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漫谈】摩罗:《论语》的第一主题是“修身” (上)

“仁”与“修身”、“修己”

《论语》的第一主题是“修身”,这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当然《论语》的核心主题并不是修身,它是要我们达到仁的状态,它的核心概念应该是“仁”,以仁救人心,要用礼来救世道,是以仁救心,以礼救世,这是它的核心主张。但是你救人心怎么救法?通过什么方法救?救世也要通过人来救?通过什么样的人来救?这个很重要。所以在《论语》中,它讲修身讲的特别多。因为在孔子和他优秀的门徒看来,要以仁救心也好,以礼救世也好,都要依托人来做这个事。来做这个事的人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要修身,为救心救世准备条件。所以我认为在《论语》中,“修身”是最大的主题。后来也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作为一个起点,所以从《大学》里面来说,也是把修身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我讲《论语》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就是一定要结合《论语》的文字来讲《论语》。“修身”这个概念在《论语》中没有出现,但是我在学习《论语》上我还是把它作为一个概括词来概括这个理念。《论语》中有“修己”这个概念,没有“修身”这个概念,但是“修己”跟“修身”实际上是一个意思,都是强调精神人格的修炼,这是相通的。我把《论语》中论述“修身”的条文20几条摘出来,同时分了四类来理解它,看孔子和他的优秀门徒,究竟从几个侧面来阐述“修身”问题。

 

四个方面解读“修身”

一、“人不知而不愠”

孔子提出的这个文字就是《论语》的开篇第一章,我对第一章比较感兴趣,觉得第一章其实是一个团队宣言。孔子在当时的社会不被看中,不被接纳,他带着一帮学生想推行自己的主张。这些学生刚来的时候也看不到有多少希望,说,老师我在你这里学,学完了之后谁要我去当官?所以孔子建立这个团队,给大家打气,给学生坚定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孔子不是一个一般的老师,他是这个团队的领袖。从社会意义来说,他是团队的领袖;从政治角度来说,他有宏大的政治理想,要靠他这个团队来实现。所以孔子怎么样组织和领导这个团队非常重要。学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论语》的第一章就编了这段孔子进行团队建设的文字。相当于我们企业家领导企业的时候,建立一个企业文化;甚至也可以说相当于当年共产党的领导人建立了一个党,要用什么东西来领导这个党,凝聚这个党,是这样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孔子学生经常说,在这里学习感觉不到有前途,内心不快乐,又不被大家了解,大家瞧不起我们,觉得我们空的理想,讲仁政、讲礼这些东西和社会很隔绝,所以学生很迷茫。孔子让大家找出的乐子,找出喜悦来,找出坚持下去的理由,所以他说了三句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在这里认真学先王的圣贤之道,而且适时地演习、实践,所以这一条,用圣贤之学来吸引学生本身就很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觉得也有乐的东西,无论是近的地方还是远的地方,背着腊肉往这里赶的人有的是,你们珍惜机会吧!所以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朋”有两层意思:第一种,同一师门的人;第二种,是相同志向的人叫“朋”。

我们学礼的先王之道,人家学的不是仁政,都想各自为政做世界老大,所以我们这一套东西没有人喜欢。面对这个问题,孔子只能另外找一个标准,他必须建一个标准,来凌驾于世俗的标准之上,才能够让学生心服口服。所以他提出“人不知而不愠”,人家不了解我们,不理解我们,也没有任用我们的打算,不想任用我们去当官。可是我们的反应呢?如果人家不任用我们,我们就不高兴,我们不就是常人吗?我给你们的思想不就是当圣贤嘛,人家不了解你,你要自己懂得自己,你要有自足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估,你自己知道价值足以。你对别人对你的不尊重、不理解,别生气,你要进入这个状态,你才是真君子。

孔子要求学生当君子,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现在他把“人不知而不愠”当做条件摆出来,我们自己是自足的,我们不对外生气,我们只对内提要求。这样学生的心理就得到了激励,就能够坚持起来,能够稳定下来。所以我觉得这一段是孔子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人,进行团队建设给大家找精神凝聚力的一条纲领。第一章就是这个团队的纲领,从今往后这个团队就明白,我们活着是为了先王标准,而不是说让周边世俗的人不认可我们,不欢迎我们,于是就把这个团队的目标确定下来了,所以这一章特别重要,成为第一章。

上面讲“人不知而不愠”讲一遍讲不够,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动摇了,所以孔子就反复讲“人不知而不愠”,一定要让大家做到。所以在《论语》往后各章,很多地方讲的是同样的意思。孔子说,我们不要担忧人家不知道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你不要担心别人说你不能做官,你要知道有机会来的时候,你有能够当官,有能够治国平天下吗?我们要从自己的角度解决问题。在另外一个场合孔子又强调,“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我们不要抱怨说没有给我一定的岗位,如果给你岗位,你是否可以做好,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素质。在另一个场合孔子对徒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面讲我们不希望外界人理解我们,我们首先要考虑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自我角度来说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觉得这个诸侯你了解吗?诸侯了解你吗?孔子对他的学生所提出的要求更高,一步一步的在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他希望孔门所有的弟子,要在自己的内心修炼好自己,积聚好能量,将来能到社会上担当大任。各诸侯国之间都想当老大,天天你打来我打去,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孔子觉得这个世道不可忍受,为了万民他要开辟一个新的世道,所以他就招收了这些弟子,建立了这样的团队,传播先王圣学,传播仁,传播礼。他把这种大志逐步灌输给了他的学生。


刚才讲的“人不知而不愠”就是他做的第一步工作,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建设我们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标准,超乎乱世之上的标准,这个标准跟先王时期是一致的,是要挽救这个乱世。不以外界认可为条件,而靠自己认可自己,向内追求,向内求索。这讲的是孔子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提出“人不知而不愠”,怎么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我们要想在精神上有一点点长进,这个过程是十分艰难的。那么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
 

二、三省吾身,修信修恕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就在做这种工作,帮助自己和孔门所有人来实现“人不知而不愠”,那就是通过“三省吾身”。

这里引一段话非常有名曾子说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的内心世界,“三”是指“多”,多次反省我自己的内心世界。各个方面进行反省,他罗列了三个方面:“为人谋而不忠乎”,我为人办事是不是用尽了自己的能力。“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概括为两个字“担当”。我们忠于国家要为国家承担责任,要有担当。我们跟朋友讲信义,这是要付出努力的,付出代价的,这个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就是担当。《论语》中为什么要说这个“信”呢?朋友之间要讲“信”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很难做到。关键时刻为了维护朋友之间的友谊,是要有担当的,所以信的基本含义是“担当”。“传不习乎?”这句话有两个解法。曾子要传给学生的那些知识那些大道,他自己是不是很熟悉,自己是不是在这个领域,这是一个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传不习乎?”。这是解决“人不知而不愠”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那就是“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子提出来的,他提出来之后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吾日三省吾身”这个方法得到了中国人世世代代的理解和尊重,而且很多人都信奉。 

这一章又是重点,又重复了“信”的问题。孔子反反复复跟学生谈“信”的问题。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不讲信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一个人没有担当就不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群体当中没有担当就不是群体的人,不是这个群体的人那就不是人,因为人是社会人。


他还打了个比方,“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就是说的古代的马车,有一个很长的圆,前面连接一个横杠架在马车上走。如果没有这个栓子,马就把横杠往前拉了车子也不动。所以輗是一个车子的必要要素,没有这个要素,这个车就不称为车。

 
没有“信”这个要素,人就不成为人,你就承担不了人的社会职能,这个比方打的比较彻底。彻底告诉人,“信”,人的社会信用和精神人格建构何等重要,把他提到这样重要的位置进行理解。我们有人总结儒家的学说,讲“仁、义、礼、智、信”,把“信”一定要列进去。它是人之成为人的一个必要因素,没有这个因素就不是人。这一条是孔子主动谈他自己的特点,用来启发学生。他对曾子说,他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因为曾子是悟性特别好的时候,孔子说什么的时候他马上表态。孔子很高兴,因为他一出口学生能够听得懂,他很高兴。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其他人都听不懂,就问指的是什么?曾子是真懂老师的,曾子告诉他:“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里有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曾子对孔子的解读,他悟到了“忠、恕”。“忠”就是讲的担当,孔子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孔子讲的是有担当精神,这是积极的担当;“恕”,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消极的担当,我们要包容别人,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担当。所以曾子对孔子的理解很到位,这是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含义,孔子为什么要强调“吾道一以贯之”,这和第二章极其相关。孔子问他的学生,你们是不是认为我就是一个博文多识的人,学生说难道不是这样?孔子说,不是,你想错了。他说,我的特点是“一以贯之”,我靠的不是博闻强记,我靠的不是知识渊博,我靠的是“一以贯之”。这是孔子在强调自己的特点。知识是死的东西,一个一个知识记在一个人脑子里,如果他没有组织化,没有一个核心把它组织起来,这些知识的意义不大,而且它们之间也不能内化为人格的修养,它只是一个知识。一旦知识围绕某一个中心呈组织化状态,系统化状态,这个知识就是融会贯通,就会帮助你的品德、心性往上发展,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孔子特别强调,他自己的特点他是“一以贯之”,他是有核心概念的。这些核心概念是什么呢?就是“仁、理、忠、恕”这些概念。孔子当时的知识很渊博,各诸侯国遇到问题,自己想不明白都派特使来问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儿,孔子每个都可以解释清清楚楚,所以孔子学问很大,知识很渊博。孔子担心自己的学生用世俗眼光看待他,认为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这样的话这个团队就不能称之为团队了。你到这里来不是来学习的,是要有目标,有理想,有担当,要能够完成孔子给予你的使命。所以孔子跟学生反反复复讲这些东西。

孔子说,我的特点是什么?我有一个“道”,终身围绕这个“道”做文章。我所有知识都是为了推行先王的仁政,推行先王的礼乐文明,让天下进入大同。我的志在这里,不是在于知识。孔子在跟学生讲这个意思。如果不讲清楚这样的意思,学生对他没有这样的理解,那学生将来的言行和孔子教育没有多大的关系。你不就是学了一点知识谋一碗饭吃吗?和今天的读书人是一样的,就是混一个教授职称。孔子对他学生的要求不是这样的,他要求他的学生成为文化意义上的敢死队,要替天行道这样的勇士,仁人志士。所以他老跟他的学生灌输他的这种特点。他是围绕“道”来组织知识的,不是一个博闻强识的人。

现在据说在全世界非常受推崇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个词一句话,我能够记住并且奉行一辈子,而且奉行一辈子都不违背大道。孔子说有,有这样的话,有这样的原则,那就是“恕”。说完“恕”之后他做了一个补充,规范学生从什么方面理解这个“恕”,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们做人不要太强大了,我们做人做得小一点,保守一点、温和一点,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其他人之上,我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是一个底线,孔子告诉他一个底线,你将来的发展要保持这个底线。所以这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看到它是人类建立仁礼观的一个底线。至于积极的价值观就是“忠、信、孝”那几个价值观。“恕”就是消极的价值观,不能强加于人,要包容人,尊重人。要让别人跟你一样平等的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不要把别人的存在成为你的工具。别人的存在有他自己的价值,他应该有他自己的发展空间,我们不要破坏他的空间,不要把他的发展空间挤占了,变成我们自己的空间。你想想,如果他把我们自己的空间掠夺去变成他的空间,我们开心吗?我们肯定不开心,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不要掠夺他的空间。孔子建构了这么一条消极的底线价值,要他的学生不要违背,要记住这个底线,不要颠破。


据说现在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都非常推崇《论语》中主张的这种伦理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说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什么众多差异,你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讨论,千千万万个角度都可以讨论。但是其中有一个角度就是这一条底线价值,我觉得西方文化没有这个底线,他对别人的存在缺乏尊重和包容。他认为所有人,他只要存在,只有通过成全我的价值他才有价值,如果不是为了成全我的价值,他怎么存在是没有价值的,这是西方人普遍的观念。西方人用这样的观念,推动自己的发展,把自己的种族扩散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中国人有这个底线。现在的西方人认为古希腊、古罗马作为他们的传统来源。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特征,奴隶只有通过成全奴隶主的意志才有价值,这是奴隶制的特点。所以西方早期漫长的奴隶制度,养成了这种伦理观念,他人,即奴隶和一切可以变为奴隶的人,这个他人只有通过成全我的利益才有价值,如果不能成全我的利益就干掉。

所以我们从这方面可以看到中西文化在伦理价值上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的人文学说是在奴隶制度的社会背景下起源的人文学说,他们政治学说的基调就是绝不能给别人留下生存空间,不尊重别人的生存空间。所以他觉得奴隶就是我们的工具,他就是干活的,他只有干活创造财富才有价值。西方整个政治学说、伦理学说都是在古希腊、古罗马奴隶社会背景下起源的,所以他们充满了这种思想。


中国历史上有过奴隶,但是从来没有过奴隶社会。奴隶制度不是那个社会的主流制度就不能叫做奴隶社会,所以中国是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的文明,我们建立起来农耕文化以后,是懂得尊重其他人的生存权,生存空间,我们懂得这样的东西。 所以孔子这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说起来简单八个字,但是它是在孔子之前几千年或者几万年的文化观念的积累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它不仅仅是孔子的思想,也是尧舜的思想,也是炎黄的思想,它是中华民族从很早以来,一直在建构的价值观,建构到孔子这个时代,所以它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儒学就是这样的特点,儒学建立的社会制度是有一定等级的社会制度。因为人分等级是客观存在,他认为社会每一个等级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让大家各自在自己的空间中发展,这是儒家的主张,跟体现的伦理是密切相关的。要实现“人不知而不愠”要有途径,孔子和他的门徒就设计了“三省吾身”的方法,后面还要强化三省吾身,强化自省的问题,强化通过自省克服自身的问题。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四观国学交流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观导师摩罗:《论语》的第一主题:修身
论语:学如不及,犹恐失之(8-17)
论语7.20
孔子的传世名言是什么?
【共读】《论语》先进篇第七
《论语》:识人需要大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