翩,吉兆。按卦义,当时还没有姓名的陆羽,自己定“陆”为姓,名“羽”,“鸿渐”为字。这二者虽然不同,但本质相同,即根据《易经》来确定其姓名,这个姓名的获得,有一定的禅机,在今天看来,陆地,土地,大地之上有茶树,茶叶就像羽毛,大地飞翔,就有了茶的意境。

陆羽积极进取,加上命运中的贵人都不请自来,在逆境中长大的人就会顺风顺水。在崔国辅的大力帮助下,天宝十五年,为考察茶事,陆羽出游巴山峡川。出发前,崔国辅以白馿、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与他。在路上,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光抱着山水,江河游回他的嘴里,就像回家一样,回到泉眼。一路上,他是山水的知音,山水在他的笔下行走,他把山水养在笔下。

次年,他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760),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浙江吴兴),隐居在山间,写《茶经》。写书的时候,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长兴顾渚山是唐朝茶圣陆羽置茶园,撰写《茶经》的主要场所。曾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院,出产的紫笋茶、金沙泉被列为唐代贡品,顾渚山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

陆羽虽然他不想当和尚,但他一生得到佛的关怀,佛对他的一生给予了无限的关爱。在路上,他还是得到寺庙的容纳,实际上,茶又怎么能够与佛意分开呢?他在大地上漫游,在不同的地方,都会因地制宜地与寺院和和尚有联系。后来他写出了《茶经》,寺院里都接纳了这样一本新奇的书籍,《茶经》来到寺院里,丰富了佛的心性与思想境界。后来,禅与茶,情景交融,这也算陆羽用另外一种方式对佛进行感恩。

陆羽的《茶经》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十部分:即: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下面只是简单的描述:

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点、茶叶品质与土壤之间的关系,说明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及鲜叶品质之间的关系,还有栽培方法和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

二之具:介绍采制茶叶的用具。说明制作饼茶所需十九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

三之造:介绍茶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技巧。强调说明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适时采茶观点。制造饼茶有六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串、封装,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八个不同的等级。

四之器:介绍煮茶饮茶器皿。详述二十八种煮茶、饮茶用具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论述各地茶具的好坏和使用规则。

五之煮:解释煮茶方法和各地水质优劣,说明饼茶茶汤如何调制、烤茶方法、烤、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的火候,煮茶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所产生的影响。茶汤雪白、浓厚的泡沫为其精英所在。

六之饮:介绍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说明茶文化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供饮茶的方式还有方法。

七之事:叙述古今茶故事、产地、药效。介绍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史料、出啊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

八之出:品鉴各地茶之优势。说明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划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

九之略:说明能够省略的茶具茶器,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一些什么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

十之图:把《茶经》内容写在苏娟上挂起来,《茶经》就可一目了然。所以,《茶经》的出现,是一个标志性地建筑,继往开来,承上启下,具有宏观性。后来出现了很多有关茶的著作,都因《茶经》的奠基才有基础。

总之,人生如茶,茶入人生,人生就像茶,很大气。茶有灵气、有灵魂、有生气、有和气、有天地之气、有热气、有人气、有英气、有正气、会给人骨气,会鼓气用生命之气带来生命力。对茶,要用心、要用情、要用神、要虔诚、要坦然、要光明、要爱心、要付出、要干净、要高尚、要智慧、要顺应宇宙,才能泡出好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品一味禅茶,论古今僧人茶事
陆羽真是《茶经》的惟一作者吗?
中国茶道的起源
不懂茶,跟着茶圣学
“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浅谈唐朝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
一禅一世界,一茶一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