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朔:中国作家就没几个人合格,贾平凹《废都》扒厕所,金庸抄袭

作为与莫言以及余华同时代的作家,王朔其实比之前两人还要早出名。然而虽然年少极负盛名,但他后来的路却似乎也比常人曲折许多。

在07年版税收入创收以后,在赚钱的道路上,他开始显露出一些滞后性。严肃的文学中,就连莫言也是在他之后才达到这样的高度。

王朔自小在京城长大的经历使得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京味儿。读过他的文字的都知道,他对于当代文学的走向和特点把握得十分精准到位。

这也从各种方面印证了,王朔的文学风格似乎更加适合当代的中国。

别具一格

或许跟他的风格有关,王朔对于时代的精准把握也让他本人成了“雄霸一方”的痞子形象。坐上时代的快车,之后的他便由沉默的文字组建成了一个“战斗狂人”。

批判似乎已经成了王朔现在的代名词。气势不减当年的鲁迅,文字的犀利程度不亚于辩驳会上的专业辩手。有人将他跟鲁迅比较,而他本人也对鲁迅有很多“话”要说。

即便王朔在文学中的地位不比莫言贾平凹,但他的粉丝却异常热衷于他的作品。这其实是源于王朔的敢“说”,我们说王朔的书,或许并没有那么优美动人,但他却总能够抓住读者的心。

是他把那些理所当然的,但我们时常难以启齿的话在不经意之间“呐喊”出来。正是这些无法表达的想法,让读者找到了归属感。

作品,通常以真诚打动人。王朔不算圣人,却能够做到绝对真诚,这对读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世间真诚难寻,王朔的真诚似乎饱藏在他对世事的批判精神中。

风雨欲来

但这样的王朔也经历了人生的风雪时期,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王朔都处于一种隐世的状态。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销声匿迹,文坛上也鲜有他的身影。

王朔不避讳自己想要“赚钱”的想法,一切不过是为了生活。这句话似乎充满了无奈,但这也确实就是生活,历经世事,回到最初的样子。我们一生都在追寻什么,然而兜兜转转,不过是又回到了原点。

商人逐利,资本轮番碾压而过,无论在那个圈子,大家都在“搞钱”。对于众生的大多数来说,这是常态,然而对于王朔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阻碍。

说是不屑于与这样的人交流,不如说是,即便是费心说了,也没有人能够理解。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王朔也只是做了属于自己的选择而已。

没几个合格作家

老一代的文学作家虽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文学却也是让人们回忆起他们的载体之一。这位昔日的偶像曾经说过,在中国的作家行列里边,没几个合格的。

他还曾评价著名作家贾平凹最深入人心的作品是扒厕所,这种“不着调”的言论在当今社会仍然被看成是异类。

可见王朔此人不拘小节,敢为人先的品质。《废都》这部作品问世,引起了读者的议论不休。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深刻的作品,但也有不少读者表示“口味太重”,难以消解。

大约是众口难调,这也在另一种程度上将这部作品以及贾平凹本人推上了舆论的高峰。

不仅如此,就连声名远扬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都曾被王朔评价过作品有抄袭的嫌疑。都说王朔在汉语言的拓展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这或许就是金庸避之不及的地方。

我们回看金庸的作品,往往会发现,这是一个回溯的过程。回溯传统语言的运用以及写作的手法,而王朔的作品显然是有更新发展的。

作为在现代汉语领域中有开拓性作为的作家之一,王朔能够从中脱颖而出靠的便是那种即便在市井之中依然“保持一份优雅”的从容。可以说,汉语也因为王朔而丰富了一些。

虽然在我们平时生活中,金庸的名字似乎比王朔更加令人追捧,但不得不说,金庸在汉语言中的贡献并不比王朔深远,甚至是倒退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便是金庸能够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并不是全部因为他在武侠小说独树一帜。

能够成就今天的金庸,其实是时代的选择,大批有影响力的文人站台以及大力宣传造就了金庸如今在武侠小说作家中的地位,这样的追捧势必会遭到另一些人的不满,王朔便在此列。

而另一方面,金庸的作品影视化以及诸多优秀影视作品的问世也使得原著再次大热。尤其是在大IP的引流下,许多影视作品已经成为经典,这也为金庸地位的提高奠定了无比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专业层面以及群众层面均获得了不同成就的金庸,自然而然也成为了人们印象中不可比拟的存在。

然而,虽然在文学地位上,王朔和金庸无法比较,但在影视编剧策划方面,王朔却显现出了很强的能力。许多由他改编的作品被一部一部地搬上了荧屏,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传播。

之前金庸也尝试参与作品影视化,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虽然是将自己的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但改编结果却遭到了人们“根本不懂金庸”的评论,之后金庸便放弃了改编工作。

结语

在短短的10年间,王朔曾两次成为媒体以及大众专注的焦点,这并不是偶然事件。

时代造价英雄,王朔的成功是时代的产物,当然,这其中也有他本人的天赋以及种种努力。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成功并非是一个人的功劳,王朔的成功也并非只靠他一人取得,一个人的成功或多或少来自于周围环境的“簇拥”以及本人的关系网

20世纪90年代初,王朔红极一时,尽管有人笑称他不过是搞了一场语言文字的游戏而已,但他确实以自己独到的方式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语言,这对于文坛界无疑是一次有利的尝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秋雨真实水平到底如何?易中天评价不留情面,金庸的评价很幽默
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百年后我们还会看鲁迅,但不一定还会看金庸
面对李敖和王朔的批评,金庸为何对李敖置之不理,却亲自回复了王朔
我曾坚信金庸是最优秀的作家
这个“世纪作家”排名,有哪些与你的想法有出入?
金庸的那些武侠小说,为什么一直不被主流严肃文学所肯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