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鲁文化的理想人格境界与魅力(之五)

 

齐鲁文化的理想人格境界与魅力(之五)

——荀子的人格境界与魅力

 

张英基

 

摘要: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华夏文化是何等的灿烂,先人留给我们的文献典籍是何等的丰富。在浩瀚如海的古典文献宝库中,我们诵读着,激动着,感悟着。除去了这精美的文词和超凡的意境外,折射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古代贤哲文士们的人格境界与魅力了。

古代的哲人们早已逝去了,留下的只有这些万古不朽的文字,而他们的人格境界与魅力正蕴涵其中与之长存。每每读起这些文献典籍时,便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们,令人心潮起伏的走向他们。这便是人格境界与魅力之所在,是它在作用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

 

关键词:齐鲁文化  理想人格  境界  魅力  荀子

 

  荀子虽为赵人却长期游学于齐,三为祭酒,为齐国客卿、稷下学士。其思想自成一体。解读《荀子》,便可以清楚地看出,荀子的思想既不纯属于正统的孔、孟儒家,也不属于道地的法家,而是融汇了诸家之说,博采众长,自为一体,立独家之论。

荀子生活在动乱的战国时代,其时,礼衰乐崩,道德沦丧,而他却能凭“道”,自任自重,以修身为己之要务,坚持理想,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抱着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守住了儒家持“道”的人格传统,充分表现出荀子人格的一致性。荀子对现实社会既有冷静严肃的批评态度,又有充分的自由性与灵活性。

儒家先哲既重视个人发展以谋取社会幸福,同时也重视社会责任以达到个人之完善,个人不可侵犯之尊严与人生价值是儒家的核心信念。孔子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定义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他所提倡的君子人格,则体现的是一种人的道德水准和才智结构。对于荀子而言,其人格的一致性,正体现在他以儒家的君子人格为追求的模式,以道义为己任,在功利主义风靡之世,整个社会丧失道德原则的黑暗环境中,却依然坚持理想、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荀子从一名游士成长为儒学大师,他选择了儒家思想为其主要精神支柱,以知识和德行为其安身立命之本,以“道”自任自重,而没有沦落为“嗜欲”者之流,始终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与尊严。

战国末年,士的流品极其复杂。《战国策》生动地载录了形形色色各类人物的面目。诸如“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中所描绘的士人如同一群狗,稍加物质金钱的利诱,便会分化相争。此类士人在知识层中不会是个别的,他们之所以追名逐利,物欲横流,实为时代风气之熏染。孔子要求:“士志于道”(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3);“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4);“君子固穷”、“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5)。而好利之士,诸如苏秦、张仪之流,则完全走上了与此相反的道路。他们早把“任重道远”的社会责任抛之脑后,正如荀子在《荀子·非十二子》中所谴责的:“今之所谓士仕者,污漫者也,贱乱者也,恣睢者也,贪利者也,触抵者也,无礼义而唯权势之嗜者也。”他还批评了那些“陋儒”、“俗儒”、“偷儒”、“贱儒”、“腐儒”之辈,以知识换取口食,固然无可非议,但却不顾人格尊严与廉耻而只贪图吃喝享乐。例如在同篇中,他还写道:“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在《荀子·大略》中又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将言行一致者,视为“国宝”、“国器”、“国用”,把“口言善,身行恶”、口是心非者,斥之为“国妖”。当然仅有抨击还是不够的,荀子还以自己为正身之楷模。在物欲横流的世风下,他依然呼吁:士的天职是正身并肩负道义。《荀子·哀公》引用孔子之言曰:“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美善,必有处也。”《荀子·尧问》引用周公之言又强调说:“彼正身之士,舍贵而为贱,舍富而为穷,舍佚而为劳,颜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纪不息,文章不废也。”荀子所赞扬的“通士”、“公士”、“直士”、“悫士”、“正身之士”等等,都是指把道义视为人生第一要义的士。例如《荀子·修身》说:“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荣辱》则主张:“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挠,是士君子勇也。”可见,荀子承袭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范式。道高于势,道理如矢。但在现实社会中真正能付诸实践的并不多,“正谏死节,臣下之杂也”(6)。荀子把那些为国家而不怕杀头,敢于矫君之非的臣僚称之为“争臣”、“辅臣”、“拂臣”(7)。屈原就是一位持“道”任志的“争臣”,他“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8)。荀子作为道的倡导者和理想政治的代言人,始终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其身体力行和人格主张,均高于世俗境界。荀子的人格品位与精神境界,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升华、张扬、绵延。

荀子主张“性恶”说,认为“人之性恶”、“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嫉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要用“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矫正人之恶性(9)。因此,他非常重视后天的学习与修养,强调以修身为本,追求理想人格境界。

夏、商、周三代,可以说基本上是神灵的世界。春秋开始,人的价值、地位取代了神灵的地位,老子把人还给自然,孔子则把人还给社会。人的自觉意识、人生价值促进了人的主体积极性,故“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0)。因此个体在“道”的实现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就显得异常重大。为了确保士人的个体足以担此重任,精神修养便成为人的关键性的活动。试想,当时士人之以自任者如此之大,而客观的凭藉又如此之薄弱,他们除了精神修养、精神力量之外,还有何可靠保证能足以肯定自己对于‘道’的信持呢?所以从孔子开始,“修身”便成为知识分子的一个必要条件。“修身”,最初源于古代“礼”的传统,是外在的修饰,但孔子以后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道德实践,其目的和效用则与重建政治社会秩序是密不可分。孟子则鼓励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1)。强调士人只要人格本体的内省修养到家,独立的道德意志便可以完成,这是立足于人先天的善性与道德自律的可能性。荀子对此有所发展,他从现实的群体规范秩序出发,按“礼”的标准来修身,其方法:一是学“礼”;二是求师;三是专心一志,持之以恒。他说:“扁善之独: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12)。又说:“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13)。在此他对人格道德的完善,赋予了时代内容,超越了孟子人格的内向归宿,而着眼于族类整体的外在规范,非常注重客观现实的人为学习、修养、改造,修身不仅仅是个体的仁义孝悌,也是满足社会统治的礼法纲纪需要之手段:“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14)。

“名正则治,名倚则乱,无名则死,故先王贵名”(15)。荀子在批判诡辩派“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16)的同时,提出客观求实的“正名论”,强调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荀子认为,要使人们的言行统一,遵守礼法规定,就必须正名。其正名的原则是:“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名无固宜,约之以命”,“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稽实定数”。事物的形状发生变化了而实质没有变,应该说是一个实体。以这些原则制定事物的名称,并最后提醒人们:“无稽之言,不见不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17)。荀子还主张:“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18)这同样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的表现。荀子上述品格的获得与其接受“名实论”的哲学思潮有相当的关系,这一哲学思想支持了他不枉道从势的人格理想追求。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19),这是区别于人与禽兽的最根本特征。虽然还不可能完全揭示出人的社会本质,但从人的社会特性探讨人的本质这一点,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荀子沿着这一思路得出“人最为天下贵”的结论,在天地间具有崇高的地位。学习修养就是要成就人的理想人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20)。

荀子的理想人格境界,具体包括三个层次,并且多次强调了以下这三个层次: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意谓,坚定地遵循礼法,按礼法办事,这是士;有坚定的意志而又身体力行,这是品德高尚的君子;思维敏捷而又力行不止,这是圣人。其中对君子的层次作了具体阐释:“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夺,柬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文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21)。

他说:“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22)。意思是说,能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行,就称作士;勤勉而又孜孜不倦,就是君子;能融会贯通,就是圣人。最高境界为圣人,其下依次为君子、士人。

他又说:“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23)。再次提出了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

可以看出,荀子把理想的人格境界分为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他的理想人格组成,是不包括平民百姓的。在他看来,平民百姓是以随风俗习惯为好,以钱财货物为宝贵,以保养身体延续生命为自己的最高追求。而有人生理想之人,是不应当这样活着的。他说:“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货财;……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臧”。意谓士以上的理想之人是不议论经营财货的问题,他们都以言谈私利为耻辱而不和老百姓争夺财产,乐于施舍财货而以积藏为耻辱。由此可见,荀子认为“士”是理想人格的最低层次,是人格修养的起点。第二个层次:“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少言而法,君子也”(24)。

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人们的学习、修养要有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达到“至足”,即圣王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以圣王为表率,以圣王所定的制度为法则,效法圣王的法制,寻求其做人之道,以便努力效法其为人,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人,便是士;与这个目标接近的人,便是君子;完全把握了这个目标的人,“行之明也”,便是圣人。

综上所述,荀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境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为士;第二个层次是君子;最高层次为圣人。三个层次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转化的条件就是学习修养与否。荀子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乡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并乎尧、禹,岂不贱而贵矣哉!25)他坚信:涂之人可以为禹。”“凡禹之所以为禹,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故涂之人可以为禹涂之人能为禹26)。

总之,荀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境界,并非高不可攀,要从学习礼义、遵守礼义开始,由浅入深,日积月累;从士开始,由低到高,忠信无倦,循序渐进成为君子,志修厚德,最终便可以成为圣人。

 

注释:

1)《论语·子罕》;

2)《论语·里仁》;

3)《论语·子路》;

4)《论语·泰伯》;

5)《论语·卫灵公》;

6)《管子·形势解》;

7)《荀子·臣道》;

8)《吕氏春秋·节士》;

9)《荀子·性恶》;

10)《论语·卫灵公》;

11)《孟子·告子章句下》;

12)《荀子·修身》;

13)同上;

14)《荀子·子道》;

15)《管子·枢言》;

16)《荀子·解蔽》;

17)《荀子·正名》;

18)《荀子·大略》;

19)《荀子·王制》;

20)《荀子·劝学》;

21)《荀子·修身》;

22)《荀子·儒效》;

23)《荀子·解蔽》;

24)《荀子·大略》;

25)《荀子·儒效》;

26)《荀子·性恶》。

2004928

 

荀子的人格境界

 

先秦时代,最注重研究人的思想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荀子·王制》),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最根本特征。虽还没有完全揭示出人的社会本质,但从人自身的社会特性去探寻人的本质这一点看,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荀子沿着这一思路得出的结论是“人最为天下贵”,在天地间具有崇高的地位。学习就是要成就理想人格之人:“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劝学》)。

荀子的理想人格境界,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荀子·修身》)意谓,坚定地遵循礼法,按礼法办事,这是士;有坚定的意志而又身体力行,这是品德高尚的君子;思维敏捷而又力行不止,这是圣人。

“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荀子·儒效》)是说能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行者,就称作士;勤勉而又孜孜不倦者,就是君子;能融会贯通者,就是圣人。

“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荀子·解蔽》)

荀子认为,人的学习修养要有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达到“至足”,即圣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以圣王为表率,以圣王所定的制度为法则,效法圣王的法制,寻求它的大纲,以便努力效法他的为人,朝这个目标努力的人,就是士;与这个目标接近的人,就是君子;完全了解这个目标的人,就是圣人。可以看出,荀子把理想的人格分为三个层次:士、君子、圣人。他的理想人格组成,是不包括平民百姓的。在他看来,平民百姓是以随风俗习惯为好,以钱财货物为宝贵,以保养身体延续生命为自己的最高准则。而理想之人是不应当这样的。他说:“士不言通货财,……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臧。”(《荀子·大略》)士以上的理想之人是不议论经营财货的问题,他们都耻笑私利而不和老百姓争夺财产,乐于施舍而以积藏为耻辱。可见,荀子认为“士”是理想人格的最低起点。

 

一、士

士在西周以来的宗法等级结构中属最低的阶层。“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左传·昭公七年》)。这说明士的身份居于大夫之下。

荀子认为,人要力争成为士以上的理想的人。故事()不揣长……亦将志乎尔……”(《荀子·非相》),对于一个士来说,不能只看他的高矮长相,而要看他的志向如何。只有那些行为合乎法度、意志坚定的人,不以私欲扰乱其所学的人,才能叫做真正的士,即所谓劲士

士不是生就的,而是后天学习修养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士必须坚定地遵守法度,实行法度,按礼法办事,即好法而行(《荀子·修身》)。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荀子·劝学》)。士的首要特点,就是严格遵守礼法。

荀子把士分为通士、公士、直士、悫士。他说:“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于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矣。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独是,若是则可谓悫士矣。(《荀子·不苟》)通士(通达之士)对上能尊重自己的君主,对下能爱护人民,一事当前,能应付自如,一事发生,能立刻处理;公士(公正之士)在下与同辈相处,不结党营私去蒙蔽上面,不迎合上面不合理的意见去嫉害人民,在争论中不以一己之私损害公义;直士(耿直之士)有了某种长处,君主虽然不知道,但不因此而埋怨君主,自己有了某种短处,君主虽然不知道,但不冒功邀赏,对长处和短处毫不掩饰,自己如实地全部说出来;悫士(诚实之士)平常说话一定诚实可信,日常行为必定谨慎小心,不敢效法流行的习俗,即使如此,也不敢自以为是。

普通的人,只要努力,也可以成为士。关键在于你志向如何,愿不愿意学习礼义,积累礼义,改变自己的本性之恶。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大略》)意谓,孔子的学生子贡、子路,原来都是卑贱的人,接受了文化知识之后,实行礼义,就成为天下所称颂的士了。

可见,士的最基本品格就是坚守礼义、辞让、忠信的道德观念,严格地按照礼法办事。

 

二、君子

在荀子看来,君子生性和一般人没什么不同,然而,君子之能够成为法之原,治之原(《荀子·君道》)、道法之总要(《荀子·致士》),是因为他们长期积累礼义的结果。通过礼义的学习,道德修养的积累、培养,使礼义道德深入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面,即使是极细小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法的榜样。荀子说:“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荀子·不苟》)具体地说,就是言必当理,事必当务(《荀子·儒效》)意谓,说话符合道理,做事符合要求。当理当务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

 

君子之言当

君子能兼容并蓄。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君子爱憎分明。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荀子·修身》)君子不屈不挠。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荀子·不苟》)总之,胸襟开阔不同于一般的世俗之人。君子光明磊落,铮铮铁骨。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己之光美,……非夸诞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之故也(《荀子·不苟》)。

 

君子之至诚

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意思是说,君子修养身心没有比诚实更好的了,除了至诚之外,就再也没有其它修养身心的方法。如何达到至诚呢?荀子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内心修养,唯仁之为守;二是唯义之为行。可见,荀子所说的君子至诚,就是既要加君子自身的道德修养,又要根据道德观念行事。

 

君子与时屈伸

荀子认为,君子要能做到时诎则诎,时伸则伸(《荀子·仲尼》),根据时代的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当伸则伸,当屈则屈。各方面做得恰如其分,达到至文。所谓至文,就是德行兼备。

那么,“与时屈伸”,难道不是见风使舵吗?不是的。荀子说:“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以义应变,知当曲直故也。(《荀子·不苟》)君子根据形势的变化能屈能伸,能大能小,并不是胆小怕事、见风使舵,恰恰相反,这是由君子能根据礼义的原则变通着处理事情,因时因地制宜,是因为他们懂得是非曲直的缘故。

 

君子重义而轻利

荀子主君子以义为重,重义而轻利。他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与之不为改视,重死而持义不挠。(《荀子·荣辱》)利少而义多,为之。(《荀子·修身》)只要义多就去做,不为外物()所役,“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荀子·正论》)。正因为君子坚定的意志和人格的力量,因而君子最崇高,最富有,最庄重,最严肃。

总之,君子人格的形成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荀子·性恶》)。

 

三、圣人

圣人是最高的理想人格境界,是天下人的最高标准。圣人是的总汇,是能用礼义这一总原则去统帅一切的人。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关键在于圣人的品德产生于专一。曷谓一?曰:执神而固。……神固之谓圣人。(《荀子·儒效》)以最好的、最完备的方法治理国家就叫,万物都不能使之倾倒叫”,“就是圣人。

圣人有哪些表现呢?

首先,“多言而类,圣人也(《大略》)。话说得很多,但条理清晰而合乎礼义法度,换句话说,圣人就是掌握了自然和社会原则的人。其次,圣人是道之极”,“积善而全尽之人(《荀子·儒效》)。第三,“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荀子·儒效》)。一句话,圣人即言行无过的人。他又说:“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荀子·正论》)。圣人是道德完备、十全十美的人,是衡量天下万物的标准。

圣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得势的圣人,一种是得势的圣人。仲尼、子弓是不得势的圣人,他们能总括治国的方针、策略,统一人们的言论、行动,统一治事的纲纪,这样的人虽然贫困到无立锥之地,但王公大人不能同他们争夺名望。另外一种是得势的圣人。舜和禹是得势的圣人,他们能统一天下,管理万物,养育人民,使天下人民普遍受益,凡人迹所到之处,没有不服从的(《荀子·非十二子》)。

那么,圣人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呢?荀子认为,“圣人者,人之所积也。”“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儒效》)。圣人是普通的老百姓日复一日地积累高贵的品德而成的,积累的善行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然后就能成为圣人。

荀子的圣人观与孔子的圣人观显然不同。孔子认为,圣人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连尧舜都难以做到,何况一般的老百姓呢?荀子则说:“尧舜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荀子·荣辱》)。尧、舜亦是经历了各种患难,最终才具备了高尚的美德。荀子把圣人从天上拉回人间,使人们认识到圣人并非不可及的,只要为善、积善,按照礼义的规定去做,就可以成为圣人。这就明确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综上所述,荀子认为,理想人格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为士,第二个层次是君子,最高层次为圣人。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转化的条件就是是学习修养。荀子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乡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并乎尧禹,岂不贱而贵矣哉?(《荀子·儒效》)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总之,荀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境界就是从学习礼义、遵守礼义开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士开始,循序渐进成为君子,最终成为圣人。

张英基 2016-5-15收集整理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论孟子理想人格
儒家修身
以内省为枢纽的儒家修持方法
杨国荣:儒家眼中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格
学术新刊 | 彭国翔:“治气”与“养心”:荀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自省——儒家的修身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