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震荡,不要再丧了

· · · · · ·    谁 说 马 赛 克 不 能 通 往 理 想 国    · · · · · ·


Youthquake —— 英国牛津辞典日前公布的 2017 年年度词汇,中文译作「青年震荡」。过去一年是全球青年的热血之年,每一项重大的社会转变都有年轻人的声音和行动在背后助力。在国内,去年年末也诞生了一个与年轻人相关的现象关键词,「佛系青年」


中国新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似乎和主体世界产生了落差。但年轻人们真心愿意当佛系丧逼吗?CallmeMOSAIC 年纪最小的编辑是个大四在读生,人设未老先衰,也算是今年正好走入社会的在役「年轻人」。今天的推送,她想讲讲她的想法。




先放个歌儿,听不听随你。


1


全球丧逼的贴心小棉袄 Pepe 已经被上帝召唤走了,2017年的伤心事之一


我是1996年出生的人,不是第一批90后,是第六批吧。我还没秃,也不怎么佛。大学毕业第一年,遇到很多社会人,对我的评价都是「不像年轻人」。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自己长了一张死样怪气的脸,次数多了之后我也会想,这些已经完全融入社会的人对所谓年轻人到底抱着怎样的期待,或者偏见。


真正的年轻人们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呢。佛系的概念在去年年末还能炸裂一下,说明果然还是当代广大年轻人的心灵写照。


互联网潮流制造出来的标签好比星座运程,看多了你不但信以为真还赖上了它,也就渐渐失去审视真实生活的意识了。我一方面十分抵触这种被娱乐性稀释过的,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精神状态的确普遍蔓延在身边的同龄人当中。


但它明明是洗脱了自嘲和戏谑成分的、更加纯粹直接的情绪。不是单纯地不想上班或起不来床,不是一两个咸鱼或者 Pepe 表情包就能稀释得掉的。而是每个人就像一张拉满的弓,却不知道朝哪儿放箭。


我认真地想过这种无力感是从哪里来的。是因为我们很突然地发现,这个世界跟我们想的不太一样吧。


2


60年代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反战浪潮的产物,浪漫主义的回光返照


这个世界不要说和十年前不太一样(十年前我还没有意识去观察这个世界),和三四年前都彻底不一样。三四年前我在上高中。每代人的高中生活都差不多,围墙把学校里外的世界彻底隔绝开来,每个人的个性和理想都被相同的校服和应试目标抹平。那时同学热衷传阅手上能得到的一切出版物,这些出版物现在基本都不在了。课后我们用教室的音响放万青,一边写习题一边幻想着「被微风吹拂,与猛虎谈情」的未来——我们根本搞不懂这歌什么意思,也没有什么文艺青年的自觉,只觉得是好词儿,心里头高兴。


年轻的脑子多少有点毛病,以为走出围墙就能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都不知道那才是嘴啃泥的开始。大家对时间的感知力很迟钝,生活本身是丰富的音乐,进度条结尾的数字不必被铭记。


后来时间的流逝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猛烈。终于来到这一天,时间强行把我变成了新一茬「年轻人」,并恨不得每天在我耳边敲锣打鼓提醒我这一点。随着这个标签压过来的东西还有很多,多得我甚至没有办法一一辨清,就已经被淹没了。


就在我们准备以成年人的身份去实现理想的数年间,世界说变就变。我们相信过的一切每天都在变成 404 NOTFOUND ,自媒体争先恐后地向你输送世俗成功的幻觉,每次输送都附带一叠传单:护肤、读书、健身、黑科技、买买买……任何一种美好生活都附带清晰的标价,引诱着我们所有的期盼和焦虑。


这个过程中看似有很多同行的朋友和同龄人,其实每个人都在走一条单独的岔路,连在交叉点相遇拥抱叹口气都成了难得的指望。这就是所谓的「各奔东西」,失去真实生活的我们也失去了真实交流,每天靠一堆O2O服务的APP养活,在朋友圈交换着经历和关心,看场电影都找不到同伴。


社交网络和消费主义爆炸之前的当代生活,在我们这一代之后不会再经历。上一代人已经在书写新的比赛规则,并期待着我们以活泼抖擞的姿态投入接力,后面的人我们关心不上——事实是,90后和00后之间的断层可能是任何两代人都不可能比拟的。


3


电影《戏梦巴黎》,年轻的人们手拉手跑过卢浮宫


英国牛津辞典评选的2017年度词语是「youthquake」,「青年震荡」,形容过去一年因青年群体的行动或影响而引发的重大文化、政治或社会变革。一个在60年代和摇滚乐、波普艺术和存在主义哲学一同降生的词语,今天我们又目击它催化些什么,全球政局的新一轮洗牌、妇女权利、性少数派权利……这些似乎都离中国青年十分遥远。


我们依然是「秃了」、「凉了」的「90后」,是「不像年轻人」的「年轻人」,是「丧逼」。可撕掉这些标签之后,我们的真实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在社交网络的虚幻浪潮之外,依然选择越来越孤绝的城市生活,选择他妈的三件套西装和大电视,选择一边承受失望一边和自己相信过的理想站在一起。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管他妈的相信不相信,我们还是留在了这里,到最后也没有逃离。


2017年我们还见证了什么,我们开始关心远方被驱逐的人们如何维持生计,杀人凶手是否得到严惩,消失的声音是否还会回来。不同的痛楚无差别地将人们连在了一起,我们都选择了背靠最后一点没倒的墙继续生活。


就在和大时代的震荡撞击的时候,在大机器的齿轮碾压一切障碍越转越快的时候,我们的痛感、热情和愤怒都开始清晰起来。尽管被冲刷得太快,它们都是真实的。


——比起啤酒泡枸杞、穿秋裤蹦迪这些玩笑,要真实得多。哪怕未来依然一片混沌,我还是为这样的真实感到一些庆幸。


流行的「丧」文化只是在不断渲染我们畏惧失败的应激状态,长期沉溺却会让我们的生活陷入一种被暗示驱动的麻木。我们会丧,只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准备好失败。


写到这里我再次感到两手空茫。我们不打算失败,我们还有热情和愤怒,可是之后呢。所有的年轻人都在寻找靶心,寻找出口,怎么去将丧气转化为真正的力量,没有人可以提出方法论。怀疑把你扔到了一种更大的虚无里面去。


我想,那我们就继续做一张拉满的弓吧,永远较劲,永远不要松弛下来。


「即使明天世界就要毁灭,我仍旧会在今天种下一株小苹果树。」我们未必要像《戏梦巴黎》的60年代青年一样激愤地冲进起火的街道,但可以把「种苹果树」当作可持续的对抗。这意味着足够充实的自我锻炼,保持柔韧的心智,它是一件不怎么需要和时代发生关系的事。


然后可以像木心先生所讲的,会当身由己,婉转入江湖。那就好了。



* 撰文:柴犬

音乐:The Beatles《Across The Univers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当代年轻人最害怕的问题是?
“佛系”、“丧系”不如“奋斗系”
薛智之:无奋斗,不人生----奋斗,不仅仅是青年的标签
我看"佛系"
哔哩哔哩《后浪》VS快手《看见》:谁会更懂年轻人?
爆红的旅蛙与空巢的玩家:理想生活的投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