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即墨—古城皋虞探密

作者:王 民 华

最近,我和老伴坐地铁11号线到皋虞站,赶皋虞大集。下车后,看见在车站西有一座非常显眼雄伟高大的牌坊,上梁前后分別写有 “ 皋虞古城 ” 和 “ 羲之祖居 ”八个大字,旁边巨大的彩色石碑写着 “ 皋虞 ”二字。

像这样的牌坊前几年去曲阜在那里见过 “ 至圣林 ”牌坊,在即墨古城见过石质的大牌坊,在青岛四方见过“ 海云庵 ” 牌坊,但在皋虞这里,也有这样古建筑牌坊,还是第一次知道。

看到这高大雄伟,金碧辉煌的古牌坊,引起我的关注,就没有心思赶集了,我让老伴在旁先休息一下,开始打听这牌坊的历史了。

问过几个路人,都说不了解,我又找了几个岁数大的老者了解,从他们简短的介绍中,得知皋虞这个地方是一处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

最近,在一个文史微信群中,从女作家江小清老师提供的资料中得知,我国的书圣王義之和明朝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王阳明的祖先王吉及子孙曾在皋虞居住过,都曾在历朝担任过要职,王吉死后,埋葬在此处。

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介绍:皋虞原为汉的县衙所在地,属琅琊郡。西汉时,这里名官辈出。

东皋虞西北宏大的古墓群埋葬着西汉名臣王吉及他的儿子王骏和孙子王崇,书圣王羲之是王吉的十五代孙。1982年王吉古墓群被列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史料记载:王氏始祖为东周灵王太子晋,其十九世王元为避灾来到皋虞,成为琅琊王氏的始迁祖,王吉墓葬群中已明确的墓主王吉为王氏第24世。王吉曾担任西汉谏大夫,他的儿子王骏曾任宰相,孙子王崇为抚平候。到晋代涌现出的宰相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和明代的大思想家王阳明都是王吉家族的后人。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王元徒迁瑯琊东部地区建村,村名曰 “ 皋虞 ”,“皋 ”是指近水之高地, “虞”是指掌山泽之官吏,故曰 “皋虞 ”。西汉初设置 “ 皋虞 ”县,王莽新政时,改皋虞为盈庐,莽亡后,原名恢复。虽然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历朝更新,但 “ 皋虞 ”这个地名一直保留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皋虞在历史上曾是政治,商贸,文化中心。每到传统的物资交流日,各地商贾和周边村民带着各种各样的物资和农副产品来这里交易,形成远近闻名的大集,延续至今。

青岛地铁11号线设 “皋虞 ”一站,自开通以来,每逢农历的一、六,青岛市内的居民,特别是老年朋友拿着小拉车坐地铁11号线去赶皋虞大集,人流如潮,使地铁列车成为了一趟 “ 赶集专列 “。这种兴旺景象也给古老的乡镇带来城乡交流的一派繁荣和生机。

青岛是一座历史深厚的文化城市,从战国的火牛阵,秦末的田横岛五百壮士,到近代戊戌变法的梁启超、康有为,以及"五四运动"的源头都与青岛有关。写一篇介绍皋虞的历史小文,分享历史文化知识,弘扬青岛历史的辉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访青岛即墨古城 感知历史文化魅力 发朋友圈后 都说漂亮
古城弥漫啤酒香—— 浪漫夏季 快乐青岛(9)
即墨古城
我为古城建设出份力
胶东古迹:参观两座清代的功德牌坊,在李沧的大枣园村
青岛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人烟稀少,不收门票也被遗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