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财经观察 】7万亿撬动民资陷阱还是馅饼?2015-01-09 第1385期
2015-01-09 第1385期
7万亿撬动民资陷阱还是馅饼?
针对市场传闻今年将推7万亿强刺激计划,发改委回应称,具体投资额度目前很难计算,与4万亿相比没有意义,政策的方向是引导民资参与,而非靠财政强刺激。然而,撬动民资是“陷阱”还是“馅饼”?
发改委回应不是强刺激的隐情
在经历2008年4万亿刺激后,人们对大规模刺激计划极其敏感。针对市场传闻今年将推7万亿强刺激计划,发改委回应称,具体投资额度目前很难计算,与4万亿相比没有意义,政策的方向是引导民资参与,而非靠财政强刺激。
发改委传递的信息明显,那就是淡化数字、纠偏认知。其实,上述7万亿投资,实则是旧闻重提。在2014年4月份就曝出7万亿大规模投资手笔。所谓的7万亿也是总体部署项目的投资总额,而非一年内完成。按说,发改委亦无必要去澄清。之所以去纠偏认知在于人们对4万亿后遗症仍心有余悸。
有人曾将4万亿刺激计划与凯恩斯的“挖坑理论”联系对比。说的是,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可以雇两百个人在工地上挖坑,然后再雇两百个人把坑填上。如此一来,既可以带动铁锹工具所需的钢铁、铁矿石等原材料,也能带动工地周边餐饮业等发展。同时,工人付出劳动最终还能拉动消费。
但挖坑所需的钱,是各地方政府大肆举债,也是伴随着M2/GDP比值暴增,生产效率低下,结构扭曲。在“4万亿”后遗症下,包括地方债平台、银行坏账率攀升等问题还未来得及消化,人们普遍认为政府不可能再次“饮鸩止渴”。
基建投资增速
事实上,近年来,政府也一直试图维护去杠杆、调结构的形象。三驾马车中消费对GDP贡献率上升也反映了政府主动收缩的成果。但是,由于主动踩刹车太猛,导致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远比想象中要糟糕得多。必要的托底之举,显得十分迫切。而基建对于投资拉动见效最快。因此,稳增长当属基建先行。
撬动民资是“陷阱”还是“馅饼”?
问题的焦点是钱从何来?政府不可能再去重蹈4万亿举债覆辙。“这不是新增的大量的财政投入来强刺激”,于是发改委强调,是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取向。
然而,历年来就在喊让民资参与进来,中央也下发了包括“新旧36条”等诸多文件,各部委的配套文件更是为数不少,但现实中民资却陷入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惆怅。
去年年底,发改委批复的7个总投资额近2000亿的铁路项目中,其中6个项目全部由地方政府和铁总出资,只有正蓝旗至张家口铁路黑城子至张家口段工程项目吸引到了民资。2011年杭州跨海湾大桥民资从最初的投资额比例高达半壁江山后,降低至不到17%的比例。2005年浙江民企参建衢常铁路,这条号称是首个民资投入铁路干线建设的案例以失败告终,参股民企在两年后因自身效益问题退出。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来源:统计局网站
上述例子或许只是民资望而却步的缩影。但与民资对基建不感冒所不同的是,民间投资近年来增速和占比却迅速提升。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前11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4.6%。而2010年该比例只有50%左右。
显而易见,这种反差反映出基建撬动民资看上去仍是虚幻的馅饼。当巨大的基项目投资包裹着模糊不清的盈利前景,与其说是对民资吸引力较小,倒不如说是,倒逼出来的诸如铁路改革仍然没有触及利益核心。
如果社会资本参与后沦为单一的财务投资,在没有后期发言权的前提下,所谓的7万亿撬动民资更像是个“陷阱”。尽管“陷阱”和“馅饼”只有一字之差,但我们寄希望政府能够在改革过程中触及核心利益真正让利于民。
结语
打破既得利益者的垄断只能是温和的渐进式改革,这注定政府欲撬动民资参与基建离馅饼还有段距离。
分享
你是否支持作者观点?
3376
291
92%
8%
相关专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半年基调:风险与机遇并存
Mysteel:总投资超6100亿 4月重大基建项目最新进展
原创|当前政府平台公司申报发行REITs的策略建议
30万亿“砸出来”的新基建,掘金机会到底在哪儿?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受益行业
【解读】螺纹如何对抗寒冬?看发改委表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