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之星 | 高速高机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视频)
userphoto

2022.07.18 北京

关注
2022年5月22-26日,第一届雷达未来之星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冉磊副教授于5月25日在该报告会上做了题为《高速高机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的学术报告。




报告简介




高速高机动平台(如无人机、导弹、高超飞行器等)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对提升平台的战场信息感知与精确打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主要研究了面向高速高机动平台的SAR成像技术,包括三部分研究内容:(1)针对前斜视SAR成像精度差与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结合目标检测技术的稀疏FFBP算法与基于图像频谱融合的快速FFBP算法,在保持时域成像精度的前提下提升了聚焦效率,利用大量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精度与效率。(2)针对运动误差导致的前斜视SAR空变散焦,提出了多种自聚焦算法,具体包括距离空变、两维空变以及三维航迹校正自聚焦算法,消除了图像散焦与几何畸变。(3)针对高速目标再入大气层时产生等离子鞘套导致雷达探测异常的问题,构建了目标电磁散射特性SAR成像测量系统,重点研究了测量环境中的强杂波抑制、目标高精度RCS反演等问题,实现了对等离子鞘套包覆目标的高精度RCS测量,并利用实验数据揭示了目标RCS随等离子体状态的变化规律。




报告视频







报告PPT




本报告PPT共31张。

专家简介

冉磊(1989 -),于201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雷达成像技术、雷达精确制导技术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航天科技集团创新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以及横向课题等共计1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ZF基础科研项目、JKW基础加强与创新特区项目以及工程研发类项目等1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SCI二区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担任IEEETGRS、IEEE JSTARS、REMOTE SENSING、IEEE GRSL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部分研究成果在第三届博新计划前沿论坛、IGARSS2019、CIE RADAR 2018等国际学术会议进行报告交流。参与筹备CIE RADAR 2021国际学术年会,担任session主席与国际联系人。获2020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18年度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室外SAR成像系统
学术报告|合成孔径雷达微波视觉三维成像(视频)
【前沿技术】DARPA寻求改进卫星图像显示的技术
【最新成果】一种结合稀疏重建和匹配滤波的距离模糊抑制方法
数字波束形成合成孔径雷达(DBSAR)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