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刀郎之乡劲歌舞情醉棉城阿瓦提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北边疆,欧亚大陆的腹地,有着一块奔腾着清澈之水的福地,巍峨的天山怀抱着她,让她不受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侵扰;宽广的塔里木盆地抚慰着她,让她远离塔克拉玛干沙漠吹来的干燥热风。这就是阿瓦提——维语意为“繁荣”,阿瓦提县城一带过去称“多浪”,是“多浪人”(古维吾尔部族)的故乡。后来大批农民移居到此,人口骤增,耕地益广,面貌日变,遂改名为阿瓦提。天山母亲纯洁的融雪水是滋润这颗明珠的甜美乳汁;塔里木父亲宽广的胸怀是造就这片肥沃平原的悠久摇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传承一脉文化。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在此交汇形成塔里木河源头,得天独厚的优势造就了万里黄沙中的一点绿,更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自古以来,这里就是30多个民族休养生息之地,更是中国与西方陆路交往的要道,乃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丝绸之路亦是友谊之路,它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长久以来形成了深厚友谊,因而早在公元前60年,当时的汉朝就在此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更进一步加强了联系和团结,至今已2000余年矣。而当代的阿瓦提人民在县委书记鲁晓忠同志等一大批热爱这片土地的县委、县政府领导们不懈努力下,厚积薄发正欲迈出崭新的一步。

古老文化焕发生机

在阿瓦提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刀郎文化。所谓刀郎,与那位歌曲传唱曾脍炙人口的歌手,正如字面一样,有着切不断的关系——作为歌手的刀郎曾到新疆采风,亲耳聆听了激情高昂的刀郎人的歌声,此后其取艺名刀郎,又怎能说不是心有所感呢?现在歌手刀郎更是成为了阿瓦提县的文化大使,为着刀郎文化的传播尽一分力。刀郎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有着撼动人心力量的原生态文化。

刀郎人是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融合而成,属于维吾尔族的一个分支,刀郎文化也融合了漠北突厥文化、蒙古文化、塔里木土著文化。流经阿瓦提稠密的水系使境内胡杨等野生植物广袤繁茂,野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为古代刀郎人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刀郎人前后数百年间狩猎游牧在阿瓦提的森林草原,在这片土地上深深地刻下了独特的牧猎文化;此后200年间逐渐又有了定居的农耕文化。千百年来,商贾行,或车马,或驼队,由阿瓦提县往和田,再转疏勒,它是连接阿瓦提绿洲与墨玉、和田绿洲的纽带,地处“楼兰—龟兹—疏勒”北道要冲,成为丝绸古道的重要通衢,丝绸路上的龟兹文明、疏勒文明、于阗文明在此碰撞、磨合、渗透和交汇,刀郎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创造的刀郎文化,其本身就可谓是文化交汇融合、相息相生的典范。

【刀郎歌舞,文化珍宝】刀郎人,其原生态的歌舞———刀郎木卡姆和刀郎麦西热甫最为著名,刀郎木卡姆的舞蹈主要表现刀郎人狩猎、生产劳动和爱情场景,风格独特,舞姿刚劲、粗犷,既具有荒野之风,又富于生活气息;而歌曲高亢、激越,配以音色富有森林荒原风韵的乐器艾捷克、卡龙、热瓦甫和达甫,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气氛,人们称之为——“刀郎之韵”。而刀郎麦西热甫则是在刀郎木卡姆的基础上,在其间穿插“扑塔”、“告诫”等游戏,使之热烈诙谐。将刀郎文化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长久以来,刀郎人独特的歌舞,仅仅是刀郎人生活的一部分,酒香也怕巷子深,边疆地区相对闭塞的环境,阻碍了刀郎文化的传播。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状况就成了历史,刀郎的歌舞开始有机会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1964年,刀郎乐舞第一次“出山”在北京演出,因它独特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一“出世”就让世人再也无法忘记。

可惜,随着“文革”的来临,刀郎歌舞向外传播的步伐陷入泥泞。但是,那独特的歌舞与音乐,仍长久地刻画在人们心中,流传于口耳之间。

终于,机会来临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走向了世界,也让阿瓦提、让刀郎歌舞走向了世界。2006年10月,阿瓦提县组织刀郎老艺人参加CCTV“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2008年12月10日,阿瓦提县刀郎歌舞团应邀参加了纪念上海松江撤县建区十周年“流光溢彩华亭韵”大型文艺晚会,表演了舞蹈《刀郎人》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同时还受邀赴青浦、杨浦、虹口等区进行专场巡回演出,让活跃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刀郎文化走出新疆,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散出璀璨光芒。2010年9月,在“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九届中国(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展演活动中,由阿瓦提县多浪歌舞团编排的歌舞《刀郎之春》荣获金奖;2009年9月,在河北举办的首届中国女娲节暨“女娲杯”全国民间歌舞精品展演活动中,阿瓦提县多浪歌舞团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赛,该团表演的歌舞节目《灿烂的刀郎》荣获金奖。刀郎歌舞的春天来了!

【刀郎美酒,香飘万里】若说刀郎精神文化的代表是刀郎歌舞,那么刀郎特产的美酒———慕萨莱思,就是刀郎物质文化当之无愧的精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诗人王翰写下的这首诗篇,生动地体现了古代将士痛饮葡萄酒,悲壮走上战场的情景。这里的葡萄美酒,所指应该就是慕萨莱思

慕萨莱思新疆特产,主产地就在阿瓦提县,是一种酿造的味美醇香的葡萄酒,药用价值高,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葡萄糖、铁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慕萨莱思属温性,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饮品。慕萨莱思是用葡萄汁经煮沸浓缩,再通过自然发酵酿制而成的,一般是3公斤葡萄制成1公斤慕萨莱思。

阿瓦提县直到20世纪50年代,广大农村还仍以慕萨莱思为唯一的酒饮料。内陆烤酒(白酒)始于元朝,阿瓦提县较之晚了700年。明朝已盛行烤酒,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独不用曲”(卷二十五,“曲”即酒曲)。《本草纲目》中还载有葡萄酒“久饮耐寒……驻颜色”之句,这和当今慕萨莱思的功效一样,因此慕萨莱思被认为是古代西域葡萄酒的“活化石”。阿瓦提县历来酿造慕萨莱思极为普遍,而且饮用成风。人们饮慕萨莱思往往以酣为快,酣后意恣,高歌狂舞,尽兴而怡然,古风再现,是古代西域酒文化的余绪。慕萨莱思成为了刀郎人民歌舞活动的助兴剂,产生高歌狂舞的效应,使情感的释放达到极致。慕萨莱思与刀郎木卡姆异曲同工,相辅相成,成为刀郎人文化生活的介质。

改革开放后,为使慕萨莱思产业发展壮大,阿瓦提县进行了大量积极的工作:于2004年8月成立慕萨莱思协会,年产慕萨莱思1000吨,开发慕萨莱思系列品种近10个。协会成立后首先制定了《慕萨莱思地方标准》,用了两年多时间,通过对产品进行反复实验,制定了产品原料选择、生产、储藏、包装、调运等环节的各项质量标准及卫生标准。2005年10月,阿瓦提县成功举办了首届慕萨莱思狂欢节,并邀请联合国亲善大使成龙先生和阿瓦提县文化大使刀郎,参加慕萨莱思狂欢节的各项活动,积极将慕萨莱思传统工艺宣传到国内外。

2006年,阿瓦提县成立了慕萨莱思地理标志产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向国家商标管理局申报了“阿瓦提慕萨莱思”原产地域证明商标。2007年4月,新疆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阿瓦提慕萨莱思酿造工艺列入其中。6月,阿瓦提县组织慕萨莱思产业发展调研组,专门就慕萨莱思产业发展作专题调研,理清产业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8月,邀请疆内外的专家对慕萨莱思产业化发展进行研讨;10月,举办阿瓦提县首届多浪文化暨慕萨莱思节,期间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特产之乡推介暨宣传组委会授予阿瓦提县“中国慕萨莱思之乡”称号并授牌。

截至2009年,阿瓦提县有慕萨莱思生产加工户103家,年产近800吨,开发慕萨莱思系列品种5种。如今,阿瓦提人可以自豪地说:西方有法国波尔多,东方有中国阿瓦提!

【刀郎民画,绘新生活】刀郎农民画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正是在阿瓦提这片土地上首先产生的崭新艺术形式,阿瓦提因此也被称作“中国刀郎农民画之乡”。

刀郎农民画如其名,其作者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连染料也是自制的,可谓是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在阿瓦提随便走进一个村庄,就会在刀郎人的墙头上看见刀郎农民画。随意走进一个门,会在人家的客厅、卧室里都能见到刀郎画的痕迹,屋顶是雕梁画栋,墙上是壁挂、地毯;连茶几、床头、壁橱、箱子上都能见到刀郎画。

画画的农民所表达的是猎获猎物后的欣喜若狂,巴扎上的人群,毛驴、清真寺、沙漠里的植物;白杨林边、胡杨树下,几对老夫妇骑着毛驴,坐着驴车,牵着羊,提着鸡,背着褡裢向巴扎赶去,男人一身褡裢,女人头披纱巾。人物古朴,意境悠远,色彩夸张,笔墨浓重,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这些土生土长于绿洲的民间艺术家们,除了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外,并没有经过任何现代绘画训练,他们只有属于本能继承性的有局限的造型能力,而缺乏对绘画造型手段的全面把握。因而不可能完美无缺,它还有待于发展、改善。但是,它毕竟是民间画家们在此时此地所能接受的一种适宜、有效的形式。它会激发民间画家较大的绘画自由,能使画家们在艺术表现上挥洒自如,形成一种极其自由的造型风格。民间画家为了反映他们的审美理念,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随心所欲,异常大胆,天上地下、过去现在、横放竖排、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绘画形象全都处理在非常和谐的画面中。无论描绘任何对象,都富于理想色彩、既不脱离现实生活,但又始终与现实生活保持着一段非常可贵的距离。因而使得画面形象实中透虚,虚中有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调。

在县委书记鲁晓忠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刀郎农民画更有了新发展:阿瓦提的农民画创作队伍已经发展到100多人,年均创作量达1000多幅,其中的600多幅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刀郎农民画已成为展示阿瓦提发展新貌、反映群众爱国感恩、团结奋进精神的一张靓丽名片。昔日的“下里巴人”,如今也步入了“阳春白雪”的艺术殿堂。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着“刀郎文化之乡”之称的阿瓦提县,为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可谓不遗余力。从2000年开始,阿瓦提县委就开始为刀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倾注了大量人才、财力。县委书记鲁晓忠更是为了推广刀郎文化殚精竭虑,努力推动刀郎文化列入文化遗产名录。

付出终有回报,如今,阿瓦提的刀郎文化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新疆维吾尔多浪麦西热甫),自治区级8项(维吾尔多浪木卡姆、维吾尔族多浪热瓦甫艺术、阿瓦提维吾尔族慕萨莱思酿造工艺、维吾尔多浪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匹尔舞、维吾尔族叼羊、维吾尔卡龙琴制作技艺、维吾尔族转轮秋千),地区级10项,公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6项,按照国家、自治区级、地区级和县级名录相关音像、文字等资料进行了录入。目前,共有11名老艺人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刀郎文化在国家扶持下,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在新时代里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得天独厚沙海明珠

阿瓦提这片沃土所孕育的,不仅仅是刀郎文化,更有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三河交汇,丝绸古道】天山雪水汇聚而成的阿克苏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在阿瓦提境内汇为一处,便成为了新疆的母亲河、全国最大的内陆河之一———塔里木河。三河交汇之处,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冲积平原,植物繁茂,水源充沛,引来多种野生动物栖息。这片绿洲自古就是商旅必经之处,因而成为丝绸之路和田河路段上,南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必经的驿站。

和田河古道位于今天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博斯坦牧场南部的广阔地区,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主体,面积达8526平方公里,这条古道依和田河岸而行,南北向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和田,历史上是繁忙的商贸和军事要道,是连接西域三十六国的主干线,而今天也是一条汽车穿越或徒步行走距离最近的黄金旅游线路,沿途可观赏和考察流动沙丘、和田河和沿岸原始胡杨林、古道遗址、驿站、红白山,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海、大漠奇观海市蜃楼、大漠之中的流沙河及胡杨林组成层次分明的沙漠风景画,还有沿途的民俗风情,是颇具特色的大漠旅游景观区。

【胡杨苍翠,塞上江南】胡杨,这种生命顽强的植物,承载了多少年的历史风尘,深深扎根于沙地里,成为大漠上一道独有的风景线,而在阿瓦提,更是有百万亩的胡杨林,它们生长于县境之南,叶尔羌河沿岸,春夏两季胡杨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及至深秋则是一片金黄,年复一年,生生不息,让人感叹。更有原始刀郎文化在此留下的遗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刀郎人历史遗物、感受重现的刀郎人原始生活场景,体验到人的建筑、饮食、手工制作及生活。更有刀郎歌舞、民俗展馆、民俗体育运动、刀郎人部落、河流垂钓、水上娱乐、沙滩游泳、探险、狩猎、鸵鸟观赏、民族特色餐饮、自助烧烤等等,自然风景奇特,民俗景观鲜明,定让你不虚此行。

阿瓦提还有沙漠地区十分珍贵的淡水湖——艾西曼湖。她位于阿瓦提县城近郊西部的英艾日克乡十八村,是阿克苏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沙丘、芦苇、胡杨林环湖而生,绿水青洲、碧溪黄沙、芦荡鸟飞,“塞上江南”之名,可谓当之无愧。

【工农并进,老城新貌】充沛的水源和丰富的资源带给阿瓦提的,是工业农业齐头并进的大好机遇。现在阿瓦提全县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农田绿洲占16.9%,森林、草原、荒地占26.1%,沙漠占56.7%,交通运输用地占0.3%,耕地面积160万亩。全县辖5乡3镇3个农业企业、1个牧场及123个行政村、9个社区(其中乌鲁却勒镇2个)、34个农企连队,农业发达,是阿克苏地区重要的粮食、棉花和林果种植基地。尤其是长绒棉驰名全国,素有“全国长绒棉生产基地”、“中国棉城”、“中国长绒棉之乡”的美誉。其他如红枣、核桃、香梨、葡萄等果品,产量也很高。阿瓦提并未满足此,更是紧跟时代,开始建设生态农业,为着更远大的目标而奋斗。

县委书记鲁晓忠同志高瞻远瞩,深深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落下游,必须使阿瓦提实现跨越性的发展。在他倡导下,阿瓦提正在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目前有工业园区2个,各类工业企业34家,其中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地区规模以上企业8家,扶优扶强企业10家,形成了由棉纺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三大支柱产业支撑的特色工业发展体系。丝路古城,如今已经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现代化、工业化新城!

刀郎歌舞闻名遐迩

近年,阿瓦提人民在县委书记鲁晓忠同志等一大批优秀干部的领导下,生活越过越好,道路越走越宽,能歌善舞的阿瓦提人民,情不自禁地去歌颂美好生活。他们也真正做到了:一场大型的民族歌舞剧《刀郎》,把生机勃勃的刀郎文化精髓融汇在阿瓦提的跨越式发展中。

朋友,想要走近刀郎吗?想要了解刀郎吗?如果您无暇跨越千里,那么就去看《刀郎》吧!《刀郎》里有太阳刀郎,有旷野刀郎,有情醉刀郎,有快乐刀郎。这幕宏大的歌舞剧,舞蹈用华丽的服饰,闪烁的灯光,跳跃的节奏,展现出当代阿瓦提各族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幸福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火热激情;而歌声以维汉两种语言的精彩演唱,充斥金黄胡杨的舞台场景,唱出亘古不变的胡杨精神,演绎民族团结的时代主题,更表现出刀郎人民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和感恩之情,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希冀,是一种坚定理想信念的表达,也是新时代刀郎人灵魂的升华。看了《刀郎》,您一定会被这种古朴而焕发新的生机的文化所感动,一定会萌发亲身体验刀郎文化的冲动。没关系朋友!刀郎人民随时都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阿瓦提将一直等待于天山脚下,三河之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秘的刀郎部落所在地,新疆的这个地方,令人向往!
「遇见阿克苏」独树一帜的阿瓦提县刀郎部落
美女、烤全羊…还不去刀郎部落!
新疆阿克苏特产----阿瓦提慕萨莱思
中国影像方志|沙漠胡杨:广袤自然铺就最美色彩;刀郎文化:苍凉旋律依旧动人心魂
行走丨初识阿瓦提忘不了刀郎部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