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雍正大传》① | 生在帝王家的代价

10 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人物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雍正大传》第1天 来自十点人物志 00:00 12:56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 长海 朗读

领读 | 辛峰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雍正大传》。

《雍正大传》是畅销历史纪实作家关河十五州所写的历史著作。由于关河十五州素来以作品立论严谨、史料运用丰富全面,又同时兼顾文学笔法,《雍正大传》由此呈现出了极强的思辨性和极好的阅读体验。

尤其是关河十五州通过对众多史料的解读,以人性化的视角去关照一位帝王的内心世界,还原一位帝王充满复杂情感和生命张力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了雍正鲜明的个性是如何晕染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气和人文底色,而那个时代又是如何赋予雍正毁誉参半的人生的。

从九子夺储到荣登大宝,再到刷新吏治,这些惊心动魄的历史关头,雍正又是如何一一应对的呢?跟随关河十五州丰富细腻的历史笔触,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帝王家的教育

雍正登基之前的名字叫胤禛,他于1678年诞生于宫中,生母为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胤禛是她生的第一胎男孩儿。

胤禛诞生时,康熙已有了十个儿子,但能够健康成长的皇子只有胤禔、胤礽、胤祉三人,按照清代皇室规矩,皇子夭折,即不叙齿,也就是不再按年龄长幼在兄弟中排行,这样一来,胤禛便成了皇四子。

胤、禛二字在字典里都属于冷僻字,胤禛兄弟们的名字也一样,看上去怪怪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一旦被起名,人人就都要避讳其名字,甚至于连同音也不行。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本名纳兰成德,由于“成”与胤礽的礽(既可读“仍”也可读“成”)音同,所以只能改“成”为“性”。

皇帝这么多子子孙孙,只能多从冷僻字中挑选,如此才能尽可能减少日常生活中因避讳而造成的不便。

胤字是辈字排行,康熙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得以叙齿的二十个皇子用的都是这个字。禛字按辞书解释是“以真受福”,表示康熙希望他能够对上天和祖宗真诚,以此得到福佑。

从胤禛及其兄弟们被起名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们的人生将与普通人完全区分开来,但这并不是说他们能坐享其成,恰恰相反,他们从小就必须接受极其严格的皇家教育和训练。以胤禛为例,他自四岁起即入尚书房读书,学习满、汉文和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课程,同时接受骑射、游泳等军体课目的训练。

包括胤禛在内,所有皇子的老师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饱学之士。胤禛先后师从的老师分别有顾八代、张英、徐元梦等,与胤禛关系最密切的顾八代官至礼部尚书,胤禛给他的评价是“品行端方,学术醇正”。

讲授四书五经的张英、讲授满文的徐元梦也官至大学士,他们都是翰林院中最博学的人,从青年时期就在宫廷里培养的第一流人物。

在康熙和老师们的严厉督促下,皇子们一天之内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可用于玩乐,他们从懂事起,唯一能够当作娱乐和消遣的项目,恐怕就是骑马、射箭和使用各种火器了,但那其实也是在学习,只不过是不看书罢了。

皇室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就连很多大臣见了都叹为观止。清人赵翼有一次在朝中值早班,他在五鼓也就是凌晨四点钟左右入朝,那时候天还没亮,百官都未上朝,宫庭里只有几个打杂的在走动,赵翼自己也睡意未尽,就靠在柱子上打起了瞌睡。

就在这时,他隐隐约约地看到有一盏白纱灯进入了隆宗门,一问,才知道是皇子们的早课已经开始了。

赵翼是从读书求功名这条路上走过来的,他自认为学习已很刻苦,但还不能起这么早,没想到皇子们居然天天如此,他为此深受触动,感叹:“本朝家法之严,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

令人忧虑的立储问题

康熙是个深受汉文化熏陶,同时对汉文化也相当推崇的君主,他认识到,要想“垂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就必须学习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

众皇子中,胤禔是长子,可他是庶妃所生,在清代宫室中,庶妃是指地位很低、没有正式封号的妃嫔,这样胤禔就先被排除在外。皇次子胤礽比胤禔小两岁,他是康熙的原配妻子孝诚仁皇后的儿子,足称“嫡长子”。

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背景,孝诚仁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索尼没有附和鳌拜擅权之举,后来又领衔奏请康熙亲政,孝诚仁也因此备受康熙宠爱。不幸孝诚仁皇后刚生下胤礽就难产死了,这种痛心与怜惜互相交织的感情,使得康熙在自己二十二岁时,就决定立尚不满两周岁的胤礽为太子。

自胤礽被册立后,康熙寄予了无限期望,对他的关注和关心也远超过其他皇子。自胤礽六岁进学,康熙就专门为他挑选老师,胤礽的老师熊赐履、汤斌等人都是康熙朝著名的理学家。

康熙自己平时不管政务多么繁忙,都要抽出时间来亲自给胤礽讲四书五经,有一个阶段,甚至在每天临朝御政之前,还要让胤礽当着他的面,将前一天所授的功课内容背诵复述一遍,直至熟记和融会贯通为止。

成年后,胤礽更是显得才华横溢,他不但熟读诗书,通晓满汉文字,而且娴习骑射,康熙称赞他“骑射、言词、文字,无不及人处”。可惜,世上许多看似完美无缺的事物往往都经不起仔细推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置身于一片赞美声中,胤礽很早开始就已经变得飘飘然,乃至无心于学业,一心只想着以后如何继承皇位。

古代宫廷本就是个权斗的大舞台。康熙是现在的老皇帝,来日无多,早晚归西,太子是未来的新皇帝,如日中天,前景灿烂,这么一看,很多人都悄悄地把筹码放在了胤礽一头。

领侍卫大臣索额图系前辅政大臣索尼之子、胤礽的叔舅公,由他主持,围绕在太子周围的拥护者逐渐形成了一股庞大势力,此即所谓“太子党”。

太子废、争乱起

1697年,康熙以“私在皇太子处行走,甚属悖乱”为名,将胤礽身边的膳房人、茶房人或处死,或拘禁家中。

次年,为了让胤礽产生危机感,他又授诸子以世爵,授大皇子胤禔、三皇子胤祉为郡王,授四皇子胤禛以下四名皇子为贝勒。这些世爵封号均非徒有虚名的空衔,而是各自都能分到若干佐领,也能参与政务。

可是康熙的这一系列措施并没有能够完全起到他意想中的作用和效果。处死胤礽身边人事件和授爵,只是使太子党和太子地位受到削弱,但胤礽依然故我,贪财好利、暴戾不仁的坏毛病一个没改,连随康熙南巡期间都不知遮掩。

这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胤礽居然还有乱伦和养孪童的行径,康熙知道后很是气愤,坦承自己平时从不允许宫外的妇女随意出入宫内,也不让容貌姣好的少年随侍左右,谁知儿子却如此变态,实在是想不到。    

1708年夏天,康熙巡行塞外避暑,命胤礽等皇子随行。其间,一到晚上,胤礽就围着康熙的帐篷转,从帐篷的缝隙中窥视皇父的动静,康熙发现后,怀疑胤礽是想为索额图复仇,继续策划政变。

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此后经历过无数的惊涛骇浪,但他从来没有设想过,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会给自己造成致命威胁,这使他简直有一种防不胜防之感。 

思前想后,康熙不得不痛下决心。返程路上,他突然在行宫前召集诸王大臣,然后命令胤礽跪下,接着便老泪纵横地公布了皇太子不仁不孝的各种罪状,末了说:“朕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说完痛哭倒地,大臣们急忙上前将他扶起。

稍稍稳定心神后,康熙宣布皇太子胤礽没有资格接受祖宗创立的基业,将其废黜并加监禁。废立太子关乎国本,本应到京城祭告天地后再宣之于众,康熙如此急行废黜,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对于皇太子的劣行已经容忍了二十年之久,到了忍无可忍,无法再忍的地步。

康熙不知道的是,太子一废,才算真正拉开了皇室纷争的序幕,包括四皇子胤禛在内的其他皇子全都被卷入了这场旋涡之中。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雍正在皇家所接受的严厉而繁重的教育,以及皇家内的太子废立中围绕权力所展开的种种斗争。那么雍正是否会在太子被废之后也逐渐开始向争取储位的方向发展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注:图片源于网络。



-背景音乐-

《漫步湖边》《英雄辞》《清风捎安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康熙怎样教育子女
清代十二王:怡亲王胤祥(原创)
太子胤礽真的烂泥扶不上墙吗?真实历史上,胤礽为何被康熙废掉?
一代帝王康熙晚年的苦恼
康熙一废太子之后胤禔上了一封奏折让康熙倒吸了一口凉气
“正大光明”匾背后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