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沙大起义:百万民众血战德寇

19448月,波兰首都华沙爆发大起义,起义军一度占领了大半个华沙城。起义坚持了63天,经过极为悲壮惨烈的战斗,起义被德国占领军残酷地镇压下去,一时间,华沙街头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场面惨不忍睹。
让人感到疑惑的是,这次起义发生在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希特勒的丧钟已经敲响的时候,当时西线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势如破竹,很快就席卷了大半个法国;东线攻势更盛,数百万苏联红军势不可挡,其前锋已直抵华沙城下。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按说起义应该取得成功。在此同时,罗马尼亚成功举行了8.23起义,不到10天,罗马尼亚境内大部分德军被消灭(共6万余人),三分之二国土被解放。可华沙起义,却因一些特殊原因而失败,留下了一段悲壮的可歌可泣的历史。
波兰出现两个政府
1944
7月,苏联红军进入波兰境内,波兰的解放指日可待。7月22日,根据波兰工人党的建议,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告成立,并开始行使临时政府的职权。可当时,在英国还有一个波兰政府——波兰流亡政府,他们本打算在不久之后返回祖国。这样,波兰就出现了两个政府,每个政府还都有自己的军队:民族解放委员会有人民军,流亡政府则有国家军。这些军队都是波兰境内的反德国占领军的武装,人民军是工人党(即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国家军则接受流亡政府的领导。
7月29日,波兰工人党通过莫斯科电台发表讲话,号召人民起义。见此情景,流亡政府以及背后的支持者英国便决定加快在华沙发动起义的步伐,以便流亡政府今后能在波兰顺利掌权,以免波兰落入苏联及共产党之手。就这样,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国家军总司令博尔·科莫罗夫斯基下令起义,时间是1944年8月1日,起义代号风暴
为了独自建立解放华沙的奇功,国家军没有把起义计划向苏军统帅部和波兰人民军透露,自断了外援之路。当时华沙有装备精良的4万多德军,波兰国家军虽然也有4万多人马,但装备太差,大部分部队没有武器,且弹药也仅够支持10来天。
这就注定起义必然是一场悲壮惨烈的抗争。
出其不意,起义初战告捷
由于保密性极高,德军虽然对起义有所提防,但起义的突然爆发仍然让德国占领军猝不及防。
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对波兰的战争,这一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波兰也成为第一批受德国戕害的国家,受害颇深。二战中,波兰死亡人数高达700多万,在欧洲仅次于苏联和德国。因此,波兰人民积蓄已久的对法西斯德国的憎恨,在这次起义中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起义令一下,国家军数万将士以极大的勇气投入战斗,2000多人民军将士闻讯也积极参战,华沙全城上百万居民或直接参战、或帮助助修工事运弹药,全城上下誓与法西斯决战到底。他们以老式步枪、大刀甚至砖头、石块,与侵略者展开血肉搏战。
由于当时在华沙城里的德国军队仅有1万多人,对付起义军有些捉襟见肘。德军想出动飞机,可那几天偏偏天气不好,飞机无法起飞,于是,德国人眼看着大半个华沙城落入起义军之手,希特勒为此暴怒异常。
从8月1日至5日,起义军接连攻占了华沙8个区中的4个和中心区的大部分。
孤军奋战,二十万人玉碎
华沙是中欧通往苏联和西欧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保住华沙,就可以大大延缓苏联红军的攻势。为此,希特勒命令:不惜一切代价镇压起义,保住华沙。
德军随即展开调动,在华沙城外作战的2万多军队奉命进城,从其他战场上调来的数万军队也向华沙运动,一场恶战开始了。
起义军经过几天消耗,弹药已不足了。西面,盟军时有飞机空投武器弹药,但大多落入敌手里;东面,苏军遇到德军顽强阻击,向华沙进攻的步伐也停滞了。
8月5日,德军向守在沃拉和奥霍塔两个区的起义军发起猛攻,二战中最惨烈的华沙巷战开始了。在这些地方,到处都可以看见起义军与敌人扭打在一起的场面,街头巷尾、房上房下,甚至下水道里,每一寸土地都是双方必争之地。在优势敌军的攻击下,5月6日沃拉区陷落,11日奥霍塔区也落入敌手。
随后,敌人把攻击目标集中在华沙老城区(古城),守卫老城的是9000起义将士。他们在德国飞机、坦克、大炮的轰鸣声里寸土不让,敌人狂轰滥炸,整条街整条街地纵火焚烧,起义将士则坚守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街垒,从每一个窗口、每一个掩体里都有起义军射出的子弹、投掷出的石块,数千敌人在这场攻守战中丧命。到9月2日,最后一批起义军撤向市中心区,坚守了4个星期的老城终于陷落。
至此,起义军只剩下市中心区的一部分阵地。此时,起义军已弹尽粮绝,并陷入敌人重围之中,与外界联系、运送给养的唯一通道——下水道也被德国人用毒气封锁,下水道里的起义将士和避难的百姓伤亡惨重。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起义将士仍然坚守了30天直到10月2日。这期间,苏联红军发起攻势,苏联空军也开始向起义军空投武器弹药和食品,但这一切为时已晚,起义军因伤亡惨重已无力再战。
10月2日,起义军代表被迫与德国签订投降协议,华沙起义在坚持了惊人的63天之后归于失败。
华沙起义给德国法西斯致命一击,共消灭敌人1万人、打伤敌人近万人,另有7000多德国兵下落不明。
起义军的英勇顽强使敌人近乎疯狂。在沃拉区保卫战中,敌人屠杀了近5万人,绝大多数是手无寸铁的华沙市民。在保卫奥霍塔区的战斗中,敌人为了减少伤亡,疯狂屠杀市民,只要是男人都在他们开枪射杀之列。据统计,华沙起义军有1.8万人牺牲,2.5万人受重伤,更有20万市民被屠杀,占当时华沙人口的五分之一。
华沙起义背后的大国矛盾
波兰在二战前是英国、法国的盟友,但当德国入侵波兰时,英、法却隔岸观火,并没有趁德国后方空虚时从西线发动进攻。二战后期,眼见苏联红军打到华沙城下,英国支持的波兰流亡政府怕华沙落入红色苏联之手,于是匆忙发动起义,导致起义军孤军奋战。英国虽然很想支持这次起义,但因英国军队尚在法国作战,鞭长莫及。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以波兰为跳板进攻俄国(苏联),所以苏联希望在波兰建立共产党政权,而对与英、美帝国主义一个鼻孔出气的波兰流亡政府,苏联当然没有好感。所以,对流亡政府发动的华沙起义,苏联也没有给予强有力的支援。虽然后来苏联派出飞机,并允许英美盟军利用其机场给华沙起义军援助,但为时已晚,大部分起义将士不是牺牲就是负重伤,已无力再战。轰轰烈烈的华沙大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沙起义历史真象
功败垂成:华沙起义
1944年华沙起义:波兰人民血战德国,为何二战后不恨德国反怪苏联
惨烈的华沙起义,最终有25万人被屠杀,是因为苏联没有进行援助吗?
几十万人的牺牲究竟是为了自由,还是为了意识形态《浴血华沙》深度解析
华沙起义中苏军真的在隔岸观火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