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鱼在洋专栏】鱼缸里没有海洋(外一篇)

鱼在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理事,商洛市作协主席。著有《鱼在洋作品精选·雪夜奇遇》等作品10余种。现为商洛日报社副刊部主任。

鱼缸里没有海洋

文 | 鱼在洋

  人长着腿却走不出大山,这水没长脚,却哗啦哗啦往东边走,它们到哪里去了?小时候,我常坐南秦河边的石头上,望着从面前欢快流动的河水发呆。老是想着这个问题,却总是想不明白。

  大人们老不让娃游泳,总说当心到老河口去吃白米。可见水肯定要从老河口流过。长大了念书多了知道从秦岭里流出的南秦河先到了丹江再汇入汉水,再进了长江,再涌入浩瀚的海洋。前年路过老河口,还专门去路边农家乐吃了回白米饭,鲜鱼新米,味道不错。

  姓鱼的人少却是古老的姓氏。老姓氏都是用自己认识的自然万物来起的,谁占的早是谁的。姓了这个姓便与水中的鱼儿有了某种神秘的关联,不是血缘,却如文化一样说不清道不明。

  写过诗的老父亲一生最好的诗便是给我起名字的这三个字,初次见面的朋友总会先记住我的名字。记得那次在省上开个新闻培训会,同事兴冲冲向外地一个美女介绍说,这是著名作家某某某,美女淡淡一笑,名字起得好。场面有点尴尬。显然我名气不够大,要是贾平凹人家早扑过来合影了,不过至少还有个不俗的名字。

  有个朋友开玩笑说,你叫鱼在洋却一辈子窝在山里,可见缺啥想啥。我灵机一动说,你叫忠慧,可见不忠不慧,一看就不是好人。他无语我洋洋自得,当然只是开玩笑而已。心里想想也是,名字跟人生是反反,海洋毕竟才是鱼儿的天堂。

  当第三次坐在青岛的黄海边时,面朝大海,春已过花已败,喝着啤酒,看着浪一次次扑过来,心潮如水,随着浪花一起哗啦啦流动……

  第一次见大海在北戴河,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我去《儿童文学》的主管单位团中央的招待所疗养那年我21,背着个黄挎包为省钱在北京火车站广场的夏夜让警察踢醒到那个地方时迎面看见大海从天下扑来,这才理解了李白关于黄河的诗那个时候文学是神,热得一塌糊涂。刚写过一两篇作品的人就能像高干一样,在这么高大上的地方白吃白喝白玩,让人如今想起来都恍然如梦。

  第二次见大海在是新世纪刚刚开始从三亚到天涯海角去看海,明白了啥叫天蓝蓝海蓝蓝。这时候钱是神。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欲望的牛鬼蛇神都跑了出来。在中国文化的标杆人物苏东坡流放过的地方,到处是铜臭之气。老是担心被宰,心不安,美景也有点失真。

  这回到青岛海边,就像中年人的心境,见过了太多的风雨,心如止水,不悲不喜。文学不热了,要钱不要脸的风气也淡了,对老先人留下的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多了。走在孔孟的故乡,在泰山的脚下,在莫言直不起腰的草屋下面,对中国文化的博大顶礼膜拜,对文学大神心生敬意。圣人大,泰山高,还有莫言的红高梁。文化底子厚重的齐鲁大地上,莫言也只是一株有名的红高粱,没啥值得大呼小叫的,就像眼前的海洋,不会为一朵浪花激动不已的。

  亲戚家有个比茶几还大的鱼缸,每次去串门都能看见七八条五光十色的金鱼快活地游来游去。亲戚还有专门的水泵为小家伙们换水加氧,照顾得比对孩子还上心。小鱼们天天看到的便是眼前这汪水,吃着专门的鱼粮,倒也快活自在。

  想着庄子和惠子在濠水边关于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著名争论,人与鱼、物与己、醒与梦、蝴蝶与庄周……如今想来也算不清这笔糊涂账。当然也没法去知道鱼们还有没有远方,还有没有梦想的海洋。

  山里呆惯了,也像呆在个山围起来的大鱼缸,就眼前那点水,扑腾几下就见了底,眼界自然也小了,要不人家咋会说,小水养不了大鱼。就像样板戏里江水英说的,巴掌山挡住了你的双眼。

  故乡的人恨秦岭又爱秦岭,也叫秦岭挡住了目光。当年没得高速路,这道岭挡住的是出门的路。如今隧道从山的肚子里穿过,路通了,心里的岭还在,跟不上外面世界的精彩。

  坐在自己炕头上喊叫厉害了我的家,却不出去看看人家游艇早就在海洋里乘风破浪了。老先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确是真理中的真理,读书少了,不知文化之深厚;走的路少了,不知山河之博大神州之壮丽。年少时多去闯闯,见的世面多了,方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年老时也出去转转,趁着还能走能跑,游游山玩玩水过过眼瘾,也算给自己没有去过远方的一个交代……

  人生就像一条鱼,谁都想在水里使劲游,到大河,到大海,到大洋,能在海洋的大风大浪里实现梦想。要是万一呆在个山围起来一样的大鱼缸,也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像南秦河边欢快流动的河水一样,尽力地日夜不息向东流,流向自己的远方,流向梦想的海洋……

东北乡没见红高粱

  别克商务车在平原上奔驰,靠着手机的导航,从青岛跑了二三百里路,总算在一个不起眼的胶河长堤边找到了莫言旧居几个字,站在低矮的门前,让人恍然隔世。

  院子不大,三间小屋里炕上有一家人吃饭的小方桌。他们家几个孩子都出生在这著名的土炕上。到里面转转,有点压抑也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像是我小时候农家的模样。房子显然修过,只是加固了些,修旧如旧,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院外有几十棵高大的树,几个商贩吆喝着,除了我们六个人,只有两三个来逛的人。天阴着,有小小的雨点落下,高粱酒的广告到处都是,去个小店用小杯品了品,像包谷酒又清纯些。有卖书剪纸和弹弓的,孩子买了个,才十块,却黄身厚皮,像山东人一样实在。

  从山里出来时,文友就说,得到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去,揭一块墙皮回来,让咱们也沾沾得诺贝尔奖的灵气,神气。我在院子里四处打量,果然有多处墙面补过的痕迹。看来那年老莫获奖后,蜂拥而至的崇拜者还真像传说里的剥下偷走了不少的墙皮,不知给他们带来了好运没有?文学没有复制性,想坐上别人的高铁去领奖门都没有。

  “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这是莫言《红高粱》中的金句。当我读完这部中篇时,一下被他天马行空般的想像力折服了。

  尤其是张艺谋拍的电影,更用色彩把红高粱敢爱敢恨的故事推向了极致。姜文的男人味,巩俐的小虎牙,让正当青春的我等着迷。

  记得当年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看了电影后,激动得睡不着觉,一人打了一老碗散白酒,学着电影里的“我爷”他们,冲着街上走过的漂亮姑娘,野着嗓子吼着“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

  现如今想来,烫着爆炸头穿着喇叭裤的年青的我们,也算人不疯狂枉少年。倒是那阵我们也挺理智的,没有像电影里的男人们豪情万丈地将碗摔在地上,老板早就防着这一手,说一个碗十块,那时一月才挣几十块。腰里没铜,不敢豪情呀。

  好多年后,这个有着超级想像力的高密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文人们奔走相告,像是文学又上了神坛。

  故乡的朋友们好多为贾平凹鸣不平。因为他俩有好多共同处,都是农村娃都受过大苦,都是一路写来,写了三四十年。在影响上老贾还大些。我常常同朋友说这话题,老贾没在北京,占不上地利,又没得过诺贝尔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去他家过年又多次推荐,更没张艺谋那个电影让世界知道了他的名字。再加上中国富了,洋评委的目光也投向了这片东方热土……

  有回一个见多识广的朋友更说得让人信服,诺贝尔给科学、和平和文学评奖,解决的的是物质和精神的问题。莫言小说总是写在鸦片战争之后,失魂落魄的国人灵魂的苦难历程,这便是诺贝尔关注的痛点。老莫得奖,不算意外。老贾也朝这条路上走着,说不定哪天也能站到那个台子上去。

  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就像鲁镇之于鲁迅,贾平凹之于棣花,马孔多之于马尔克斯,约克纳帕塔法镇之于福克纳。高密东北乡也只是“一张邮票大小的地方”,也足以让人“写一辈子,都写不完”。作为文学人,谁没有自己的一个高密东北乡?

  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大棚和包谷,没看见一棵红高粱。问老乡,他们说,那是早年的粗粮,谁还种呀?几十年都不种了。不仅高粱很少种,其他种类繁多的杂粮也不怎么种了。高粱粗拉拉的,不好吃。倒是拍电影和电视时种过几百亩,好多当地人都去看稀奇呢。

  看名人旧居,就像寻找自己初恋。想得有多美好,结局就有多失落。就像到了东北乡,没见红高粱。好在我等是文学铁杆粉丝,至少看到了从姓管的后生到成名的莫言是从低矮的柴门走出来的,经历了多少的磨难,才走上高高的领奖台。寒门出英才,大人物大多都是苦出身呀。

  阴着的天渐渐亮了几多,高密宽阔的大街上有个美团上评分第一的炉包店,去品尝了一回,肉的海鲜的菜的全烤在一笼里,像莫言小说一样充满想像力。莫言小说里写过,他也爱吃。味道有点像故乡的水煎包子。用一个字来说,香。

精彩推荐,点开可直接阅读

【鱼在洋专栏】敬畏

【鱼在洋专栏】挂笔

【鱼在洋专栏】作家和驴

【鱼在洋专栏】撵走的和撵不走的

【鱼在洋专栏】在文学的夜空里回望童年

【鱼在洋原创】 文学的路口

【鱼在洋原创】文学的后院

【鱼在洋原创】文学的粉丝

鱼在洋 || 人民的名义

END

     温馨提示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公众号每天编发的作品,会在【搜狐文化】、【今日头条】等选择编发推送,请作者自行搜索关注。

  1、【嘉年华时光】每星期天休刊,重大节假日除外。

  2、投稿时若配有插图,请作者选用横向构图的照片并且备注文字说明后,打包发送邮箱。

  3、赞赏即稿酬,读者赞赏的70%为原创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嘉年华时光  原创文学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六位当代作家的故乡眺望文学的风景 作者:张同道
贾平凹与莫言的情谊:天地有大美而莫言,古今无丑石可平凹
评点莫言
走进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家乡高密,探秘红高粱周迅九儿拍摄地之谜
每日荐书20210217
茂腔,高密东北乡的主旋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