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发展观与自然生态平衡 ——齐鲁文化的自然生态平衡意识

光明网学术论文发表交流中心(2004.4.28开通,4.29注册并发表第一篇论文)

 

论文集之一

 

科学发展观与自然生态平衡

——齐鲁文化的自然生态平衡意识

 

山东理工大学  张英基

 

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时代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地发展。齐鲁文化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能,有助于保护当今人类的生态环境,这是很值得现代人借鉴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自然生态平衡  齐鲁文化  自然生态平衡意识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时代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周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天地间万物靠大地生长,而大地以其广厚,能承载、包容万物,大地是天地万物的载体。正因为大地以柔顺为品德,所以君子应效法“地势坤”的美德,以深厚仁慈的态度来化育万物、爱护万物、利用万物。

    这种“厚德载物”的思想,含有深刻的生态环保意识。它对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曾有过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破坏生态的情况虽然没有现在这么严重,但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孟子就曾指出,位于齐国都城临淄南面的牛山,原本森林茂美,但由于人“斧斤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结果就变成了一座秃山。为了保护生态资源,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提出了生态伦理思想。儒家将其“仁爱”观念由人际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和“天地万物为一体”之说。道家则从“道”的理念出发,提出了“道法自然”和“以天合天”的生态环保思想。

儒道两家的生态伦理观念虽有差异,但都属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模式。所谓“天人合一”,从价值观上,就是肯定人与自然皆有其存在的独立价值。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但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同时也认识到这些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形成和谐、统一的天人关系,才是人类赖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理想境界。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中,以儒道为互补结构的中国哲学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能,有助于保护当今人类的生态环境,这是很值得现代人借鉴的。

《管子·白心》曰:“万物均,百姓平矣。”《管子·五行》指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柔风甘雨,百姓乃寿,百虫乃蕃”,“天为粤宛,草木养长,五谷蕃实秀大,六畜牺牲具,民足财,国富”。“《管子·小匡》曰:“相地而衰其政,则不移;正旅旧,则民不惰;山泽各以其时至,则民不苟;陵陆、丘井、田畴均,则民不惑;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劳,则牛马育。”

以上所言意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万物均衡”,“人与天调”,“禁发有时”,取之有度,才能达到天地自然,生态平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姓生活才会安定美好。

《管子·立政》强调要修宪立法保护自然生态:“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要求在山泽林薮之处,严禁堆放枯草,以防火灾;不许堵塞河道,以防水灾:“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夏无遏水达名川,塞大谷,动土功,射鸟兽”(《管子·七臣七主》),“当春三月,……毋伐木,毋夭英,毋拊竿,所以息百长也”(《管子·禁藏》),指出森林草木是万物孕育生长的重要生态环境,不得任意破坏。

《管子·八观》曰:“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也;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非私草木爱鱼鳖也,恶废民于生谷也先王之禁山泽之作者,博民于生谷也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是故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民毋余积者,其禁不必止;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其守不必固。故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则危亡随其后矣”。

《管子》以上所述,将山泽、壤地、池泽、江海与草木、桑麻、鱼鳖、六畜等联系在一起,从自然生态应保持平衡的视角,强调要取之有度、禁发有时,方能民富国强。“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是以臣有杀其君,子有杀其父者矣。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管子·权修》)

儒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从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取物不尽物”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主张有限地利用自然资源,反对破坏性地开发生物资源。《礼记》就十分重视要珍惜、怜悯动物,提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反对统治者沉溺于犬马狩猎之中,力戒“佚游”放纵游乐之道;主张狩猎“围其三面而不合”,即反对四面合围,以免杀伤过多,灭绝生灵。具有强烈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

儒家诸子根据动物、植物依“时”(季节)变化而发育生长的生态规律,主张“取物以顺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曾子援引孔子的话指出:“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在孔子看来,天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若不以其时入山伐木,不以其时捕杀动物,这都是一种不孝不义的罪恶行为。

孔子十分珍惜动物,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谓,只用一个鱼钩的钓竿来钓鱼,而不用带有许多鱼钩的大绳横断流水来取鱼;只射天上的飞鸟,不射杀栖息于巢中的鸟。孔子尤其憎恨那种“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残暴行为。他说:“刳胎杀夭(剖挖母胎,残害幼体),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

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是说仁智者,对自然界的山水充满了爱,他们能够体验到山水之乐,因为山水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对自然界及其万物的关怀是儒家的一贯传统,也是儒家“仁学”的重要内容。

孟子基于“爱物”观念,主张“恩足以及禽兽”和“君子远庖厨”,反对任意残杀动物。君子“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好生而恶杀,是君子的一种美德。

孟子不仅热爱有生命的动物,而且热爱自然界的山和水。他喜欢河水“盈科而进”,以喻生命之有源、内在之充实。他所说的“充实之谓美”,是和大自然的生命意义分不开的,因为人的“仁爱”之心,归根到底是“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他所追求的“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表现其对自然界生命意义的赞美与崇敬,也是其对天地自然“合一”的生命体悟。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主张,将“仁爱”,既施于人,又施于物,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他取譬“牛山之木”,说明自然生态平衡的道理。牛山在齐都临淄郊外,山上的树木长成茂密的森林,非常之美。但是如果不保护它、爱惜它,在此放牧牛羊,用刀斧砍伐,那么,不用多久,牛山就变成了秃山,何“美”之有?

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谓,在耕种收获的季节,做到不违农时、不妨碍生产,那么粮食便会吃不完了;不用细密的鱼网到大的池沼里去捕鱼,那么鱼类也会吃不完了;如果砍伐树木有一定的时间,木材也会用不完了。又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是一幅“畜养有时,则食肉”、“田勿夺时,则无饥”的良性生态循环的画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稷下学士荀子发展了孔孟的生态思想,也为人类描绘了一幅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社会蓝图。他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只有根据季节(时)的演替规律,做到“以时禁发”,才能达到“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的天地人和谐的理想境界。

《荀子·致士》曰: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之谓也。川渊者,鱼龙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渊枯、则鱼龙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摠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于小人。”此之谓也。

《荀子·王制》提出:“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圣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故曰:一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同上)

荀子也特别强调修宪立法,加强管理,保护自然生态:“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同上)

凡此等等,均反映出齐鲁诸子强烈的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齐鲁诸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意识,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今时代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包括两层含义:其一,立足于满足人的需要,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二,通过更新人的观念、调整人的行为方式及其制度安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可以为人类提供生态环境和生产要素,诸如阳光、空气、土地、水源、矿产和各种生物资源。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无须耗费劳动就可以直接获得的,主要是阳光和空气。但是,一旦空气被污染,人类就要耗费劳动去恢复自然。二是需要人耗费劳动才能获取的生产要素,如生产粮食、开采矿山、采伐木材和获得清洁饮用水等。

电子信箱:zhyj8587@163.com.2004.4.29

张英基 2015-10-30收集整理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及实践
道教的生态观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基础
古代“仁民而爱物”思想的现实意义
姚海涛:孟子生态哲学思想探赜
为什么说阴阳平衡是最伟大的生态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