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势终完美
userphoto

2017.10.16

关注

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插一句:任何一门理论或者一套交易方法,如果都不能对已有的、静态的走势进行有效和恰当的分析,那就更谈不上对动态的、当下的走势进行把握了,那这理论和方法就不应该学、也谈不上用了。当然会不会用理论解释和理论能不能解释,又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请注意区分。

接着进行该问题的探讨。先上一张当时的走势图。

 




一、我们先看看走势必完美这句话,在缠论中的阐述。
1、任何走势,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另一方面,一旦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这就是“不患”而有其位次。(走势必然在图形中完成,等价于一个走势类型必然至少形成一个走势中枢。
2、分型、走势类型的本质就是自相似性,同样,走势必完美的本质也就是自相似性。(走势是分级别的,任意级别的走势都具备相同的内在走势逻辑结构。)
3、所谓走势必完美,就是本ID所给出的分型、笔、线段、不同级别走势类型所对应的递归函数,能将行情的任何走势唯一地分解。(任意一个级别的走势,都可以使用特定的完全分类的方法进行完全的唯一的分解。)
4、区间套的方法,就是走势必完美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当然还可以有其他应用。)

二、针对缠提及的2007年1月的这个上证指数走势,缠的回答不是那么严谨,下面进行分析。
(一)观察走势,可以单纯用走势中枢分析,也可以按照走势类型来分析,但是更有效的是在不同级别中综合运用。
1、对于5分钟上这个ABC三段走势,站在走势中枢角度分析:
(1)对于该段走势,在30分上恰好是中枢完成后向上离开的过程,对于30分的次级别走势完成来说,至少要有明确的3段结构(一个次级别的走势类型),因此ABC段走势在30分刚开始上涨时就有了必然的预料。
而结合到当时日线上涨趋势背景,30分中枢完成后向上离开中枢的走势上破高点完全是大概率事件了。(注意这里说的是走势的可能性经验,不是理论绝对保证的。)
(2)对于A段走势,形成了一个趋势上涨,随后的背驰,形成了B段,也就是中枢形成了。(走势必完美:走势中枢的必然形成。)
(3)站在B这个走势中枢的角度,前面的A和后面的C都可以看成围绕该中枢的震荡。
(4)C中的第一段上涨,内部是个小的趋势,背驰的高点还达不到所以B段的高点,所以就有了对B中枢的回拉,而实际上跌回B的中枢里,相当标准的走势。
随后再次离开到了1的位置,这个地方就是很多人争议的地方。从5分钟这个单一级别中枢震荡的角度,1的地方当然可以直接转折向下。但是在不同级别和不同视角的观察下会有不同的结论,后面再接着分析。
然后一个小的回调,缠说这里是形成C段的中枢,确切的讲,这个回调,不是形成C的中枢,而是形成C中次级别走势的中枢。接着的新高使得C中的次级别结构也完美了,这个时候相对A还是盘整背驰,所以就有了后面再次快速跌回B的中枢里。
(5)整个ABC的走势,是一个盘整背驰的走势,站在走势中枢角度,A/C段是同级别的,都是围绕B这个中枢的次级别震荡,盘整背驰后回拉到B中,这个是很标准的走势了。
2、站在5分钟走势类型的角度:
(1)ABC三段合起来就是一个走势类型,构成了30分钟向上的一段。
(2)但是还可以进行同级别的分解,就是把A/B/C分别看成三段走势类型:A是个上涨走势,B是个盘整,C也是一个盘整走势。
由于B的低点没有跌破A的低点,所以C的向上升破B的高点完全是可能的。而且C要完成,也同样至少是A和B的级别。所以C段内部也是上下上的走势结构,而C升破B的高点,且结构完整后,动力盘整背驰,所以其后必然回跌。
3、站在笔段的角度:
(1)笔的划分就不说了。
(2)站在线段的角度,其实ABC合起来就是一个向上的线段,其中B只是第二种情况的破坏,并不形成一个向下线段,所以后面C接着走出线段延伸结构就是很正常的了。

(二)回到1分钟图上分析,为什么1的位置不是最终定位的下跌点。
前面在5分上已经分析了,C中至少要走出一个对A的同级别走势,也就是至少要有上下上的三段。在1分钟上就是表现为abc三段。
1、abc段的分析方法完全和在5分钟上的分析一样,请各位自己去研究一下。
2、站在走势类型的角度,c也要走出来一个和a/b同级别的走势,所以1的位置出来,后面还有一个上。
站在线段分解的角度,a构成一个向上线段,b构成一个向下线段,由于b没有跌破a的低点,所以c这个向上线段也是必然可以预见的,而c要形成一个向上线段,一个是从2的位置延伸出3笔,可以不破1的高点,也可以直接一个上笔升破1的高点。而实际上是走出3笔升破1的高点。
这个时候0-3这个线段/走势类型也完整了,所以构成了5分背驰段中的背驰段的区间套的最终定位。
(注意这个例子中,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这最后c的转折是一个小转大的转折,区间套的不是那么完美,但是至少在5分的视角上是可以处理掉一部分仓位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1的位置虽然在5分钟上对应着红柱子更小的一段,但是在结构上并没有完成,所以综合分析可以知道,1处不是最终下跌的开始点。


提醒一下,注意观察C中的内部结构abc,其实和5分上的ABC几乎有着完美的近似结构,而且都可以使用同一套理论方法进行有效合理的解释。体现了走势必完美的自相似性。

三、综述
1、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走势必完美中涉及到的走势中枢的必然形成、自相似性、走势的唯一分解、区间套的应用,在这个例子中都有着相应的体现。走势必完美,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具体的逻辑和内容的。
2、1处不是最终定位的下跌开始点,从上面的分析中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这里又体现了缠一直强调的:判断走势的背驰,MACD只是辅助,而走势分解才是根本!
3、分析走势,有不同的视角,也有不同的级别性。把握动态当下的走势必须是综合的立体的,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应用好缠论,解出联立方程中当下最合理最可能的唯一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线段的例子
<转载》简单说大盘 作者:简单就是美
对走势的理解
4.20 三类买卖点
3.03 盘整无背驰
同级别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