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部佳作缔造邵氏传奇

邵逸夫爵士不但亲手开创了邵氏电影公司,坚持古装片、功夫片和文艺片多种类型片发展的道路,将邵氏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影视帝国。对于电影人才,他更是善于提拔,邵氏的第一部票房佳片《江山美人》就是有当时年仅30岁的李翰祥所执导。《江山美人》的成功,不但让邵氏在香港站稳脚跟,更为邵氏敲开东南亚乃至北美电影市场的大门。

 

  邵氏公司出品了上百部影片,其中很多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这些影片捧红了多位导演和知名演员,包括林黛、李翰祥、胡金铨乐蒂等人。成为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邵氏兄弟美国买影院学营销 回香港创造邵氏帝国

 

  早先1930年代,邵逸夫和哥哥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并买下当地影院进行经营。无奈赶上经济大萧条,邵逸夫眼睁睁看着本来如日中天的电影业成为最先受到冲击的产业。于是,他决定回到香港,开办自己的影业公司,拍摄中国人爱看的电影。

 

古装片《江山美人》一炮打响 押赌注捧新人导演李翰祥

 

  1959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为了打响邵氏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从几十部剧本中,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不惜花费100万港币投资,并物色年仅30岁的李翰祥来执导。李翰祥虽然年纪轻轻,却靠着影评和编剧获圈内知名度,可谓青年才俊。李翰祥果然没有辜负邵逸夫的厚爱,《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当时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

 

古装片武侠片成拳头产业 开拓东南亚和北美市场

 

  《江山美人》成功之后,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倾注着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后,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观众简直为它着了魔。《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有位老太太居然连看了100多场。

 

  古装片固然好看又有噱头,不过类型单一难免造成观众疲劳。1973年,罗烈主演的功夫片《天下第一拳》一举打入美国电影市场。随后,《方世玉与洪熙官》《独臂刀》《大醉侠》等片的推出,让功夫片成为邵氏的王牌。此外,邵氏开发一系列爱情片,获得都市观众的追捧,更远销东南亚市场。从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日本、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家邵氏影片的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拍摄的中国影片。

 

  1973年,邵氏公司与英国咸马公司合拍恐怖片《七金尸》1976年,邵逸夫投资6000万港币拍摄詹姆斯·克莱尔的畅销小说《大班》的电影版;1978年,邵氏拿出1600万美元参与投资肖恩·康纳利主演的好莱坞巨片《地球浩劫》1982年,邵逸夫还投资了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科幻片《银翼杀手》。虽然这些影片票房平平,却为香港电影在海外市场树立口碑和影响力。

 

电影顽童邵逸夫 对电影永葆好奇心注重细节

 

  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上共获得奖项46项,创下了中国电影史上的高纪录。作为邵氏王国的总舵手,邵逸夫一直坚持观摩影片的好习惯,无论是自家出品、还是美国、日本的新片,都亲自观看,将最新的电影技法应用到邵氏出品的电影中。

 

  据香港媒体报道,邵逸夫生前每天都要看几个小时的电影,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一天看9部影片。有时他晚上有空,还会自己开车到电影院看电影,其实他不光为了看电影,还注意看观众的反应。好的电影和差的电影,他同样注意看,因为他要了解,好电影究竟是怎样好法,而差电影又差在哪里。所以,他看每一部影片都是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瞪大眼睛注意银幕上的每一个细节。永远对电影保持好奇心,成为邵逸夫乃至邵氏帝国永葆青春的秘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邵逸夫的传奇人生
50年重看邵氏
香港影视界“三巨头”的恩恩怨怨
黑白叠韵的上海弄堂——从小说到电影的《后门》(作者:冯艾弥)
??邵氏电影:一个时代的经典缩影
盘点邵逸夫88年影视路:创电视帝国 105岁卸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