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

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变化都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

 

2

 

水在自然界里的分布,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防止水的污染,节约用水。

 

水的净化方法:过滤,蒸馏。

 

自来水的生产:加氯气消毒,加明矾使悬浮物凝聚,过滤除去沉淀。

 

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的液体。在1013千帕压强时,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水的密度(ρ)1/立方厘米。

 

水的化学性质:

 

水(通电)→ 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二氧化碳 → 碳酸(化合反应)

 

+氧化钙 → 氢氧化钙(化合反应)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1)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不会变成其他种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纯净物中只含有同种的分子。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混合物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物质的分子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分子的变化。如蒸发、凝固、扩散等等。

 

(2)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其他物质分子的变化。其实质是原物质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而原子本身没有变成别的原子。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化学符号

 

H、碳C、氮N、氧O、氯Cl、钠Na、镁Mg、钙Ca、铜Cu、银Ag

 

氧化镁MgO、氧化钙CaO、氧化铜CuO、氯化银AgCl、氯化钠NaCl

 

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态存在的叫做元素的游离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态存在的叫做元素的化合态。

 

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式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化学式又叫做分子式。

 

式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相对分子质量(Mr):分子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元素的分类:

 

(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是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

 

(2)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通常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3)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获得电子,通常最外层也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离子(带电的原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和阴离子(带负电荷)

 

元素的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元素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

 

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都等于零。

 

5.根据化学式算出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百分含量

 

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百分含量=(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式量*100%

 

一定量化合物中所含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百分含量

 

4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

 

浮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里的混合物。

 

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组成:溶质和溶剂。

 

溶质:在溶液里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硫化钠+硝酸铅→硫化铅+硝酸钠

 

溶液分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溶解度(S):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质量百分比浓度(C%):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ppm浓度: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5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刻也不可缺少的必需物质。新鲜、清洁的空气是健康和长寿的重要保证。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空气污染,是当前保护环境的重大任务。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它能跟木炭、硫、铁、氢气等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以加速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这个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或向上排气法收集。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氧化物——氧元素跟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随便臆造;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6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碳的晶体,是天然物质里最硬的物质。

 

2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的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有油腻和软的感觉。不易燃烧,不易被氧化,具有优良的导电传热性能。

 

同素异形现象:一种元素形成几种单质的现象叫做同素异形现象;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3无定形碳有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由石墨和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木炭具有吸附能力。

 

吸附作用:气体或溶液里的物质被吸在固体表面的作用。

 

活性炭:把木炭放在水蒸气里加强热,可以除去附着在木炭孔隙表面的油质,使管道更加畅通,表面积增大。经过这样加工后的木炭叫做活性炭。

 

把烟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强热,可以制行焦炭。炭黑是非常细的黑色粉末。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通常把夺去氧的物质叫还原剂;提供氧的物质氧化剂。

 

二、化合碳

 

1碳酸钙

 

大理石、石灰石、白垩的主要万分是碳酸钙。冰洲石是最纯净的碳酸钙晶体。贝壳和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纯净的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碳酸钙跟盐酸起反应,先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大理石在高温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通常采用排空气手法来取得。

 

干冰:在加压和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的液体,继续降低温度,还能变成雪状的固体。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二氧化碳能跟水和石灰水反应。

 

向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微热时,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是一种剧毒气体。可以燃烧,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生成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当碳在氧气或空气里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当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煤层上方,遇到空气发生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反应。

 

吸热反应:化学反应时需要吸收热量的反应。

 

三、酸碱盐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根价:原子团跟原子一样,在化合物中也显示出一定的化合价叫做根价。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7

 

燃烧就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着火点。

 

灭火的基本方法:一是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二是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由于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引起自燃。

 

燃料的合理燃烧:燃料充分燃烧,热量充分利用。

 

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石油炼制的基本方法叫做分馏。煤经过干馏可以得焦碳、煤焦油和焦炉气等。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材料分为两大类: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生铁、钢、合金钢等)和有色金属(黄铜、青铜、硬铝等)。

 

非金属材料分为矿物质材料(水泥、石灰、陶瓷等)和高分子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类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化学反应类型主要有四种:

 

一、化合反应 A+B+……→C

 

二、分解反应 AB+C+……

 

三、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四、置换反应 A+BCAC+B

 

上海时空版权所有

 

 

 

http://www.000940.net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组成里含有氧元素的酸叫做含氧酸,不含氧元素的酸叫做无氧酸。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只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盐叫做正盐,组成中留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

 

0<=pH<7,溶液呈酸性,石蕊试液变红,酚酞试液不变色。

 

pH=7,溶液呈中性,石蕊试液不变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7<pH<=14,溶液呈碱性,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

 

碱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能跟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能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常用的化学肥料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氮肥又可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有机态氮肥。

 

合理施用化肥,应该把化肥的特性跟农作物、土壤、气候综合考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0高考理科综合化学选择题训练09.doc
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1-9章知识点整理,提前收藏了,考试一定用得上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