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原文妙解-第1~10章-(精准传递老子智慧而又平实易懂的译本)

第一章 道为天地万物之总源头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   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是宇宙本体,是演化一切万有的总源头。有关道的语言、文字、名相都只是对的抽象叙述。抽象叙述的语言名相不会等同宇宙恒常存在的

“名”是指从宇宙本体演化出来的一切万有,包括日月星辰、植物、动物。万物本来没有名称,为了沟通、方便区分,人类给万物命名、贴标签。所有的命名、名词、名相都只是虚设的标签。名称、标签只是个代号,并不等同万物本身。

广义的,包含未显相的宇宙本体,称为“空无”;和已显相、能观看得到的万有、日月星辰。

“空无”含藏无比巨大的能量,能演化出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所以“空无”就是天地、太阳系的源头。显相的有形有相的天地、太阳系能进一步演化出植物、动物、人类、万物,所以称为万物之母。

所以要常常从“空无→能演化出天地日月”,以观察出宇宙本体“空无”的奥妙。常常从“有形有相的天地日月→能演化出植物、动物、万物”,以体悟天地的浩瀚伟大、造化之妙。

不管是宇宙本体、未显相的空无,或已显相出来的天地、日月星辰、万有,统统称为。空无与万有,虽名相不同,却都是的一体两面,只是未显相或显相而已。两者都非常的玄妙。

太玄妙、太玄妙了,远非一般人所理解那般。是世人所知各种玄妙的总源头,真是太玄、太奥妙了。

注:文中的“道”字分两大类:

1、一般字体的“道”是指:道理、法则、规律、真理、道路。这是一种抽象的叙述、诠释。

2、黑体的“道”字:是用来代表宇宙本体(未显相),有时也含盖由本体演化出来的一切万有、天地、日月星辰、大自然(显相)。这是实相的代号。

注:文中的“道”字分两大类:

1、一般字体的“道”是指:道理、法则、规律、真理、道路。这是一种抽象的叙述、诠释。

2、黑体的“”字:是用来代表宇宙本体(未显相),有时也含盖由本体演化出来的一切万有、天地、日月星辰、大自然(显相)。这是实相的代号。
 


智慧分享

第一章告诉我们不要停留在名词、名相上,要去看到真正的真理、实相,真正存在的东西不需要标签。

首先我们要了解《道德经》里面老子所讲的“道”到底是什么,进一步要了解“道”跟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所学习的“道”跟你生命无关的话,那你所学的“道”不会实用,也不会真正让你开智慧。如果你体会到“道”跟你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甚至比父母亲对你还更重要的时候,你展现出来的生命品质就不一样,你会很震撼!

以前你不知不觉,在认不出你父母亲的情况下,竟然在伤害你真正的父母亲。当有一天你认出“道”是你真正的父母亲,而且无怨无悔地在养育你,你就会惭愧,你就会从此感恩、孝顺、珍惜。当你知道,以前排斥的那些人是你的同胞骨肉的时候,你整个的人生观都会大大改变,这就是迈向高等心灵。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了解“道”是什么,它与我们生命有什么关系,是所有人生命里最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扣住这个核心,有再多的名利权势也不会真正安心。当了解了生命实相的时候,你生命的品质会脱胎换骨。

第二章 道的特性 超越二元对立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广泛社会大众,都认为自己能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会形成很不好的风气。不是好事。

大家都认为自己能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不是好现象,社会风气会变成很不友善。(因众生从自我好恶出发去界定美、丑、善、恶,就会制造出很多的冲突、对立,让民心不纯、世风日下。自我若起虚妄分别,就会制造出种种二元对立。)

界定出何为美,同时就制造出何为丑;界定出何谓善,同时就创造出了不善。

不去做对比,万物都是单纯而神圣的存在。一旦做对比,就有二元区别产生,若加上各人好恶,就马上产生二元对立、冲突。

有与无是相对比而生。难与易是因相对比而成。长与短也是相对比才形成。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也都是因对比区分才形成这些概念。

所以得道的圣人,不去虚妄分别、妄下论断,不胡作非为。自身顺天之道而为,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效法→化育万物,做利益一切众生之事,从不推辞;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做许多利益众生的事,心中没有任何傲慢;做很多积功累德之事,却从不居功。(众生:所有有生命的统统称为众生,如人类、各种动物、植物。)

就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其所积累的阴德就不会消失。受益的众生会永铭在心。(有自夸、居功之心,其功就会很快抵消掉。)


智慧分享

何谓二元对立

就是从自我立场出发去虚妄分别,喜欢的就是好的,不喜欢的就是坏的。把自己标榜为正的、对的、好的,把那些看不顺眼的、跟自己过不去的认为是邪的、错的、坏的,这个叫做二元对立。比如看到白天就很喜悦、很安心,晚上就觉得很恐怖。喜欢白天、讨厌晚上,这就是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的后果

如果你起了那些虚妄分别之后,就会制造很多的对立、冲突。你的人生就会从温馨、和谐的世界落入冲突、对立不断的世界,让你从天堂落入苦海里面。‍

一个家庭里面的冲突,到单位的冲突,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冲突,还有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冲突,都是因为二元对立的观念所形成,本质都一样,我们自己内心的冲突也是这样,自己很痛苦,也带给周遭人痛苦。

众生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划分出种种的界线,然后作茧自缚。只要有界线,就是冲突、战争的导火线,你的痛苦就苦不完!

 
何谓超越二元对立

道的特征是没有质碍、没有任何二元对立。她平等对待男人、女人、不同种族、宗教、国家。你认为的坏人,太阳也是一样平等地爱护,这就是没有二元对立。阴阳黑白同时存在,不是对立,也不是矛盾,它一定要透过阴阳的和谐运作,才能够生生不息演化一切。‍

老子希望我们要学到高等的智慧,要超越过去习以为常的观念、认知、论断,去看到生命实相,从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升华上来,来到一体的世界。

 
超越二元对立的意义

当你真正体会到整个大自然对生命的重要的时候,你会深深地生起惭愧心和感恩的心。

当体会到道的奥妙,学到大自然超越二元对立的智慧,你会没有心中的界线,心胸肚量越大、眼光看得越远,流露慈悲大爱之心平等善待一切众生。这样可以化解世间很多的冲突、苦难,让生命真的幸福快乐,我们的家庭、世界会很和谐。

第三章 长治久安之道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能,使百姓不落入忌贤害能的恶性竞争。

不标榜何为珍贵稀有之宝,百姓就不会起窃盗之心。

不炫耀各种会让百姓起欲贪之事物,人心就不会混乱。

所以有道的圣人其施政的重点会着重在——

让百姓能虚心学习、常怀感恩心,让百姓内心富有,腹饱、身康、心安。

教导百姓淡化自我、不凶悍,但要有骨气、有道骨。

常引领百姓返璞归真,不要学那些世智辩聪、长养欲望欲贪。

使那些喜欢世智辩聪、喜好耍心机的人,能起惭愧心而不敢胡作非为。

用道法自然、顺天之道而为,不要用自我去妄作非为,自然民风纯朴、治安良好。


智慧分享

老子告诉我们解决事情要从根本着手,而不是在支流末节上。每个人开发出良心,就是老子所讲的回归到“道”,佛家称它为佛心,儒家称它为本心。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到清净本心,就能够了解生命实相,自然地那些贪心、嗔心、设计陷害、勾心斗角就会消失。

不要一看到“无为”,就认为是什么事情都不做,消极、悲观。“无为”是要了悟真理实相,体会整个天地无我无私的启示之后,体道、悟道而行道,效法天地无我无私默默回馈社会,发挥生命意义。

第四章 道为万物之源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宇宙本体˙空无”——呈现空虚的状态,但却充满无穷尽的巨大能量,那是用不尽的。

博大深渊,看起來好像是万物、万有之总源头。

空无的本体,似有若无,若存若空。

我实在观察不到是什么生出、演化出。我观察到的实相是: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智慧分享

“道”非常深,它是万有的总源头。我们生命的总源头不光是父母生我们,我们的父母以及所有的老祖宗全部都是道在养育。包括我们出生之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父母亲在养育我们,但是父母一样要拿天地父母的食物来养育我们。你要先清楚了解这一点,你才能够知道“道”是什么,你才能够知道老子不是谈空说玄,不是那些不切实际,是要了解生命的源头。

老子跟我们讲的,完全不是宗教信仰,他是很客观地看到实相,然后希望我们不要迷信,要客观地去认清。老子所讲的如果是错误的,是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洗涤的。那你说现在有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老子所讲的是正确的?当今全世界的顶尖科学家、最高端的科学领域,现在才逐渐接触到老子所讲的道的边缘。

第五章 平等大爱无偏私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父母无所偏爱、无所偏心,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类、动物、植物、万物,连用草扎成的狗也平等对待(因为一切万物都是天地父母所化育)。

有道的圣人一样没有偏心、没有偏爱,用平等心善待所有的百姓、动物、植物。把草木、生态都视同子民百姓,平等善待。

天地之间,犹如风箱。风箱中间空洞无物,但一鼓动、推拉,风箱就能生风、起作用。

看似空虚,却是蕴藏无穷的能量,一推动,就能产生各种功用、创造万物。

多言、叙述太多抽象观念知见,反而容易形成离越远。不如守住清净本心,用不带任何成见的清净心灵来看、来体悟。


 智慧分享

第五章要跟我们分享的就是:天地间流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平等、大爱。它完全都是从“道”出发在运作的。“道”没有那些错爱、假爱,没有那些偏心、私心。

了解天地的真正平等大爱、没有私心这一点很重要,你会继续成长,才会来到没有自卑,也不会有我慢、傲慢、瞧不起别人、瞧不起动植物。植物、动物、人类全部都是天地父母怀抱中的小孩,天地完全平等对待一切众生。这样理解之后,进一步要跟天地父母看齐学习,以大自然为师。

第六章 道为天地根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宇宙本体(谷神)是不会死亡的,它是生化一切万有的总源头。

这个生化一切万有的总源头→就是天地、日月星辰的根源。

宇宙本体蕴藏无穷能量、绵绵不绝、若存若无,而此能量却用之不尽。


智慧分享

先要清楚了解“道”的本体,你没有扣住这个核心的话,你虽然研究《道德经》,但是很多时候还是很模糊。

这章真正的核心在告诉我们“道”是所有现象界万物、万有、的总源头。记住这句话。希望大家能够了解道是什么,道跟我们生命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

第七章 无我无私 天长地久


原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如此恒常,“地”如此久远。

天地之所以能恒常且久远存在,主要原因——没有任何私心、不为自己。

无我无私的利益众生,故能长久存在。(“天”指虚空与太阳;“地”指地球。)

天地都在呈现的特征特性,得道的圣人也是法天则地,向天地看齐学习。

所以得道的圣人,考量事情都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前面,置个人得失、毁誉、生死于度外。无我无私,心心系念天下苍生。所积阴德,自然能利益后代子子孙孙。

正因为没有任何私心,德泽万代,其生命自然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智慧分享 

越为众生着想,越会受到尊敬。如果处处都是从“小我”的立场出发处心积虑去计较,到最后都是一场梦、一场空。越无我、无私,也就是说真的放下越多,以后你所得的越多。你能够完全地放下,你才能够得到无限。

这里真的很精简地描述出天地的精神特征,然后希望我们能够跟天地来看齐学习。所以老子不是要我们追随他,是协助我们去了解真理实相、做生命的主人,把生命意义发挥出来。

第八章 以水为师  观水悟道


 原文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等心灵品质的人,如水一般。

“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且又不争。

“水”常处众人不喜欢的低处,又去清洗众人不喜欢的污垢。水所呈现出来的德行,已接近宇宙本体,的特征特性。

上等心灵品质的人,所居尽是善地、福地;其心虚怀若谷,没有傲慢之心;慈悲善待一切众生、乐于助人;他所讲的话,信用可靠; 其心正,能把政务治理好;办事能力强;能静能动,善观因缘,适时而动、而承担。

上等心灵品质的人,不会要与他人争。就因为不去与他人争,所以无敌人、无怨尤。


 智慧分享

老子看到:流水在不为人知的世界里服务、养育一切众生,与世又无争。所以,真正看得懂大自然启示的人,学到这个智慧,那个自我才消融掉。我们能不能看得懂才是关键!

当你也看到大自然被我们踩在脚底下,在我们不知感恩的情况下,还是默默在养育我们。你就会回来反观自己:我能够处在低下的位置但不消极,每天所作所为、起心动念就是在无怨无悔利益众生吗?

众生很容易在两端:虽然不争,但是消极悲观:“那些跟我无关,算了。我小小的个人,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无争,随它去。”不愿意去承担。不然就是很努力、积极在做,乐意行善布施,却在炫耀我慢,增强那个自我的掌控、主宰:“我很行,我很能!我做了很多功劳”。又是跑到另一端。

能够积极的有热诚来服务、有热心来回馈,但是不消极、不悲观又无争。这就是孔子所讲的“中庸”精神。

第九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自满自夸自大,不如保持沉默好。

喜欢显露锋芒、爱出风头的人,易招来挫败,其势不会长久保有。

金玉满堂,看似富有。但,无人能长久保有。周遭虎视眈眈的人很多。

富贵而骄的人,在得意忘形之际,很容易种下恶因,导致自招灾祸。

功成名就之际,不自夸、不居功、不恋栈,能舍、能退,这才合乎天之道。


 智慧分享

如果没有体会到道的奥妙,会迷失在物质的世界追名逐利。很多人有了钱之后很傲慢,意思食、主宰欲更强,把亲情爱情都逐渐地毁掉了也不知道,到最后发现自己穷得只剩下了钱,想要的车子、房子都有了,但是你的内心有感受到温馨幸福吗?所以希望我们不要把人生的目标、生命的意义放错了。

你也许会觉得这样的人生态度好像不够积极,所以要慢慢去体会,因为这些都是人生的历练。老子提出他很珍贵的人生哲学来跟我们分享就是希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辙,可以避免很多的失败。

第十章 身心灵与道合一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柔致,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你能身心对焦,与合一,片刻不离吗?

你能心平气和、身心柔软,像婴儿一般……天真纯净吗?

你能清除心灵污垢、毒素,让心灵恢复清净、光明、无染吗?

你能用无为的方法来治国爱民吗?(无我无私、不扰民、不制造对立冲突)

你能说话柔软、动作柔和、慈悲善待一切众生吗?

当你明白生命实相、通达宇宙真理,你能做到大智若愚吗?

当你体道、悟道、行道,渐渐就会做到的特征特性:只是默默地生化万物、养育万物。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做许多利益众生的事,心中没有任何傲慢;能长养万物,但又不去主宰。这就是所谓的玄德。


智慧分享

第十章就是在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怎样来净化心灵、让我们污垢的心逐渐地清净。这跟宗教信仰无关,就像《大学》里所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需要的。你掌握要领、核心:“从每个历缘对境、每个当下里面去体会道的特征特性”。很单纯地让我们的心宁静、沉淀,然后进一步去看清真理实相,减少我们人生运作过程的错误,就是这样。

“无为”的观念是:没有必要的就不要去扰民;没有必要的就不要去做。如果百姓有痛苦,要协助百姓把这个痛苦去除掉。所选用的方式是解决事情,让事情能够越来越单纯化,越来越少事继而来到没事。所以,“无为”不是用自我意识去解决,结果越解决事情越复杂。就好像为了解决感冒用强烈的药物,看起来好像很快速可以解决,但是后面对身体的伤害跟副作用会让一个人的免疫力、抵抗力快速地衰退,又衍生出其它很多的疾病。老子希望我们做事情要越来越单纯化。


研习《道德经》有什么好处?


1.明白宇宙的一切、万物是怎么产生的?宇宙的运转法则是什么?
2.明白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道与我们的生命有何密切关系?让我们得以安心自在。
3.学习以大自然为师→开启高等智慧。
4.学到柔的智慧,改善家庭、亲子关系,改善人际关系、改变命运。
5.引领我们顺天之道而为。和谐的气氛磁场自然促成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泰民安。
6.启发真正的“平等观”。各民族、各宗教、各国都受到平等尊重,促成世界和平。
7.让世人了解:地球是有机生命体·“地球是我们大家的母亲”,人类的食、衣、住、行都必须靠地球母亲来供应。当人类认识到此一事实,就会自动自觉的保护生态环境。
8.让我们回復最神圣的良心、爱心、责任心,以慈悲大爱之心善待天下苍生。
9.让世人明白:我们都是同根同源,我们都是“生命共同体”,全世界各国都是“命运共同体”。大家和谐相处,共存、共享、共荣。
10.帮人类指引出优质的生活方式,让地球能永续昌荣。


怎样才能读懂《道德经》?



1.致虚极:放下过去对道德经的观念、知见、成见。放下自我的习性推理、思维模式。
2.守静笃:用祥和宁静、清净的心灵来阅读。不要用自我意识去论断。
3.要与大自然相结合,学习读大自然的无字天书。学习以大自然为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空海法师:老子道德经心声2
《道德经》揭密:老子见太阳而悟道,真理隐藏在太阳里,不可思议
【每天一章道德经】最高的荣誉,是别人不评价你,又离不开你
老子道德经智慧 07何谓超越二元对立(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生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