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诗解读:月夜
                         ·方舟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中国古代婚姻包办,诗人不可能在婚前给妻子写诗,情诗要么写给妓女要么写给梦中情人。婚后产生的感情更多的是亲情,诗人为妻子写诗,通常是因为别离——生离或死别——思念所致。即使薄情如李白,也留下了几首“寄内”(寄给内人即妻子)诗,报个音信,说说想家了,从中看不出有多深的感情,例如李白流放夜郎时写的:“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南流夜郎寄内》)写法平庸,内容平淡,并没有天才灵气。李白也当面给妻子写过诗,不过按诗中自嘲,两人即使在一起也跟分居没什么区别:“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赠内》)(“太常妻”用的是东汉周泽的典故。周泽担任负责宗庙祭祀的太常,经常待在斋宫,有一次生病,妻子来看望他,他认为妻子犯了他的斋禁,将她收送诏狱。)  杜甫这首诗,就是夫妻别离时写的,写作的背景和《春望》相同:杜甫被叛军抓到了沦陷中的长安,妻子儿女在鄜州(现在的陕西富县),虽然隔得不远,但因为战乱,音信不通。某个月明之夜——从诗中的“寒”字可知应是秋天——杜甫看着明月,想起了家人。他还有一首《月夜忆舍弟》,也是秋夜见月思亲。然而,他看的是长安的月,想像的却是鄜州的月。当然,月亮是同一个,只不过看的人不同,所以更确切地说,是他自己在长安看月,想像妻子也在鄜州看月,他不在身边,所以妻子是一个人在深闺中看月。为什么是妻子一个人看月?不是还有儿女和妻子在一起吗?因为儿女还小得可怜,还不懂得想念困在长安的父亲,也就不会跟着一起看月,甚至不能理解母亲为什么要看月。小儿女不看月不懂相思,更显出妻子独自看月的相思之苦。因为在窗边看月久了,雾气把如云的头发打湿,清澈月光下如玉的手臂也感到寒冷。“香雾”(头发抹了香料让周围的雾也带上香气)、“云鬟”、“清辉”、“玉臂”都是非常艳丽的词藻,以“湿”、“寒”收尾却越发显得凄凉。但这种凄凉现在无法安慰,所以只能想像着未来什么时候重聚了,再一起靠着窗边薄薄的帷幕(“虚幌”意思是帷幕薄得若有若无)看月相互诉说别离之苦,让月光把两个人的泪痕照干。    自古以来有写自己思念亲人的诗歌,也有代亲人写思念自己的诗歌(例如李白有《自代内赠》),但明明是自己在思念亲人,却设身处地想像亲人如何孤苦地思念自己的,则是杜甫的首创。前人对这首诗的独特写作手法推崇备至,认为只有诗圣才写得出来,例如黄生评曰:“言不忆见忆,是句中藏句法。言干不见干,是言外见意法。‘照’字应‘月’字,‘双’字应‘独’字,语意玲珑,章法紧密,五律至此,无忝称圣矣。”但杜甫未必有心在此炫技。诗圣首先是情圣,伉俪情深,心心相印,自然而然地就会魂飞到对方身旁,想其所想,见其所见,感其所感,真情流露,浑然天成,无需刻意雕琢,也刻意雕琢不出来。前人有李诗是仙才不可学,杜诗可学也必学的说法。其实像这样渗透真情的诗篇,才是别人学不来的。2017.4.1.(XYS201704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一首白露诗,既有李白的情,又有王维的意
杜甫《月夜》赏析2
瀛奎律髓65·卷22月类,杜甫这些咏月诗,每首都有脍炙人口佳句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一起读古诗词丨你见过杜甫的柔情和李白、苏轼的婉约吗?都在这儿
杜甫《月夜》古诗原文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