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氏大宗祠

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布局

马氏大宗祠的建筑是三间四进结构,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屋脊为大锅耳,祠堂内有雕刻着龙、虎、凤等的艺术画作。大门口"马氏大宗祠"牌匾下面的对联是:"汴水家声远,扶风世泽长。"村祠堂设堂号为"金紫堂",以纪念祖先从金紫街而来,对联上书:"金色辉煌传后代,紫微正照旺丁财。"这座祠堂建成以后,在广东省内都具有一定的名气。它成为枫园下村马氏家族子弟成长的摇篮,成为吾族父老研究族事、推进族务、联络感情、团结宗亲的聚居地。而现今则成为村老人活动中心和喜兴相聚的娱乐场所祠堂,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宗祠祭典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折叠 编辑本段 现状

马氏大宗祠在经历了几百年历史的沧桑和洗礼中保存完好。根据祠堂芳名录中记载:在康熙二年(1663年)和光绪十一年(1885年)期间,村中父老发动村民集资、捐资巨款进行大修。在1998年,村里的马志良,马杜容、马加妹等前辈发动全体村民集资、捐资20多万元,对祠堂的瓦面进行更换大修。在2007年7月,祠堂第四进受白蚁侵蚀,经受不住风雨洗礼,天面瓦木、金子架、木柱、石柱全部坍塌。在枫下村委的作用下,组建了由马绍康、马绍球、马汉山、马鉴朝、马建新、马杜锋、马伯容、马巨波、马绍佳组成的重修筹建组。发动有关单位、部门,村民集资、捐资20多万元进行了重修。

吾族先祖几百年来除创建了马氏大宗祠外,还建设了公全新厅(坐落在八甲)、二祖祠(坐落在九甲)、三祖祠(坐落在十甲)和龙潭圩、龙潭祖庙、约亭等建筑留给吾族后代。只可惜因历史的变迁,龙潭圩、龙潭祖庙、约亭、二祖祠、三祖祠等古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末,毁于一旦。

折叠 编辑本段 轶事典故

马氏大宗祠在显眼的地方至今还挂有两位将军的画像,一位是战国时期的名将赵名奢,另一位是枫下村马氏后裔、清朝将军马易生。根据《中华马姓大存》记载,赵名奢就是马氏始祖,本姓赵,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因善谋略,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受封为"马服君"。其以"马服"为姓,第三代子孙后裔把"服"字去掉取单姓为马姓,这就是马姓家族始祖的来历根源。

枫下村马民希15传人马应魁,字易生,号福庵,生于明神宗万历己未年三月二十三日,诰赠刘氏夫人为淑人。

易生壮年时适清兵南下,乃投入行伍,随军转战于广西西江一带,参与平定吴三桂的战役,作战时善谋略,常出奇兵,善战常胜,人称福将。

为清军屡建功勋,从行伍升为水师游击,又升为香山参将,

马易生将军像

再升为广西永宁参将,后诰封为广西怀远将军。镇守于广西,现广西邕宁县浦庙镇有其后代,已繁衍约千余人。民国初年,常有后人回枫下村拜祖。易生临死时嘱曰:吾死,尔等扶柩归枫园下原籍卜葬。但其二夫人刘氏已定居邕宁,

不愿扶柩回广东枫下。于是刘氏只是派人持讣告于枫园下人,同时于易生灵前设两具棺材,一模一样。待枫园下人到来时,刘氏指二棺曰:此二具棺材,一为将军遗体,一为将军衣冠及遗像,你等任选一具回归祖籍,一经指认不得后悔。枫园下人随选一具,刘氏即雇船派人随同枫园下来人将棺材运回。及至,族中老人们认为几十年来未见过易生,今遗体既荣归故里,当揭棺让族人瞻仰。既揭,只见一幅全身肖像覆盖其衣冠(朝服)及白银。只好择龙井村(今新南村)燕子归巢阴地葬之。其遗像则由亲属保管。至今已275年,遗像尚完整无缺、色彩鲜明。

其墓于前几年被不法之徒盗挖,事后其后裔(即易生元配所生的后代)去墓地检视墓中得一个长宽各21厘米的石盒上书易生的生死年月、官衔及山向、实地银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0年前从新会而来,如今仍承将军遗风
中国最大宗祠——刘氏总祠
大沥盐步南井村刘氏大宗祠双门底岭南刘氏然藜书舍三十六房
重修刘氏宗祠碑记
河北山西刘氏宗祠堂
看图:招远这个村里,有座老辈的“刘氏宗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