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十二个原穴,可治疗疼痛问题!老祖宗传下来的

头疼、颈肩疼痛、腰腿疼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问题,有时候疾病发作,疼起来真是要命。吃止疼药只能起到麻痹神经的作用,不吃,又会疼。而且经常吃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不良影响。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我们身体十二经脉对应的十二原穴。这些穴位可以缓解和减轻我们身体各处的疼痛问题。能治疗我们身体的各样疾病。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原穴历史来源】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有一原穴。《难经·六十六难》阐述原穴的意义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气)。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上焦、中焦、下焦),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穴)也。”这是指原穴关系到原气,原气来自“脐下肾间”,通过三焦散布于四肢,当其驻留的部位就称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一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在矣。”近代对经络的研究,也常以原穴作为本经的代表穴。

《灵枢·九针十原》所说的十二原,是指两侧阴经(五脏)的原穴再加上腹部“膏之原”(原称“膈之原”)鸠尾和“肓之原”气海(脖映)。至《难经》以后,才列举十二经的全部原穴。其中阴经的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输”穴相同,旧经则另有专穴。

【原穴治病原理】

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原输穴相配治疗本经疾病;原合穴相配,治疗脏腑间相关疾病等。

【十二原穴介绍】

'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我们身体的各样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我们的五脏六腑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五脏六腑对应的十二原穴,来缓解和治疗我们身体的各样疾病。那么我们身体的十二原穴分别在哪里?它们分别能治疗哪些疾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太渊穴

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痛,心悸,腕臂痛。现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心绞痛肋间神经痛无脉症腕关节疼痛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颈项痛,目赤肿痛,鼻衄,鼻塞,鼻渊,齿痛,耳聋,面肿,咽喉肿痛,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腹痛,痢疾,便秘,闭经,滞产,小儿惊风,上肢疼痛,痿痹。现多用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电光性眼炎,近视眼,腮腺炎,扁桃体炎,舌炎,牙龈炎,牙痛,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冲阳穴

位置:在足背最高处,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上齿痛,足背红肿,口眼歪斜,足痿。现多用于齿龈炎,癫痫,脉管炎等。

太白穴

位置: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脚气。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胃痉挛等。

神门穴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中热,目黄。现多用于无脉症,神经衰弱,心绞痛,癔病,舌骨肌麻痹,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腕骨穴

位置: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主治:热病无汗,头痛,项强,指挛腕痛,黄疸。现多用于口腔炎,糖尿病等。

京骨穴

位置: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痫证。现多用于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等。

太溪穴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咽喉干痛,齿痛,耳聋,耳鸣,头晕,咳血,气喘,消渴,月经不调,不寐,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

大陵穴

位置:在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症,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现多用于心动过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阳池穴

位置: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主治:肩臂痛,腕痛,疟疾,耳聋,消渴。现多用于腕关节炎,风湿热,糖尿病等。

丘墟穴

位置: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呕吐,嗳酸,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现多用于胆囊炎等。

太冲穴

位置: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郁证,小儿惊风,口喎,胁痛,崩漏,疝气,小便不利,痫证,内踝前缘痛。现多用于高血压,尿路感染,乳腺炎,精神分裂症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经络原穴详解: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上)
六腑原气所聚集的六个穴位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你了解原穴吗?
针灸治疗腰痛的穴位内容和作用
十四经络简介——了解存在每一个人身上却鲜有人通晓的经络
阳池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