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物的类人行为

动物的类人行为

2005-10-25

  从生物的进化角度来说,人是由动物演变而来的。今天,我们看到动物的各种各样的类人行为,并非完全是向人学来的,而是它们原先就有的。不过,在人类与动物的长期相处中,一直存在着相互模拟,相互学习的行为方式

  争斗与让步
  在人类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吵嘴和打架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同样,在动物世界中,争斗现象也屡见不鲜。两者的争斗原因和争斗程度也十分相似。
  动物之间的争斗原因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6种:争夺地盘、争夺食物、争夺异性、保护幼仔、好胜逞强和弄假成真。不过,动物争斗也有分寸,它们会尽量避免流血事件,防止出现“你死我活”的场面。这是为什么呢?据动物行为学家的新近研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
  第一,动物也会考虑后果。因为动物争斗时,败者必定会受伤甚至丧命,而胜者也可能受伤,两败俱伤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因此,胜利者会尽量避免受伤,以免影响自己今后的正常生活,以及感染其他病症。为此,动物在争斗时往往“手下留情”。
  第二,动物也有中断争斗的措施。一般来说,如果双方力量十分悬殊,它们是不会打斗起来的,最多只是稍微碰触一下。只有当双方力量相差无几时,才会爆发激烈的争斗。不过,双方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以后,力量的强弱也会有所显现。此时,弱者大多有自知之明,会摆出认输或投降的姿态,以求对方网开一面,就此让步。例如,两只狮子在争斗时,其中一方把颈脖伸向对方,对方立即知道这是“屈服”的信号,便会停止进攻。又如,两条狗在互相撕咬时,其中之一若肚皮朝天躺倒在地,就表示“甘拜下风”,这场争斗马上会停止,胜利者在旁稍站一会儿,就会离开现场。
  在动物世界里,是否也有“动嘴不动手”的争斗呢?有。其中最典型的要属热带的吼猴了。每个猴群有自己的领地,它们常常向邻近的猴群宣布:“这里是我们的领地,不准入侵!”如果邻近的猴群逾越边界线,占据群与入侵群就会展开一场激烈较量的吼声战,但是它们大多不会发生肉搏战。交战双方以吼声大小决定胜负。如果占据群的吼声压倒了入侵群,那么入侵群就会乖乖地退出边界,宣告“投降”;反之,占据群只好“垂头丧气”,将自己占据的地盘拱手让给入侵群。
  “虚张声势”也是动物争斗中的一种策略。两只蟋蟀在交战之前,先张开大牙发出巨声,企图吓退对方。老鼠在遇上狼、猞猁、狗等天敌时,明知自己不是对手也不快逃,反而张开嘴巴发出“嘶嘶”声和嗥叫声威吓敌人。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的一些变色龙,遇上猛兽时会像诸葛亮一样施“空城计”——立即吸气,膨胀全身,同时发出“嘶嘶”的声音,使来犯者误以为它们十分强大,不敢接近,然后它们乘机溜之大吉。美洲獾在碰上强敌时,并非拔腿就逃,而是毫不退缩,马上鼓起自己松散的兽皮,就像吹泡泡糖似的,越鼓越大,给来犯者造成对手是庞然大物的假象,以此吓走来犯者。

  自疗疾病
  昔日,由于医疗技术不发达,人类采集药草或以其他土方治病,而且今天民间还在沿用。其实,这些方法并非人类的创举,一些野生动物早已应用了,而且还成了人类的医术“老师”。原始森林是野生动物取之不尽的天然药库,这些药草和其他土方可治疗1 000多种疾病,涉及外伤、内科病、皮肤病、寄生虫病、伤科和骨科以及妇科等领域。能自疗疾病的动物种类十分广泛,不仅高等动物有上述本领,低等动物也有。
  有位哈尼族医生,一天看到一条蜈蚣被砍成两段后未死,另一条蜈蚣找来一片嫩叶,把它覆盖在两段蜈蚣上,大约过半个小时,那条被斩断的蜈蚣竟然连成一体,然后慢慢爬走了。医生由此受到启迪,配制了一种接骨的草药,专门医治骨折,几乎药到病除。
  一条蝮蛇被另一条蛇咬伤了头部,起初出了一点血,不一会头部全肿了。这时它拼命喝水,有人统计过,在14分钟内它竟连续喝了216口水。过了2个小时后,这条蛇头部的肿胀就渐渐消失了。这跟人们在抢救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时的情景有点不谋而合,医生也是给病人大量输液,来加快排毒速度的。
  有些鸟类消灭体外寄生虫的方法也很特别,如洗蚁浴。乌鸦趴在蚂蚁窝上,身子一会儿朝右侧躺,一会儿又向左卧,让蚂蚁沾满全身。有时它还用嘴吸起蚂蚁,塞到自己翅膀底下去。
  这样洗过一阵,身上的寄生虫被蚂蚁吃掉了,乌鸦就抖抖身子,拍拍双翅,把蚂蚁抖落干净,舒舒服服地飞走了。树袋熊去除寄生虫则靠吃桉树叶子。因为这种叶子含有许多有效的药用成分,如芳香油和单宁酸,这对大多数动物来说是致命的,但对树袋熊则无碍,它既可解除树袋熊肝脏内的毒物,又通过皮肤挥发出来,驱除皮肤上的寄生虫,甚至不再长寄生虫。
  印地安人在丛林中狩猎时发现,美洲狮在患病时总咀嚼一种树皮,这对食肉的猫科动物来说是很不寻常的行为。后来,科学家在这种树皮中提炼出了一种有效的药物,这就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抗疟药——奎宁,又叫金鸡纳霜。这说明美洲狮懂得咀嚼某一种树皮可治疗疟疾。
  猿猴是最高等的一类动物,它们自疗疾病的能力很强。其中尤以黑猩猩最为出色,它们能有意识地利用药用植物为自己治病,被称为“医术高明的动物”。黑猩猩能识别很多种草药,并把它们采来自疗胃炎、腹泻、内寄生虫等多种疾病。
  最令人惊奇的是,中美洲的黑吼猴会食用一种专门的植物来改变它们后代的性别。科学家在观察中发现,这种猴子在交配前的短时间内,会服用一种植物,以改变它们后代的性别。结果,往往是等级较高的母猴产雄猴多,而等级较低的母猴则产雌猴多。科学家认为,这正是服用植物的作用。

  优生优育
  在大自然中,各种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相当激烈。生物学家发现,一些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也能采用“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办法来适应环境,有些方法简直令人惊讶。
  瑞典南部生活着数量众多的野兔,以及以野兔为食的赤狐。一旦某段时间内野兔的数量明显减少时,赤狐们并不“背井离乡、远走高飞”,也不是坐以待毙,而是采取积极的节育措施来减少族群的数量。它们减少参与交配的次数,比正常年景少了一半。大象也能根据食物多少来决定繁殖的数量。如果植物丰富,母象每隔4年生育一胎;反之,则隔9年才生育一胎,以降低“象口”密度来保持食物的供需平衡。
  非洲羚羊的“计划生育”方法,更令人叫绝。有的母羚羊因一时疏忽,怀胎过早,分娩时将是寒冬腊月,对小羚羊的成长极为不利。母羚羊为了不使小宝宝一出生就面临饥寒交迫的困境,竟然忍受艰苦的“负重”,把即将分娩的胎儿滞留在腹中,推迟分娩时间,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再让小羚羊降生。
  和人类一样,有些动物在选择交配对象时,能避开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从而避免因近亲繁殖而引起的种群退化等现象。英国伦敦医学研究所的布鲁斯博士早就发现,雄鼠尿中有一种特殊气味,雌鼠一闻到它就能辨别出雄鼠是否为近亲。假如嗅出是近亲,雌鼠就不会发情,甚至停止排卵,这样就避免了近亲交配、繁殖。
  与人类有近亲关系的灵长类,如一些猴子,它们虽然群居在一起,但本族群内不婚配,雄猴到别的猴群去找配偶,成为人家的“上门女婿”,雌猴一直留在群内,直到老死。海洋中的虎鲸却与此不同,雄鲸终生不离开自己的家族。但在本家族内,雌雄鲸不交配,只有在两群虎鲸相遇时,雌雄鲸之间才会交配。动物不仅有“优生措施”,而且还有“优育策略”。因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斗争极为残酷,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动物世界里有不少动物,如企鹅、野羊、猎豹、狮子等,在它们的后代还未自力更生前,成年动物总要让它们经受锻炼,教会它们生存本领,让其在未来的艰难环境中得以生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宗宪出的智力测试题,答案真是让人绝倒呀~
各种动物生病自疗的奇妙方法
奇特天敌关系,凶猛无比蜈蚣,谁能想到蚂蚁也是它们最大敌人之一
动物哲学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动物排行 游隼的速度能达到200英里/小时
地球上4大最恐怖的僵尸动物, 有的寄生虫吃掉脑子折磨到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