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抢红包年味淡?你到底怎么看(图)

羊年春节期间发生的全民抢红包大战,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红包的传统认识。过去的春节红包多是长辈给予晚辈,且是有计划的派发,人人有份儿,也仅局限于有亲缘关系的家族内一小群人。而现在红包需要抢,范围也扩大到了朋友、同事和素不相识的人。
这种以抢夺用户和消费者为目的的发红包、抢红包大战借助央视春晚这一大平台,攻克了春节,让一个洋溢着浓浓亲情的传统节日再一次被商业侵占。而对此,各界也是褒贬不一。反方 冲淡年味
网友声音
“抢红包让很多人耗费大量时间在网上,可能忽视了过年的团圆氛围。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而言,当年轻一辈们无论吃饭还是聊天时,都低着头看手机抢红包,难免会让他们感觉到受冷落。”
“抢红包”是给脆弱的亲情雪上加霜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俩坐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过年回家,来之不易,本应该和亲人好好聊聊,让亲情滚热充盈,可却“败”在了“抢红包”下,为了“抢红包”,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有人紧盯屏幕,生怕错过红包。
“抢红包”真得那么重要吗?显然不是,而抢到的红包也并不大,对生活也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却依然阻挡不住“抢红包”的热情,毕竟是第一年。有人说,“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这话有些夸张,从某种意义上说,“抢红包”只不过是一种过年的游戏,玩玩也无妨,并不会起到多少负面作用,可因为亲情本就变得脆弱,出现“抢红包”,正是雪上加霜。让亲情变得更脆弱。无论多么抢眼的“红包”,也难以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这道理谁都懂,如果说那些“抢红包”的人将“红包”看得比亲情还重,这恐怕是谁都不会承认的,可他们的行为却正印证着这一“推论”。
“抢红包”这个“喜庆”的游戏,为何没有换来应有的“过年乐趣”?原因是就在于它出现的基础太不扎实,当一个新的“游戏”对亲情造成极大伤害时,恐怕其“生命力”是不会太长的。
当我们热衷于谈论抢到多少“红包”时,是否计算过失去了多少亲情?老人盼望儿女回家过年,却始终不见人影,这是悲剧,可如果盼到了儿女,却是低着头在“抢红包”,这更是悲剧。
亲情过于脆弱,一个“抢红包”就足以“毁”掉整个春节。亲情何时才能够丰厚起来? (滨兵)
回归本质 正方
网友声音
“现在过年发传统的红包,必须至少百元,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网上红包这种形式很好,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这才是回归红包的本质,既增添了过年的氛围,也增进了亲友间的友谊,是好事。”
“抢红包”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年味”
客观而言,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抢红包”也不例外。但笔者认为,可积极而乐观地看待。众所周知,年俗和文化也在发展变化,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在网络时代,如何过年已经摆在了公众的面前。毫无疑问,“数额时代”不可避免有“数字化年味”,而且,你会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数字时代”中开辟和寻求过年乐子,或者有意无意地加入了对“数字年味”的创意和发展行列,推动年俗文化步伐的发展变化,使过年出现了新气象,过年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网上看春晚,图文并茂的QQ、微博、微信拜年和祝福,“面对面派红包”,参与“抢红包”……在诸多“数字年味”中,最热闹的恐怕当属“抢红包”。它把传统年俗文化与现代数字游戏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刷新、升级、乃至颠覆了传统的“红包文化”,哪怕远隔千里也可以收到“红包”,令人眼前一亮,成为“数字时代”的过年新宠,风靡得很。
不必彷徨和焦虑,春节也需要年俗文化装扮,如果过春节没有文化内涵,春节又拿什么载体来过呢?又能过出什么滋味来呢?进而,新的时代过年文化也需要发展变化,要与时俱进,而“抢红包”正是过年的新载体,是新的年味。说白了,它只是一种游戏或娱乐方式,如果再上升到文化高度,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消费方式,不能抹杀。当然,玩“抢红包”游戏太投入了,也是一种“病”—网瘾,要治疗,但“抢红包”本身并无原罪,不必迁怒。 (李冰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时代会冲击传统年俗吗(微议录)
春节,抢红包年味淡了吗?
高中语文知识清单
2020年中国数字游戏市场规模超2786亿元
将传统中国年过出时代味儿
(找句子)年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